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①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走进新单元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引出主题。 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
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讲授新课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借助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右手握,左手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托;略偏左,安史。 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目镜。 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兴奋,跃跃欲试。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
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1 2.显微镜的使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用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四种观察标本:
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情况不①写有“上”字的玻片; 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一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对光 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1)低倍物镜观察到物像的。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准通光孔。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2)左眼看,倾听,引起注意明确应注意的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右眼睁。 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3)转动反光 同学上前演示。 镜,看到明亮的
给予鼓励性评价。 视野。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观察: 提出疑问,明确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
(1)标本放在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载物台上,压加以解释。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住,正对通光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孔。 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
(2)镜筒先下数越多。 看着物镜。
降,直到接近标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本。 察。 (3)左眼注视认真观看 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目镜,使镜筒缓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同解决问题。使 缓上升,直到看学生明确: 清物像。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
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按座位纵向分成四大组,随机明确评价标准,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小组竞赛 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另外三像。 组指出问题,评等级。
初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范文第2篇
( )1.She lives in a house,but she never feels . A. alone,lonely B. lonely,alone C. alone, alone D. lonely, lonely ( )2. I forgot to take the map. So I had difficulty ______the way. We had to ask the policeman for help. A. find B. to find C. finding D. found ( )3.We will go climbing as soon as the rain ________. A. stops B. will stop C. is stopping D. stopped ( )4.-May I ________ your CD player? -Sure. But you can only _____it for a week. A. borrow; keep B. borrow; lend C. lend; keep D. keep; borrow ( )5.I met a good friend of mine while I _____ on the street. A. walks B. walk C. was walking D. an walking ( ) 6. ---How long can I ________ the book? --- For two weeks. And you mustnt ________ it to others. A. borrow; keep B. keep; lend C. keep; borrow D. borrow; lend ( ) 7.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how The Brain on Jiangsu TV? ---Fantastic. ________ is really smart ________ a 7-year-old boy to add up numbers so quickly. A. It; of B. That; of C. It; for D. That; for ( ) 8. ---We can save water by taking shorter showers. ---________, turning off the tap when brushing teeth is also a good way. A. However B. Moreover C. Otherwise D. For example ( ) 9. --- Have you ever ________ to Holland Flowers in Dafeng, Yancheng. ---Yes. I ________ there with my family last April. A. gone; went B. been; went to C. been; went D. gone; was in ( ) 10. ---The music by TFBoys ________ nice. I guess their CDs must ________ well. ---Yes, they are very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A. sounds; sell B. is sounded; be sold C. is sounded; sell D. sounds; be sold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年级英语暑期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加油哦! 好消息:为了方便八年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交流,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欢迎广大学生查阅!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成绩会有新的突破!!!点击即可查阅。
初二英语暑假生活指导答案(轻松上初中)
推荐初中二年级英语暑期练习作业
初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范文第3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
3、500、4.7、,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
3、-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4)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设计意图】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正数、负数,初步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同时在出示的负数中有-
7、-5.2、-,让学生感知负数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和夜间的平均温度相差多少度?
2.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
(1)仔细读题,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介绍:海平面就是海的平均高度;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你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海拔高度吗?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3.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1)仔细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请表示出悉尼、伦敦的时间。北京时间用什么表示?
(3)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时间记为-2时,你知道它此时的时间吗? (4)你还知道此时其他时区的时间吗?试着表示出来。 4.课件出示练习题。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样。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克,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120±5”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120克记作0克,117克可以记作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学习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丰富了对正数、负数意义的理解。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课时《直线上的负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
)人;7人下车,记作(
)人。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 ③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回顾复习正负数的意义,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新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
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表示起点,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向西走2米,表示为-2米。 (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①你是怎么画的?
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一样。)
③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什么数?
④课件演示画法,教师小结: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需要先确定起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直线上的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方法,初步认识直线上的负数,培养独立思考习惯与实践操作力。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 (1)在直线上表示负数
①请学生独立在直线上表示出1.5和-1.5。 ②集体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表示的?
