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获胜演说(精选7篇)
奥巴马获胜演说 第1篇
随着二十世纪后期大众媒体的发展, 大众语篇的数量迅速增加。大众语篇对各种社会活动产生持续的影响, 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强大的控制作用。大量的研究者从结构主义、社会文化, 以及功能的角度对这些大众语篇进行分析,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一些学者如Roger Fowler, Bob Hodge和Tony Trew提出了一种将文本分析和社会政治理论结合起来的新的分析方法, CDA就这样在批评语言学的引导下发展起来。CDA的重点在于分析社会关系、身份、知识和权利是如何通过文本构建的Wodak将CDA定义为“从批评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的跨学科方式”, 目的“是在自然社会语言环境下研究语言行为”。Gunter Kress曾指出:CDA有一种“公开的政治目的, 将CDA和其他的话语分析方式, 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区别开” (Wodak, 1996) 。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原则
Fairclough和Wodak在大量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CDA在理论和方法上应遵循的八条原则: (Fairclough, 1995)
1.CDA关注的是社会问题, 对社会发展和矛盾在语言和其他符号中的表现进行剖析。
2.话语反映权力关系。CDA强调权力关系和话语的辩证关系。
3.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 话语与社会文化互相包含、互相影响。
4.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工具, 即通过特殊的方法描写和建构社会, 再现权力关系。但并不是说语篇中的所有观点都具有意识形态的宣传性质。要就此作出判断, 光凭分析语篇还不够, 还必须考察语篇是如何被解释和接受, 以及它们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效果。
5.话语具有历史关联性, 话语不可能在真空中产生, 也就不可能在没有历史背景作参照的情况下得以解读。
6.语篇与社会的关系是间接的, 社会文化结构及其演变过程与语篇之间自然有关联, 但其关联是间接的。其间充当中介的是“话语秩序 (orders of discourse) ”, 即与特定场合或情境相关的话语实践规则。
7.话语分析是解释性的, 对不同的听/读者来说, 由于情感、阶级地位、种族、性别、年龄、态度、认知图式信仰的不同, 尤其是由于对有关背景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同, 同一语篇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8.CDA是社会行动, 其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促进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进步。
三、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CDA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1.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它包括及物性、语态和归一度。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可以分成若干种过程, 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即使是同一过程, 也可以变换参与者的位置。选择哪一种过程, 怎样安排参与者的位置,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形态。人际功能表达作者或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和动机以及他对事物的推断等。通过这一功能, 作者或说话者通过语气和情态的选择来表达他的态度和推断, 并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 因而能很好地反映意识形态。语篇功能包括作者或说话者组织自己思想顺序的主位述位结构, 表达其对信息中心成分处理的信息结构及由使语篇成为衔接一致的意义整体的衔接系统。研究语篇功能有助于了解作者或说话者的出发点是什么, 以及新旧信息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 从而掌握讲话者的意图。
2.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
语篇体裁理论强调话语实践的多产性和创造性, 而多产性和创造性来源于语篇的交织性。不同的体裁体现不同的意义潜势, 代表着不同人或群体的利益和意识形态。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有助于揭示不同语篇材料和体裁在特定语篇中结合的方式与和谐程度, 进而考察其语义和语用功能。
3.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话语具有历史性, 话语是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语言形式, 只有将话语同社会实践的历史联系起来, 话语分析才有意义也才有可能。Foucault认为话语是跟行为和权势有关的被制度化和规约化的语言形式, 任何话语都有其历史渊源, 它既影响着现今又决定着未来。
四、实例分析
本文采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相关理论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
1.概念功能
Halliday认为语言能起到表意的作用, 作者或者说话者可以在语言中体现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经历及内心世界, 如思想、感觉、信仰等。以下部分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词汇、及物性及名词化对文本进行分析。
文本的制作者对词汇的选择能够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反映其思想观念。这次演说的主题是美国的变革。通过对美国过去和现在, 现在以及将来的对比, 奥巴马成功地为公众勾勒了一幅未来蓝图从而增加了公众对其领导的信心。词语的选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Ann Nixon Cooper的例子中使用了“the heartache and the hope, the struggle and the progress”, 表明变革很艰难, 但是完全有可能。奥巴马还使用了“a collection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 enemies”和“a people, friends”表明所希望的美国政党之间的关系的变革, “renew this nation’s promise”和“remaking this nation”中的“renew”和“remaking”这两个动词则指出变革的目标。这些词的选择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演讲者对事物的看法及他的意识形态。
除了选词, 及物性也能从概念层面上反映意识形态。在系统功能语法中, 及物性体现句子的概念功能, 句子的及物结构主要包括参与者、过程和环境三个成分。Halliday把及物结构分为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存在六个过程。该演讲频繁地使用关系过程, 例如:“We are, andalways will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is is your victory;A new dawn of American leadership is at hand;This is our chance to answer that call.This is our moment.”关系过程反映演讲者的观点是事实, 能增强演讲者的信心, 从而让目标听众采取行动协助演讲者达到目标。
在分析过程中, 该演讲中也大量用到名词化。名词化也就是将其他类别的词语转换成名词。Fairclough (1995) 认为, 名词化和被动化不受时态的影响, 因而在特定场合具有物化社会现象的作用, 把事物短暂的历史状态表达为永久的自然状态。如:“Let’s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fall backon the same partisanship and pettiness and immaturity that has poisoned our politics for so long;A new dawn of American leadership is at hand”, 句中“temptation”, “partisanship”, “pettiness”, “immaturity”和“American leadership”是名词化的产物。在名词化过程中, 动作的执行者、参与者或者受影响者都被忽视了, 把行为转化成了既定事实, 过程转化成固定地位。如“American leadership”明确标出谁处于领导地位, 但是领导谁却很模糊, 可以看出霸权主义思想已经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政策以及美国领导的脑海中。
2.人际功能
