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奥沙利铂化疗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3
1

奥沙利铂化疗范文(精选10篇)

奥沙利铂化疗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病人,其中男37例,女9例;年龄28岁~71岁;肠癌39例,胃癌7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

1.2 治疗方法

奥沙利铂130 mg/m2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输注(第1天),200 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第1天~第5天),氟尿嘧啶500 mg/m2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输注(第1天~第5天),化疗药均采用避光输液器及避光袋输液,根据病人情况选用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如使用外周静脉则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输液,即当日输液结束后拔出留置针,次日更换静脉穿刺。

2 毒性反应

3 护理

3.1 末梢神经毒性

奥沙利铂较严重的副反应是神经毒性,包括感觉性和运动性,表现为对冷刺激敏感和握力减低,化疗前向病人介绍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及常见症状,如手足麻木、感觉迟钝、有蚁走感等,让病人知道,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能及时报告,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化疗期间要注意保暖,穿袜子、戴手套至少3 d~7 d,不喝冷开水,禁冷食冷饮,用温水刷牙、洗漱、沐浴,不接触冰冷的物体[2]。在用药期间要加强观察,询问病人的感受,注意有无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3.2 消化道反应

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本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46%,腹泻的发生率为13%。化疗前给予有效的止吐剂及护理干预措施,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少量多餐,忌油腻、煎、炸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大便通畅。出现腹泻时,评估腹泻的程度、次数及病人全身情况,遵医嘱使用止泻药,饮食要减少纤维素含量,保证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个人卫生指导,防止感染。

3.3 口腔黏膜炎

告知病人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配合,指导病人三餐后及睡前进行口腔护理,嘱病人用软毛牙刷刷牙,勿用牙签剔牙,防止黏膜受损;如出现口腔黏膜炎时,用朵贝氏液漱口,局部涂西瓜霜,进食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

3.4 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对骨髓均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极易发生感染。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和通风,化疗期间嘱病人保持口腔、皮肤、会阴及肛周清洁,注意休息,减少外出,预防感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化疗前后监测血常规的变化,当出现骨髓抑制时,及时按医嘱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并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3,4,5]。

3.5 静脉炎

化疗前建议病人做深静脉置管,对于无条件做深静脉置管的病人,应尽可能选择粗直的前臂静脉,不宜在手背、手腕、肘部处静脉给药,用留置针穿刺,每日输液结束将留置针拔出,次日换另一条血管穿刺。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外渗,以便及时处理,每日输液结束用50%硫酸镁或土豆薄片敷穿刺血管,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 小结

本组病人在用奥沙利铂治疗期间,通过介绍该药的主要毒性反应及其应对处理措施,使病人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治疗期间能积极配合护理,从而减轻了毒性反应的发生,所发生的Ⅲ度以下毒性反应经治疗后1周内恢复正常,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减轻奥沙利铂化疗所致毒性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化疗前向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采取预防奥沙利铂所致毒性反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化疗期间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各种毒性反应。[结果]46例病人经治疗后毒性反应较轻,未发生Ⅳ度毒性反应,Ⅲ度以下毒性反应经治疗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在用奥沙利铂治疗期间,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极大地减轻其毒性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奥沙利铂,化疗,毒性反应,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倩,郭伟剑,郑磊贞.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和防治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4):430433.

[2]俞春娣.奥沙利铂化疗致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4):7678.

[3]吴苏光.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7C):19401941.

[4]谷小燕,廖建鄂.奥沙利铂致严重喉痉挛并早期休克的抢救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2C):521.

奥沙利铂化疗 第2篇

[关键词] 大肠癌;DNA甲基化;奥沙利铂;化疗药物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 R735.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4-03

Study on correlation of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CpG island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TIP30 tumor suppressor gene with the L-OHP chemosensitivity in 2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CHEN Xiaobing  MA Yijie  CHEN Beibei  LV Huifang  LI Ning  DENG Wenying  LUO Suxia

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Cancer Hospital,Zhengzhou 4500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CpG island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TIP30 genes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Oxaliplatin in the 2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Methods MTT assay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to 5-Fu in HCT116 and HT29 colorectal cells;Methylation-specific PCR was used to detect promoter CpG island methylation status in HCT116 and HT29colorectal cells;RT-PCR was used to measure TIP30 mRNA expression. Results TIP30 gene displayed differential DNA methylation pattern between the HCT116 and HT29 cell lines.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it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CpG islands. The sensitivity to L-OHP was different in HCT116 and HT29 cells. Conclusion Our data indicate that methylation status of TIP30 is associated with chemosensitivity in colorectal cells. It may mak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be possible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DNA methylation;Oxaliplatin;Chemosensitivity

近二十年來,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据统计,世界范围内2007 年新增大肠癌病例数为120万,比2000年增加27%,年均增长3.9%[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死亡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第4~5位之间,并呈现增加趋势[3]。

研究表明,肿瘤发生是基因突变、基因缺失等经典遗传学改变与基因表观遗传学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4]。近年来,基因表观遗传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基因表观修饰方式之一,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进行DNA甲基化的检测,可对DNA甲基化状态作出定性的判定[5]。一些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介导的异常转录,与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如:药物转运相关基因[6]、DNA错配修复基因[7]等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8]等CpG岛低甲基化。TIP30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抑癌基因,许多研究提示TIP3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目、血清CEA水平相关,但与化疗药物敏感性是否相关目前少见报道。笔者在前期研究中发现,TIP3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大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化疗敏感性高度相关,本实验旨在进一步探讨目前广泛用于大肠癌治疗的另一种药物奥沙利铂的疗效与TIP3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是否也有关。本研究通过测定奥沙利铂对两种大肠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50%细胞死亡所需的药物剂量),探讨大肠癌细胞甲基化状态与奥沙利铂疗效的相关性,为大肠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大肠癌HCT116及HT29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中心,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37℃、5%CO2条件下培养,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

1.2 MTT法检测大肠癌细胞对L-OHP的敏感性

将1×104/mL的大肠癌细胞接种于96孔板,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L-OHP,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个梯度设3个复孔。72 h后,每孔加入MTT 150 μL。4 h后离心,弃去孔中液体,每孔再加入DMSO 100μL。10 min后,应用全自动酶标仪,于57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值,计算生长抑制率,绘制细胞生长抑制曲线,确定大肠癌细胞的化疗药物半效抑制浓度(IC50)。生长抑制率=(A对照组-A实验组)/(A对照组-A空白组) ×100%。

