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英语口语中的听力障碍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3
1

英语口语中的听力障碍(精选11篇)

英语口语中的听力障碍 第1篇

一、导致口语中听力障碍产生的主观因素

(一) 词汇学知识

词汇学研究的是“the choice of special lexical items in a text, their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and their meanings.” (徐有志, 1992:32) 。

听者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词汇量, 至少要达到目标语国家中拥有某种教育程度人们所具备的词汇量。语言由词汇外加日常所使用的一些表达方式所构成的。此外, 还有成千上万的单词和短语由某些少数人所使用, 比如一个家族或一个部落中。然而, 非本家族或部落的人们则可以通过单词本身的意思来推测其具体的所指。许多时候, 人们要在很多不同的领域进行交流, 如经济、数学、医学等。而要了解所有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词汇也是不可能的事, 这就需要靠平时的积累了。

(二) 语音

语音“is the study of the rule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ound systems of a language, and it’s the expression or realization of language in its spoken form.”。它包含五个方面: (1) 重音; (2) 节奏; (3) 语调; (4) 停顿; (5) 速度。例如:“Are you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与“Are you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不同的单词重读, 听者理解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比如, 说者在作一个关于成功的演讲:“Success is not a lucky break;it is not a divine right;it is not an accident of birth.Success is a choice.” (Rick Piti-no) 作为听者很容易从说者的内容中得知, 这是关于成功的演讲, 并且演讲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 因此很容易推测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因此, 对于听者来说, 掌握好语音系统, 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口语交流。

(三) 语义学

语义学“studies the meaning of a text over and above the meaning of lexical items taken singly.”, 主要是对文章、段落、语篇、修辞等进行研究。例如, “If you look closely at all great organizations, all great teams, all great people, the one common characteristic that runs through them is a second-to-none work ethic.The intense effort to achieve is always there.This is the one given 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When it comes to the work ethic there can be no compromises.Any other promise of achievement is fool’s gold.” (Rick Pitino) 在这个篇章中, 单看“fool’s gold”的意思是“酷似黄金的黄铁 (铜) 矿”, 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运用修辞手法, 把“fool’s gold”比喻成“骗人的东西”。因此, 听者在交流的过程中, 如遇到生僻或者有新意的词或短语, 需要根据前后内容、仔细对照其原意, 再作进一步的推测和分析。

(四) 听者的自身素质

语言学知识是听力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是光有语言学知识也是不够的。听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口语交流中很重要的元素。比如说, 优秀的英文能力、广博的知识、优越的记忆力等, 这些都对听者的口语交流产生很大的影响。

1. 优秀的英文:

这里包括我们所说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 哪一方面有所缺失, 都对整个的语言交流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听”, 它是英语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在日常的口头交流中, 若对说者的话听不懂或一知半解, 势必对彼此的交流造成障碍。此外, 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 说同一种语言的国家, 也会有很多一词多音的现象, 如此, 听者必须对各种方言有所熟悉。

2. 广博的知识:

听者必须紧跟时代, 收集与新现象、新事物、新词汇等相关的信息;对于一些科普知识或者常识必须熟记于心;平时留意新闻等。听者只有具备比较广泛的知识, 在交流中才不至于出现“听不懂”而“词穷”的情况。

3. 优越的记忆力:

语言的学习, 涉及大量的词汇、短语、习语的背诵, 因此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对提高英文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平时, 听者可通过一些技巧的学习, 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除此以上三点, 我觉得敏捷的思维对交流也有很大的影响。

(五) 口语交流的主题

说者的职业和价值观决定了他/她所说的内容。如, 同样的句子对于进口商或出口商、制造商或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 对于听者, 要时刻注意说者的立场, 这可以从说者的背景中得到暗示。例如, 请一个农民和一名医生谈论如何给病人做手术的问题, 这是不太现实的。然而, 听者并不都是专家, 他们更倾向于是信息的接受者。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听者只要大概理解主题的意思即可。

二、导致口语中听力障碍产生的客观因素

(一) 听者周围的坏境

如对话发生在比较吵杂的环境下车站附近、游乐场、酒吧等, 听者可能漏听或者错听说者的话, 这时候在听者和说者之间很容易产生误会, 若是环境比较幽静, 则发生漏听或者听错话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二) 说者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者自身的语言表达比较混乱, 思路不清晰, 口齿不清楚, 都可能造成听者的理解障碍。正如以上所提到的影响英语口语交流的听力障碍中, 英语语言学知识是听的先决条件。为了掌握好一门新的语言, 人们必须拥有这么一种能力在听到这种语言后能凭直觉立即作出相应的反应。其次, 清晰的发音及足够的词汇量都在很大程度了影响了听者的理解能力。熟悉一门语言意味着掌握这门语言的结构, 包括构词、语音、语法和语义学等。此外, 理解了这门语言的结构还意味着即使在缺少某个词汇的情况下, 也可通过句子的内在逻辑来理解它。因此为了克服这些障碍, 听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训练, 重点是听力训练, 并且时刻注意新信息的收集, 与时俱进, 如此才能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2]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3]徐有志.Modern English Stylistics[M].revised by Shirley Wood.Kaifeng:Henan University Press, 1992.

