儿童逻辑思维训练25题范文第1篇
升斗量水
一长方形的升斗,它的容积是1升。现在要求你只使用这个升斗,准确地量出0.5升的水。请问应该怎样办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答案:用升斗斜着量就可以做到。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25题范文第2篇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番。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变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拚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文章发表于1935年。有删改)
[注]①杨柳:泛指柳树。古人因杨树之实也成白絮飞散,故常以“杨”称“柳”,杨、柳多通用,如“垂柳”也称“垂杨”。
1.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
2.“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3.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参考答案】
1.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
2.“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
3.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25题范文第3篇
2003年我国自主创新项目大量涌现,主要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快、世界第3名的10万亿次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抗衡美欧的中国3G标准TD-SCDMA(第三代无线电通讯标准)IPV6网络关键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由中国科学家领导执行,纳米研究处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在该项目研究水平列世界第3,仅次于美国、日本)等。
灭绝的物种有望复活 美科学家用死鹿皮肤样本克隆鹿成功。
以色列培育出无胆固醇基因老鼠,为有效预防心脏病带来一线曙光。
世界上首个家畜基因芯片在美问世 邮票大小的玻璃片上可放置3200多个马基因,药物公司可利用它来预测新药对马产生的影响。
速度快、精度高、造价低,我国首台整机机器人出口英国。
英国政府将投资1.5亿英镑,重点提高英国的创新能力,拟在未来10年中,要使英国企业在投资开发和申请专利方面走在欧洲前列。
二、 哲理故事
一扇虚掩的门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分牌。当指示灯打出9.95秒的字样后,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的。” 原来自欧文斯创造了百米10.3秒成绩后,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后来海因斯说:“看到自己9.95秒的记录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真实的付出,你就会发现许多门是虚掩着的。在成功道路上,你付出勤奋,你思考,就会发现成功的大门是虚掩着的
三、 发明故事
不发明也能创新
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放大装置,清晰地将声频信号放大了上百倍。
科学家首先对这种早期晶体管的工作做了分析,提出了一种PN结的晶体管理论。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PN结型晶体管诞生了,当时美国西方电子公司仅仅把这种晶体管用于助听器生产。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门知识的井深和盛田听到这个消息,立即飞到美国考察。1953年盛田和井深以2.5万美元购买了美国西方电子公司生产晶体管专利,并经多次试验,于1957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以“SONY”命名,首批200万台投放市场,立即受到消费者青睐,出现了爆发性销售效果,销售额正好是用于购买专利花费的100倍,SONY成功了!
四、创新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