1.3 MSP检测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

1.3.1 细胞处理 将大肠癌HCT116及HT29细胞重悬,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待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分别加入5-aza-2'-deoxycytidine(5-杂氮脱氧胞嘧啶,DAC),终浓度为10µM/L,隔天更换含相同药物浓度的新鲜RPMI 1640培养液,培养3 d后收集细胞备用。对照组细胞采用相同体积的D-Hanks液处理。

1.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将细胞清洗后移入离心管,1500 g离心2 min。去上清液后加入400μL lX细胞裂解液摇匀,再加入20 mg/mL蛋白酶K 4μL,50℃培养2 h,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溶解。-20℃保存备用。

1.3.3 DNA亚硫酸氢盐处理 1μg模板DNA,补水至20μL,加入3 mol/L NaOH 2.2μL,37℃20 min。加入230μL NH4HSO3后混匀,加石蜡油覆盖液面,90℃30 min。吸去石蜡油,加入500μL溶胶液,混匀后过柱,用漂洗液洗1次。加入0.3 mol/L NaOH (50%乙醇)300μL,室溫放置15 min,离心去除废液,漂洗液洗2次,200μL TE洗脱后,-20℃保存备用。

1.3.4 TIP30基因进行CpG岛甲基化状态检测 根据TIP30基因启动子DNA片段设计引物,上游引物为5’ TTTGGGTGAGTTGAGTTTAGTAGG3’;下游引物为5’ TACCACAAACTACTAACATC ACTAAAC 3’。PCR反应体系含处理过的DNA 1μL,10×Buffer 2.5μL,2.5 mmol/L dNTP 2μL,5 m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Blend-plus酶0.5μL。PCR反应条件:95℃3 min;94℃45 s,60℃45 s,72℃45 s,35个循环;72℃ 7 min。PCR产物电泳后,切胶回收,进行T-A克隆,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1.4 逆转录PCR检测大肠癌细胞株中TIP30基因的mRNA表达

1.4.1 RNA的抽提 用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试剂盒,按照说明分别提取大肠癌HCT116及HT29细胞株的总RNA。

1.4.2 RT-PCR检测 根据TIP30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上游引物5’GTCTTTATTT TGGGCGCCAG 3’, 下游引物5’CCCAGCTTTCCCTCTGGTGG 3’,内参照由TaKaRa公司合成,上游引物5’ GCCTCCGGCAGGACCACCGG3’,下游引物5’ CGGTGAGATCGCGGCCCGCC3’ 。先进行逆转录,oligo(dT)、SuperscriptⅡTM RNase H逆转录酶均为Invitrogen公司生产。

2 结果

2.1 两种大肠癌细胞株中TIP3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经MSP法扩增,如图1所示:未经DAC处理的HCT116细胞TIP30基因完全甲基化,而经DAC处理的HCT116细胞TIP30基因变成未甲基化;经DAC处理后,TIP30基因在HT29细胞中从部分甲基化变成了未甲基化。DAC处理均使这两株大肠癌细胞TIP30基因发生了去甲基化改变。

图1  MSP检测HCT116与HT29细胞中TIP30基因甲基

化状态。-:DAC处理前细胞;+:DAC处理后细胞;

M:甲基化引物扩增产物;U:未甲基化引物扩增产物

2.2 两种大肠癌细胞DAC处理前后TIP30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RT-PCR结果见图2:未经DAC处理的HT29细胞TIP30mRNA弱表达,HCT116细胞TIP30mRNA不表达;而经DAC处理后,HT29细胞株TIP30mRNA表达较DAC处理前明显增强,RT-PCR检测到了HCT116细胞株的TIP30mRNA表达,提示DAC处理使大肠癌细胞株中TIP30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图2  RT-PCR检测HCT116、HT29细胞DAC处理前后TIP30 mRNA

表达水平。-:DAC处理前细胞;+:DAC处理后细胞

2. 3 大肠癌细胞对L-OHP的敏感性

L-OHP对HCT116及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见图3。HCT116及HT29细胞的IC50分别为(9.90±0.51)和(5.52±0.46)µmol/L。

图3 L-OHP对HCT116及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

3 讨论

启动子是基因中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启动转录的DNA序列,决定着转录起始位点、控制着mRNA转录水平与转录的组织特异性。抑癌基因失活与其启动子高甲基化有关,启动子高甲基化可使肿瘤抑癌基因沉默,阻碍该基因转录与表达,是许多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目前多项研究证实,在大肠癌中多种基因CpG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其中包括MLH1(错配修复蛋白1)、MGMT(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P16、P14、HLT、Netrin-1、APC(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基因)、HACE、CDX1(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和SPARC(人富含半胱氨酸型酸性蛋白)等[9-11]。TIP30基因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1p15.1,由6个外显子组成,编码24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0 000。TIP30产物蛋白属于短链脱氢酶和还原酶超家族成员,能够和NADPH相结合感受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12]。此外,TIP30还具有丝氨酸和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可以自身磷酸化也可以磷酸化RNA聚合酶Ⅱ最大亚基C末端的七肽重复序列,特异性地调节相关基因转录,参与细胞调控。前期研究表明,TIP30基因在人类正常组织如心、脑、肾、胰腺等均有表达,而在肝癌、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

Ito等[13]研究发现,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相比,大肠癌组织中TIP3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和TIP30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或缺失有关。在本研究中,RT-PCR结果显示:在大肠癌细胞株中,TIP30 mRNA表达也是降低或缺失的。其中HCT116细胞TIP30 mRNA表达缺失,HT29 TIP30 mRNA表达降低。为了进一步研究大肠癌细胞株中TIP30 mRNA表达降低或缺失的原因,笔者对TIP30启动子CpG岛甲基化进行了检测。MSP结果显示:TIP30基因启动子在高转移性、低分化的大肠癌细胞株HCT116和非高转移性的大肠癌细胞株HT29中存在CpG岛高甲基化,特别是在高转移潜能的HCT116细胞中,TIP30基因启动子的CpG岛存在大量高甲基化。这些结果初步表明,大肠癌细胞株中TIP30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能是TIP30基因表达降低或缺失的机制之一。这些结果也进一步证明,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是抑癌基因失表达的主要机制之一。