[4]钟述孔.实用口译手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英语口语中的听力障碍 第2篇

关键词:听力障碍;听力技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10-01

听、说、读、写、译是外语学习中的五个基本技能。由于语言的学习强调其实践性,即现实生活中普遍强调对外语的运用能力,因此对这五个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一个学生外语学习的好坏。而在这五项技能中听力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全国外语专业英语考试四、八级中,对听力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和考核,而且英语听说能力强对增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有敏锐的英语听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学生在听力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听力障碍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了提高听力技能的建议。

一、听力学习中的障碍

听力在听、说这一环节中起了基础和前提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听懂的前提下,才有说的可能。在以往的口语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答非所问甚至不能作答。其原因并不是他的口语太差,而是没有听懂老师的提问。这样,听力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就听而言,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听音习惯和方法。同一课堂上,同一年级的学生,同样是听,效果则各有不同。这说明各人听音方法习惯的正确与否相当重要。适当的听力方法对学生的听力大有帮助,会使其听力水平逐步提高,但如果方法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时甚至成为影响学生听力的主要障碍。因此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经过两至三年的听力学习,有的学生听力水平明显提高,而有些仍在原地不动,没有什么成效。学生听力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缺乏良好的听音习惯。听力的练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短时突擊就能提高的,更不是只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就可以练就的。作为非本族语者(non-native speaker),学生的生活中缺少本族语者(native speaker)所拥有的语言环境,就应该为自己建立一个类似的环境,如收听外语新闻广播或其他外语有声资料。而往往有些学生不重视日常的听力训练,不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英语有声资源,只在每周上课的一百分钟内听一听英语。长期这样下来,英语听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2、不正确的听力方法。学生在做英语听力题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听力课上,尽管题目的要求是听二到三遍,学生往往会在听录音的第一遍时就做题。常常是在没有理解题目的前提下,捡了芝麻,去了西瓜,慌乱做了题目的一部分而无睱去完成其余的。还有的学生在听音时刻意地逐字去听,要把每一个字都理解,一遇到生词或分辨不出的词时,就停下来去思考这个词的意思,而把后面的大量内容都放过去没有抓住。一篇文章听下来也仅限于抓住了只言片语。

3、知识结构不完善。语音知识欠缺。由于在中学时缺少系统的语音和听力训练,所以学生在听连贯的外语语言时,往往会听不懂已学习过的词汇。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不可能保持发音清晰缓慢,而是充满连读、弱读、同化、不完全爆破等语音现象。如果语音知识掌握不好,就可能会造成对词语的误判,从而导致对全句或文章意思的错误理解。如把can’t误听为can,这一句话的意思就完全相反。因此语音知识的欠缺是听力的一大障碍。

语法和词汇不足。这也是听力学习中的一个问题。学生对语法和词汇掌握不牢,也可能引起听力上的一些错误。在非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或英语专业的四级考试中都有听写这一项目,在无法听清某些动词的时态、单复数、某些介词的使用等的前提下,都可以靠相应的语法知识将它们推测出来。但往往就是由于学生在语法和词汇知识上的欠缺,造成一些本可避免的错误。

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是影响学生听力的又一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而语言就是其文化背景的深刻反映。所以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了解掌握该语言的文化背景是相当重要的。

二、提高听力技能的方法

想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除了要努力克服以上提到的听力障碍,听力技能的提高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学会把握关键词和区分主次信息。在听音过程中,大脑皮层迅速运行着一种心智活动,即通过话语中的关键词迅速理解说话人的主要内容。而缺乏了这种技能,往往会忽略关键词的捕捉,把注意力分散在每个词汇上,一旦听到生疏而非关键词时,就产生心理紧张,影响整句主要内容或大意的理解。因此学生在练习听力时,应不拘泥于一词一语的得失,学会把握关键词,把注意力放在传递整个语段中各句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信息的词语上,放在反映主题的词语上。实际上这已对文章的主次信息作了区分。

另外还要培养联想、预测、判断能力。世界上任何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内在规律,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听者可根据上下文的关系,利用场景和对话者的语音、语调等进行联想、预测和判断。联想和预测本身极有趣味性。学生在练习听力时如果能够利用这一点,就能有效提高听的热情,快速地运用联想,顺利地预测出下文中将要提到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听力的效果。

提高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的技能也很重要。大脑对信息的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功能。短时记忆适用于操练性的机械训练,但是对领会话语的结构和含义等要靠长时记忆的功能来完成。为了达到对听力材料的充分理解,这两种技能都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练习者应该尽量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集中注意力,在逐步锻炼中渐移默化,促进听力兴趣的提高。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注意克服依赖文字材料的思想,逐步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养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培养英语语感,使听力课不再是一种负担,在身心愉快的状态中获得新知识,最终达到听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学云.听音微技能初探.外语教学.1996(3).

[2] 李秀萍.李燕飞.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途径和方法[J].上海教育.2004(06).

[3] 王悦智.文化差异与英语听力教学.外语学刊.1997(4).

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障碍及对策 第3篇

一、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

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心理因素, 即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因素, 如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态度、意志力等因素。虽然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 但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这些因素在英语听力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1. 对英语听力兴趣不浓, 重视不够。

有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不感兴趣或有畏难情绪, 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 尤其是在听力训练中缺乏积极主动。尽管现在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对听力有了足够的重视, 但有的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观念出发, 认为考试中主要考的是读写知识, 听力所占比重较小, 所以他们认为只要把语法、阅读、写作等这些知识学好就行了。

2. 被动接受, 缺乏自信。

由于长期受哑巴、聋子英语, 及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淡漠, 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在课堂上, 尤其是在听力课堂上, 教师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相互交流, 形成互动。有些学生有自卑心理, 觉得自己听力能力差听不懂, 缺乏自信, 往往显得紧张、焦虑, 担心被老师提问, 害怕和老师交流。

3. 意志力欠缺。

有些学生意志力不强, 缺乏坚持的恒心和同困难作斗争的准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经常发现学生畏难情绪重,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诫急诫燥。

二、教学安排不合理影响英语听力教学

学校及教师在实施听力课程训练安排时, 如果某些训练安排不够合理, 欠妥当的话, 会影响到学生的信心、注意力和兴趣, 不利于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1. 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

在听力教学中, 某些学校对不同学期、不同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训练目标缺乏科学、系统的安排。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也没有根据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学生层次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过难或者过易, 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的计划安排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2. 听力时间安排不合理。

有的学校的教学计划注重课文教学、书面练习, 而把听力教学放在了从属地位, 听力课时间不充足。有的老师在整个听力课堂中的时间安排也不合理, 集中训练时间过长, 而且训练模式单一。缺乏和学生的有效沟通, 课堂气氛不活跃, 互动式教学不突出, 学生容易疲劳, 听力效果下降。

当然, 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障碍性因素, 比如不注意听力教学的交际性, 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课外巩固欠缺等。