预设:①-1.5 m表示向西走1.5 m;②-1.5在-1和-2之间。 (2)如果你想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该如何运动? (3)观察1.5和-1.5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1.5在0的右面1.5个单位长度,-1.5在0的左面1.5个单位长度,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②它们到0的距离相等,都是1.5个单位长度;③它们之间相距3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1.5和-1.5的对比,明确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离起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侧,渗透+1.5和1.5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4)同桌合作游戏:你走我说。
举例:如果小明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
(5)引导观察:在直线上从0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往左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①0右边的数是正数;②0左边的数是负数;③从左往右的数逐渐增大;④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直线的认识,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渗透负数的加减法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做铺垫。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做一做”。
①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说说怎样在直线上表示这些数?
②从起点到-如何运动?哪个点与它到0的距离相等?它们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在直线上表示-、-0.5这样的负分数、负小数,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让学生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①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②如果一个人从“-2”位置出发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如果从“-2”出发先向西走1米,再向东走4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 ③同桌合作游戏:你说我走。
游戏规则:一个人说明起点的位置和如何运动,另一个人用笔尖表示人在数轴上运动,标出最后到达的位置,并用一个数表示这个位置。 (3)课件出示题目:
体育达标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如下:李勇45个、张军28个、张强33个、赵刚26个、王亮18个。如果每分钟做仰卧起坐30个算达标,以达标的个数为标准,记录每个人的成绩。刚好达标的个数记为0个,超出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②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4)课件出示题目:
某次数学测试,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
4、+
10、-
5、0、+
7、-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多少?
①你知道这六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吗?
②独立计算,集体反馈。 预设:方法一:(84+90+75+80+87+76)÷6=82(分);方法二:80+(4+10+7-5-4)÷6=82(分)。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负数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
初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范文第4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44分) 图1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
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2中的( ) A.①强②弱
C.③强④强
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C.西风带
3.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
B.副热带高压带 D.东南信风带 B.①强③弱 D.②强④弱
4.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散热、防风沙 C.接受“日光浴”
B.驱寒保暖 D.穿着和运动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1
5.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6.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③ C.④<② 8.此季节( ) ①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 ②我国南方地区多雷雨天气 ③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 ④我国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A.①③
C.①②
如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B.②④ D.③④ B.①<② D.④>③
2
9.图中代表东北信风的是( ) A.甲
C.丙
10.有关R、Q、P三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处为锋面雨 B.Q处为对流雨
C.P处降水少的原因是气流下沉增温 D.R处降水多的原因是受高气压控制
11.(2017汕头金山中学期末)读“三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三个城市共同的气候特点( )
B.乙 D.丁
A.夏季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干燥
B.终年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2017山西原平期末)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A.③和⑤
C.①和⑦
13.对图示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B.④和⑧ D.②和⑥
3
.白天①地气温大于②地 B.城市出现晴朗天气 C.②地气温未来会升高 D.⑤⑧两地有连续性降水 14.图甲表示的锋面系统是( ) A.冷锋 C.准静止锋
读某种气压系统气流运动示意图,回答15~16题。
B.暖锋 D.锋面气旋
15.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近地面该气压系统分别属于( ) A.北半球、高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16.该种天气系统出现时间与地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1月 地中海 C.7月 蒙古
B.7月 夏威夷群岛 D.1月 冰岛