语言除了有体现我们外在和内在体验的概念功能以外, 还能体现社会和人际关系。在该演讲中, 人际功能主要是通过情态和介词的使用来实现的。
Fairclough (1995) 指出情态与讲话者及讲话者的权威有关。情态词有三种:情态动词如“must”, “may”, “can”, “should”等;情态副词如“probably”, “possibly”, “necessarily”, “certainly”等;情态附加成分如“unfortunately”, “surprisingly”, “yet”等。
在奥巴马的演讲中, 情态动词“can”出现的频率最高, 如“America can change;our union can be perfected;Yes wecan.”, 增强了话语的号召力, 体现了他变革美国以及解决目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will”也被大量使用, 在下列例句中“We are, and always will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 promise you, we as a people will get there.”;“I will always be honest with you about the challenges we face.I will listen to you, especially when we disagree.And, above all, I will ask you to join in the work of remaking this nation.”, 通过“will”勾勒了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 也能体现演讲者的承诺及决心, 并且强调了这是演讲者和美国人的共同期待。
介词的使用也帮助实现了人际功能。在本文中主要体现在“we”和“you”的使用。“we”象征亲密关系, 能够拉近讲话者与听话者的关系, 如“Out of many, we are one;that while we breathe, we hope;Yes we can;”可是大量地使用“we”有强迫听者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之用, 也会让听者产生不真实感。而且“we”的包含性比较含混, 在文中“we”有时指所有的美国人, 有时却指所有站在美国一边的人, 如例句“to those who would tear the world down:Wewill defeat you;to those who seek peace and security:Wesupport you.”权利的扩张在此被隐藏了, 简洁地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意识形态。“you”制造了说话人与听话者的差距, 但是却能够将权力转移给听者, 如在“It belongs toyou.You did it because you understand the enormity of the task that lies ahead;It can’t happen without you.”, “you”指代那些支持他的人, 他们是这场运动的决定者。
3.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语篇构筑信息的功能, 能够通过句子结构来体现。主位-述位结构是语篇功能中很重要的一对概念。Halliday (胡, 2008) 指出主位是“话语或消息的出发点”, 奥巴马在演讲中主要用的是无标记主位, 既主语一般都在主位位置。讲话者使用这种结构清楚地阐明谁来负担起责任, 谁能让变革成为可能。在下列句子中:“Wewill respond with that timeless creed that sums up the spirit of a people;we are, and always will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e rise or fall as one nation, as one people.We can and must achieve tomorrow.”演讲者将“we”也就是美国人民置在主位位置, 暗指只有人民实现变革, 只有人民才能让他的政治抱负实现。这种权力的转移能够帮助演讲者达到劝诱听众, 并控制他们的意识形态的作用。
五、结语
本文对奥巴马的胜利演说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 揭示了语言和潜在预设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受到其社会功能及讲话者目的的影响。语言反映讲话者的观点和信念, 语言的使用能够强化讲话者的意识形态。讲话者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 通过语言运作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和其他的话语分析理论不同, CDA更加注重话语中包含的权利, 以及影响话语产出的社会语境。CDA能够提高人们的语言意识和对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认识, 增强人们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 (CDA) 源于批评语言学, 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强调语言和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有着辩证的关系。CDA已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大众语篇, 揭示语篇中所隐含的思想或权力关系, 研究语篇是如何被用来传达意识形态并通过权力关系达到相应的目的。该文章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法分析奥巴马的获胜演说, 分析政治演说的演讲者是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达到向公众提供信息、劝诱听众、控制听众的意识形态的目的。运用批评性的分析方法对政治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话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奥巴马获胜演说,系统功能语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途径[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7.
[3]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Wodak, R.Disorder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 1996.
奥巴马选举获胜演说中文 第2篇
无论老少贫富,无论共和党抑或民主党,不管是黑皮肤、白种人、拉丁后裔、亚裔子孙还是本土美国人;无论性向如何,不管健康抑或残疾,所有的美国人民都向全世界传递出这样一条信息:我们从来都不是红蓝阵营的政治堆砌,我们是,而且永远是,美利坚合众国。长期以来,很多人缺乏信心,对自己所能取得的成就畏首畏尾、疑心重重。如今,我们走在历史的长河里,挺起胸膛,勾勒出美好明天的光辉画卷。
此情此景,等待尤长。然而,就在今晚,在这个大选的日子,在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由于你们的付出,美国终于迎来了变革。
刚刚,我接到了麦凯恩参议员礼貌得体的祝贺电话。为了此次竞选,他奋战良久、竭尽所能;为了他所深爱的美国,他曾作出了更长久、更努力的奉献。麦凯恩参议员为美国所作出的牺牲是大部分人难以想象的,他这种英勇无私的奉献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对于麦凯恩参议员和佩林州长所取得的成就,我对他们致以祝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以重振美国为目标,我期待着与他们的合作。
在此,我想感谢一路陪伴我的竞选搭档,他就是我们即将上任的副总统,乔·拜登。为了让美国广大的工人阶层发出自己的声音,他毫无私心地全身心投入竞选,因为他和那些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城街头的人们一样,出生平凡,一切白手起家。
如果没有米歇尔·奥巴马,这一准美国第一夫人的坚定支持,今晚,我就不会站在这儿了。我们相伴走过了16个春秋,她是我们整个家庭的顶梁柱,我一生的挚爱。还有,萨沙和玛利亚,我爱你们,你们姊妹俩终于可以带着你们的新宠物狗入主白宫了。我知道,就像我的其他已故亲属一样,外祖母一定也在某处注视着我,虽然她已经不在人世。是他们造就了今天的我。今晚我很想念他们,我对他们的亏欠无以计量。
我想对我的竞选经理大卫·普劳夫、首席战略师大卫·阿克塞尔罗德以及我们这个史上最佳的竞选团队说,是你们让这一切成为了现实,对于你们为此所做的牺牲和付出我永远感怀在心。然而,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真正拥有这个胜利的是你们,你们所有人!对于入主白宫,我从来都不是最热候选人。竞选伊始,我们的资金并不充裕,获得的支持也不多。我们的竞选班子并非始于华府,而是一路从艾奥瓦州的得梅因酒店后院、辗转北卡罗莱纳州的康克酒店客房,后来会首在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顿酒店的主厅……
我们的胜利来自于广大工薪阶级,正是他们从仅有的微薄存款里掏出5美元、10美元或者20美元来支持我们的竞选。我们的力量来自于摘下冷漠面罩的年轻一代,来自于夜以继日奋力工作以维持生计的下层百姓,来自于冒着严寒酷暑、户户敲门宣传的团队中流砥柱,更 1
来自于成千上万的大选志愿者。他们用出色的奉献精神和组织能力证明了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在两百年后仍然保持着生命力。这就是你们的胜利!
