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3
1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精选10篇)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1篇

药物分析口诀

发表于:2014-06-24 09:10:52

有一些,不过都不系统,药物分析不容易产生口诀;

比如可以与三氯化铁反应进行鉴别的药物:阿丙此生死对头,七个字分别代表:阿司匹林、丙磺舒、雌激素、肾上腺素、四环素、对乙酰氨基酚、头孢羟氨苄。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2篇

抗菌药物口诀总结

1.青霉素首选

废草溶了长葡萄,白炭破气也能好。勾搭梅毒回归热,青霉素都能治疗。

2.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名称及分类 青V耐酸口服好爽,羧苄哌拉铜绿能抗。氨苄阿莫号称光谱,产酶就用甲苯氯双。

3.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 耳毒肾毒肌肉毒,过敏仅次青霉素。

4.链霉素作用

链霉素、链霉素,链结鼠和兔。

5.红霉素的不良反应 红霉素类伤胃肠,心肝儿中毒耳受伤。

6.红霉素类等作用机制 30而立四环素,红绿林中50载。

7.红霉素作用

百支空军都选红,衣服淋湿也勇猛。

8.四环素类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四环素,治四体,衣支螺立最好记,普通细菌不能用,霍乱布鲁鼠和兔,胃肠反应肝受伤,二重感染牙齿黄,前庭反应光过敏,孕妇儿童徒悲伤。

9.多肽类药名及不良反应 万古去甲来**,杆菌肽多黏菌素,多黏阴杆余阳性,脖子红了耳肾毒。

10.氯霉素类不良反应 绿骨灰,多恐怖!

11.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 沙星会把跟腱伤,不满十八不要尝,血糖乱了心中毒,精神失常怕见光!

12.磺胺类不良反应 磺胺最爱跟甲氧,双剑合璧作用大,过敏反应最常见,伤肾喝水碱来帮,抑制骨髓肝中毒,光敏反应切莫忘。

13.抗疟药

(一)乙胺预防伯氨传,氯喹青青发作管。

14.抗疟药

(二)进入疟区怎么办? 乙胺嘧啶来预防,控制症状用氯喹,根治须加伯氨喹,伯氨喹,能耐大,防止传播和复发。

15.抗真菌药名称和首选 奶粉浅黄色,水井一定深。首选:

念珠菌首选氟康唑:打坐念佛。曲霉菌首选伏立康唑:屈服。

隐球菌病:隐藏两胞胎,然后氟康唑。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3篇

笔者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对临床分离出的12株细菌进行鉴定, 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临床常用的14种抗菌药物对这12株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以期为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重要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

近期从山东省、广西省不同地区临床疑似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病死鸭中分离到12株细菌, 命名为Y1~Y12。

1.2 培养基及试剂

增菌液 (批号为200804623) ,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MH肉汤 (批号为20071107) , 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胰蛋白胨大豆肉汤 (批号为20070508) , 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化微量鉴定管 (批号为20100918) 、麦康凯琼脂 (批号为20070716) 、犊牛血清 (批号为080922) , 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其他培养基, 自制。

1.3 药品

环丙沙星 (含量98%, 批号为111002) 、阿莫西林 (含量98%, 批号为101112) 、氨苄西林 (含量95%, 批号为090308) 、多西环素 (含量95%, 批号为111008) 、庆大霉素 (含量75%, 批号为110119) 、头孢噻肟钠 (含量98%, 批号为101108) 、磷霉素 (含量85%, 批号为100808) 、黏菌素 (含量90%, 批号为100701) 、左氧氟沙星 (含量95%, 批号为100819) 、头孢曲松钠 (含量90%, 批号为090229) 、亚胺培南 (含量90%, 批号为101002) 、头孢吡肟 (含量85%, 批号为091203) 、氟苯尼考 (含量98%, 批号为100302) 、阿米卡星 (含量85%, 批号为110103) , 均由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4 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与鉴定

无菌采取病死鸭心脏、肝脏和脑组织等病料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 置于烛缸内, 37 ℃培养16~48 h。观察菌落形态大小, 挑取单个疑似菌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作纯培养;取纯培养的单个菌落涂片, 进行革兰染色和瑞氏染色, 镜检, 观察其形态特征;取分离菌株的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微量生化鉴定管中, 置37 ℃恒温箱中培养16~48 h, 观察结果。

1.5 药敏试验

首先将分离菌接种于新鲜肉汤中, 37 ℃培养12 h;然后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 37 ℃培养12 h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适量增菌培养液中, 37 ℃培养12 h (使用前稀释10 000倍) 。用电子分析天平精确称取以上14种药物溶解于10 mL无菌纯化水中, 配成初浓度为1 280 μg/mL的药物储备液, 使用前再稀释, 4 ℃存放不超过1周。选用微量稀释法, 即将药物稀释为128, 64, 32, 16, 8, 4, 2, 1, 0.5, 0.25, 0.125, 0.062 5 μg/mL, 分别接种分离菌, 37 ℃培养18~24 h, 然后放于有黑底板的光线下观察结果, 记录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结果