如何消除这些障碍, 提出提高英语听力教与学的对策, 优化听力教学, 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教学安排要合理

教材的选用、教学计划及安排要有针对性, 要切合学生实际, 要有的放矢。听力教材还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内容要新颖, 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信息, 调节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口味。听力教学时间安排要合理, 听力课教学模式避免单一, 师生应该互动。可通过讨论、听写、朗读、猜谜、编故事等方式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用解释、补充、强调、重复等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听力需求。

二、教师要注意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因素, 缓解他们紧张情绪,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1.解决学生影响听力的心理因素。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 把加强听力训练与加强心理疏导相结合,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学生在听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要认真分析原因, 提出建设性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及时鼓励学生, 保护学生的听力积极性。

2.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教师要舒缓学生对听力教学持有的紧张情绪, 创造一个宽松、平和的环境, 放松学生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 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创设听力训练情景时, 尽量给出适合他们自身水平难易程度的材料, 甚至可以是稍低于他们水平的材料, 使学生能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激发起英语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3. 培养学习自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 吸取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 丰富教与学过程, 行之有效地运用网络、电影、电视节目中的音画, 有效地把视与听结合起来, 取得成效。

三、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

文化与语言是息息相关的, 文化孕育语言, 语言发展文化。在言语理解中, 文化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因而在听力理解中, 尤其是在外语的听力理解中, 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差异对听力理解产生显著影响。因而中国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 了解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为此,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英美文化教育, 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要主动地翻阅一些有关英美文化的书刊,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 从而清除英语听力中文化背景障碍, 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

四、把听力教学延伸至课堂外

课外活动对英语听力教学成果的巩固作用不可小视。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生活中感知英语, 锤炼听力能力。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校园英语播音活动, 听英语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英语节目, 看原声影院等, 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沉浸到英语的氛围中去, 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听力水平。

谈英语听力障碍及修正策略 第4篇

谈英语听力障碍及修正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在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好英语这种交际工具,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力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技能的培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技能.它不仅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许多中国学生认为听力能力的测试是所有测试中最难的部分.本篇论文介绍了听力教学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介绍听力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改进方法,强调听力教学活动应将目光集中在听力的过程上,而非结果上.

作 者:王姝 王中伟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刊 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6)分类号:H319关键词:听力 听力障碍 听力教学策略

探究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对策 第5篇

关键词:障碍;解除;训练

一、语言知识障碍

1、语音障碍。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听力的内容。然而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影响,许多人在初中阶段,普遍比较重视写,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了许多人只会认读,不注意单词与发音拼写的联系,造成了语言学习上的“先天不足”,突出表现在:发音不准。发音不准,因而难辩音。有的人受方言影响较深常常出现语音上的方言化。如有的把bad中[ ]读成[ei ],把lake中的[ei]读听成[ e ],把light读成night,把mouth读成mouse等,就形成了听力训练中的“错位”现象。

2、词汇障碍。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辩音,同时也是对连贯语流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

3、综合理解障碍。听力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如仅有语音、词汇、语法等等这些良好的基础而没有良好的听力技巧仍然很难提高综合理解能力。有的学生不善于抓关键词和掌握篇章大意,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结果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听者自感听懂了但到头来却没有记住所听内容,出现听前忘后的现象。还有的同学遇到生词便停下来,苦思冥想,更有甚者每听一句便将它心译过成汉语自认为是懂了,殊不知这样的翻译过程影响了下文信息的输入,听到的是支离破碎的英语,即使翻译的再好也不能达到文章的综合理解。

二、非语言的障碍

1、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听音时过于紧张或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信息的输入会出现断层,这势必会影响听力的效果,过于紧张会使脑子出现短暂空白,这种状态下的听力理解也不能保证其连续性和正确性。在听力时要保障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指做听力训练时,学生的心理要放松,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需要学生长期地、自觉地去意识,去调节,去控制,最后养成一个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条件发射。

2、听力习惯障碍。听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时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根据英语听力障碍的形成因素,进行听力障碍扫除训练,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应强调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三、预测和取舍能力的培养

预测和取舍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听力的有效手段。听具有很强的未知性、随机性和时限性。做到接受准确,反映及时,适时地预测和取舍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利用前后句,上下文加以推理和判断,特别注意利用关键词、暗示词、过渡句。其次迅速判明主題,及时捕捉住与主题要关的重点,排除那些与主题无关、平淡、次要的信息,把注意力始终放在抓主题上。

1、加强训练,提高听力能力,减少听力障碍。

2、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有利于培养其感知力、想象力,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安排听力训练。第三,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呈现上,应遵循听、说、写教学顺序。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同教学进行训练。

第二,加强阅读。加强阅读是提高听力的关键环节。首先,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熟悉读音技巧,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这些对听力都有直接的帮助。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语言理解的速度,这自然提高理解的速度。再次,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和熟悉语言民族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消除由于文化障碍而造成的听力中的各种困难和误解。

第三,进行专门的听力练习。培养听力,解除听力障碍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用外语讲课,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诵读和口头问答,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的各种听力练习等等,都是有效的听力训练,培养听力用的练习也可以不结合教学的课文而另行选编,可安排专门的听力操练课。练习步骤可大致如下:(A)听,利用听音设备或教师口说,编教要根据本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材的难以程度而定;(B)完成书面作业。教师只能通过学生完成作业或通过回答,才能检查学生理解的情况如何;(C)可发给所听内容的书面材料让学生阅读。

3、让学生多听英语。听力是听的练习培养起来的。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听力的训练,让学生多听英语,所谓多听,指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少用汉语进行教学,此外,在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利用录音机和录音磁带,在没有现成的录音磁带时,也应由校或本地区语音较好的教师自制磁带,供学校使用,使学生多听美、英人的声音,以及学校里其他英语教师的声音,使学生习惯于听比较地道,比较标准的英语语音,另外也要让学生注意听同班同学的声音,以提高辨音能力。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都要用心听。还要鼓励学生课后收听适合程度的英语广播,收看英语教学节目,在有条件的学校要反映英语教学电影片,以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听力训练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注意实效、不走形式。只有有意识地注意听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