我明白,你们所做的这些,并不仅仅是为了赢得这次竞选,也不单单只是为了我本人。你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们懂得前方任务的艰巨。即使我们今晚沉浸于庆祝的喜悦之中,我们也深知明天将会面临的将是我们这辈子最为艰巨的挑战:两场战争、濒临危险的地球和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即使今晚我们安然站在此处,我们也深知那些深陷伊拉克沙漠和阿富汗山区的英勇美国战士,是为了我们而冒着生命危险。还有那些孩子早已熟睡、自己却辗转反侧的人父人母,他们夜不能寐,想着如何还清房贷、如何支付医药费以及给孩子存下大学经费。我们要掌握新能源,创造就业岗位,建造新校舍,正视存在的威胁,并修复与盟友的关系。
前方的道路会十分漫长艰辛。我们可能无法在一年甚至一届任期之内实现上述目标,但我从未像今晚这样满怀希望,相信我们会实现。我向你们承诺--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将会达成目标。
我们会遭遇挫折和不成功的开端。对于我作为总统所做的每项决定和政策,会有许多人持有异议,我们也知道政府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会向你们坦陈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我会聆听你们的意见,尤其是在我们意见相左之时。最重要的是,我会请求你们参与重建这个国家,以美国221年来从未改变的唯一方式--一砖一瓦、胼手胝足。
21个月前那个寒冬所开始的一切不应该在今天这个秋夜结束。今天的选举胜利并不是我们所寻求的改变--这只是我们进行改变的机会。而且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旧有方式行事,我们所寻求的改变不可能出现。没有你们,也不可能有这种改变。
因此,让我们发扬新的爱国精神,树立新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让我们每个人下定决心全情投入、更加努力地工作,并彼此关爱。让我们铭记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我们不可能在金融以外的领域备受煎熬的同时拥有繁荣兴旺的华尔街--在这个国家,我们患难与共。让我们抵制重走老路的诱惑,避免重新回到令美国政治长期深受毒害的党派纷争和由此引发的遗憾和不成熟表现。让我们牢记,正是伊利诺伊州的一名男子首次将共和党的大旗扛到了白宫。共和党是建立在自强自立、个人自由以及全民团结的价值观上,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珍视的价值。虽然民主党今天晚上赢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我们是以谦卑的态度和弥合阻碍我们进步的分歧的决心赢得这场胜利的。林肯在向远比我们眼下分歧更大的国家发表讲话时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虽然激情可能褪去,但是这不会割断我们感情上的联系。对于那些现在并不支持我的美国人,我想说,或许我没有赢得你们的选票,但是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我需要你们的帮助,而且我也将是你们的总统。
那些彻夜关注美国大选的海外人士,从国会到皇宫,以及在这个世界被遗忘的角落里挤在收音机旁的人们,我们的经历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我们的命运是相通的,新的美国领袖诞生了。那些想要颠覆这个世界的人们,我们必将击败你们。那些追求和平和安全的人们,我们支持
你们。那些所有怀疑美国能否继续照亮世界发展前景的人们,今天晚上我们再次证明,我们国家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我们武器的威力或财富的规模,而是来自我们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
这才是美国真正的精华--美国能够改变。我们的联邦会日臻完善。我们取得的成就为我们将来能够取得的以及必须取得的成就增添了希望。
这次大选创造了多项“第一”,也诞生了很多将世代流传的故事。但是今天晚上令我难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Ann Nixon Cooper)。她和其他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106岁的高龄。
她出生的那个时代奴隶制度刚刚结束;那时路上没有汽车,天上也没有飞机;当时像她这样的人由于两个原因不能投票--一是她是女性,另一个原因是她的肤色。
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她在美国过去一百年间所经历的种种:心痛和希望;挣扎和进步;那些我们被告知我们办不到的世代,以及那些坚信美国信条——是的,我们能做到——的人们。曾几何时,妇女没有发言权,她们的希望化作泡影,但是安?尼克松?库波尔活了下来,看到妇女们站了起来,看到她们大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到她们去参加大选投票。是的,我们能做到。
当30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引发人们的绝望之情时,她看到一个国家用罗斯福新政、新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是的,我们能做到。
当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海港、独裁专制威胁到全世界,她见证了美国一代人的伟大崛起,见证了一个民主国家被拯救。是的,我们能做到。
她看到蒙哥马利通了公共汽车、伯明翰接上了水管、塞尔马建了桥,一位来自亚特兰大的传教士告诉人们:我们能成功。是的,我们能做到。
人类登上月球、柏林墙倒下,世界因我们的科学和想像被连接在一起。今年,就在这次选举中,她用手指触碰屏幕投下自己的选票,因为在美国生活了106年之后,经历了最好的时光和最黑暗的时刻之后,她知道美国如何能够发生变革。是的,我们能做到。
美国,我们已经走过漫漫长路。我们已经历了很多。但是我们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今夜,让我们自问--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活到下个世纪;如果我们的女儿有幸活得和安一样长,他们将会看到怎样的改变?我们将会取得怎样的进步?
现在是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这是我们的时刻。这是我们的时代--让我们的人民重新就业,为我们的后代敞开机会的大门;恢复繁荣发展,推进和平事业;让“美国梦”重新焕发光芒,再次证明这样一个基本的真理:我们是一家人;一息尚存,我们就有希望;当我们遇到嘲讽和怀疑,当有人说我们办不到的时候,我们要以这个永恒的信条来回应他们:是的,我们能做到。
奥巴马获胜演说 第3篇
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 (Halliday) [1]把语言的功能分为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黄国文[5,6]也认为, 系统功能语言学适合于语篇分析实践;它具有可操作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黄国文[7]将元功能理论应用于汽车广告语篇的分析。公静、方炎[4]对英语法庭论辩的概念功能进行了分析概念功能入手, 他们通过分析一个语篇及物系统中的动词过程类型和措辞特点等方面, 来观察法庭辩论语言在概念功能的实现方面的特点及其所使用的辩论技巧的特点。杨信彰[12]根据元功能的思想和语域理论分析了教育语篇, 揭示了在各种教育语境中语言的使用, 探索了教育语篇构建经验和人际关系的机制, 显示教育语篇的语域特征。徐波[10,11]分别对英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与郭沫若汉译文、英诗《黄水仙花》与郭沫若汉译文进行了功能语篇分析。因此, 我们可以将功能语言学元功能理论应用于《美国的变革时代已到来》演讲语篇的分析, 揭示其语篇建构机制, 从而得出其独特的语篇特征。
1 相关理论
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 (Halliday) [1]认为:概念功能的体现形式是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的体现形式是语气系统和情态;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是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及物性系统主要有六种体现形式: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下面举例说明这六个过程 (例句选自奥巴马的获胜演说)
物质过程是做某件事的过程。[8]:75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动态动词或实体动词来实现。如:
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8]:76表示感觉动词有see, look等;表示反应的动词有like, please等;表示认知的动词有know, believe, convince等。如表2所示。
关系过程是解释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关系过程分为归属 (attributive) 和识别 (identifying) 两类。[8]:79归属类是指实体具有哪些属性, 其公式是“a是x的一种”。如下:
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泣、笑等生理活动过程。[8]:83常用动词有breathe, cough, sigh, dream, laugh, cry, watch, listen等。如下:
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 (a process of saying) 。[8]:83常用动词有say, tell, talk, praise, boast, describe等。如下:
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 (a process of existing) 。[8]:84常用的动词是be, 此外还有exist, arise等。如下:
韩礼德认为, 人际功能可以体现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 同时, 它对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 其主要体现形式是语气和情态。然而, 国内学者李战子[9]张延君[13]认为人际功能的另外一种体现形式是人称代词。在交际过程中, 讲话者可以随时改变他的“言语角色”, 如陈述自己的见解、提问、下命令、作指示、表达惊讶或恐惧的情感等。言语角色和交流区主要有四种言语功能:提供、命令、陈述、提问。