从发病鸭的心脏、肝脏和脑中分离出的可疑菌株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 菌落表面光滑、隆起, 呈圆形 (似奶油) ;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隆起、露珠样、大小均一的菌落。

2.2 染色鉴定结果

菌体为革兰阴性, 单个或多个存在, 呈短小杆状, 不形成芽孢;瑞氏染可见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

2.3 生化试验结果 (见表1)

注:-表示阴性;+表示阳性。

由表1可知, 12株分离菌均不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 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 接触酶试验和过氧化氢酶分解试验结果为阳性。参照有关资料, 上述生化特性符合鸭疫里氏杆菌的生化反应特征。

2.4 MIC值的测定结果 (见表2)

由表2可知:分离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 其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0.062 5~16 μg/mL、0.062 5~32 μg/mL、0.062 5~32 μg/mL、0.062 5~>128 μg/mL;对其他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大多都在0.062 5~128 μg/mL范围内。另外, 上述多种药物对Y4菌株的抗菌活性不好, 说明Y4菌株对多种药物的耐受性较高;对Y7、Y8的最低抑菌浓度多是0.062 5 μg/mL, 说明Y7、Y8菌株对各种药高度敏感。其他菌株由于本身之间的差异性和用药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

3 讨论

鸭疫里氏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的敏感性较高, 其中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抗菌活性最高。头孢菌素类为广谱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杀菌力强, 抗菌谱广, 毒性小。头孢吡肟能耐受多种β-内酰胺酶的破坏, 因此抗菌活性较高。而且, 由于头孢吡肟属新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临床应用较少, 因此细菌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亚胺培南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 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 因此临床上一直是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而且由于亚胺培南的价格较高, 在动物治疗方面应用较少, 因此临床中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鸭疫里氏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敏感, 其最低抑菌浓度较低。氟喹诺酮类药物 (FQs) 的特点是抗菌谱广, 杀菌力强, 临床疗效好, 动力学性质优良 (吸收快, 体内分布广泛, 可多途径投药) ,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多西环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 多西环素内服后吸收迅速, 生物利用度高, 组织渗透力强, 易进入细胞内, 体内外抗菌活性都较高。该类抗生素主要引起细菌胞质膜通透性改变, 使胞内的核苷酸等主要营养物质外泄, 而迅速抑制DNA复制, 还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在A位置上特异性结合, 阻止氨基酰-RNA在该位置上的联结, 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鸭疫里氏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敏感, 该类抗生素的突出特点是水溶性好, 性质稳定, 抗菌谱广, 对多种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效。目前, 治疗鸭疫里氏杆菌病多选择氨基糖苷类药物, 如阿米卡星、小诺米星、安普霉素等。阿米卡星为半合成氨基糖苷类药物, 抗鸭疫里氏杆菌活性较强。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4篇

【摘要】通过对天然药物鉴定技术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重点对课程进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决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与实际工作对接的问题,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明确了项目化教学实施的优势,同时分析了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为课程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帮助,为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天然药物鉴定技术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50-02

项目化教学中的“项目”是“课程教学项目”的简称,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要求改造过的一项具体工作。近年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正被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所认同和采用。天然药物鉴定技术(以下简称“鉴定技术”)是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涵盖药用植物鉴别、中药材及饮片鉴定及质量检验等。基于项目化教学法,对“鉴定技术”进行改革的报道较少,本文立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针对其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高职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岗位对接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改革动因

“鉴定技术”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做”,实验课按照理论课的内容进行安排,因而学生易出现知识断层,既不能很好地将实验内容与理论课上的相应知识紧密联系,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课堂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内容差距较大,不能将所学知识技能与今后的工作岗位相结合。所以学生面对实验内容的开展感到困惑,不能真正理解实验目的,也并不清楚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今后能够做什么,使学习成为负担。

二、改革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理论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具备较快适应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让教学过程与工作岗位相对接,我们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是连锁药店、医院药房药库、药厂的调剂、生产和质检等一线岗位。

针对实际岗位要求,我们首先确定了与本课程相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即中药检验员岗位,根据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三、项目化改革的教学案例

(一)课程目标定位。根据该岗位的实际需要,应注重培养学生熟练查找并运用国家及行业标准对药材进行取样和整体性检查,并制定出相应的鉴别流程。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和口头,中文和外文),独立获取、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分析、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内容按照以上目标进行重新设计,现以根及根茎类药材中的大黄,黄连和黄芩等药材为例:以往的授课方式是理论课堂讲授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和理化鉴别,实训课堂分别观察药材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这样的方式往往理论和实践相分离,通常知识须讲授两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对药材没有直观印象,缺乏对药材的感性认识;实训课上虽有了具体的药材,但学生不能抓住理论课讲授的鉴别要点,也缺乏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知识技能的锻炼。

