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手机学摄影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3
1

手机学摄影范文(精选4篇)

手机学摄影 第1篇

由中国通信摄影协会、人民邮电出版社、歌华文化中心承办,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协办的“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 以“手机让摄影更精彩”为主题, 在展现手机摄影独特魅力的同时, 也让亿万手机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在本次活动中, 公众只要提交用手机拍摄的摄影作品, 即可参与随机抽奖和优秀手机摄影作品评选。这些从20余万张手机摄影作品中选出的佳作, 让大众参与摄影比赛、摄影展成为可能, 并将影像的外延更加扩大。

四川达州安监局的陈振波, 喜获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为此他专程来京参加摄影周活动;据悉, 他刚刚在四川万源镇随省摄协参加了农民手机摄影辅导站的活动。他是四川摄影家协会会员, 平时经常用手机拍摄身边的所见所闻;这次获一等奖的作品《检修阀门》就是他在工作中看到的场景, 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工人的劳动场面, 也使我们得到了美仑美奂的视觉享受。

有一位来自河北保定的八岁小朋友, 他的一幅作品《菊》欣喜获得优秀奖, 他在留言中写道“我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获奖了, 很高兴。我要好好学习, 拍出更好的照片”。

一位半身不遂的老者, 在女儿推着的轮椅上认真地参观手机摄影作品, 老人今年已81岁, 退休后开始学习摄影, 他二十年如一日, 执着的精神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孝顺的大女儿为父亲编辑出版了多本画册, 观众纷纷被老人的摄影情结深深地打动。

展厅中, 有一对老人十分引人注目, 男的81岁、老伴79岁, 他们两次参观手机摄影展。81岁中央电视台摄影师感慨地说, 手机摄影是最能反映老百姓生活的, 手机摄影为摄影界独辟新径。

许多观众在留言簿纷纷留言, 有的写道:“手机摄影前途不可估量, 记录身边, 记录生活的利器”;有的感叹“大众手机摄影好, 接地气, 受启发, 希望继续办下去, 我也要参加”;有的甚至提出“重新定义摄影, 源自生活才是最精彩”。

手机学摄影 第2篇

最便捷拍摄体验

ZTYLUS思拍乐支持主流的苹果和三星智能手机型号,包括最新的iPhone 6和iPhone 6Plus。在设计上,ZTYLUS思拍乐采用了一种非常讨巧的方式,ZTYLUS思拍乐采用ABS塑料制成的手机外壳是最有创意的亮点,它既能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又承载了外接镜头的卡口作用。在不使用外接镜头的时候,可以将卡口保护盖装好,保护盖带有一根可以倾斜伸出的撑脚,很显然是用来将手机直立起来的。

而将保护盖拆下之后,就可以通过ZTYLUS思拍乐的卡口装上ZTYLUS思拍乐的四镜头合一的外设了,四款镜头分别是广角、微距、偏振和鱼眼镜头。

拍摄效果出众

ZTYLUS思拍乐的四款镜头作为手机摄像头的补充,基本上覆盖了我们最长拍摄的几种题材,其中,广角和微距镜头采用的是二合一的设计,正常状态下可以拍摄比手机自带镜头要更广的视角,而在需要使用微距摄影的时候只需要将磁力镜头取下就变成了微距镜头。而鱼眼镜头则能大大提高手机摄影的乐趣。

不得不说的是最为摄影人喜欢的偏振镜设计,在选择使用偏振镜头之后,只需要通过旋转镜片调整画面,就可以将玻璃反光或者水面反光去除,对专业摄影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功能。有了这四种镜头,相信就可以大大激发我们使用手机摄影的动力。

手机+摄影 第3篇

手机摄影网站推荐

如果喜欢使用手机,特别是iPhone进行拍照又有一定英文能力的朋友,可以特别关注一下网站iPhoneArt.com。这个网站给自己的定位是手机摄影的“影廊、工作坊和交流社区”,汇聚了不少各地手机摄影的爱好者,更“给力”的是他们还为自己的用户举办了落地的移动设备摄影节“LA Mobile Arts Festival”,在美国加州展出了来自不同国家200多位摄影师的600多幅作品。对用手机进行摄影创作抱怀疑态度的朋友来说,这个网站的作品或许也能打消这种疑虑,你觉得这些作品是否有吸引力呢?