张霞等[14]研究也发现,TIP30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有关;笔者前期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15]。50例大肠癌和配对正常大肠组织中,TIP30蛋白表达缺失分别为20例(40%)和5例(1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P结果显示在5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未见TIP30启动子高甲基化,而在50例大肠癌患者中有18例(36%)TIP30启动子为高甲基化。BSP测序验证MSP的实验结果,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18例TIP30启动子高甲基化的患者中有12例(66.7%)TIP30蛋白表达缺失,32例TIP30启动子未甲基化的患者中有8例(25%)TIP30蛋白表达缺失,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结果表明:TIP3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发现,大肠癌TIP30启动子高甲基化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CEA水平及临床分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探讨TIP30启动子高甲基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笔者就其对化疗药物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做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对HCT116细胞及HT29细胞的IC50分别为(9.90±0.51)和(5.52±0.46)µmol/L,表明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度差,HT29细胞对奥沙利铂较敏感,而HCT116和HT29细胞甲基化程度又不同,并且其启动子甲基化差异可能是导致抑癌基因沉默的机制,这些结果提示, TIP30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可能和大肠癌细胞株的化疗敏感性相关,但这仍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来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Center MM,Jemal A,Smith RA,et al.Worldwide variations in colorectal cancer[J].CA Cancer J Clin, 2009,59(6):366-378.

[2] 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7[J].CA Cancer J Clin,2007,57(1):43-66.

[3] 董志偉,李连弟,王润田,等.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肿瘤,2002,11(5):4-14.

[4] Esteller M.Epigenetics in cancer[J].N Engl J Med,2008,358(11):1148-1159.

[5] Cottrell SE,Laird PW.Sensitive detection of DNA methylation[J].Ann N Y Acad Sci,2003,983:120-130.

[6] Plumb JA,Steele N,Finn PW,et al.Epigenetic approaches to cancer therapy[J].Biochem Soc Trans,2004,32(Pt 6):1095-1097.

[7] Worm J,Kirkin AF,Dzhandzhugazyan KN,et al.Methylation-dependent silencing of the reduced folate carrier gene in inherently methotrexate-resistant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J].J Biol Chem,2001,276(43):39990-40000.

[8] Ishii T,Fujishiro M,Masuda M,et al.A methylated oligonucleotide induced methylation of GSTP1 promoter and suppressed its expression in A549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J].Cancer Lett,2004,212(2):211-223.

[9] Piepoli A,Cotugno R,Merla G,et al.Promoter methylation correlates with reduced NDRG2 expression in advanced colon tumour[J].BMC Med Genomics,2009,2:11.

[10] Pilozzi E,Onelli MR,Ziparo V,et al.CDX1 expression is reduc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is associated with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J].J Pathol,2004,204(3):289-295.

[11] Yang E,Kang HJ,Koh KH,et al.Frequent inactivation of SPARC by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in colon cancers[J].Int J Cancer,2007,121(3):567-575.

[12] El OK,Bird LE,Nichols CE,et al.Crystal structure of CC3 (TIP30):implications for its role as a tumor suppressor[J].J Biol Chem,2005,280(18):18229-18236.

[13] Ito M,Jiang C,Krumm K,et al.TIP30 deficiency increases susceptibility to tumorigenesis[J].Cancer Res,2003,63(24):8763-8767.

[14] 张霞,李晓冬, 赵健.肠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表达与转移、预后间的关系及机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5):488-491.

[15] Chen X,Cao X,Dong W,et al.Expression of TIP30 tumor suppressor gene is down-regulated in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J].Dig Dis Sci,2010,55(8):2219-2226.

奥沙利铂化疗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结肠癌患者45例, 其中男25例, 女20例, 年龄为34~67岁, 平均年龄为 (54.3±9.4) 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晚期结肠癌, 按照病理类型其中高分化腺癌25例, 低分化腺癌14例, 粘液腺癌4例, 印戒细胞癌2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一个月内未用过其他抗肿瘤治疗, 排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排除严重肺功能不全患者, 排除Kapmofsky评分<60分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传统化疗进行治疗, 共23例, 其中男13例, 女10例, 年龄为34~66岁, 平均年龄为 (54.8±9.4) 岁;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化疗方法进行治疗, 其中男12例, 女10例, 年龄为36~67岁, 平均年龄为 (53.5±9.6) 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年龄、性别、病程、病理分型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无明显差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传统化疗方式进行治疗, 药物选用氟尿嘧啶 (5-Fu) 和亚叶酸钙 (CF) 。第1~5d, 静脉滴注CF 150mg/m2, 时间控制在2h;第1~5d, 静脉滴注5-FU 500 mg/m2, 时间控制在4h。4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6个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第1天, 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 时间控制在4h, 4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6个疗程。两组患者每次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体检, 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等, 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 对所有患者采用营养以及心理等支持疗法, 并对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W H O统一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 完全缓解 (CR) :患者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 (PR) :患者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癌灶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上;稳定 (SD) :癌灶两径乘积缩小<50%或增大≤25%;进展 (PD) :癌灶两径乘积增大>25%, 总有效率 (RR) =CR+PR.

1.4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按照Karnofsk (KPS) 行为状态评分进行评定, 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KPS评分增加>10分提高, KPS评分增加或者减少为0~10分为稳定, KPS评分降低>10分为降低。

1.5 随访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1年的随访, 随访过程中对患者的肿瘤生长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并做积极的治疗。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量资料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将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 当P<0.05时, 认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RR即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别 (P<0.05) 。

2.2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贫血、口腔炎等无明显差别 (P>0.05) , 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3 讨论

研究表明结肠癌80%以上的病理分型为分化型腺癌, 其对化疗药物的提抗力较强, 因此常规化疗方案即采用常规氟尿嘧啶 (5-Fu) 和亚叶酸钙 (CF) [1], 对其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化合物, 其通过与肿瘤细胞DNA链的共价结合, 损伤并干扰肿瘤细胞DNA的正常复制, 从而抑制肿瘤的增值[2], 而且与传统药物相比, 无交叉耐药作用, 副反应弱[3]。本文通过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常规化疗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 (P<0.05) , 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贫血、口腔炎等无明显差别 (P>0.05) , 实验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我们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常规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疗效, 降低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提高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的预后。

摘要:目的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将45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常规化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结果 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实验组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要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可以增强患者的疗效, 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奥沙利铂,化疗,晚期结肠癌

参考文献

[1]李滨, 汪丽燕.奥沙利铂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 (8) :1518-1519.