总之,多年来,英语学习存在偏重于语言知识功能的掌握,而忽视听力说能能力的锻炼的倾向。不少人感知“耳不灵,口难开”不同程度地有英语学习的“聋哑症”。解除听力障碍,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对每一个学英语的人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英语口语中的听力障碍 第6篇

一、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心理素质障碍

[问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与其所做的事情的成功与否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很多学生对英语听力存在恐惧心理, 担心听力中说话者语速过快, 生词过多, 句型结构过于复杂等, 导致听力内容还未开始播放, 就已经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 不能恰当地促使大脑兴奋, 无法有意识地选择信息, 更不能紧张有序地过滤所输入的信息, 从而大大降低了听力水平的正常发挥。我在教学过程中也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听力内容未播放时心理状态很好, 但一遇到稍难些没有听清的段落, 便对自己产生怀疑, 变得十分紧张, 影响接下来的听力内容的理解。

[策略]认真研究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心理障碍成因及其对策,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积极应对听力训练。

1.中学生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逐渐增强。有些学生由于经常在听力测试上得不到高分, 因此对听力理解产生了逆反心理。教师要把听力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给予鼓励, 帮助其逐步消除听力上的恐惧心理, 增强学习信心。

2.江苏省的高考听力的特征为分值20分, 占整个高考英语成绩的1/5。第一节有五段对话, 分别对应一题, 每段仅读一遍。第二节有五段对话和独白, 每段读两遍。学生焦虑的焦点大都来源于第一节, 由于只读一遍, 学生感觉很紧张, 越紧张就越容易走神, 一走神关键信息就易遗漏, 于是更紧张。针对这一点, 教师要教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第一节五段对话虽然只读一遍, 但基本上都是针对5W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展开提问的, 因此只要在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抓住关键词,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难度不会太大。当然, 利用好听前五分钟看题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看听力题是重点, 而看第一节的五小题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到对题目胸有成竹, 才能做到在听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二、英语听力理解中的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听完一段没有任何生词或复杂句型的对话或独白后, 对其内容一知半解或者是不知所云, 究其原因是听力材料中涉及一些英美国家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及文化差异。例如:

A:Hello, Jim.Your father is said to have gone to Egypt.When will he come back?

B:I’m not sure.But he said he would spend Thanksgiving Day with us.

Question:When will Jim’s father probably come back?

A.Jan 21st%B.Nov 15th%C.Dec 3rd

这一题只要学生知道感恩节是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就不难选出答案B。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中国学生受汉语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式的汉语思维习惯。听英语时, 不自觉地用汉语的句式、修辞结构、语言语句顺序及中国的风俗习惯来分析理解英语句子, 势必会产生障碍, 甚至无法弄明白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所以, 更多地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及其特色, 是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必修之课。

[策略]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语言难易度相同的听力材料, 文化差异大的学生理解就难。而由于在校学生与外界接触较少, 对异国风情了解甚微, 那么, 我们的教学就应注意引导学生对于语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材中, 许多文章都涉及到英美国家的一些风土人情, 教师应该适时地把一些背景知识灌输给学生, 尤其是在介绍一些西方的节日、礼仪等常识时, 更应该利用多媒体资源, 呈现一些相关的图片, 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深记忆。当然, 仅在课堂时间内拓展知识面是极其有限的, 教师应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介绍英美文化的读物或者一些网络资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的内容, 充实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 为扫清听力理解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奠定基础。

2.养成英文思考的习惯。中国学生要克服汉语思维习惯。听英语时, 要自然而然地转换成英文的思维方式。当然, 思维方式的转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它依赖于学生的英文基本功, 更决定于学生对英文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

3.注重听力理解中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在高中阶段, 听力材料中涉及到的跨文化知识相对有限。因此, 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英语教师而言, 对经常出现的影响学生理解的背景知识要能归纳总结, 并让学生知道掌握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三、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习惯障碍

[问题]不良的听力习惯也是学生形成听力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有的学生虽然语言基础知识扎实, 知识面广, 但在听力过程中总抓不住关键, 导致失分严重, 其原因之一便是不良的听力习惯。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自觉地用汉语口译或心译, 或者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词汇、句子和语法结构等语言形式的推敲上。认为只有把听到的内容都翻译成中文或完全理解句子的结构, 才算真正理解听力内容。这样导致的结果一是速度无法跟上, 二是严重影响对听力内容整体的理解。

2.不能正确对待已经播放结束而未完全理解的内容。这是学生在英语听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对没有做出的上一题耿耿于怀, 一直试图回忆刚刚播放的内容而忽略了下一段已经开始播放的事实。

3.不会做笔记。有的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努力想把听到的每个单词都完整记录下来, 而有的学生是整个听力过程中一个标记的符号都没有。这两种极端都能造成听力理解中的障碍。

[策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良听力习惯, 提供一些有用的听力技巧和知识, 帮助学生更好地扫清听力理解障碍。

1.整体理解远比把握句子结构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就听力理解而言, 重点不在听辨句子结构, 而在于通过句子结构的听辨去理解意义。在交谈时, 听者要提取的主要是信息与内容, 而不是语言的具体形式, 也不要花力气推敲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 更无需逐字翻译。交流的目的是双方交流思想、互通信息而不是研究语言本身。要及时抓住输入的信息并同步反应至大脑。同时, 在听的时候要根据谈话内容、语气等已知条件作话语预测, 不能消极等待下文。

2.学会“放弃”。在听力过程中, 对于没有听明白的内容, 不能一直纠缠, 要立刻把注意力转向下一题。恰当的方法是在题目旁边做好记号, 并留有适当的笔记, 等整个听力内容播放结束后再回过头回忆听力内容, 进行适当的思考。