情态系统也是人际功能的体现形式, 广义的情态包括意态。在命题中意义的归一性表现为断言和否定。断言表示“这是”;否定表示“这不是”。在提议中, 意义的归一性表现为规定和禁止, 其表达方式有义务 (如allowed, supposed, required) 和意愿 (如willing, anxious, determined) 。Thompson[3]:67对情态的分类如表7所示。
人称代词的功能是揭示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讲话者与受众的态度和关系通过不同的人称代词来体现[13]。语篇功能是将词组和语句连接成篇。语篇功能主要通过主位结构, 信息结构和衔接来体现。主位分为标记主位和非标记主位。衔接手段主要有四种:照应、省略、替代、连接。[2]
2 演说的功能语篇分析
下面笔者分别对《美国的变革时代已到来》演说的经验功能 (主要是及物性系统) 、人际功能 (主要是语气、情态、人称) 和语篇功能 (主位结构和衔接) 进行分析研究。经验功能的体现形式是及物性系统。首先按照韩礼德[1]和汤普森[3]对及物性系统六个过程的分类, 笔者对演说的及物性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统计数据如表8所示。
从表8可以看出, 整篇演说中, 物质过程占了58%, 是所有六个过程中最多的一个过程。其次, 关系过程占了20%, 心理过程占了11%, 存在过程占了5%, 行为过程和言语过程各占3%。在及物性过程中, 占比例最大的是物质过程。这说明演说主要是通过实义动词来传达信息, 比如, 演说用“wait”、“send”、“stand”、“achieve”等词形成连续动作行为,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 演说使用心理过程动词“know”、“believe”、“know”、“hope”等词来表达奥巴马对未来的憧憬和充满信心, 企图使美国改变现状。演说借助关系过程动词“is”和“have”来表达其归属意义。演讲者通过行为过程动词breath和hear来体现人物的生理活动。奥巴马通过言语过程动词speak和tell讲话交流信息。演讲者也通过选择使用存在过程来表现美国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或可能存在的问题。
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来体现。语气包括主语和限定成分。按照韩礼德和汤普森对语气类型的分类。演说语气统计如下:
从表9我们很容易看出, 陈述语气所占百分比最大。主要是因为演说通过陈述语气向观众提供信息。演讲者使用疑问向观众提问, 希望得到观众的回应, 实现了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演说中仅有开头的称呼使用感叹语气来表达演讲者对所处地点的感受。
交际中的人际关系可通过人称代词来体现。演说中人称代词使用情况如下:
从表10不难看出, 演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第一人称代词, 其次是第三人称, 再次是第二人称。演讲者频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 拉近了演讲者与观众的距离, 增强了演说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奥巴马通过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来指代在场的观众, 即听话者, 以达到和在场观众的交流。奥巴马通过使用第三人称, 来体现不在演讲现场的他者存在。在演说中他多次提到一位106岁的亚特兰大投票的妇女——安妮·库波尔。从过去由于性别和肤色的原因, 她不能投票选举, 而现在她能够大声发表意见, 拥有了选举权。[9]
语气中的限定成分既表达时态, 又表达情态和归一性。如果交换的商品是信息, 那么情态从可能性 (也有学者译为概率, 见[8]:147)或者经常性 (也有学者译为频率见[8]:147) 角度来看信息的可靠程度。如果交换的是货物和劳务, 情态指说话者的自信程度。下面笔者按照韩礼德[1]和汤普森[3]对情态和意态的分类, 对整篇演说进行统计, 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11可以看出, 表达概率的情态占了44%, 表达意愿的情态占了35%, 表达义务和频率的分别占12%和9%。由于整个语篇是演说, 其中包含对未来的展望, 因此表达可能性的情态占了绝大部分。再次, 演说也体现对未来的规划。表达经常性和义务的情态也占了部分比例, 这与演讲正好吻合。演讲中奥巴马强调了美国精神, 并号召人民齐心协力, 克服困难, 实施改革。
主位和述位构成了主位结构。主位是信息开始的地方。述位是对主位进行描述的部分, 是信息的中心。主位分为有标记性主位和无标记性主位。笔者对演说的主位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 其结构如表2所示。
表12反映出该演说语篇中无标记主位占了大部分, 这主要由演讲语篇提供信息的特征所决定。演说中有标记主占了较小的比例。演说中通过使用表示时间、方式等状语主位来表示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符合演说的需要。同时连接主位 (如or, in other words, and, for instance, moreover, in fact, however等) 的使用体现了扩展、递进、相反等逻辑关系。
此外, 笔者对《美国的变革时代已到来》的全文衔接手段进行了统计分析, 其结果如下:
从表13很容易看出, 在四种衔接方式中, 连接使用最多 (占73%) 。这表明, 演讲者通过使用小句内介词 (如because of) 和小句间的连词 (如but、because、and等) 将两个小句成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演讲者通过使用照应 (占11%) 来指代上下文所出现的成分和信息。演讲者通过使用替代和省略避免上下文重复出现的信息。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首先, 在经验功能层面, 演讲者通过使用实义动词形成连续动作行为,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 演说中借助心理过程来表达奥巴马对未来的憧憬和充满信心, 企图使美国改变现状。演说借助关系过程来表达其归属意义。演讲者通过行为过程来体现人物的生理活动。奥巴马通过言语过程讲话交流信息, 演讲者也通过选择使用存在过程来表现美国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 在人际功能层面, 陈述语气起着重要的作用, 使观众从演讲者获取信息。在人称代词使用上, 演讲者频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 拉近了演讲者与观众的距离, 增强了演说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奥巴马通过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来指代在场的观众, 即听话者, 以达到和在场观众的交流。奥巴马通过使用第三人称来体现不在演讲现场的他者存在并使其介入演讲。最后, 演讲主要用非标记性主位来传达信息。同时演说也大量使用连接主位来展示不同逻辑关系, 从而突出体现语篇的谋篇意义。
奥巴马获胜演讲修改版 第4篇
1.如果,还有人怀疑美国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还有人疑虑美国缔造者的梦想是否还存在于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人质疑我们的民主的力量是否强大,今晚,答案将被揭晓。2.我们可以从史无前例的在学校和教堂周围排着长队等待投票的浩荡队伍中获知答案;这些选民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队,其中有些人甚至是生平第一次参与选举,因为他们相信,这次选举真的与以往不同――而使这种不同成为可能的正是他们内心真正的呼声。3.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无论是黑人、白人,还是西班牙裔、亚裔、印第安人,亦或同性恋、异性性恋者,无论是残疾人士还是健康人士,美国人民在告诉世界,我们从来就不只是单个个体的集合,也不是红州和蓝州的简单组合,我们是,而且永远都是是——美利坚合众国。4.这个答案告诉了那些长久以来对我们的未来充满担忧、焦虑以及恐惧的人们。我们要用双手重筑历史的大桥,再一次,让它通向更加美好的彼岸。5.为了迎接这一刻的到来,我们已经等待了很久。但今晚,由于我们在这次选举的关键时刻所做出的抉择,美国将翻开崭新的一页。6.我刚刚接到了极具风度风度的到麦凯恩议员的电话。麦凯恩议员为这次选举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为他所挚爱的国家,付出了更加艰辛而长久的努力。长期以来他对美国所作出的贡献,是超乎我们想像的。这位勇敢而无私的领导者为美国所作出的贡献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7.8.我祝贺他,也祝贺佩林,他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期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能与他们一道,重拾美国的承诺。我要感谢我的竞选伙伴。他全心全意参与竞选,为那些和他一起在斯克兰顿街长大的人们,为那些和他一道乘火车回特拉华州的普通民众代言。他就是已经当选为美国副总统的是乔·拜登。9.如果没有我挚友十六年来的全力支持、没有我家庭的强力支撑,没有我一生至爱的妻子,也就是下一任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支持,今晚,我就不会站在这里。还有我的女儿,萨沙和玛丽亚。我是如此爱你们。你们已经得到一只新的小狗,它将和我们一起入住白宫。10.而我的外祖母,虽然此刻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我知道她正注视着我——和带给我生命、定义了我人生的家人们一道。今夜,我想念他们。我知道我所亏欠他们的难以偿还。感谢我的妹妹玛雅和阿尔玛,以及其它所有的兄弟姐妹,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全力支持。我感激他们!11.感谢我的竞选总策划——大卫·普劳夫(David Plouffe),这位无名英雄,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选举。还要感谢我的竞选总顾问,大卫·阿克塞罗德(David Axelrod),他陪伴我走过了竞选征程中的每一步。感谢美国政治史上最棒的竞选团队,是你们造就了今天的这一刻,你们因此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我将永远铭记。12.13.但最重要的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场胜利的真正属于者。它属于你们!