(2017内蒙古赤峰期末)右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17~19题。
1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1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B.气旋造成
D.暖锋造成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9.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2017重庆期末)下图是甲乙两地天气系统分别从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气压统计形成的图像。读图,完成20~22题。
20.甲乙两天气系统分别可能是( ) A.气旋 冷锋 C.反气旋 暖锋
B.气旋 锋面 D.反气旋 准静止锋
21.如果甲天气系统达到非常强大的程度,则会出现( ) A.暴雨 C.寒潮
B.干旱 D.地震
22.如果乙系统出现时天气表现为大风、降温特点,则该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C.气旋
B.暖锋 D.反气旋
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4分)(2017辽宁大石桥二中质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图,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那么B是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形成原因是________原因,②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是终年盛行②形成的。(4分)
5
如果此图表示南亚季风环流,B处是印度洋,C处是南亚大陆,那么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季,②的风向为________季风。该季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________(北或南)移,简述该季风②风的成因。(6分) (3)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地区夏季的季风环流,那么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空),②的风向为________季风。此季节________ 气压带被出现在陆地上的________(高压,低压)切断,使该气压带保留在了海洋上。(4分)
24.(14分)(2017福州文博中学期末)读12月16日14: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为________(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气流作________ (填“顺”或“逆”)时针________运动,垂直方向上中心区气流作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运动,受该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多________天气。(5分) (2)乙附近虚线处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乙附近为________(填“冷锋”或“暖锋”),此刻,A、B两地可能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地。(4分) (3)此时,郑州和西安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5.(14分)(2017山东泗水月考)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2分) (3)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
(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4分)
26.(14分)(2017广东惠州一中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4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材料二:西安市气候资料图。
(1)雅典的气候特征怎样,并分析其成因?(4分)
(2)古代乘船从广州到新加坡,选择哪个季节出发较合适?试分析原因?(4分)
7
与西安(34°16′N,108°57′E)比,鹿特丹(51°55′N,4°29′E)气候有何特征?鹿特丹纬度比西安高但最冷月气温比西安高,试分析原因?(6分)
8
答案与解析
1.A 由图可看出,图示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所以全年炎热,故A项正确。
2.B 热带沙漠气候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项正确。
3.D 该地区晴天多,白天、夜晚都是晴天,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D项正确。
4.A 当地人们喜欢身着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散热、防风沙,A项正确。 5.D 图中冬季气温值在-4℃~0℃之间,较寒冷,应位于40°N大陆东岸。
6.A 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易形成上升气流,又由于城市中固体尘埃多,故水汽易凝结。但由于城区气温比郊区高,故降雪的可能性比郊区小,故A项正确。
7.D ③地海拔低于①,气压值③>①,同理气压值④>②,①、②海拔高度相同,①地等压面向上弯曲,②地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值①>②,图中④处应为高气压,③处应为低气压,故气压值④>③。
8.B 该季节大陆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中形成高气压,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据此分析可知B项正确。
9.D 丁在北半球低纬度,由副热带高压流向赤道低压,为东北信风。
10.C R处降水是由于气流上升运动,为对流雨;Q处降水是由于锋面活动,使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为锋面雨;R处降水多是由于受赤道低压影响,故A、B、D三项均错。P处位于30°N,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11.A 读图,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孟买最冷月气温大于15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上海夏季高温多雨,最冷月气温大于0 ℃,冬季温和少雨;北京夏季高温多雨,最冷月气温小于0 ℃,冬季寒冷干燥。三城市共同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A项正确。
12.C 图甲中①点受暖气团控制,图乙中⑦、⑧点受暖气团控制,故C项正确。
13.A 白天①地为晴天,②地为阴雨天气,①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白天①地气温大于②地,A项正确;城市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B项错误;②地受冷锋影响,冷锋过境后,气温会下降,C项错误;⑤地位于冷锋锋后,有降水,但不是连续性降水,暖锋带来连续性降水天气,⑧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D项错误。
14.A 由图甲可知,图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运动,图甲表示的天气系统为冷锋,A项正确。 15.A 图中气压场中心区气流下沉,地面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且呈现顺时针方向,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北半球反气旋。