3.学会正确有效地做笔记。在做听力理解时, 因为大脑瞬时记忆的遗忘率极高, 教师应指导学生做一些扼要的笔记, 记录关键性的词语, 如人名、地名、时间、年龄、职业、数字等, 从而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材料。另外, 在记笔记时, 为了节省时间, 可以采用速记法, 用熟悉的字或符号代表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用2表示to, 用hhk表示“He went to Hongkong.”等。

4.进行信息预测。预测是指学生在做听力理解前, 根据标题、题干, 动用自己的常识, 对即将听到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 或者在听的过程中, 根据已知内容和线索, 推测下一步要讲述的内容, 并迅速与听到的语言信息进行验证、综合理解。还有, 根据谈话者的身份及其关系, 预测谈话的内容。谈话的主题和内容在很多情况下都带有说话者的职业特点。在语言材料中有一些过渡性词语如表示转折、过渡、开头、结束、指示、概括总结、逻辑顺序、因果等信号, 它们对内容的理解非常有帮助。

四、结语

通过对高中英语听力障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可以看出, 影响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上, 还应该结合听力理论和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克服心理障碍, 积累背景知识, 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摘要:听力理解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过程, 它不仅与学习者的听力技巧和熟练程度有关, 而且与他们的语言和非语言知识的积累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听力理解的非语言障碍, 探寻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技巧与途径, 以帮助学生克服听力理解障碍, 为教师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听力,非语言障碍,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田荔.英语听力训练关键词的识别及预测能力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 1999.

[2]王秀卿.听力教学中素质能力的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 1999.

英语口语中的听力障碍 第7篇

一、听力理解存在的障碍

1. 语言基础知识薄弱,受母语干扰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统称听力能力。就笔者几年的探索,听力理解存在的障碍主要有:语音差异、语音障碍、语速障碍、词汇障碍等。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这样就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2. 文化背景知识不同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国家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存在一定困难。

3. 不注重因材施教的障碍。

教学只注重集体听练,很少针对个别进行辅导,这些都会使听力教学事倍功半,最终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该过程的顺利完成依赖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和听力策略等因素的协调配合。因此,听力教师必须研究听力技能,研究影响听力技能形成的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并不注意学生听法和技能的指导和训练。

二、如何克服听力理解的障碍

1. 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中学阶段,学生处于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对于英语往往极为好奇和感兴趣,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积极地尽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英语语言环境,每当学生听完一个问题并且回答正确时都要给予表扬,错误时给予鼓励。每节课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提高视听的有效性。课堂上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趣闻等,特别是课本上出现和背景有关的课文,如圣诞树、感恩节、中英文姓名之间的差异等,要进行更详细的介绍和补充,使学生对基本的文化背景、异国风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另外,教师可采取灵活多变的听力方式,如词汇录音、单句录音、对话录音、故事录音等,并配以录像、图画、动作等形象的教学手段。同时把竞争机制引入听力教学中,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的方式,看谁反应迅速、回答准确,以此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调动他们的听力积极性,以便收到良好的听力效果。

2. 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习得。

听力理解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其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教师要让学生听到标准的英语,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及语速,熟练记忆已学单词,为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要注意,学生听力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词汇量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作基础,就无法把听到的音与其所代表的义联系起来,也就失去了听的意义。语言是由单个的词汇组成的信息,词汇量直接影响到语言的理解程度,因而扩大词汇量,尽量掌握较多的习语和固定搭配,对提高听力理解有很大帮助。扩大词汇量的渠道很多,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按结构记单词、按读音规律记单词、分类记单词及单词的对应词等,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扫除词汇方面的障碍。

(1)创建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注意听、敢于说。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处于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中老师的一次举手、一个投足,甚至一个眼神或一个微笑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传神现象叫做体态语言现象。英语教学中听、说训练的一个前提就是用英语授课,要使学生听懂课,引起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注意,就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使用适当的体态语言,达到直观感知的目的。

(2)讲究高雅的课堂艺术,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学。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指明了兴趣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英语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我经常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制作一些简单教具配合教学; (2) 用板书的形式设计,字体大小的改变,彩色粉笔的点缀; (3) 开展新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渴望听、积极说。青少年的多动、淘气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英语教学时,要根据他们的特征。孩子们喜欢稀奇、怪诞的东西,我就使用夸张的简笔画;孩子们喜欢东动西摆的活动,我就在课堂中多做英语游戏,投其所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参与学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渴望上英语课,渴望老师在课堂中提问自己。

3. 强调答题技巧。

听力训练是一种综合技能训练。教师要利用现有的材料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所给材料,可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听录音,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听力训练开始前要做准备。要快速阅读所给问题和选项,选项是理解的关键,它可帮助学生预测将听到的内容,暗示所听重点,比较敏感地获取相关问题的信息。在学生对要听的话题主旨大意有所理解后,让学生快速略读所给问题的选项。结合选项中的相关信息,快速确定听的范围和材料的主要内容,提高听的准确率。

英语口语中的听力障碍 第8篇

听力障碍严重阻碍了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胡春洞的研究指出, 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体因素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Rod Ellis的研究阐述了英语听力障碍的主要种类, 如文化背景障碍, 个体心理障碍等。

“由于对听力策略的研究往往是基于学习策略理论, 因此许多国内外学者把听力策略视为学习策略 (程月芳, 2003) ”。听力策略由Oxford于1990年提出。她指出听力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流畅和更愉悦而采取的行为。尽管对听力策略有不同的定义和标准, 英语听力策略可分为三种:1元认识策略。它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成功地完成某种听力活动而采用的计划和评估等。2认知策略。它是指语言学习者为储存和检索信息以便最后解决问题而采用的策略和方法。3情感策略。它是指语言学习者对自身情感的假想控制。 (O’Malley和Chamot, 2001)

2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学生听力障碍的研究, 结合相关学者的相关研究及理论。此次研究主要围绕如下问题进行: (1) 研究对象在英语听力过程中有哪些障碍? (2) 消除障碍提高听力水平的策略有哪些?本文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08级英语 (国际商务方向) 1班54名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对研究对象中部分学生进行研究, 根据调研, 研究对象中83%英语听力障碍, 其中70%没有解决策略。最重要的英语听力障碍是个体心理障碍和英语听力过程障碍, 分别占40%和30%。