项目化改革后,面向岗位重新设计课程,打破原有的知识编排方式,将大黄,黄连和黄芩等药材整合成一个实际工作项目,项目就以包含这些药材的中成药为研究对象,因此该项目可设定为三黄片原材料及成品的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药典的标准进行检验报告的设计,报告格式以药厂实际检验报告为模板,分别对三黄片的三个原材料大黄、黄连、黄芩和三黄片的成品进行相应的鉴别和检查(见表1)。

表1天然药物鉴定技术项目化教学内容示例

项目具体项目内容及工作任务

药典的使用及资料收集药典的使用

检验报告的设计

三黄片原材料与成品检验原材料:大黄、黄连、黄芩性状鉴别、常规检查和显微鉴别

成品:性状、显微性状和药用部位相似药材的鉴别

(三)课程教学实施。项目在具体实施时分组进行,每小组5~6人,选小组长1名。项目实施前,小组长要做好任务分配,并带领各组对即将开展的项目进行充分准备,包括资料的查找、整理以及检验报告的书写,再进行具体项目实施,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三黄片的项目为例,在原材料检查的实际项目中充分考虑本课程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三种原材料的药材性状特点,并能够进行性状描述,突出鉴别特征描述,如大黄的“星点”结构,黄连的“过桥”;在显微鉴别中,重点掌握药材的显微特征,如大黄的草酸钙簇晶、网纹导管,黄连的鳞叶表皮细胞、石细胞,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显微镜找到相关特征,并绘图;理化鉴别中除对大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进行微量升华实验,检查结晶性状外,还要求学生借助紫外灯观察黄连木质部的金黄色荧光;在检查项下,要求学生检查黄连和黄芩的水分含量,根据药典要求首先采用干燥失重法,对黄芩药材水分进行测定,同时再利用快速水分测定仪,对黄连药材进行水分检查,注重相关测定方法的学习,对比两种方法的优劣。

在对三黄片的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之后,要求学生以已观察的大黄、黄连和黄芩为中心,发散记忆性状、功效或药用部位相似的药材。参考杨雄志老师的做法如大黄、黄连属于条状根茎类,相类似的药材还有绵马贯众,黄芩属于直根类,相类似的药材有牛膝、川牛膝、银柴胡、白芍、葛根、甘草、黄芪、党参、桔梗等。项目完成后,各组可以进行讨论并完成相关检验报告的书写,由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四、项目化改革的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一)建立知识与岗位的联系。实验内容源自教材,而教材中知识的编写按章节进行,所以实际的工作过程被章节间隔难以还原,知识与岗位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工学结合遇到困难,而项目化课程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中成药的检验”项目为载体,将中药检验员的工作情景引入教学,以实际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方案、安排课程顺序,模拟实际中药检验员的工作环境,在兼顾课程核心技能的同时大大缩短教学与岗位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

(二)突破传统提高教学质量。鉴定技术的传统教学学生缺少工作情境体验,因此学生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差,对知识没有渴求的欲望,也没有运用知识的动力,而在项目化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还能通过让学生参与解决与自己今后密切相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问题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将学生置于工作任务中能够促使他们围绕中药检验员的工作流程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项目开始前,学生通过自行查找项目资料,可以提高自学能力;项目执行过程中,班级分成若干检验小组,每组模拟公司管理选出检验组长,要求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检验组之间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也要进行合作,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将工作情景引入教学并带着任务学习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示愿意参加项目化教学。

五、项目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项目化改革,在项目选择和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一)学科交叉的影响。由于在开设天然药物鉴定技术的同时,有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实训课程的开设,为避免重复试验,节约资源,充分发挥本课程特点,在项目选择中没有开设薄层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和含量测定的项目。因此,如何进一步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模拟真正的工作岗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学生学习效果难以统一。不同学生对于项目化改革的适应性不同,某些学生会不习惯不按教材顺序上课,因此,学生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渐入佳境。另外,课程中运用了团队作业的模式,以至于有时发现个别学生在模拟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参与度较低。

六、结语

鉴定技术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促使学生在完成中成药检验的项目后达到了了解中药检验员的实际工作过程以及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项目化改革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在最后的项目考核中学生都能够从容应对,并且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学成果明显。

项目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显著优势,但在实际推行中课程改革的程度难以把握,因此,要想为市场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深化项目改革将成为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杨雄志.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院内课题(WZ2011ZA02)

【作者简介】刘安韬(1980-),男,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天然药物活性研究与开发。