iPhone照片也能办摄影展

用手机来拍照,是又一个摄影时代的开始还是摄影艺术的终结?看完在广州著名策展人曾翰策划的国内首个大型iPhone摄影展《城市闪影》,我们更愿意相信是前者。展览展出了超过30名摄影师的近200张手机摄影作品,这些作者有专业摄影师与新晋摄影师,有摄影爱好者,甚至还有完全不会用相机拍照的“纯iPhone拍照者”。展览的照片制作采用了最专业的艺术微喷技术,也是国内第一次用专业摄影展制作方式来呈现iPhone摄影作品,让到场的观众直观地意识到“iPhone摄影”已经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摄影创作手段。

湿版摄影打造复古iPhone后盖

湿版摄影已经有161年的历史了,一般拍照者自然对这种古老的技艺难以产生兴趣,但是摄影师Jake Potts利用最红火的拍照手机iPhone为这种技法做了一场精彩的“公关”。摄影师买来一个iPhone玻璃后盖,擦干净涂上用于感光的火棉胶,利用配备一支1872年的镜头的自制相机在火棉胶完全干燥前完成曝光,然后在暗房中进行显影,得到了复古感十足的手机后盖。古老摄影技法和新科技的完美火花碰撞,如果你也懂得这种摄影技法,不妨也来一个相似的尝试?期待你通过微博和我们分享制作成果哦。

“镜头中的瑞典发明”摄影比赛

瑞典的大量创新改变了现代社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无处不在的拉链、摄氏温度计、蓝牙,到冰箱和网络语音通话工具Skype……瑞典中文官方网站Sweden.cn和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携手瑞典驻华大使馆邀请富有创意的中国公民参加“镜头中的瑞典发明”摄影比赛,以艺术化手法来捕捉身边所见的瑞典创新,报名和参赛作品提交10月3日截止,而Sweden.cn将于10月11日发布30-50张入围摄影作品,邀请广大网友为心目中的最佳作品投票。投票选出的第一至第五名获奖者将在11月2日-28日“创新瑞典”展览开幕式上宣布,第一名将获得瑞典旅游一周的大奖。

科学家通过Flickr发现新品种昆虫

马来西亚摄影师Guek Hock Ping拍摄并把草蛉的照片上传到图片社区Flickr上时并未觉得这种昆虫有什么特别,直到美国加州食品及农业部的高级昆虫专家Shaun Winterton在Flickr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昆虫照片时注意到了他的作品。Shaun对草蛉十分熟悉,照片里这种草蛉透明翅膀上的黑色脉络和蓝色斑点却是他所没见过的,他和摄影师取得了联系,后者重回旧地,捕捉到了昆虫样本并快递给他,通过进一步鉴定,这确实是一种新的草蛉品种,最后以Shaun的名字命名为绿玉草蛉。

宝丽来8 x 10大画幅相纸起死回生

1973年,宝丽来曾推出过8×10相机,后与其相纸产品一同被迫停产,而立志于令宝丽来相纸重获新生的Impossible Project把这款相纸重新带回人间。要重新开发相纸,首先得有宝丽来的相机,Impossible Project团队很幸运地在美国找到了一台当年宝丽来生产的8 x 10相机,并运到自己在荷兰的工厂,花了一整年时间用相机重新开发8 x 10即时显影相纸。如今相纸正式版PQ 8 x 10已在Impossible Project的网上商店以及全球各地的分销点进行销售,每包10张共189美元,平均每张19美元。

摄影师拍摄城市中无人的体育场所

城市中充斥着各色人群,为摄影师提供了无限的拍摄题材,而摄影师Ward Robert却避开人群,“闹中取静”式地拍摄了众多城市中体育场的无人时刻。整个项目耗时四年,摄影师游走于世界上出名的大城市,像是香港、伦敦、纽约,还有他的常驻地墨尔本,最后出来的方片片画面色彩、线条层次丰富,运动场所中却空无一人,让观者不禁联想这些地方的热闹场景。摄影师将这些照片集结成册,最近出版了项目画册《赛场(Courts)》。