3 影响听力技巧的听力障碍

心理障碍

一般而言, 在英语听力过程中, 越自信的学生心理状态越好, 因此他们的心情更加放松, 获得正确信息的机会越大。然而大部分学生心理状态普遍较差, 常缺乏自信, 英语听力中异常焦虑, 甚至恐惧。此外, 研究对象的动机在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过程中举重轻重。从研究对象中可见, 有较强意愿提高英语水平的学生在英语听力过程遇到的障碍越少, 因为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反映他们所听的, 甚至主动猜测他们不知道的但事后证明他们猜测的大部分信息与听力材料极其相近。

听力过程障碍

英语听力时有许多影响英语听力正确理解的因素, 例如无法记住听力内容和不清楚听力内容等, 这些通常被称为英语听力过程障碍。研究对象在英语听力过程中有好策略的学生更能抓住听力内容。然而, 许多英语专业的在英语听力过程中都没有好的策略。研究对象中许多学生承认, 他们仅注重每个单词或单个句子而不是从整体上考虑听力内容, 或只知道一些细节而不知整体内容。因此, 他们成功地听到了每个单词却错失了整体内容。此外他们不清楚该记什么和怎么记, 因此他们在听力开始之前除了集中精神准备听外, 无事可做。更甚若他们错失听力内容, 他们唯一能采用的策略是依靠运气猜测内容。

4 改善学生听力技巧的策略

英语听力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关键环节, 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或避免这些障碍是研究对象的首要事项。根据调研, 英语听力障碍主要有个体心理障碍和英语听力过程障碍, 为此, 提出一些策略以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提出两种相应的策略来减少或者避免这些障碍。

记忆策略

由于英语听力涉及许多信息, 记忆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研究对象应该记住他们所听英语材料的主体和大意。一般而言, 听力材料的开头、结论性句子中的关键性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是文章主题的支撑信息, 因此这些信息研究对象都需要记住。此外, 出现在一些表示顺序的词后面的信息也需要被记下来, 例如“首先”、“第一”等。还有就是一些结论性词后面的信息也需记录, 例如“总之”、“总体而言”、“简而言之”等。

笔记策略

在英语听力过程中, 笔记策略和记忆策略同等重要。既然英语听力包括许多信息需要听, 而人的记忆又是有限的, 那么研究对象就需要采用笔记策略, 以便能帮助他们理解英语听力内容和意思。研究对象需要记下词汇词类和一些逻辑词, 因为这些词是英语听力材料主题的支撑信息。此外, 他们需要使用一些符号, 例如“+”代表“和”, “>”代表“超过;多于”, “*”代表“否定或负”, “↑”代表“上升;增加”, “↓”代表“下降;减少”。还有, 可使用一些简写词, 例如将information简写为inf.等等。后两种方法都是因个人习惯而异的, 适合个人的笔记策略才是真正有效的。

补偿策略

由于研究对象在英语听力过程中不可能记下所有的信息, 因此当他们没有记下一些信息的时候, 他们可以采用补偿策略。具体而言, 他们可以在英语听力开始之前预测主题和预测听力内容, 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等待听力的开始, 这样他们就可以从题目中猜测出即将要听的内容。其次, 可以从听力材料的整个结构和相关信息中推断出遗漏的信息和内容, 特别是从文章的上下文。最后, 他们可以依靠他们的常识来弥补遗漏的信息和内容。

5 结论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普遍开始学习英语, 其中学生是主流学习者。同时研究对象中的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障碍, 特别是英语听力障碍, 严重影响了他们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基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情况的分析和调查, 指出他们在英语听力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听力障碍, 包括个体心理障碍和英语听力过程障碍。同时, 提出两种相应的策略以期减少他们的英语听力障碍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这些策略对提高研究对象以及其他有相似英语听力障碍的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很有实效。

摘要:论文通过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08级英语 (国际商务方向) 1班学生听力实际水平进行调查, 研究和分析本班学生在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过程中所遇到主要障碍, 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主要障碍的相应策略, 旨在提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08级英语 (国际商务方向) 1班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及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听力障碍,改善策略,英语技巧

参考文献

[1]O’Malley, J.M.&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al Press, 2001.

[2]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90.

[3]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程月芳.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J].外语界, 2003, 2:129-134.

英语听力障碍及对策分析 第9篇

1听力障碍

传统的听力教学总是忽略语言功能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听力问题。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影响听力理解主要是语言障碍, 文化障碍和心理障碍。这三个障碍相互影响, 使学生无法提高听力能力。

(1)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主要包括发音障碍, 词汇、语法障碍。

发音障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首先掌握发音要领。如果学生的发音是正确和适当的, 可以很容易理解听到的内容;而如果发音是不正确的, 他们可能会听错熟悉的词汇, 进而产生误解。由于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 当他们听到超过正常速度的讲话, 总是很难做出快速反应。因此, 发音是提高英语听力的重要方面。

词汇障碍:词汇是影响英语听力的重要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学生的听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词汇的数量。大部分学生只注重书面语言的学习, 有的词只知道一种意义, 而不知道其他的意义, 使得他们不能更好地理解内容。

语法障碍:语法在听力的实践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语法是为了学生正确理解听力材料和判断事件真相的前提条件, 理解时间和地点的行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不具备扎实的语法基础, 即使他们听清楚了所有的信息, 也很难理解听到的信息。

(2) 文化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的主要途径。因此,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不仅影响语音的正确形式, 而且也影响语音的准确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 历史, 风俗习惯。他们的文化和社会习俗都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表达有差异, 了解对方的言语也许会有一些差异。如果学生缺乏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也必然影响他们对语言的更深意义的理解。因此, 当学生学习英语和做听力练习前, 他们应该对西方国家的一些知识, 如风俗习惯,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有所了解。

(3) 心理障碍

良好的心理因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情绪焦虑和注意力不集中两个方面。此外, 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心理因素的相关变化。相同的听力材料, 一些学生可能在平时的课堂做的更好, 而他们在听力测试时不能令人满意。在听的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学生听力的结果, 还影响整体学习效率。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2策略、方法