古陶瓷鉴定口诀 第5篇

款为阴雕识为凸,识写器内款外书,古陶瓷鉴定口诀。

注解

阴刻为款,浮雕为识,款在器外为款,款在器内为识。

312.款识初鉴

大明大清有三多,双圈双方是两多。

光绪方圈都很少,清书篆款无框多。

注解

明清朝款识用双圈,双方的不少,但光绪时期用方、圈都很少,基本不用框,清朝用篆书时用框的少。

313.款识

有款有识阴阳款,阴雕阳刻诗句款。

一二三四五六七,人名地名堂府款。

生平生死百岁纪,正草隶篆艺花款。

供奉供养赠赐送,人物动物植物款。

纪年说明点画岁,红蓝黑白色彩款。

先朝瓷器后朝书,釉上釉下堆料款。

堂名吉祥开先仿,点釉掺奇特料款。

窑名域名赞颂记,寄托押花印章款。

道观庙宫八仙友,梵文巴文外文款。

圈方各型有单双,千款万记不走眼。

注解

这段写了几十种类型的款识。如:生平款,生死款,百岁款,纪年款,各种民族文字款等等。

314.宋、元、明、清款辨

款识最早始于宋,政和年制与内府。,元瓷辘轳及枢府。

绝无年号为款识,明瓷款识多种属。

挂黑绘印凹雕花,狮滚球雕贵称祖。

球内藏款为一绝,明款造字站居主。

清朝避姓只写制,清代顺治楷为主。

康熙款火多花样,单双方楷篆无主。

满回喇嘛梵文有,凸凹雕绘各互补。

款识有较多记载的是宋代,元朝早期有写画一个辘轳图案的,有书写枢府的还有写一、二、三等,如:钧瓷就用数字款,到明代款开始大量用款。

315.款识定位

对准器件正中央,左右戟耳才正当。

对准正西不偏离,主画在中才相当。

依款找出左和右,成对常常差地方。

注解

款的位置很重要,一般是很正的,这要对准器形的中央,正面。常有仿品、民窑仿得,但字形和色料、款位置都不正。

316.明清瓷款鉴

宣德正德德无横,成化成字点无形。

製字衣旁不过刀,弘治字正款小型。

万历万字观草头,康熙水字求无横。

製字衣部无上点,雍正款识一手成。

乾隆乾字篆的怪,光绪款识粗大宏。

民-国细弱字无力,细看圈足伪难成。

大明款识四六分,明字日月似平行。

四字多篆六多楷,单双方圆框细评。

中国古瓷器历朝历代仿品鉴别

在中国古瓷历史长河中,有后朝仿前朝,后代仿前代的情况,认识和鉴别这类瓷器很重要。因为产品好才有人仿,仿制品不是假冒品。人们都是仿好不仿坏,仿得值得才仿,仿得不一定不好,仿得肯定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不见得价值不高,也许价更高。认识真假才知好坏,假中有历史,有真正的高仿品。高仿品也有珍品,这要看鉴赏水平和仿品本身。可收藏仿品,不愿收藏假冒品,总之,要明白历史上后代按前代原型的制作的产品和造假有区别,仿品和仿制有区别,仿制品和现代假冒也有区别。虽然是老的又是真的,但量很大,做为珍藏就需要考虑是否有珍藏价值。

认识明朝各代按元代器物所造的产品

在中国青花瓷器历史中,明代是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永乐和宣德时期用苏料造了很多像元代的瓷器,对这部分瓷器要认真的对待。在宣德以后也同样造了很多好的像元代器形、元代纹饰瓷器,但主要是用回青和其他几种国产料。明代在青花瓷器中按照元代青花瓷的形状和纹饰也仿造了很多,早期是用苏料仿造的,这部分瓷器是成化以前,而成化以后嘉靖时期没有那么多的苏料,所以仿得不可能很像了,又加上胎釉的应用原料也不同了,工匠也不同了,所以这部分产品比较好鉴别,但这要很好的学习鉴别料色和料的特点才行。因此要掌握各代的用料和元代的用料不同才是根本。

另外对历代的仿品要有正确的观点。一件明朝仿前朝、后代仿前代的瓷器,它不但是仿品,也是一件老产品,老瓷器。它和现代的造的假冒瓷不一样,因此在认出仿品时还要看是什么时候仿得,是官仿还是民仿,是名人仿还是造假,古董鉴定《古陶瓷鉴定口诀》。不要认为仿得就是假的、不好的,这样才能保留下是仿得又是老的,如:冯先铬在中国陶瓷一书498页认为宣德仿烧的汝、官、哥瓷器是宣德的官窑仿烧的,因此是有价值的产品。

349.明瓷有元纹饰并非仿品

大笔涂抹元画展,永宣小笔醮料触。边框双勾不填色,深浅色辨小笔触。

纹饰勾线小笔填,蕉叶中空色不补。

注解

明代初期还用元代器形,元代的料。不过纹饰有了些变化。这部分瓷器不可能在器形纹饰上随之就变。因为政治上的变化不能一下子就影响到瓷器。所以在任何一次改朝换代,都不可能将瓷器工业立刻改变。特别是常常出现两朝并存的现象。如:朱元璋在南京称皇立都,而北京元朝还在;努尔哈赤在沈阳称皇立都,但到第三代才攻下北京,推翻了明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像对这样的历史时期的瓷器,时代特征要注意。如:明早期瓷艺匠人用笔有了变化,改元代大笔涂抹为小笔触,边线用双勾线,蕉叶中间空芯。