著名照片去除被摄主体之后

黄功吾在越战中拍摄的奔跑的小女孩改变了美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看法,罗伯特·卡帕拍摄的中弹士兵倒下的瞬间成为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主义的经典象征……这些即使只看描述就能让你脑中自动联想到的世界纪实摄影经典之作,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广为传播,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元素使得一张纪实摄影照片成为经典,并成为代代相传不可磨灭之作。

捷克视觉艺术家Pavel Maria Smejkal利用Photoshop去除了一系列著名的纪实摄影照片中的被摄主体,剩下了原照片中空旷的背景,“还原”了这些著名瞬间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几分钟的场景。这些照片在被拍摄的年代,PS还没问世,照片依然被视为现实的真实反映,艺术家通过他的创作发问,照片能准确地反映事实和历史事件吗?

Eddie Adams就表示公众误解了他拍摄的那张著名照片《枪杀越共》,而开头描述的罗伯特·卡帕的经典之作近年也屡遭质疑。Pavel利用他的创作让我们重新审视摄影师、照片和历史间的关系,而事实却令人不安,当一张照片成为经典,大家还会去在意它背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么?

艺术家介绍

Pavel Maria Smejka

54岁的Pavel Maria Smejkal在捷克长大,出身贫寒,他的父亲因为宗教信仰而受到迫害,在当时的铁腕统治下,人们会因为不顺从而被消失,也许是这种关系,他的创作多数带有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拷问。

用谷歌地图拼合同类型物体

对一般人来说,谷歌地图的作用就是搜寻某处地址的网站,帮助他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达另外一个地方,或者是漫无目的地看看鸟类的眼里我们的世界是如何的模样。但是对于常驻洛杉矶的Jenny Odell来说,谷歌地图却是一个很好的视觉创作工具。从2009年开始,她利用谷歌地图的卫星照片视角寻找不同种类的物体,像是飞机、轮船、棒球场、体院馆、水塔等等,截屏并在Photoshop中将它们抠出来,重新合成到一起,创作了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上帝视角大杂烩,是不是很有当代艺术范儿呢?

城市缝隙自拍项目

跨界艺术家Sebastian Stumpf喜欢利用影像和装置来进行各种视觉实验,例如他的这组作品“感知系统,寻找空隙”,探索身体和空间的关系是他许多拍摄共同的主题。在这组作品中,摄影师跑到东京不同建筑间的缝隙中,留下了一张张背影自拍,用这种类似行为艺术的举动来实现“寻找体制缝隙”的现实投影。除去深层次看似故弄玄虚的延伸,这种有趣的镜头前表演也为我们提供了拍摄启发,到那些日常易被忽视却随处可见的地方留影,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现代身体油画脸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些奥地利摄影师Dorothee Golz的作品时,肯定已经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了!没错,大家都认识约翰内斯·维米尔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啊,她的头怎么会长在一个现代女人的身体上?这并非恶搞,而是Dorothee的创作系列,把那些古典油画中看似严肃庄严的人物肖像移花接木到现代人的身体上,看似和谐又能感到强烈的违和感。通过这种幽默的方式,似乎立马就拉近了古典油画艺术和我们生活的距离。

1900年代的吹牛明信片照片

现如今,还有不少的旅行者喜欢在旅行目的地为亲朋好友寄一张当地的明信片,既可为他们送上祝福,又能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旅行心情。而对于明信片制造方来说,更多的是希望游客通过明信片向更多人宣传当地。这或许也是明信片诞生的初衷,正如这些20世纪初的美国明信片照片,通过后期打造出夸张的农作物,似乎想要向外地人展现当地物产的丰富和美好的生活。百年以后再看这些作品,知道Photoshop可以很容易地做到,不知道当年的人看到这些照片是否会“上当”呢?

20%

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预测,到2012年底,近20%今年出产的智能手机将配备脸部识别拍摄功能,5年后,全球一年就会出产6.65亿台拥有该功能的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

报告指出,现在只有新近生产的安卓系统手机拥有这项功能,尤以三星Galaxy SIII为著名。脸部识别拍摄功能发明于1960年代,过去应用在手机和移动设备上的主要困难是缺少精准的拍摄感应器和强大运算能力的处理器。得益于过去10年技术的发展,该功能拍摄的精准度已经达到90%以上。

2013

意大利设计工作室ADR Studio设想将Instagram实体化,这款名为Socialmatic的相机拥有16GB内存,支持Wi-Fi及蓝牙功能,是一台数码拍立得相机,预计在2013年中期发布。