分析影响学生听力障碍目的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1) 培养良好的发音技巧

任何一种语言, 语音是基础。听的能力取决于良好的发音能力的提高。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语音知识。能正确识别单词的应力和区分发音技巧的变化。因此, 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和识别英语语音现象。然后让学生按照标准的发音规律来分辨听到的内容。最后根据录音, 学生听发音和模仿。同时,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音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2)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首先, 他们应该广泛的读书, 特别是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的书。这样他们可以加强人文地理学和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的了解, 使跨国文化知识得以增强。其次, 学生应该多其他形式来获取相关信息, 如看英语电影和英语节目, 阅读英文原版小说等。

(3) 结合听与说

听力和口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听和说的目的是传达信息。口语练习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训练必须依赖于英语听力。根据听力, 学生可以吸收和理解老师所教的知识。他们也可以做出判断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听力教学中, 普遍的现象是, 学生害怕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这种现象是源于心理障碍。因此,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辩论。学生可以讲故事, 玩游戏, 做对话。通过这些, 将听和说结合在一起, 进而提高听力水平。

(4) 结合精听与泛听

听力是一种技能。学生要提高听力水平, 他们应该结合精听和泛听两种方式。精听的目标是培养"听"的基本技能。学生应该听一些重要的话, 并注意语调的变化。在开始听时, 很多学生无法及时理解对话内容。因此, 学生应该从听力材料细节入手, 把重点放在主要线索上。精听不仅需要理解每个单词或句子, 也需要区分每一个音节。泛听的目的是加强听力结果和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 促进听的反应能力迅速提高。老师应该提示学生注意听力材料中某些特定的问题, 然后根据他们的记忆来捕捉材料的主要信息。可以用这种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学生可以通过记录一些信息, 如人的姓名, 地点和时间等来完成听力。泛听不需要了解的所有内容, 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感。当精听和泛听结合在一起, 听力理解能力可以全面提高。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力训练是一种强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注意力是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时间长, 学生会觉得很累, 听力效果会大受影响。因此, 教师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努力消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障碍。教师还可以插入一些轻松的旋律的音乐或在训练的间歇简短的笑话, 达到放松的目的。在听力训练过程中, 如果学生都不能理解材料或作出正确的答案, 他们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 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 不应该选择对学生们来说是太难的内容。文中有困难的地方, 在听之前教师要适当给学生做一些解释。

(6)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们应该意识到, 听力理解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理解层次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如语言知识, 非语言知识和听力技巧。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应该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做出不懈的努力, 做到多听多练。听力学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很自然的。他们应该更关注他们的认知与调控。消极情绪也应改为积极情绪。听力提高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信心, 有耐心, 能做出不懈的努力。此外, 为克服心理障碍, 学生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 长此以往, 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如果学生想了解一门外语, 就必须强化听力训练, 把训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培养语言能力。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方法, 用科学的方法克服听力障碍。这有利于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 它可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促进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立明, 孙长顺.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TEFL:Developing Theory through Practice现代英语教学原理与实践[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高志萍.浅析英语听力障碍及其策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6.

[3]屈俊玲, 鲁绵茸.英语听力障碍浅析与对策[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3.

高职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分析及对策 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听力;因素;对策

听力理解是人脑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对所听到的语言进行加工的过程。英语学习中强调语言的习得。语言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的,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听力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高职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高职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词汇量较少,理解力差等原因导致学生不自信。研究显示:听力材料的难易度对高职学生的听力情绪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听力难度越大,越容易使学生心理上紧张,可理解的信息减少,从而形成焦虑。

(二)语音因素。听力包含辨音和会意两方面内容。由于听的内容是看不见的,所以听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辨音的能力。要想听懂,首先就要发音准确,只有大脑对于语音符号的储存信息是标准的,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相反,如果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读音标准去判断输入的听力材料,就很难听懂了。当前高职学生缺乏系统的语音知识学习,辨音能力不强,自然而然对听力材料很难做出正确的回应。

(三)听力教学方法因素。传统的听力教学方式:教师放音—学生听(做题)—教师讲解(公布答案)—教师再放音。其教学内容和手段单一,节奏缓慢,信息量少,会使学生对听力感到单调乏味,提不起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听力策略因素。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以下不良习惯:(1)急于听清楚材料的内容,于是边听边记。当记下个别的单词或词组时,录音已经放完了,对于本该听清的内容反而来不及听了。(2)逐字逐句的听,把注意力集中在句子或单词上,结果听了后面忘了前面,对整体缺乏理解;(3)因某个单词或句子没听懂,就会停下来冥思苦想,甚至心情变得烦躁,无心继续听下去;(4)受母语干扰,不能用英语直接思维,习惯用中文翻译出来,从而影响听力的效果和反应速度。

听力教学策略:

(一)如何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比如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听力材料中的生词,扫除生词障碍,让学生心里上感到轻松从而降低听力的难度。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前、课间的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轻松、简单的英语或英文歌曲,这样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而且也为课堂教学做了预热准备。

(二)重视语音。听力理解是一种处理声音信息的能力,即辨别分析语音的能力,只有听懂音,才能达到输入语言和对语言理解的一致性。因此语音是英语听力教与学提高的关键因素。英语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发音,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比如让学生每天听英文原声,辨别容易混淆的单词,区别美音、英音的差别等。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英语发音的有些规则如连读、弱读、爆破、省音,重读等加以教授,让学生逐渐掌握此方面的知识,并且运用到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去。只有打好学生的语音基础,才能提高听力水平。