350.有元代纹饰特征不是仿品

元代花叶葫芦相,明代画叶已变相。

明龙立发披发凶,龙头龙爪更猛相。

注解

明朝早期的瓷艺匠,还是元朝做瓷艺的人。基本上器形、料没多大变化,但也有小的改变。元代画花叶子是葫芦型叶,到明代画得叶子就变型了,不太像葫芦叶子了。

画龙也改变了元代的粗线条和小龙头。而是龙头大,立发、披发都有。龙爪也少用三爪、四爪了,而多用五爪了。显得龙更威风、更凶猛、更好看。

351.明代早期瓷器不能认为是仿元代

元末明出瓷无仿,瓷艺变化非官常

明代小笔修足好,器形用料是元厂。注解

明早期的瓷器、形状、用料基本上是延续元代制作的工序。这样制作出来的产品不能叫仿品。因为瓷器不会一下子随朝代的改变而变化。在用料、器形上,哪个朝代都是如此。不能一下子改变上一朝代的制作技术。但是,仔细看也会发现在制胎和画工上有所变化。这不是朝代造成的,而是瓷艺人本身技术的发展变化造成的。如:明代早期用小笔触画,底足修的比元代整齐。所以这给后人留下了辨别的依据和历史痕迹。但这都不能称为仿品。是历史变革时代的产物,在这一点上要十分注意。

352.明洪武时期的瓷器与元代的不同

洪武瓷器有元相,纹饰器形特别像。

洪武仿元从底看,糙底挂红不一样。

青料发灰双勾线,仔细辨别不能忘。

注解

洪武时期和元代接近,窑工基本是元代的,在器形和纹饰上和元代近似,但洪武时有苏料也有其他国产料所以青色有的发灰,在画法上出现双勾线,这是不同于元代画法的。洪武多糙底,有的抹一层褐红色的釉浆,仔细鉴别从纹饰上、苏料、底足等还是看得出来的。

353.永乐宣德时期的瓷器与元代的不同

永宣仿元用苏料,但是料精要知道。

画法底足都不同,色如元代难做到。

器形削足有变化,滑润程度可断到。

注解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也按照元代的瓷器生产过,但是可以看出来。因为在永乐宣德时期虽然是苏料,但对苏料的加工淘洗比元代精细,因此青花发色比较好,铁斑也不像元代一样,另外胎土加工也和元代不同。如永宣削足比较规矩,胎土已不是元代时的滑,而是滑中带润,虽然不像清代糯米汁一样的润滑,但已出现润。这些现象都可以断出永宣和元代的不同。

354.成化时期与元瓷器的不同

成化苏料并不多,别料不像不用说。如果苏料仿元代,画工浓色看的多。

质量体型刀工看,成化仿元难度多。

成化仿元大部分不成功,因为苏料少,加工工艺也不同,胎、底、削刀的技法都和元不同,所以是元是明比较好断,如:质量、成化轻、型也不同。料色也不同于元。元的铁斑重,成化的很浅,浓艳程度也不一样。

355.成化以后仿元代瓷器难

成化以后看青料,没有苏料用各料。

纹饰画法料不同,要仿苏青和谁要。

成化以后要仿元,料色实在难做到。

注解

成化以后几乎没有进口苏料,用其他的各种料勾对,但都难以和苏料对比,另外画工纹饰也都不同,如果在胎釉上不同,再仿也难成功,要是成化以后每个朝代的用料就更容易断出什么时代仿得,如:要是嘉靖仿得可能是用回青或石子青进行勾兑,仔细看是能看出的,能看出是不是苏料比较容易,但要看是什么料勾兑的比较难,这要经常的练才行。在明代成化以后各朝用料特征比较明显,因没有苏料,对其他料了解的清楚就能成为重要的鉴别依据。

356.浙料应用朝代

苏料、石子青、回青、平等青、珠明料

元有苏料国产料,两料都用要知道。

永乐苏料晕散艳,成化平等淡雅笑。

正德石子浓带灰,回青石子混的妙。

嘉万回青掺石子,散而不收解决掉。

回青幽青掺石子,万历中期用浙料。

嘉靖也用珠明料,只是少用要知道。

注解

元代基本上用苏料,但也用其他料如石子青等国产料,永乐、宣德大量用苏料、用的也好。成化采用平等青,景德镇产也称陂唐青,色泽淡雅、用的好。正德时期就开始采用回青为主,为了色正掺了石子青。到嘉靖万历时开始大量用回青掺石子青,掺石子解决了回青幽青散而不收的难题,石子青掺的好,每两加一钱石子青。到万历中期就开始用浙料了,到清初期也用浙料和珠明料,嘉靖已开始少量用珠明料。

357.成化时期多用平等青

平等青料成化兴,另有名字陂唐青。

淡雅不散可细绘,斗彩用料平等青。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6篇

中药作为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药材之真伪、优劣,关系到临床用药之安全、效,因此,中药鉴别是一切中药生产、应用、研究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每年执业中药师考试中,中药鉴定的考点比重较高,占34-35分,因此广大执业药师考生一定要重点复习中药鉴定部分。

1.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17个)