[2]周育宏, 甘泉, 杜哲明.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诱导结肠癌SW620细胞死亡的比较[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0, 19 (1) :39-41.

奥沙利铂化疗 第4篇

【关键词】奥沙利铂;替吉奥;晚期胆道肿瘤;吉西他滨

【中图分类号】R575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03-01

胆道肿瘤是指发生于胆道系统的肿瘤,包括胆囊肿瘤和肝外胆道肿瘤[1]。其中胆囊肿瘤发生率较高。由于胆道肿瘤临床症状不具备特异性,因此许多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晚期胆道肿瘤患者死亡率较高,临床常采取放疗和化疗治疗。此次研究中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的治疗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胆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3年日本肝胆膵外科学会编制的胆道癌临床诊断标准 [1];均经病理检查、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晚期;患者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卡氏评分>60分;均无放疗、化疗禁忌;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48±47)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6±17)年;疾病类型:肝内胆管癌13例、肝外胆管癌10例、胆囊癌5例、壶腹癌2例。将另外3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34±4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4±16)年;疾病类型:肝内胆管癌14例、肝外胆管癌10例、胆囊癌4例、壶腹癌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130mg/m2奥沙利铂(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H20050141),静脉滴注,2h/次,1次/d,于第一天给药。口服替吉奥(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H20100229),根据患者实际体表面积进行给药,当患者体表面积<125m2时,80mg/d;体表面积125~15m2时,100mg/d;患者体表面积>15㎡时,120mg/d。2次/d,于治疗第1~14d给药。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奥沙利铂用药方法与观察组相同,静脉滴注吉西他滨(Lilly France SAS H20100030),1000mg/m2,30min/次,于治疗第1、8d用药。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1d。均治疗2个周期。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TTP(疾病进展时间)和OS(生存期)状况。TTP:患者化疗开始至肿瘤进展或复发时间[2]。OS:患者化疗开始至末次随诊或死亡时间[3]。②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根据《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4]进行评定,包括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四种,治疗总有效率=CR+PR。③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贫血、腹泻、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毒性、肝功能损害。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比)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TTP和OS对比观察组患者TTP为(48±12)月,对照组(44±13)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S(96±07)为月与对照组(95±04)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33%,与对照组2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晚期胆道肿瘤患者预后较差,临床生存率较低,部分患者治疗后常出现复发状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胆道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不具备特异性,患者常表现为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厌油、消瘦等,且多数患者出现黄疸后才就诊,因此,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胆道肿瘤晚期。

临床采取根治术治疗胆道肿瘤时效果显著,但晚期病症严重,根治术效果不佳,术后常需进行放疗化疗治疗,预后不佳。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TTP、O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道肿瘤效果值得肯定。奥沙利铂属于新型铂类抗癌药,其能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A后,产生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 的合成,产生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抑制肿瘤细胞[5]。替吉奥属于氟尿嘧啶衍生物,其能在人体内转化为5-FU,抑制细胞生长繁殖[6-7]。此外,替吉奥具有长效性,抗肿瘤效果显著。在冯许刚[8]的相关研究中,31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可评价,治疗期间无患者死亡,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进一步说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使用时能减少患者治疗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在晚期胆道肿瘤治疗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日本肝胆膵外科学会.臨床·病理胆道癌取扱い規約[M].金原出版,2013:23-14.

[2]喻建华,王凌,喻建勇,等.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胆道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1(06):58-61.

[3]李明武,韩国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1(11):1212-1216.

[4]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J].循证医学,2004,04(2):85-90,111.

[5]郑维锷,张武,原少斐,等.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静滴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胆道癌的临床研究[J].肿瘤学杂志,2011,17(11):854-856.

[6]刘秀峰,秦叔逵.胆道肿瘤的免疫治疗[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42(08):635-637.

[7]周颖.胆道肿瘤内科治疗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2(11):86.

[8]冯许刚,杨茹,袁彬,等.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20):2988-2989.

奥沙利铂化疗 第5篇

关键词:输液增温器,奥沙利铂,肢体疼痛,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临床上常用的第3代铂类抗癌药,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其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是外周神经毒性反应,表现为肢体末端感觉障碍和感觉异常,伴有或不伴有痛性痉挛,通常遇冷会激发和加剧。欧洲3期临床报道,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CF)的神经毒性发生率高达68%[1],国内文献也有报道,其发生率为85%~95%[2],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症状也会逐渐加重,甚至有时需要终止治疗。因此,如何预防和减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2006年2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胃肠癌病人应用输液增温器以减轻奥沙利铂静脉化疗病人神经毒性所致肢体疼痛,并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入选病例:2006年2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胃肠癌病人64例,其中男48例,女16例。病例入选标准为:①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胃癌、肠癌;②接受胃癌、肠癌根治术,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或放疗,术后无放疗;③均适用奥沙利铂的方案化疗;④年龄20岁~60岁;⑤卡氏(Karnofsky)评分>60分;⑥心、肝、肾、骨髓功能均正常。排除标准为:①原有外周神经感觉障碍病者;②可能引起末梢感觉异常的糖尿病病人;③正在接受可能引起神经毒性的其他化疗药物的病人;④不能口述的病人;⑤预计生存期<3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4例,两组病人年龄、体表面积、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行奥沙利铂外周静脉化疗,奥沙利铂均以135 mg/m2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输注4 h,静脉穿刺均选择前臂较粗的静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输液增温器。所有病人在观察期间均避免冷饮及接触冰冷物体。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输注过程中肢体疼痛的程度。

1.2.1 输液增温器的使用

使用前应检查增温器,确保安全及功能良好;用一层包布外裹;工作电压100 V~240 V;不可浸入水中使用,如不慎淋湿,需晾干后再恢复使用;输液速度<20 gtt/min,液体内含有不耐热药物时不宜使用。增温器安装在一次性输液器茂菲氏管的下方任何部位,调整增温器在管上的位置,使病人达到最佳的感觉。

1.2.2 常规护理

①化疗前安慰、体贴病人,向病人讲解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针对主要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对的预防措施。运用多种方式对病人施行心理支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②嘱病人化疗当天戴毛手套,避免接触床栏、输液架等金属器物,用温水刷牙、漱口、洗头、洗脸及用热水淋浴。禁冷饮、冷食,加强保暖,防止受凉。