(三)课堂教学要多元化。以往的听力课堂教学都较枯燥单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英语听力课堂需要加入多种元素来调节。例如在课堂的开始播放一些歌词比较简单的英文歌曲,让学生一边看歌词一边听歌曲,在音乐中学习,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另外,时间允许的话,可以选择合适的经典英文电影,这不但能让学生听到地道的发音,还能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欧美的风俗文化、思维和语言习惯等。此外,利用现代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也有利于听力教学,画面与声音结合的方式学习英语会让学生感到轻松,不会因单调的听而产生听觉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听力技巧。在听力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听前做出充分的预测,要教会学生在听音的过程中合理分配注意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听力技巧。 (1)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精听,即要求学生能基本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注意力集中在听力材料细节上。泛听,就是让学生习惯正常的语速,它关注的是重音、连读、弱化等等。(2)预测能力。听具有很强的未知性、随机性和时限性。做到接受准确,反映及时,适时地预测是很重要的。听材料之前,学生应该利用播放试音的时间,迅速对题目和各个选项快速浏览,捕捉到相关信息,同时预测对话或短文可能涉及的问题,要善于利用前后句,上下文加以推理和判断,特别注意利用关键词、过渡句,如:although, however,because,as a result,so等,这些词对上下文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及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测。(3)抓关键词和主要信息。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边听边记录关键词、重要的信息及数据等从而抓住听力材料大意。

综上所述,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认真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听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另一方面,学生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提升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韩慧.如何系统的进行听力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4(4).

[2]杜军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究[J].文教群论 2007(1).

[3]杨静洁.英语语音对英语听力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J].潍坊学院学报,2009(2).

英语口语中的听力障碍 第11篇

1.不良的听力习惯。就目前现状来看 ,很多老师和学生并未对听力教学和学习加以高度的重视。在听力教学实践中,仍停留在让学生听,让学生做,然后对照原稿评讲的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上。除了强调词汇量等客观性知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听力习惯对学习质量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有障碍, 是因为在听力过程中注意力无法集中, 甚至有的学生是因为坐姿不当或者文具选择不恰当而影响了听力的效果。甚至连老师也存在不良的听力习惯, 例如在选择听力材料时自己并未进行仔细的教学研究,以至于选择的材料发音不准,篇幅不合要求,从来导致了学生心理上对听力的抵触情绪。

2.语言环境的缺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听力前两题必错的现象,就像一种“魔咒”一般。然而在对照原稿之后,发现前两题反而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在听力练习的前半段,学生最大的问题是难以融入英语环境, 这也反映了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就本研究看来,语言环境的缺乏主要指的是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在目前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接触到一个标准全面并触及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口语及听力环境, 再加上对听力疏于练习, 因此在听力考试中乍然听见外语会觉得很难适应, 无法顺利地输入英文并对中文的输出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就陷入了我们上文所说的“魔咒”的怪圈。

3.消极情绪的存在。在现代教学和考试中 ,越来越多地要求老师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及时纠正其学习过程中的不良情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曾提到,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克服学生的消极畏难情绪至关重要, 需要积极引导并将消极被动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着紧张畏难情绪, 很多学生表示做听力的紧张程度远远大于做阅读等其他单项, 首先听力是考试中最先进行的部分, 学生们正处于紧张和期待的情绪当中。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听力不同于其他书面单项,它存在着一种未知因素会增大学生的紧张程度。与考场上的紧张焦虑不同,在日常的听力学习中,学生大都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动力。在平时的训练中,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学生习惯于得过且过并对自己的听力学习成绩不抱希望, 最终考试中就感到无力回天,只能碰碰运气。最终听力的进步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到英语的整体学习质量。

二、针对现存障碍,教师应采取的教学对策

1.目的性地选择听力教学材料。上文我们提到 ,教师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应该有目的地选择听力教学材料。以下两点是听力选材两个关键:( 1) 生词难词不易过多。在语言学习中,有的家长和老师会一味追求所谓的难度,其实这不仅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没有帮助, 反而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一般来说,应挑选符合考纲和学生普遍水平的材料,建议生词难词不要超过8个以上。( 2) 录音的语速、语音及语调必须符合教学要求。在选取录音应该挑选正规权威机构出版的影音资料,以确保录音的质量。更应该选择由英美国家人士所录制的听力材料, 使学生更能适应真正外语交流的语音语调。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逐步增加听力材料的难度, 让学生在慢慢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攀向新的高度。

2.创新性地采用新媒体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听力练习往往局限于学生听录音和做题,这种练习形式非常单一且内容比较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将传统的听力课转型, 升级为视听说课并配合新媒体教学仪器进行视觉、听觉全方位的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曾经给学生听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篇演讲, 由于相关背景知识掌握得不充分和生词较多, 学生们听完录音材料后完成的质量较差。在这篇练习后,我们为学生播放了奥巴马当时的演讲视频,视频中还穿插了他所提及的各种事件的影像资料,在这种练习模式下,大部分学生的完成质量都比较理想。由于国内极少有考试采取视听说形式, 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训练使用。当学生们接触了一个新知识点或难点,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听力训练。

三、针对现存障碍,学生应采取的学习对策

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因素在听力学习和考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视, 之所以很多学生会陷入听力障碍的怪圈,一定程度上也是心理素质不够强。( 1) 减少焦虑情绪。除了相应的心理暗示外,学生应该平时勤加练习,培养一个良好的、持久的听力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做到从容镇静。( 2)激起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克服了畏难情绪后,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听力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多听多练,接触一些自己喜欢的话题和材料,平时也尽可能地多用英语相互交流。

2.学习有效的听力技巧。在听力过程中 ,很多学生存在听得懂,记不住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采用速记的方法。这里的速记不是要求学生像口译工作者那样,将全文记下,而是在听懂大意的基础上, 对一些做题的关键信息进行快速记录。根据听力的特殊性,我们可以了解到速记是个讲究时效性和易懂性的过程,因此学生们在听力训练的过程,应该有意识地去简化一些文字记录,尝试用符号进行表示,并形成一定的规律。

总之,影响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障碍因素多种多样,教师和学生应当理性分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从而使听力障碍得以清除,最终实现学生听力水平地不断提高。

摘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和考试中,语法和书面能力是我们思考研究的重点,但听力作为交流活动的基本形式也越发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同时英语听力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随着引发讨论。一般来说,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障碍因素很多,本文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出发,进行双向的分析和归纳。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