“大老虎上高山,长白龙系紫草,三个人敢抢仙丹”。

大黄、虎杖、藁本、山豆根(北豆根<根茎>)、徐长卿、白前、白薇、龙胆草、细辛、紫菀、茜草、三

七、人参(西洋参<根>)、甘草、羌活、威灵仙、丹参。

【须根系:徐长卿、白前、白薇、威灵仙、龙胆草、细辛、紫菀、茜草。】

2.药用部位为根茎的药材:(19个)

“二术串联附玉狗,北山跟静射母鹅,将石升麻黄土楼”。

苍术、白术、川芎、(黄连、胡黄连)、香附、玉竹、狗脊、北豆根、山药、射干、知母、莪术、姜黄、石菖蒲、升麻、黄精、土茯苓、重楼。

3.药用部位为块根的药材:(9个)“何太草块根,三冬百地金”。

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川乌<母根>、草乌<子根>)、(天冬、麦冬、山麦冬)、百部、地黄、郁金。

4.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7个)“两天三泻胡半白”。

“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及)。

5.药用部位为根的药材:(32个)

牛膝、川牛膝、赤芍、白芍、南沙参、北沙参、西洋参、党参、玄参、苦参、葛根、粉葛、 商陆、银柴胡、防己、防风、板蓝根、地榆、黄芪、黄芩、远志、白芷、当归、前胡、柴胡、秦艽、紫草、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木香。

6.名称有“子”却非种子的果实类药:(9个)“牛郎织女地上会,鹰蛇起舞补骨头”。牛蒡子、栀(织)子、女贞子、地肤子;

金樱(鹰)子、蛇床子、枸杞(起)子、五(舞)味子、补骨脂。

7.产地加工需要发汗的中药:(5个)“厚杜续玄苓。”

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8.皮类用药部位:

皮类三字属根皮,肉桂合柏仲树皮,厚朴秦皮枝干皮,外加厚德生有根。

根皮:皮类出现三字的,除了合欢皮,都是根皮。桑白皮、白鲜皮、牡丹皮、香加皮、地骨皮。树皮:肉桂、合欢皮、黄柏、关黄柏、杜仲。枝皮、干皮:秦皮。根皮、枝皮、干皮:厚朴。

9.全草类中药: “全草金车办公地”

(川)金钱草、车前草、半枝莲、蒲公英、紫花地丁。广金钱草是地上部分。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南阳市中心医院收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送检的临床标本 (包括血液、痰、积液、引流液、胸腹水、尿、粪和伤口分泌物等) , 用贝瑞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分装配制的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来做菌种鉴别, 用温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真菌药敏纸片、沙堡弱培养基、葡萄糖-美蓝MH培养基来做药敏。

1.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描述分析, 两样本之间的差异比较用校正的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菌株构成

分离出231株真菌, 占总标本的14.33%。其中酵母菌178株, 菌种鉴定、药敏后经有效资料筛选, 选出159株酵母菌。菌株构成情况见表1。

2.2 药敏试验结果

159株酵母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 结果显示: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总敏感率为95.6%, 对伊曲康唑的总敏感率为76.7%。五种念珠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敏感性最高, 对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最低;白色念珠菌与其它念株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一致, 其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白色念珠菌与其它念珠菌对酮康唑的敏感性一致, 其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于其它念珠菌, 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热带念珠菌对克霉素的敏感性最低, 与其它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试验结果见表2。

3 讨论

南阳市中心医院真菌感染位居第二, 表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应重视真菌所造成的感染。假丝酵母菌159株中白色念珠菌最多见, 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1,2,3], 这提示白色念珠菌是南阳市的主要致病性酵母样真菌, 但白色念珠菌感染率下降, 其他念珠菌感染率上升, 与1998年重庆地区念珠菌分布明显不同[4], 与2005年以来所报导的念珠菌分布相一致[1,2,3]。本研究中热带念珠菌感染率为25.8%, 与文献报导相比较高[1,2,3], 这说明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已经改变了念珠菌菌种的分布。159株酵母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 结果显示:五种念珠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敏感性最高, 白色念珠菌与其它念株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一致。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总敏感率为95.6%, 对伊曲康唑的总敏感率为76.7%, 对两性霉素B的总敏感率是74.8%。这说明氟康唑仍然是深部感染真菌临床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念珠菌对酮康唑的敏感率是98.1%, 白色念珠菌与其它念珠菌对酮康唑的敏感性一致, 这说明酮康唑是浅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本资料提示耐药念珠菌存在交叉耐药情况, 对几种药物都耐药。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除一株对伊曲康唑敏感外对其余都耐药。白色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于其它念珠菌, 所以临床白色念珠菌深部感染宜选用氟康唑与伊曲康唑。热带念珠菌对克霉素的敏感性最低, 这在临床指导用药上亦可作参考。

五种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最低, 可能与药敏试验中所用培养基有关, 用的是葡萄糖-美蓝MH培养基而不是温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PMI 1640培养基, 使抑菌圈变小。

资料显示, 近10年假丝酵母菌的种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且它们对抗真菌药已产生耐药性。在下一个十年, 抗真菌治疗可能因抗真菌药的耐药性而变得日益严峻, 因此有必要对真菌的流行病学情况及药敏情况进行连续监测以指导临床上预防真菌感染以及抗真菌治疗。

参考文献

[1]邹进晶, 胡苏萍, 杨炯, 等.武汉城区致病性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武汉大学学报, 2005, 5 (3) :383-386.