我一直都是最没有可能成为这个国家总统的候选人。刚开始时我们没有充足的资金,也没有广泛的支持。我们的竞选之程并非起步于华盛顿的高华第之内,而是始于得梅因(美国衣阿华Iowa州的首府)的后院、康科德市普通人家的客厅、以及查尔斯顿的某个前廊。14.美元。15.我们的胜利来自于年轻人——他们离开了家乡和亲人,在外闯荡却只能赚取微薄收入的年轻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反驳了关于他们是冷漠一代的传言。我们的胜利也来自于那些已不再年轻的人们,他们在严寒或酷暑中走街串巷,敲响了一个又一个陌生人的房门。我们的胜利来自数以万计的美国人民,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就是为了证明,就算是在两个多世纪之后,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仍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之林。16.17.这个胜利属于你们!
我知道你们所做的一切,并不仅仅是为了赢得大选,也不是为了我。你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你们明白,我们的前路仍然布满荆棘。即便我们今晚在此欢呼庆祝,我们也难以漠视未来之挑战的艰巨性将是空前绝后这一事实,两场战争——一个满目疮痍的星球和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18.即使我们今晚在此庆祝狂欢,我们也情不自禁地牵挂着勇敢的美国士兵,为了保护我们而冒着生命危险,跋涉于伊拉克的沙漠之中或是攀援于阿富汗的群山之上。这一胜利来自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劳动者。他们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能为我们的竞选凑上五美元、十美元或者二十19.还会有父母们在孩子进入梦乡之后,仍然辗转难眠,担心如何偿还按揭、担心如何支付医疗费,或者担心如何存够送孩子上大学的钱。我们亟待开发新能源、创造新就业机会、修建新的学校,还要应对对众多挑战、修复我们的战略联盟。
20.前路是严峻而又漫长,我们未必能在一年或者一届任期之内完成任务。但是,美国,我从来未像今晚这样满怀希望,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达到目标!我向你们承诺:我们的梦想一定可以达成!
21.途中会有挫折,甚至一开始就会有失败。很多人不会完全同意我作为总统做出的政策和决定。而且我们也知道,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会永远坦率地面对我们的挑战。我会听取你们的意见——尤其是当我们出现分歧的时候。
22.步一个脚印。23.而最重要的是,我会请你们加入到家园的重建中来,用二百二十一年以来我们一直沿用的方法——一砖一瓦,一二十一个月之前那个深冬开始的胜利之路,不能在今天这个秋夜止步。这次选举的胜利本身并不是我们所渴求的变化。这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实现我们期待的转变。而如果我们重蹈覆辙,这一变化将无从实现。没有你们的参与,没有新的服务精神,没有新的奉献精神,这一变化也不会发生。
24.所以,让我们呼唤一种全新的爱国主义,发扬主人翁精神——每个人都努力地工作,都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如果这次金融危机有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如果小城镇萧条的话,华尔街也不可能繁荣。在这个国家,我们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25.让我们一起摒弃那些长久以来毒害国家政权多年的幼稚无聊的党派纷争。我们要始终铭记是这个国家的一名男子,第一次将共和党的大旗插在了白宫之上——一个倡导自力更生,独立自由和国家统一的政党。
26.那些都是我们所拥护的价值观。今晚在民主党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我们更要以一种谦卑果敢的心态,去化解并消除那些曾经阻碍我们前进的隔膜以及分裂。在面临着比当今形式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时,林肯说过:“我们是朋友,不是敌人„„尽管现在我们的情绪有些紧张,但决不容许它折断联结我们情感的纽带。”
27.而对于那些没有投我选票的选民——也许时至今晚我也尚未得到你们的支持,我但是我听到了你们的心声,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因为同时我也是你们的总统。
28.对于那些远在大洋彼岸,亦或是在国会、白宫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围坐在收音机前的人们——我们各有各的故事,但是我们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美国新的一届领导班子即将破晓,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29.地支持你们。30.对于那些试图让天下大乱的人,我们将毫不留情地击败你们。而对于那些期望世界安全和平失,我们将义无反顾至于那些对美国是否能保持超级大国地位持有怀疑态度的人——今晚我们将再次证明,我们的真正实力并不是来自我们的强大军事力量、也不是来自我们的巨额财富,而是来自我们于我们不朽的价值观:民主、自由、机遇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31.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美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的联盟会日趋完善。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给了我们新的希望。让我们向着更伟大的明天,前进。
32.这次选举所创造的无数“第一次”和故事将永垂青史。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在亚特兰大投上她神圣一票的女士。她像千千万万的美国人一样,想在这次选举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安·尼克松·库帕(Ann Nixon Cooper)已经106岁了。
33.她出生在刚废除奴隶制不久的年代,那是一个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的年代,当时她没有选举权,有两个原因——因为她是女人,同时也是黑人。
34.而今晚,我在思索着她所经历的百年美国——绝望与希望;挣扎与进步;那个让我们妄自菲薄的年代,也是在那个年代,我们被告知美国的信条:是的,我们可以做得到。
35.那是一个女人的心声被压制的时代,那是一个女人的梦想被搁浅的时代,她见证了女性同胞站了起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并获得了选举权。是的,我们可以!