16.B 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7月份,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故B项正确。
17.C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形成降水,并造成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故该天气系统为冷锋,C项正确。
9
.D 冷锋天气系统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运动,冷气团插入暖气团前缘,暖气团被迫沿锋面抬升,从而成云致雨。故D项正确。
19.B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A项错误;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由冷锋造成的,B项正确;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海洋气旋造成的,C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由西太平洋副高控制形成的,D项错误。
20.B 由图可看出,甲为低压,即气旋,乙天气系统气压值高的部分由冷气团控制,气压值低的部分由暖气团控制,故乙为锋面系统。故B项正确。
21.A 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天气系统为气旋,其达到非常强大的程度,则形成台风,会造成狂风暴雨天气,B项正确。
22.A 乙系统为锋面系统,冷锋过境时能造成大风、降温天气,故该天气系统为冷锋,A项正确。
23.(1)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 西南风 温带海洋性 (2)夏 西南 北
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成西南季风。
(3)B 东南 副热带高 低压
24.(1)反气旋(高压) 顺 辐散 下沉 晴朗 (2)冷锋 A (3)西安 西安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25.(1)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 澳大利亚东南部 南美洲东南部
(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
(3)④ 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4)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因为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26.(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2)冬季。此时盛行东北风,顺风顺水,能节约能源和加快航速。
初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范文第5篇
1.任何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不仅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一个个脚印,而且表达着人类对时代和 未来的思考。
2.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①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②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4.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5.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6.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7.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8.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9.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②挑食、偏食,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0.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11.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答案:
1.把“世博会”和“成功”倒换位置
2.“发扬”和“继承”倒换
3.去掉“究其主要原因”或“因为”;“虽然也”换成“虽然却(但是)或“即使也””
4.删去“由于”或“使”
5.改为“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拔尖”
6.把“完善”改为“完美”
7.删去“否”或“能否”
8.删去“大约”或“左右”
9.A在“等”后面加“现象”;B“形成了”换成“让”或“使”;C删去“影响”;D调换“研究”和“调查”的位置
10.删去“防止”或“不”
初二英语第一单元练习范文第6篇
一.单词部分:(主要在以下几种题型考察)
1.首字母填空:此类题考察对单词的背诵和意思的掌握。
2.所给词的具体形式填空:此类题考察学生对一个单词的其他形式变化后的形式的考察。例如:make,made,made等
3.单项选择:此部分对单词的考察主要在与对单词意思和词性的理解和判断上。
例如: cant you speak _____ to old man?
a.polite b.kind c.kindly d.friendly
显然c是正确的,因为其他3个都是形容词,而修饰speak需要一个
副词。
4.阅读理解:毫无疑问,阅读部分是对单词最直接的考查,所以,在阅读部分我们要练习我们猜生词的能力。
二.语法部分(大部分学校会在期中考试时考查前6模块的知识点)
1.第一模块:主要复习了4种时态,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此模块我们重点要复习这4种时态的构成和用法。另外尤其牢记与他们相匹配应用的时间状语。
2.第二,三,四模块,这3个模块都讲的是现在完成时。此模块我们要牢记现在完成时的构成,have/has+been和其用法。区别于一般过去时。另外牢记那些过去分词不规则变化的动词形式。例如:see-seen make-made break-broken等 。 由于2,3,4模块都讲的是现在完成时,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尤其侧重于现在完成时的复习。尽量做到每题必会。考试前多做此类时态语法题相信考试必定效果极佳。
3.第五模块主要讲的是反义疑问句。此部分考点在于它的构成。即:前肯后否,前否后肯。以及反义疑问句的主语的选择一定是代替前面的主语的代词。另外时间和人称要保持一致。另外还要知道几个带有否定意思的词,例如:never,seldom,little等等
4.第六模块主要讲了过去进行时,此类时态相对简单,我们记住它的构成和用法即可。was/were+doing
三.听力部分
听力其实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从现在起每天抽出20-30分钟操练一下听力,在短时间内可以让我们的耳朵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到考试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耳朵听听力的时候很生疏了。
四.完型和阅读部分;
此类考题如想有效的复习,建议从题中去复习。可以把历次考试的完型和阅读拿出来反复地看,对了为什么对,错了又错在哪里,循环往复,相信会对你在考试时做完形阅读的时候的feeling大有帮助。
五.作文部分;
作文是对大家综合能力的考察,建议同学们把module1-6老师要求背诵的句子和段落在熟练的背诵几遍。里面肯定会有些好词好句在其中考试的时候用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