1.2.3 评价疗效

采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数字分级法,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代表无痛,1~3为轻度疼痛,4~7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疼痛范围在穿刺局部或至肘正中之间,有2例超过肘正中。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奥沙利铂的急性神经毒性可能与奥沙利铂作用于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或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引起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有关。这一观点目前基本得到公认。目前,关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防治方法包括:①静脉注射还原性谷胱甘肽[2];②延长输注时间;③应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卡马西平;④静脉输注镁盐;⑤心理护理。各文献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寒冷是神经毒性反应的主要诱因,国内文献曾报道用中药热敷治疗铂类化疗所致肢体疼痛总有效率达96.7%[3]。热刺激可使血管扩张,降低肌肉组织的紧张性,从而可以解除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同时,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加速了对致痛的化学介质(组织胺类等)的稀释和迅速排除,疼痛得以缓解或排除[4]。针对寒冷是神经毒性反应的主要诱因,既往的预防方法主要采取常规护理。本研究通过使用体外升温器,具有自动限温﹑恒温加热的特殊功能,可将药液温度增至适宜人体的临界温度(24 ℃~35 ℃),消除药液与体温负差过大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副反应,进一步降低了奥沙利铂静脉输注时引起的肢体疼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轻了病人的痛楚。

本研究方案通过临床验证,经过统计分析,证实了其可行性。此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确;无需增加经济支出,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性化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Cassidy J,Misset JL.Oxaliplatin-related side effects: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J].Senin Oncol,2002,29(5Suppl15):11-20.

[2]姚智东,吴洪斌.奥沙利铂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7):568.

[3]梅思娟.中药热敷治疗奥沙利铂化疗致肢体疼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38.

奥沙利铂化疗 第6篇

关键词: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大肠癌

联合化疗是晚期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奥沙利铂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作用颇受重视, 成为美国FDA批准的标准疗法[1]。现将广西民族医院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广西民族医院共收治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 均经病理学证实,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17例;年龄29~67岁, 平均年龄47.6岁;结肠癌35例, 直肠癌13例。32例为术后复发转移病, 16例为晚期非手术。肝转移26例, 肺转移11例, 腹腔淋巴结转移11例,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7例, 直肠癌伴盆腔浸润6例, 乙状结肠癌伴盆腔浸润2例。20例既往接受过化疗, 化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 停止化疗>1个月。每次化疗前所有患者查血常规, 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正常, 体力状况Karnofsky评分≥70分。

1.2 方法

奥沙利铂130mg/m2, 静脉滴注2h, 第1天;亚叶酸钙100mg/ (m2 d) , 静脉滴注2h, 第1~5天;化疗前常规给予抗呕吐治疗, 上述方案每3周重复, 每例患者至少完成3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按照UICC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2]评定近期疗效, 分为完全缓解 (complete remission, CR) 、部分缓解 (partial remission, PR) 、稳定 (stable disease, SD) 和进展 (progressive disease, PD) , CR+PR为有效。按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分度 (0~Ⅳ度) 进行毒性评估。神经毒性按L-OHP专用分级标准分级[3]:Ⅰ级, 短时的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Ⅱ级, 感觉异常、感觉迟钝在周期间隔持续存在;Ⅲ级, 感觉异常与感觉迟钝导致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表1结果表明: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共化疗156个周期, 其中CR 4例 (8.3%) , PR 19例 (39.6%) , SD 15例 (31.3%) , PD 10例 (10.4%) , 总有效率为47.9% (23/48) ;初治组29例, CR 4例, PR12例, SD 7例, PD 6例, 有效率为55.2%;复治组19例, CR 0病例, PR 7例, SD 8例, PD 4例, 有效率为36.8%。初治组与复治组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2 毒性反应

表2结果表明: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经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化疗, 主要毒性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等, 发生率分别为39.58%、41.67%、45.83%、39.58%, 神经毒性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 对冷刺激敏感, 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多在1周内恢复。全组未见肝肾功能异常, 无治疗相关的过敏反应和死亡。

3 讨论

大肠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 随着环境因素及饮食习惯的改变,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一般为50%~60%[4], 虽然术后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但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复发或转移者无论单药或联合化疗的疗效均不佳, 且多数明确诊断时已丧失手术指征的晚期癌症患者, 单纯放化疗效果更不理想。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之后的第3代铂类抗癌药, 与顺铂结构上的差异在于顺铂的氨基被1, 2-二氨环己烷基团所代替[5]。此载铂氨基的结构变化对药物的作用产生影响, 其抗瘤谱与顺铂及卡铂有明显差异。奥沙利铂的优点在于无肾毒性, 骨髓抑制较轻, 并且与对顺铂耐受的肿瘤很少发生交叉耐药现象, 且对大肠癌细胞株及顺铂耐药的细胞株等多种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亚叶酸钙作为一种生物调节剂, 可以增强奥沙利铂的抗肿瘤活性。本组资料表明: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共化疗156个周期, 其中CR 4例 (8.3%) , PR 19例 (39.6%) , SD 15例 (31.3%) , PD 10例 (10.4%) , 总有效率为47.9%, 说明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化疗治疗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但是奥沙利铂的毒副作用主要为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和腹泻。神经毒性发生率高, 但多为轻、中度, 停药后恢复快。本组资料中, 4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经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化疗, 主要毒性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等, 但全组未见肝肾功能异常, 无治疗相关的过敏反应和死亡。

综上所述,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是相对有效、低毒的化疗方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华庆.恶性肿瘤化疗方案规范[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5-18.

[2]姜辉, 徐娟.奥沙利铂的临床新用途[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 30 (6) :380.

[3]林万隆.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 2000, 27 (11) :872-874.

[4]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血[M].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767-766.