36.当国家处于绝望和一片萧条的境况中,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是如何通过新政,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树立统一的社会目标。是的,我们可以做得到。
37.38.当我们的港口被炸,暴政笼罩着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代人的崛起,见证了民主的捍卫。是的,我们可以做得到。她见证了蒙哥马利的公共汽车停运、伯明翰的黑人暴动、塞尔玛的血腥周末和那位来自亚特兰大的传教士对人们高声喊出:“我们战胜一切!”是的,我们可以做得到。
39.我们登上过月球,我们推倒了柏林墙,我们用科学和创想连接了整个世界。今年,在这次选举中,她伸出手指在屏幕上按下,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因为她在美国生活的106年期间,既见证了兴盛,也目睹了衰败,她知道美国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是的,我们可以做得到。40.美国,我们已经走过了漫漫长路,我们经历了种种坎坷,但是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今晚,让我们扪心自问——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看到下个世纪,如果我的女儿们也能幸运地像安·尼克松·库帕那样长寿,他们会看到什么样的转变?我们将会取得什么样的进步? 41.42.这是一个我们完成使命的机会。这是我们的时代。
这是我们创造历史的时刻——让我们的人民得到工作,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敞开更多的机遇之门;重建繁荣大厦,推进和平进程;重温美国之梦,重申我们的基本信念,那就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我们就怀揣梦想。当我们面对犬儒主义、面对那些质疑我们的人的时候,我们就用我们永恒的信条来回击他们——是的,我们可以做得到。43.谢谢大家。上帝保佑你们,愿上帝保佑美利坚合众国。
在这样一场漫长而激烈的竞争之中,仅仅是他的胜利,就使我敬重他的能力与坚毅。然而,他更令我激赏而盛赞的成就,是他在赢得选战的过程中,唤起了数以百万计人民的希望——这些人曾经误以为自己在美国总统的选举中无足轻重、无法造成任何影响。这是一场历史性的选举,而我知道它对非裔美人特殊的意义,今晚这份特别的荣耀属于他们。我素来相信美国为那些努力并有决心的人提供机会。奥巴马参议员也这样认为。
奥巴马连任获胜演讲的功能语法分析 第5篇
系统功能语法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lliday)创立。系统功能语法重视语言的应用,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由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韩礼德认为,人类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构成了成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其中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情态以及人称等实现;而语篇功能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
本文运用功能语法,对奥巴马演讲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奥巴马的演讲风格和演讲技巧。
2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
2.1 及物性特征分析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篇的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内部经验世界及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由小句的及物性系统来体现。韩礼德将及物性系统分成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
通过统计,我们得出演讲一共有116个过程,其中关系过程占的比例最大(35%),物质和心理占了相同的比例(23%),存在、言语、行为过程占的比例最小,分别为7%、6%、9%。功能语法认为关系过程是描述客观事实及进行评价和判断最直接的方式,它能体现人的观点和态度。奥巴马运用关系过程描述了和家人、支持者、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的关系,希望各族人民消除种族歧视,共建美好家园。
物质过程占了较大的比例,它一般指某个实体做了某事或从事某项活动。通过选择物质过程,奥巴马利用医疗改革带给了一名患有白血病女孩治疗机会的真实事件,来说明自己继任以来的功绩,从而巩固了选民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心理过程在奥巴马获胜演讲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它表示情感、认知、感受这类感觉,带有鲜明的主观意识。奥巴马运用心理过程主要表达了对家人及支持者的感激之情,消除了人们对政治选举性质的质疑,以及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和施政的决心。演讲中,存在、言语、行为过程出现的次数很少。政治演讲要体现客观性,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在这方面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2.2 情态系统分析
情态作为人际元功能的主要语义载体时,获得了超越逻辑和传统语法的重要地位。Halliday认为,情态具有归向性,在“是”与“否”的两极之间,说话人可以把他的命题表达得具有不同程度的可能性和合意性。Halliday区分了两种情态:情态本身,即说话人对命题可能性的判断,包括可能性阶和经常性阶。意态是说话人对命题可希望性的判断,包括义务阶和意愿阶。Hallliday结合四种情态阶赋值,在每一个阶中,第一项为低值,第二项为中值,第三项为高值。这三个基本值可表明说话人对命题的有效性表示较高或较低的肯定,或者施加较高或较低的压力使其他人完成指令。
演讲中,意愿性情态词占的比例最大(58%),其中will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would、want等。will属于中低值情态词,表达意愿和向往,在此奥巴马为美国人民描述了美好的未来,同时鼓励人民努力工作。
义务性情态词(27%)也占了较大的比例,主要有can、have to、must等。can是中低值情态词,可以降低演说者对听众施加的压力,缩短与听众的距离,从而使听众易于接受所宣传的信息。奥巴马在获胜演说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各族人民在这艰难的时期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can的使用,表现了奥巴马的语气平和而又坚定,遵循了礼貌原则,从而易达到这个目的。可能性(6%)和经常性(9%)的情态占的比例较少,体现为may、possible、always等词,表达了奥巴对听众某种程度的让步和妥协。
2.3 主位结构的分析
韩礼德认为,语篇的功能包括三个子系统——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结构。主位结构包括主位和述位:主位是句子的起点、交际内容的出发点,主位以外的成分为述位。一般认为,无标记主位,即主语与主位重叠现象,更容易使语篇的逻辑语义连贯,有助于听众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无标记主位在奥巴马2012年获胜演讲中占有主要地位,绝大多数小句的语序是正常的。奥巴马在准备演讲稿时,考虑到了听众的理解力和接收能力,将口语与书面语巧妙结合,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增强了演说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3 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对奥巴马2012年获胜演讲进行了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析了奥巴马获胜演讲的技巧,从而揭示了奥巴马的个人魅力,希望能为英语学习者在演讲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3rd 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程晓棠.关于及物性系统中关系过程的两点存疑[A].功能语法研究[C].何伟,高生文主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89-96.
[3]李国庆.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老人与海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53-56.
[4]李战子.情态——从句子到语篇的推广[A].功能语法研究[C].何伟,高生文主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89-96.
[5]王欣.《葛底斯堡演说》的功能语法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6-10.