75%

调研公司InfoTrends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75%接受调查的智能手机用户“某种程度”或“非常”想要将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或短片无线传输到手机上的功能,其中68%的人愿意因为这项功能而更多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

0.1秒

富士发布的新相机X-E1,搭配新的高级套头XF18-55mmF2.8-4 R LM OIS,可以实现0.1秒的超

快对焦速度。对焦速度也是之前众多富士相机用户抱怨最多的一项软肋。

100,000Pics

这个夏天,我拍摄了我的第100,000张数码照片,1999年开始拍数码照片时从未想到有今天。要拍100,000张胶卷相片,需要 2,800 到4,200个36张或24张的胶卷,如果每个胶卷加冲洗费用是15美元,将需要42,000到60,000美元。 —网友Ed Lee

09.15-11.16

“一个世界两个视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的《溯源存真》项目旨在通过摄影师作品宣传和推广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摄影师罗永进和戴乐参与其中拍摄了贵州省几个村落,用思想、眼睛和心灵传递着村庄的历史、文化、热情和感受,作品在上海全摄影画廊展出。

10.03-11.02

“北岛摄影展”

香港当代美术馆在广州红专厂艺术区开设分馆,艺术展览、艺术教育与艺术收藏引进方面与北京798艺术区香港当代美术馆实现南北同步。分馆为苏式建筑,开馆展将于10月3日与北京798艺术区香港当代美术馆两地同步举行“零镜:北岛摄影展”。

参与人数:123人

【不靠谱数据】

#为啥要去摄影展?#

作为一名普通摄影爱好者,你有想过参加摄影节可以得到什么,你又是为什么要去现场看一个摄影展吗?我们在微博发起了投票,得到以下数据。

如果刚好身在影展当地会去看看;

即使身在影展当地也没有兴趣或懒得去看 ;是否去看最主要要看时间和交通是否方便 ;为了原作、著名照片或珍贵照片,会去看看 ;

为了著名摄影师的作品或看见摄影师会去看看;为了有趣的展览形式会去看看;

为了认识各种喜欢摄影的人,各种交际凑热闹;为了约会,显得很有品位很有范儿会去看看。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人体摄影展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赶上短期展出的一个小影展,Naked before the Camera(裸面相机)。说是小展览因为布置所用的展厅实在不大,但是里面人多到不太走得动。

展览的照片大约有60张左右,从纳达尔(Nadar)的人体摄影开始,有迈布里奇(Muybridge)为了研究人体动作的连续照片,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拍摄的变性人照片,韦斯顿(Weston)的极简人体照片,安德烈·科特兹(Andre Kertesz)的变形人体照片,曼·雷(Man Ray)的富有金属质感的人体照片等等,涵盖了历史上拍摄裸体最有代表性的摄影家的作品,不仅年代上很完整,内容和题材上涵盖也很广,而且展出的照片还集中了摄影的各种工艺,这也又一次表明摄影发展的历程中,技术和艺术的历史是无法分开的。

比较兴奋的是第一次见到了达盖尔银版法照片的原作,这个其实不能算作后来胶片摄影的祖先,因为银版是无法复制的。不过银版照片特有的金属纹理和质感与后来的纸质照片、湿版照片都有很大不同,这种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更像是立体的,有一种浮出来的感觉,这大概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三影堂举办《摄影家格瓦拉》摄影作品展

切·格瓦拉是现代史上最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个艺术家、摄影师。通过他的照片、访谈录像以及相关文献的展示,展览试图揭示这位革命家的人文主义取向和审美情感。展出的232张照片大多数为黑白照片,大部分来自他担任古巴工业部长期间出访国外拍摄的照片,也有反映他铁汉柔情的私家照片和自拍。值得一提的是,切·格瓦拉的儿子出席了展览开幕,和中国观众分享了心中对父亲及其艺术的印象。

“洗心”影展所得款项资助年轻摄影师

“摄影,手机就够了” 第4篇

Q:为什么手机摄影会有这么大的关注度,“光影流刑地”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A:现在器材再也不会成为限制人们表达的因素,在这个可以叫做“大传媒时代”的今天,影像语言俨然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后的另一大“语系”。 不过,人们真正关注手机摄影的直接原因是iPhone等手机的影像功能表现优秀。

“光影流刑地”是套用了日本电影《爱的流刑地》,背后的隐情是:我每天上班时会在地铁“偷拍”人物,有一定的原罪感,我当时就觉得,需要有个地方自我“惩罚”下我们这种爱拍照的人。

Q:手机摄影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师,您认为这是降低了摄影的门槛还是抬高了摄影的门槛?