[2]陈翠珠, 徐英春, 王澎, 等.1557株酵母菌的鉴定及其药敏试验分析.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 6 (3) :134-138.

[3]陈腊梅, 李春阳, 徐永豪, 等.临床分离161株念珠菌菌种鉴定及氟康唑药敏试验分析.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 6 (3) :138-141.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8篇

关键词:犬;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分离;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S858.29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170-02

收稿日期:2013-07-19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2008);2011年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项目(编号:2011);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编号:10K043);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2012);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计划项目(编号:2013FJ3018);湖南省常德市科技局项目(编号:2013NK02)。

作者简介:李淑红(1964—),女,山东禹城人,硕士,教授,从事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与研究。E-mail:wangren6332@163.com。腹泻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经过中表现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具有腹泻症状疾病的统称,可导致犬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工作能力丧失,幼龄犬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病犬表现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或稀粥样。由细菌引起犬腹泻较常见,犬的肠道内有大量潜在的致病菌,但不是每种细菌都与临床疾病有明确的联系。引起犬肠道感染的致病菌包括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属病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弯曲菌属病菌、毛状芽孢杆菌、梭菌属病菌、葡萄球菌和志贺菌属病菌[2]。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其次为犬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别称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3]。本试验通过对5例犬腹泻病粪便进行采样、分离鉴定、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抗致病菌的敏感药物,为临床用药和治疗犬腹泻病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氢氧化钠、蒸馏水、无菌水;结晶紫、番红、碘液、香柏油、二甲苯、95%乙醇等。11种肠埃希菌属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由浙江省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营养琼脂(NA)、麦康凯培养基(MAC)、伊红-美蓝培养基(EMB)、SS琼脂培养基、亚硫酸铋琼脂(BS)成品均由浙江省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营养肉汤(NB)、革兰氏染色试剂由微生物实验室配制。

1.1.2药敏纸片药敏纸片为浙江省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采用美国NCCLS最新药敏试验法规制备的标准厚纸片,直径6.35 mm,纸片含药量符合标准。本试验共选用17种药物敏感试纸,包括新霉素(新)、羧苄青霉素(羧)、氨苄青霉素(氨)、头孢拉定(VI)、卡那霉素(卡)、先锋霉素V(V)、阿莫西林(莫)、四环素(四)、红霉素(红)、万古霉素(万)、妥布霉素(妥)、复方新诺明(复)、呋喃妥因(呋)、萘啶酸(萘)、链霉素(链)、庆大霉素(庆)、多黏菌素B(多)。

1.1.3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生物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燥箱、无菌操作台、微量移液器等。

1.1.4病料来源湖南省常德市城西宠物医院提供5只腹泻犬,其中有3只丝毛犬、1只中华田园犬、1只小型猎犬。

1.2方法

1.2.1培养基配制营养肉汤的配制:称量10 g蛋白胨、5 g牛肉膏、5 g氯化钠,混合溶解于1 000 mL蒸馏水中并煮沸,校正pH值至7.0~7.2,装于锥形瓶中经121 ℃灭菌 15 min,冷藏备用[4]。营养琼脂(NA)、麦康凯培养基(MAC)、伊红-美蓝培養基(EMB)、SS琼脂培养基、亚硫酸铋琼脂(BS)成品按说明配制,备用。

1.2.2病料的采集用无菌棉拭子插入病犬直肠,旋转取其粪便,迅速放入装有灭菌营养肉汤的5支试管内,封盖贴标签,放入37 ℃恒温箱中增菌培养18~24 h。

1.2.3细菌的分离培养取少量用肉汤培养基培养24 h的菌液,在NA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置于37 ℃恒温箱中培养 18~24 h,再挑取单菌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分离、培养。如此反复,直到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相同时,再挑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并镜检[5],观察菌体大小、染色特征;并分别接种于EMB、MAC、SS、BS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生长、形态、颜色、色泽、大小等。

1.2.4生化试验将疑似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细菌接种到细菌生化测定成套试剂微量管中,37 ℃恒温箱培养18~24 h,观察并记录结果。

1.2.5药敏试验选用17种药物敏感试纸,采用目前各实验室广泛采用的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纸片琼脂扩散法(disc agar diffusion)即Kirby-Barere法,挑取1/2个已分离鉴定的菌落接种于含5 mL营养肉汤的试管中,置37 ℃恒温箱中培养18~24 h,取出,与麦氏标准管进行比较。若肉汤浊度不够,则继续培养;若肉汤浊度过高,则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调节至与0.5麦氏标准管浊度相同。取直径90 mm的平皿,琼脂厚度约4 mm,用移液枪取菌液200 μL于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心,用刮铲从中心开始推平菌液,使菌液遍布培养皿的每个角落,用镊子夹取药敏纸片,每隔2 cm轻贴于培养基上,完成后于37 ℃恒温箱中培养18~24 h,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重复3次,记录结果[6]。根据被测药物按常用剂量、给药时间在体内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将敏感性标准分为3级:敏感(S)、中介(I)和耐药(R)。抗菌药纸片种类、含药量及判定标准参照文献[7](表1)。

nlc202309051120

2结果与分析

2.1犬腹泻病肠道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自5只病犬分离的细菌在NA、EMB、MAC、SS、BS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及涂片染色镜检结果见表2。