从修辞学角度看奥巴马获胜演讲 第6篇
一、奥巴马获胜演讲的词语选用
1.词语选择的准确性
奥巴马的支持者大多来自美国中下阶层, 通俗的语言更容易让他的支持者接受他所表达的事实或道理。
人称代词的选用也是此篇演讲的一个特点。在此篇演讲中, 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较高, 其中尤其以第一人称复数“we”、“our”以及“us”的使用更为频繁。第一人称单数 (I) 主要用于演讲者讲述自己的主观态度或描述一般性的事实, 在奥巴马回顾选举历程这部分使用较多, 他真诚地向为他付出努力的人们表示感谢。第一人称复数包括说话人在内 (inclusive) 和不包括说话人在内 (exclusive) 两种含义。前者指说话人和听众, 当两者有着相同的命运、处境时, 使用第一人称复数表示关系亲密。 (如例1) 后者指说话人, 用来拉近说话者和听话者心理距离。 (如例2) 。此外, 奥巴马演讲中, 还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给人以一种对话的感觉, 使得整个现场活跃起来, 拉近了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
例 (1) In this country, we rise or fall as one nation, as one people. (“we”指代说话者和听众。)
2.词语选择的多样性
英语演讲中, 表达相近的意义要尽量选择用不同的词语, 这样不容易给听众带来枯燥乏味的感觉, 增强用词的生动性。比如奥巴马在演讲开头, 在表示怀疑、质疑的时候, 为了避免重复, 谓语动词分别选择了doubt、wonder、question, 避免了在一段中使用两次或多次同样的单词。
二、奥巴马获胜演讲的修辞
1.反复、平行结构与对照
反复、平行结构与对照属于结构类辞格, 都在语言形式上造成声势, 强调情感感染作用。。反复 (repetition) 是为了强调某种意义或表达强烈的感情而有意使某些关键词、句等在行文中多次出现的一种修辞手法。此篇演讲最为典型的是间歇性反复, “Yes, we can”此句在文章中共出现了7次, 强调了自己变革的决心。此外, “let us”的反复加强了演讲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平行结构 (Parallelism) 是以语法结构对称 (包括相同或相似的词、短语或分句) 来突出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段。平行结构形式上工整, 声调上富有韵律, 能给听众深刻的印象。平行结构可以是词、短语、从句甚至是句子的平行结构, 在奥巴马的获胜演讲中, 每一种平行结构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便于他充分表达情感、渲染气氛, 感染在场的听众, 使听众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例 (2) I will always be honest with you……I will listen to you, especially…And above all, I will ask you to join in the work of remaking…. (本段中, 奥巴马用三个含I will句子的平行机构表明自己的信心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决心。)
从例 (2) 中, 不难看出, 很多情况下平行结构与反复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平行结构中反复, 而反复也构成了平行结构, 多种修辞的一起使用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对照 (Antithesis) 是把两个字数相同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反或相关的词语或并列从句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例 (3) 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young and old, rich and poor, Democrat and Republican…
在这个例句中, 通过对照的修辞, 一方面增强了语言的节奏美, 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美国民主所拥有的力量。
2.借代 (Metonymy)
在奥巴马演讲中, 借代的运用也是一大特点。以文军教授在《英语修辞格词典》中的描述为标准内涵:“metonymy (借代) 意为‘a change of a name’, 借代就是A事物的名称代替B事物的名称。
例 (4) Americans who sent a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we have never been just a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or a collection of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红州指代的是共和党占优势的州, 蓝州指代的民主党占优势的州。)
奥巴马在演讲过程中, 巧妙地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能够用非常简洁的短语来替代更为丰富的内容, 使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听众很快地引起共鸣。
3.头韵 (Alliteration) 和尾韵 (Rhyme)
头韵是指一组词、一句话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词的首辅音或首音节相同的一种修辞方法。头韵的出现增强了演讲的音韵美和整齐美, 使得语言声情交融,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 (5) And tonight, I think about all that she’s seen throughout her century in America-the heartache and the hope. (the heartache和the hope为头韵)
尾韵是指词尾因素的重复。在演讲中, 音的重复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 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例 (6) Let’s remember that it was a man from this state who first carried the banner of the Republican Party to the White House, a party founded on the values of self-reliance and individual liberty and national unity. (划线部分为尾韵的修辞。)
头韵和尾韵的使用具有相似的功能, 都产生和谐的音律。
4.隐喻 (Metaphor)
与明喻不同, 隐喻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段, 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又称暗喻。在奥巴马的演讲中, 隐喻较其他的修辞格使用的频率较少。
例 (7) And I would not be standing here tonight with the unyielding support of my best friend for the last 16 years the rock of our family, the love of my life, the nation’s next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奥巴马将自己的妻子比喻成家庭的基石。)
在修辞效果上, 隐喻的使用说明了奥巴马肯定了妻子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 使得表达生动、鲜明。
三、结论
通过对奥巴马获胜演讲的修辞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一篇成功的演讲离不开诸多的修辞手段。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 演讲者需要巧妙地运用结构修辞、音韵组合等表现手法, 增强演讲的表现力和渲染力, 激发与听众的共鸣, 最终达到说服的目的。
摘要: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成功当选总统后, 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题为《Change Has Come to China》的演讲。奥巴马的演讲颇具语言魅力, 是进行政治演说可以借鉴的典范。本文从修辞角度对此篇获奖感言进行解读,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政治演说,获胜演讲,修辞角度
参考文献
[1]梁文道.奥巴马的胜利是修辞学的胜利.南方周末, 2008.
[2]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奥巴马获胜演说 第7篇
2012年11月7日 (芝加哥时间) 凌晨, 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米特·罗姆尼, 成功连任。风度翩翩、魅力四射的奥巴马带着他对国家发展前途的自信演说为自己的总统连任竞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奥巴马的睿智、耐力、决心、力量在无数人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他务实的精神、稳重自信的风格更使人们由衷地赞叹这位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智慧和才华。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1961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奥巴马的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 母亲是堪萨斯州的白人。奥巴马大学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政治关系专业, 后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 并当选《哈佛法律评论》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主编。1992年与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结婚, 现育有一双女儿。1996年, 奥巴马从芝加哥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并连任三年。2000年, 奥巴马竞选美国众议院议员席位失败。2007年2月10日, 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并于8月23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正式提名。
2008年11月4日, 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 正式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在奥巴马第一任总统任期内, 主要取得了五大成就:撤离伊拉克, 改善美国在海外的形象, 通过医疗改革方案, 抓获恐怖头目奥萨马·本·拉登, 阻止经济滑向大萧条的深渊。
奥巴马于2011年4月4日宣布参加2012年第57届总统竞选。2012年11月6日, 奥巴马战胜对手共和党人米特·罗姆尼, 赢得了这场竞争激烈的大选, 这是美国现代选举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评论的是奥巴马在当地时间2012年11月7日成功赢得美国总统连任大选后, 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竞选总部向美国民众发表的获胜演说。在台下支持者的欢呼声中, 面对全美同胞乃至全球的观众, 奥巴马带着获胜者的微笑, 在拥抱、亲吻了妻子米歇尔和一双女儿之后, 坦率陈述了自己连任的竞选历程, 呼吁美国人民在选举后摒弃分歧保持团结, 发誓将给美国人民带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二、布局谋篇
通篇演讲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篇 (第1—2段) 。
奥巴马以美国人民能够牢牢掌握自己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有信心、有能力使国家发展地更美好为憧憬作为开篇。接着他阐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 美国人认为, 这种精神鼓舞着美利坚民族克服困难、战胜苦难, 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民众实现个人美好梦想, 也是美国大家庭赖以生存、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奥巴马号召人们发扬爱国精神, 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接下来奥巴马用“move forward”统领全文, 牢牢抓住在场听众以及所有美国人寻求更大改革成就的心声, 唤起受众对更加美好未来的期望与向往。
第二部分:陈述 (第3—6段) 。
同上届获胜演讲不同的是, 奥巴马首先由衷地感谢所有选民对自己的支持;接着奥巴马不失风度地表达自己对竞争对手米特·罗姆尼和保罗·瑞恩的感谢;以“最好的竞选搭档”郑重感谢美国副总统拜登;紧接着又由衷地感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在这特别的时刻, 奥巴马还幽默提到女儿的宠物狗来活跃气氛;又真诚地向竞选旅程中的团队和志愿者表达感激之情。演讲至此, 奥巴马再次动情地调动起全场人的情绪:对每位选民所做的一切表示永久感恩, 这时候所有听众的心已经被胜利的喜悦连在一起了。
第三部分:展开 (第7—16段) 。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奥巴马竞选成功后对美好愿景的展望。奥巴马继续紧扣“move forward”, 分别阐述了美国为何需要继续前行? (第7—9段) 美国未来几年的前景怎样? (第10—11段) 美国怎样才能继续发展? (第12—16段) 奥巴马先从总统竞选的重要政治意义入手, 首先向民众声明争论是民主的象征, 指出选民在分歧中共同展望美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接着阐述使美国不断前行的策略:基于美国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的建国理念, 美国政府与人民共同团结, 能够更好解决减少赤字、税法改革、移民问题、增加就业岗位、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等问题;由于美国民众的努力和对政府的积极支持配合, 在前四年里, 美国经济不断复苏, 就业率持续升高, 人民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大大高涨, 政府解决关系民生难题 (例如桑迪飓风) 的能力日渐增强。总统用真实的历史自信地告诉选民:“Yes, we can move forward!”