A:手机拍摄这种大众表达方式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影像在中国所谓“专业”与“业余”的界限。摄影有偶然性,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拍摄手段上降低了门槛,质量上增加了筛选好作品的难度。

很多影像都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产物,人们喜好模仿,所以很多图片看上去如出一辙。在某段时间内流行什么照片都隐含着某种趋势与潮流。

Q:手机摄影是否对传统的职业摄影师构成了威胁?职业摄影师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A:有影响,但是没威胁。昨天还看到一篇标题耸动的文章—《下一波下岗的将是“职业摄影师”》,当时我就想到该写一篇文章—《手机摄影师:未来五年的新兴职业》。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让摄影艺术变得大众化,无论是拍摄和发表,门槛都变得比较低。但对比绘画,你就知道区别了。

器材只是工具,工具各有特点。老一代摄影师会不会用手机去拍,我不是很清楚,但很少看到他们的手机摄影作品;不过年轻点的摄影师,包括职业摄影师都有手机拍摄的习惯。目前我视野范围内的手机摄影达人都是对互联网非常熟悉的年轻群体。

Q:您被誉为新锐导师,那么您是如何挖掘优秀的摄影师并培养他们的?

A:各大摄影网站上浏览挑选、网页上广泛搜索、摄影师的推荐、网友互动投稿。他们不用培养,我更多时候的角色像是一个编辑,需要和摄影师沟通选题问题。他们本身就是“视觉极客”,追求极致,我接触的很多手机摄影达人都会像传统摄影师一样有详细且系统的拍摄计划。他们的器材只是手机,加上移动端的后期软件。拍摄、后期、发表,都是在手机上完成,很少有人会导入Ps进行后期。

有句话:爱吃是吃货,会吃才是美食家。同理,和吃货一样,贪,仅仅是贪食影像者,会拍才是摄影师,爱拍是好事。

Q:您怎么看手机摄影对滤镜的使用,它是否打破了真实和创新之间的平衡?

A: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滤镜用于优化影像,这个东西不用纠结,都是工具,都是手段,结果好就行。

Q:手机摄影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即时通讯的功能,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即时分享、交流。您觉得这种分享的属性对摄影本身是否会产生影响,比如人们调侃的用手机给食物消毒等。

A:会,摄影是时间的艺术。手机拍摄成本低,及时发布社交网络的习惯会影响创作者,网络上的点赞等图片热度会影响摄影师的心理。影像沉淀的心理过程中,存在感、炫耀心理状态占了上风,变成优先级。

Q:您心目中最理想的手机摄影作品应当包括哪些要素?

A: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文化倾向喜欢哪种类型的作品,除了图片质量有局限性外,我觉得好作品的标准界定应该和传统的摄影艺术一样。

Q:您本身是否也使用手机拍照,都使用过哪些款式的手机,对比不同手机有哪些优缺点?

A:当然!诺基亚E63、iPhone 4s。光影的专题图文和投稿作品中iPhone摄影占90%,甚至更多。很多App开发团队只做ios应用,这两点足以说明了iPhone拍照是最优秀的。至于其他手机,我目前还没使用过。不过手机制造商也是蛮拼的,某款手机可以拍银河了,某款手机又可以拍运动摄影了。手机外接设备也越来越丰富,这给手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Q:下一步在自身的手机摄影和对手机摄影的推广方面有哪些计划?

A:我个人有机会就会拍。不过最近拍摄的欲望不是很强烈,做“光影流刑地”这个平台后,主要是想为大家展示那些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拍摄欲望没有以前那么强烈,每天在看大家在怎么拍,然后我欣赏那些优秀的作品就够了。

光影编辑部有一本影集正在策划中,可能叫《中国手机摄影100人》,未来也会有线下的摄影展览。

Q:对比国内外的手机摄影作品,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