奥沙利铂化疗 第7篇

60例均为2009-01~2011-01在本院治疗的肠癌或胃癌患者, 其中肠癌39例.胃癌21例;男41例, 女19例;年龄23~78岁。平均61.2岁。纳入标准:①第次接受奥沙利铂化疗患者。②年龄18~70岁。③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因脑转移或肢体转移而出现神经压迫症状, 或因电解质紊乱、药物毒性及其它系统性疾病 (如糖尿病) 致神经系统病变者。③存在手足皮肤病变或有药物接触过敏史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奥沙利铂特定感觉神经毒性分级标准:0级:无;1级:短时间的感觉异常;2级:治疗期间持续存在的感觉异常;3级:感觉异常引起功能障碍。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常规予以心理支持, 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暖, 防止寒冷刺激, 活动时加强安全防护等。出现1级以上周围神经毒性者予甲钴胺0.5mg肌注, 隔日1次, 7天为1疗程, 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2.2 治疗组

在原有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浸泡, 方药组成:鸡血藤45g、桂枝12g、红花6g、川芎12g、络石藤30g、虎杖根30g、威灵仙30g、玫瑰花9g。每剂草药煎成汤剂2袋。自备水盆内置一次性塑料袋, 将1袋汤剂用温水溶解后稀释至1500ml左右倒入, 患者将手或足放入浸泡, 然后将塑料袋口扎紧使水温保持约35~40℃, 每次20分钟, 早、晚各1次, 连用7天为1个疗程。注意浸泡时药液要浸没手腕部或足踝部, 使接触面尽量大, 每次在药液里加入3~5ml 75%酒精可增加中药的透皮性以增加疗效。另外要注意温度适宜, 以防烫伤, 有皮肤破损、皮疹者则不可使用。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3 结果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4 讨论

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化疗药物乃大毒之品, 伤及人之阳气, 造成元阳亏损, 温煦不足, 推动无力, 而致瘀血阻络[1], 治宜温经通络、活血散瘀。笔者使用的鸡血藤浸泡药方, 重用鸡血藤为主药, 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桂枝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虎杖根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威灵仙通行十二经, 既能祛风湿, 又能通络止痛;玫瑰花行气活血止痛;诸药合用, 共奏温阳通卫、通络除痹、活血止痛之功, 使损伤的周围神经得到修复, 感觉功能得到恢复。此方用药多为性猛之药, 煎服易伤胃, 故适合浸洗。在治疗的同时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 密切观察毒性反应进展以保证疗效。

参考文献

奥沙利铂化疗 第8篇

关键词:胃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也是消化系统最多发的肿瘤, 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1], 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 但胃癌早、中期即可出现临床或亚临床转移。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给予辅助化疗已经证明能明显延长生存, 减少复发。我们自2007年9月以来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和卡培他滨方案对选择性D3清扫术后的 Ⅲ 期胃癌进行辅助化疗, 并与顺铂和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的64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胃癌, 并已接受选择性 D3清扫术。男性44例, 女性.20例, 年龄32 ~ 75岁, 中位年龄55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 低分化腺癌 31 例 , 中分化腺癌 27 例 , 印戒细胞癌 6 例 , TNM 分期均为 Ⅲ 期 , 术后2 ~ 4周开始化疗, 化疗前经超声、CT、X线等检查除外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且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64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 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32例接受 顺铂20mg/m2, d1 ~ 5加亚叶酸钙100 mg/m2, d1 ~ 5加5-氟尿嘧啶500 mg/m2, d1 ~ 5方案化疗, 28d为1疗程;治疗组 32例接受 奥沙利铂130mg/m2, d1加 卡培他滨1000mg/m2, 分早晚2次口服, 连服2周, 28d为1疗程, 全部患者均接受3个周期以上的化疗。

1.3 疗效及毒性评价

本组观察从2007年9月开始至2010年9月结束, 全部随访至2010年9月。生存期计算自治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日为止, 无进展生存期计算治疗开始至出现复发或转移为止。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评价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X2 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

2 结果

2.1 两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比较, 见附表。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共化疗296个周期, 其中治疗组152个周期, 对照组144个周期, 两组均无严重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的3 ~ 4级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多于治疗组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 治疗组毒性反应较轻, 暂时性外周神经病变及手足综合征为常见的毒副作用, 通常为轻度并可逆, 且不影响继续化疗。

3 讨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已成为临床共识。规范化的选择性 D3清扫术和有效的化疗药物与方案有助于提高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 影响胃癌的总体治疗水平, 但术后辅助化疗至今尚未推出标准规范方案[1]。 奥沙利铂 (OXA) 属于第3代铂类抗癌药, 由于侧链被二氨环己烷 (DACH) 基团取代, 因此在DNA复合体的构成和抗癌谱上都与顺铂 (DDP) 大不相同。实验研究证实, 奥沙利铂与 5-氟尿嘧啶 (5-FU) 有显著的协同作用[2]。 卡培他滨 (希罗达) 为新型口服化疗药, 通过细胞内胸苷磷酸化酶 (TP) 转化为 5-FU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由于 TP在肿瘤组织中浓度较高, 尤其在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中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因此在癌组织中可使更多的希罗达转化为 5-FU, 而在组织

中浓度较低, 故希罗达有较高的抗癌活性, 全身毒副反应较低。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1、3年总生存率稍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差异, 这可能与本组研究例数较少有关, 但应注意的是, 治疗组的1、3年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 存在显著差异, 且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及血液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虽有 暂时性外周神经病变及手足综合征, 但都较为轻微, 不影响继续用药, 故 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用药用于进展期胃癌术后的辅助化疗值得进一步应用和观察。

参考文献

[1]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66.

奥沙利铂化疗 第9篇

【摘要】 目的:评价替加氟(FT-207)联合国产奥沙利铂(L-OHP)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1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替加氟联合国产奥沙利铂方案治疗(L-OHP 85mg/m2 ,静脉滴注 2 h;CF 400 mg/m2,静脉滴注2 h;FT-207 400 mg/m2 ,静脉注射;再用FT-207,2400mg/m2,持续静脉滴注46 h),每2周1次,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FT-207联合L-OHP方案中位DFS为39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FT-207联合L-OHP方案辅助治疗大肠癌,其疗效可靠,毒副反应耐受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替加氟;奥沙利铂;结直肠癌;化疗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egafur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for adjuvant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LI Yong-liang, Xing Shan-shan, Luo Yi, Yuan Zhi-jun, Zhu Yue-hong, Wu Wei.(1 Department of Oncology , Tumor Hospital of Huaihua , Huaihua 418000;

2 Department of VIP , Tumor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ai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side reaction of Tegafur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in adjuvant therapy of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31 postoperativ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recieved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Tegafur and Oxaliplatin regimen,given every 14 days,and evaluate the efficacy after 2 cycles.Results:The median disease-free survival is 36 months; The major toxic reactions were nausea, vomiting, myelosuppression and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 Conclusion:Tegafur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is an effective and better tolerated chemotherapy 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and deserves further study.