最后, 奥巴马以一个来自俄亥俄州的、患了肺病的八岁女孩几个月前得到了国家的医疗保险为例, 来鼓舞民众:尽管人民在实现美国梦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只要美国全民团结互助, 乐观坚定, 不断努力、不懈奋斗, 勇往直前, 就能使美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幸福指数持续升高。
第四部分:收篇总结 (第17段) 。
在又一次慷慨陈词之后, 现场的气氛已经被推入高潮, 在“我们将继续前行”的声声追随中, 具备更多执政经验与更强领导能力的总统再次号召人们, 每个人摒弃肤色、种族、贫富的差异, 作为真正平等自由的主体, 在上帝的指引下, 满怀希望, 胸怀壮志, 延续美国建国者的承诺, 共同奋斗和迎接美国更灿烂的未来!
三、觅材取材
该篇演讲让观众时隔四年再次领略奥巴马激情澎湃、催人奋进的演讲风采, 奥巴马也被人们视为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演说家之一。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的黑人总统, 他的奋斗和成功之路, 他继往开来的姿态, 他举手投足所流露的自信、坚毅和朝气, 都深深打动着人心, 使演讲词与演讲者交融灌注, 极富感染力。接下来我们从觅材取材的角度试做阐述。
奥巴马在此次竞选中真诚地告知国民, “无论支持奥巴马还是罗姆尼, 你们的呼声我都已听到, 且有助于变革的发生”, 表示:“我们都是一家人”。以此, 演说最大限度地团结起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奥巴马在向家人表示感谢的时候, 向众人展示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 对女儿的挚爱。这一亲民举动再一次拉近了奥巴马与民众的距离, 也为今后四年奥巴马一家以健康和睦的姿态继续出现于公众视野之中、赢得美国公民的长期支持奠定了基础。在后半部分表达自己可以给美国继续带来改变的决心时, 奥巴马所引用的来自俄亥俄州的、患了肺病的八岁女孩得到国家医疗保险的例子, 也是从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反映了美国选民深切感受到, 整个美国在过去的四年里发生的巨大变革。
此外, 在修辞策略的运用上, 奥巴马把情感诉诸发挥到了极致。情感诉诸建立在对听众心理的了解之上, 用言辞去打动听众的情感,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动之以情”。这就要求演说者的言语必须关注到听众对相关论题的态度。奥巴马的这篇演说词可以说是情感诉诸的典范。正如前文所示, 奥巴马在演讲中无论是对竞争对手的致谢还是对竞选团队的陈述, 都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感激、感动、感恩。此外, 除去对广大民众情感上的“呼唤”, 奥巴马也没有忘记对那些“边缘人”给予最大程度的认可。例如, 在致谢部分他特别赞扬了在竞选中给予自己支持的“政治史上最优秀的志愿者”。作为即将连任的总统, 奥巴马对四年来患难与共的支持者表达认可与尊敬, 不仅让人印象深刻、心生感动, 也在很大程度上再次让民众欣赏他坦率、诚实、感恩的美丽人格, 树立起他积极、正面的个人形象。再如, 奥巴马称竞选中选民之间的激烈竞争是“民主的标志”。再如, 在后半部分呼吁大家发扬爱国精神, 团结起来共同实现梦想的时候, 奥巴马不但团结了支持者, 也照顾到了其他的选民, 对于他们, 奥巴马真诚地表示:“无论我是否赢得你们的选票, 我都听到了你们的声音, 这些民主的召唤让我受益匪浅并督促我成为一个更合格的总统。”这些话语包含的情感非常微妙, 可谓“有礼有节”。
四、炼字造句
这篇演说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格, 在遣词造句方面表现出修辞者不俗的功力, 也使整个演讲充满激情, 生动而有说服力。下面我们分别举例, 简要分析运用得比较突出的修辞格。
(一) 首语重复
首语重复在这篇演讲中共出现了8次, 例如:“你会听到人们坚定地说……你会听到人们自豪地说……你会听到人们满怀爱国热情地说……”, 同时连用三个“我们相信我们能够……”这样的句式使得演讲朗朗上口、气势磅礴, 极大地增强了对选民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 排比
排比在演讲中出现了7次, 不仅吸引了听众的注意、激发了听众的感情, 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奥巴马的演讲才华。例如:奥巴马用“慷慨、包容、开放”来赞扬美国精神;奥巴马呼吁全体听众“坚定信心、不断努力、坚持斗争”才能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三) 比喻
全文共有3处使用了比喻。比喻的运用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 使说理浅显易懂, 使演讲更生动, 更富有感情。比如奥巴马在演说接近尾声时号召选民“团结起来把我们的旅程推向前进”。他把总统竞选比喻成一段旅程, 在这段艰难的旅程中, 是他的支持者、竞选搭档、团队和志愿者支持和陪伴他一路走来, 并一起见证了过去四年中取得的政绩, 且自信地告知民众, 他们将在共同奋斗中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四) 重复
奥巴马在演讲中用了3次重复, 强调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例如, 在感谢他的竞选团队和志愿者时, 通过重复使用“最好的, 世上最好的”, 奥巴马对支持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讲到注重言论自由的美国选民对未来共同的希望时, 奥巴马用“That’s where we need to go forward.That’s where we need to go”为民众指引共同前进的方向。这里的重复不仅向民众传达了信心, 激起了热情, 而且强调美国人民一定会在奋斗实践中迎来梦想的实现。
在选词方面, 这篇演讲字字句句都经过仔细斟酌, 其中两个突出的特点分别是否定词 (例如:Never, never been more hopeful…) 和副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大量使用 (例如:The best, greater, the most, 等等) 。联系全文, 细品每个词, 几乎都可以说是增之一分则肥, 减之一分则瘦, 既穿针引线, 连为一体, 又一气呵成, 独具匠心。
综上所述, 这篇演讲以其合理的布局、充满感情的内容、精心锤炼的语言和奥巴马震撼人心的演讲风格再次打动了美国民众, 赢得了选民的心。奥巴马不愧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演说家之一, 他的连任胜选再次成为美国梦实现的典范, 并向美国后人传达满满的正能量。但是, 在奥巴马第二总统任期内, 他先前在美国民众面前郑重承诺的理想泡沫, 却经受不住残酷现实的严峻考验, 美国的经济并没有明显的复苏, 很多美国人民并没能过上期望中的好日子, 致使奥巴马的民众支持率大幅下滑。因此, 英语习得者既要学习美国总统演讲的艺术特点, 也不要盲目地相信总统所讲的一切, 更不可被假象所蒙骗。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巴拉克·奥巴马个人简介.
[2]Corbett P.J. (1965) Classical Rhetoric for the Modern Studen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