【Key words】Tegafur; Oxaliplatin; Colorectal neoplasms; Chemotherapy

結直肠癌是当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每年新发约15万人,死亡率超过7/10万,且病死率仍有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术后对Ⅲ期及有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行辅助化疗以减少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专家组一般推介氟脲嘧啶(Fluorouracil,5-FU)+亚叶酸钙(Calcium folinate, CF)+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OHP)联合的FOLFOX方案,此方案被视为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之一。但广大研究者希望寻找更有效、低毒的新型药物。替加氟是氟脲嘧啶的衍生物,化疗指数为氟尿嘧啶的2倍,毒性仅为氟尿嘧啶的1 /4~1 /7,骨髓抑制反应轻。我们用替加氟(Tegafur,FT-207)代替5-FU进行辅助化疗的研究,为此,对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治疗的31例结直肠癌进行FT-207联合L-OHP的化疗方案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例选择 2008年1月至2008年4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并结合临床、影像学等确诊,接受根治手术的大肠癌的患者,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化疗, Karnofsky评分> 70分,接受4周期化疗者,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无化疗禁忌症。

1. 2 临床资料 男22例,女9例;年龄20~63岁,中位年龄51岁;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8例,黏液腺癌3例;其中Ⅲ期22例, Ⅱ期9例。

1. 3 治疗方法 L-OHP(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85 mg/m2 , 2 h静脉滴入, d1 ; CF 400 mg/m2 , 2 h静滴, d1 ; FT-207(方克,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400 mg/m2 静脉推注d1 ,续以FT-207 2400 /m2 微量注射静脉泵静脉滴入46 h ,两周重复。31例病人均用药4周期,均可评价不良反应,各周期均能按计划全剂量给药。化疗过程中常规使用止吐剂盐酸昂丹司琼8mg, 2次每日;同时配合护肝治疗。化疗期间忌食冷饮,禁用冷水和接触冰冷物体。所有病例完成≥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化疗中、化疗后记录毒副反应。

1. 4 观察指标 :

本项研究为Ⅱ期开放式临床试验,不设对照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 Karnofsky评分> 70分,完成各项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影像学)后用药。第一观测终点: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為治疗开始至疾病复发或由于疾病进展导致病人死亡的时间。第二观测终点:毒副反应,评价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为0~Ⅳ度。观察指标:每次化疗前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完成2周期化疗后全面复查影像学,对肿瘤病灶进行评价,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1. 5 随访:经门诊复查或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6-6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无失访患者。

1. 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 1 疗效观察 全组病例至2013年3月随访结束,其中11例无病生存, 31例患者DFS 8~61 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39个月, 1年生存率为93.6% (29 /31) ;2年无病生存率为80.7% (25 /31);3年无病生存率为70.9% (22/31)。

2. 2 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全部31例患者均可评价毒副反应。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且多为I~Ⅱ度。中性粒细胞下降以Ⅰ~Ⅱ度为主,为64.5%,Ⅲ、Ⅳ度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3.2%。Ⅲ、Ⅳ度腹泻、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都为6.5%,无III、Ⅳ度周围神经毒性病例发生。其他毒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贫血等,亦以Ⅰ~Ⅱ度为主(见表1)。

讨论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术后对有高危因素的Ⅱ期及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建议行辅助化疗。美国NCCN 指南将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脲嘧啶持续静脉注射联合方案作为推荐方案之一[2]。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是以DNA作靶点,与DNA 链上G共价结合,形成链内交链、链间交联以及DNA蛋白链,破坏DNA复制[3]。体内及体外的临床研究表明,奥沙利铂对大肠癌细胞株有明显抑制作用,与5-Fu有明显的协同作用[4] ,而CF生化调节使5-Fu增效。5-Fu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对消化道肿瘤及其他实体肿瘤有良好的疗效,在肿瘤的化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5-Fu半衰期只有10分钟作用,其极易被正常器官和肿瘤组织产生的二氢嘧啶脱氢酶快速降解(达85%以上)而失活[5]

替加氟为氟尿嘧啶的衍生物,在体内经肝脏活化逐渐转变为氟尿嘧啶而起抗肿瘤作用。能干扰和阻断DNA、RNA及蛋白质合成,主要作用于S期,是抗嘧啶类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其作用机制、疗效及抗瘤谱与氟尿嘧啶相似,但作用持久 ,毒性较低,化疗指数为氟尿嘧啶的2倍,毒性仅为氟尿嘧啶的1 /4~1 /7。慢性毒性实验中未见到严重的骨髓抑制,对免疫的影响较轻微[6]。Hsiao SC等报道替加氟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肿瘤控制率接近64%[7]

从统计结果看,本实验组患者中位DFS为39个月, 1年生存率为93.6% (29 /31) ;2年无病生存率为80.7% (25 /31);3年无病生存率为70.9% (22/31)。国际多中心MOSAIC试验报道,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及亚叶酸钙辅助治疗结直肠癌,其3年DFS达到78.2%[8]。NSABP C-07试验报道,其3年DFS为76.1%[9],本研究DFS略低于上述实验结果,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本研究病人接受化疗周期为4周期,未能达到FOLFOX方案要求的12周期;其次,入组病例相对较少,一些偶然因素易干扰最终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主要毒副反应中,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为64.5%,Ⅲ、Ⅳ度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为3.2%。 腹泻发生率为25.8%、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都为35.5%,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45.2%。贫血发生率32.3%,多在Ⅰ~Ⅱ度间,转氨酶升高以Ⅰ~Ⅱ度为主,分别为29.0%。参考MOSAIC试验毒副反应[9],本研究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及亚叶酸钙辅助治疗结直肠癌。

综上所述, 替加氟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对大肠癌术后辅助其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耐受良好,其疗效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希望本研究能为以后的大样本随机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Chan CC, Fan CW, Kuo YB, Multiple serological biomarkers for colorectal cancer detection.Int J Cancer[ J ]. 2010 Apr 1;126(7):1683-90.

[2] Paul F. Engstrom, Juan Pablo Arnoletti, Al B. Benson III, et al. NCCN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M ]. Colon Cancer Version 3:2009.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09;7:778-831.

[3] 林万隆. 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J ]. 中国肿瘤临床,2000, 27 (11) : 872 - 874.

[4] 金懋林,陈强,程凤歧,等.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 - 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 J ]. 中华肿瘤杂志, 2003, 25 ( 2 ) : 172- 174.

[5] 周際昌, 谢惠民. 新编抗肿瘤药物临床治疗手册[M ].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 1.

[6] M. Malet-Martino and R. Martino. Clinical Studies of Three Oral Prodrugs of 5-Fluorouracil (Capecitabine, UFT,S-1): A Review.The Oncologist[ J ]. 2002, 7:288-323.

[7] Hsiao SC, Lin JF, Chuang MT, et a1.Retrospectively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with campto and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oral tegafur/uracil (UFT)/leucovorin (LV)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Int Surg[ J ]. 2009 Oct-Dec;94(4):298-303.

[8] Thierry Andre, Corrado Boni, Lamia Mounedji-Boudiaf, et a1.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Colon Cancer[ J ]. N Engl J Med [ J ].2004; 350:2343-2351.

奥沙利铂化疗 第10篇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病理学检查做出明确诊断, 其中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28例, 女24例;年龄 (34~72) 岁, 平均年龄 (53.4±9.4) 岁;低分化腺癌21例, 中分化腺癌9例, 印戒细胞癌13例, 粘液腺癌9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5例;年龄35~69岁, 平均年龄 (52.9±8.1) 岁;, 低分化腺癌22例, 中分化腺癌9例, 印戒细胞癌14例, 粘液腺癌7例。所有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均大于60分, 病理分期为Ⅲ期或是Ⅳ期, 无肝、肺、脑等远处转移发生, 均为首次治疗, 肝、肾功能等检查正常, 无手术及化疗药物禁忌症,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分型及其它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D2根治术进行治疗, 术前行常规完善检查进行评估, 无禁忌症, 进行手术, 术后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 具体实施方法为:术前给予患者卡培他滨 (希罗达,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SH0329) 口服, 使用剂量1 000mg/m2, 每天早晚各1次, 第 (1~14) 天给药;第1天, 将140mg/m2的奥沙利铂 (艾恒,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11071711) 溶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1天为一疗程, 连续使用两个疗程后行胃镜、CT等检查进行评估, 对比后给予D2根治术治疗。化疗前常规应用昂丹司琼预防止吐, 化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等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随访观察,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根据术后胃镜复查、CT扫描测量的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的大小进行判定, 判定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肿瘤化疗标准可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病情稳定 (SD) 、病情恶化 (PD) 级[3]。统计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数计为有效率 (RR) 。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 组间数的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 以P<0.05计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3.5%, 对照组为36.5%,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

2.2 并发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6%和36.5%, 无明显差异 (P>0.05) , 不具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13例患者出现化疗后的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感觉神经毒性等, 无肝肾功能损害, 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

3 讨论

胃癌临床发病率较高, 其致死率在我国的农村人群中居于首位, 而在城市人群中的致死率也稳居第二位, 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因其发病的隐匿性, 多数患者确诊后已发展发进展期, 手术治疗效果较差, 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 如何有效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有效率现在已经成为临床医者所面对得重要问题。目前D2根治术是公认的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 虽然治疗效果较其他术式有所提高, 但仍达不到临床满意, 近年来, 新辅助化疗被提出并应用与治疗进展期胃癌, 以提高临床疗效[4]。

新辅助化疗由Freir于1982年首次提出, 由Wilke等学者于1989年首次应用于胃癌患者[5,6]。该方法是指患者在手术实施之前接受化疗或是放、化同步治疗, 目的在于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 彻底消除发生微转移的病灶, 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降低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情况发生。因其显著的优越性, 国内外学者对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其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被提出并应用, 临床疗效满意。

卡培他滨属于新型的氟尿啶类抗肿瘤药物, 口服给药可快速吸收, 能够通过肝脏内羧酸酯酶、胞苷脱氨酶及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催化作用在肿瘤细胞中进行转化, 成为氟尿嘧啶 (5-FU) , 具有相对的靶向性肿瘤分布及高度选择性的显著优点, 抗胃癌活性较强, 同时能有效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目前临床已有多项研究将其与另一种或几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胃癌或食管癌[7]。奥沙利铂属于第3代的铂类抗肿瘤药物, 能够释放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 使其链内、链间形成交联, 抑制其合成与复制。相较与其它铂类抗肿瘤药物, 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明显降低, 与DNA的作用速度增快, 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活性增高, 对用其它铂类药物治疗失败患者仍有效[8,9]。

本研究以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 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 研究结果表明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 , 这是因为观察组的两种药物本身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同时奥沙利铂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内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表达, 从而使卡培他滨在肿瘤细胞内的转化进一步加强, 两者协同作用明显提高疗效[1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同时观察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但因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的毒性均较小, 在可控制范围内, 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 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为根治手术提供条件, 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法。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 不过无严重情况出现, 无1例患者因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退出研究。本研究样本含量较少, 对其远期疗效, 仍需进行大量样本对照分析, 我院会继续跟进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 (L-OHP) 新辅助化疗 (NAT) 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新辅助化疗,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13例发生不良反应, 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临床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进展期胃癌

参考文献

[1] 夏国友, 顾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3 2例[J].交通医学, 2012;26 (1) :80~81

[2] 王金泗, , 林孟波, 薛芳沁, 等.P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 2012;34 (1) :91~93

[3] 李娟, 肖西平, 孙晓亚.SOX方案新辅助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化疗毒性反应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 2011;13 (8) :1428~1429

[4] 谭换明, 李恩孝.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0;4 (23) :370~373

[5] 张力, 李向阳, 卢翔, 等.FOLFOX7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J].武警医学, 2012;23 (12) :1072~1074, 1077

[6] 崔伟春, 徐秀华, 王浩, 等.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3;53 (2) :77~78

[7] 陈苏蓉, 陈苏娟, 陈平, 等.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0;11 (21) :1925~1925, 1927

[8] 李倩倩,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46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25 (11) :1323~1324

[9] 薛永飞.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 2012;7 (28) :133~134

相关文章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精选13篇)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第1篇安 保 合 同甲方:江苏天泰阀门有限公司 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

1
2025-09-15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精选6篇)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第1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第四单元学案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

1
2025-09-15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精选5篇)贝壳的阅读答案 第1篇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理解的.2、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

1
2025-09-15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精选5篇)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第1篇班级综治总结班会时光荏苒,眨眼间又一年生活。为了能更好的发现班级工作中的...

1
2025-09-15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精选9篇)比喻力量的成语 第1篇一、含有比喻的成语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

1
2025-09-15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精选13篇)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第1篇()农银借合同字第号经中国农业银行___(下称贷款方)与___(下...

1
2025-09-15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精选3篇)《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第1篇夏完淳《别云间》阅读答案《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

1
2025-09-15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精选2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第1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新校...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