将分离的菌株按常规方法分别接种于葡萄糖、赖氨酸、鸟氨酸、硫化氢、靛基质、乳糖、卫矛醇、苯丙氨酸、尿素、氨对微量生化管中,于37 ℃培养18~24 h,观察并记录生化反应结果(表3)。

3结论与讨论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17种抗菌药物中,沙门氏菌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5种药物敏感,对多黏菌素B、四环素2种药物中介,对其他10种药物耐药。大肠埃希菌对红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3种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多黏菌素B、庆大霉素4种药物中介,对其他10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犬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广泛的耐药不敏感现象,可能与近几年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导致细菌遗传性状变异,产生耐药质粒。在疾病治疗中,按规定剂量、规定方法和疗程用药,切勿乱用药,这是避免耐药菌株继续增多的根本方法[8]。因此,在临床选药治疗犬病时,應根据病情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药。根据本次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临床治疗常德地区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犬腹泻病时,可首选妥布霉素药、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萘啶酸、庆大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对细菌敏感性高的药物,以提高疗效,降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代宾,张艳丽,王立芬. 犬腹泻病的危害及其诊治[J]. 养殖技术顾问,2011(10):138-138.

[2]张丽,肖啸,沈学文. 犬细菌性腹泻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J]. 山东畜牧兽医,2012,33(6):1-4.

[3]武守艳,韩一超,陈剑波,等. 犬沙门氏菌病的诊治[J]. 中国兽医杂志,2006,42(6):18

[4]杜连祥,路福平.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5]陆承平. 兽医微生物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23-225,215-216.

[6]倪语星. 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抗感染治疗[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7]M100-S14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第14版信息增刊[S]. 华盛顿: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2004.

[8]朱忠珂,范国英,钟华. 犬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8(16):93-94.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间接诊山东各地70余个牛场的呼吸道病及犊牛腹泻病例, 并采集奶样117份。

1.2 方法

对疑似细菌病病例进行实验室综合诊断和药敏试验,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方案。

2 结果

2.1 牛巴氏杆菌病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并发多器官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3]。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用碱性美兰染色血涂片或组织触片后可发现两端深染的短杆菌。一般认为该菌为条件性致病菌, 平时即大量寄生在牛的上呼吸道黏膜和消化道黏膜上, 当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因素刺激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时, 该菌便可乘虚而入, 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多个组织器官而发生内源性感染和发病[4]。之前一般认为牛运输热的发生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感染直接相关, 但最近研究发现, 牛运输热的发生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高热、间质性及大叶性肺炎为主的一种应激性综合征, 当然, 巴氏杆菌在该病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2.1.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牛呈精神沉郁、目光呆滞、离群独处、食欲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 体温38.9~40.8℃, 严重的患牛抽搐后死亡。剖检可见病牛肺脏高度肿胀, 呈暗红色实变、质度较硬 (图1) , 肺切面小叶间隔水肿、增宽;气管环充血、气管内有泡沫样液体 (图2) ;肝脏暗红色淤血肿胀、质脆;肠黏膜、肠浆膜均见有弥散性出血斑点, 肠黏膜脱落;胃黏膜有弥漫性出血。

2.1.2 实验室诊断

(1) 细菌分离与纯培养:无菌条件下从病牛肺脏、喉头中分离病料划线接种于绵羊血琼脂平板, 倒置放在37℃培养箱中24h后, 可见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湿润而黏稠菌落, 无溶血现象。在45°折光下, 呈现鲜明的蓝绿色并带金属光泽, 边缘有狭窄的红黄色带。 (2) 菌落鉴定:挑取单个菌落、涂片, 干燥后经瑞氏染色, 镜下可见两极着色的短杆菌 (图3) ;经革兰氏染色可见呈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 (图4) 。 (3) 细菌生化试验:分离培养物在进行生化鉴定前需要先检查培养物的纯度。将菌株分别划线接种血平板, 37℃培养24h后观察。如划线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分布均匀, 有可供观察的一定数量的单个菌落, 通过不同光角度观察和比较菌落的一致性。如菌落形态特征一致, 可作为鉴定用菌株;若菌落特征不一致, 则需要继续进行划线培养, 直至菌落形态一致或80%以上菌落一致即可。菌落形态特征一致的菌落, 先进行涂片和革兰氏染色, 镜检特征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后方可进行生化鉴定。生化鉴定可进行如下项目的测定:葡萄糖、果糖、甘露醇、麦芽糖、乳糖、吲哚、VP等, 按照说明进行试验。巴氏杆菌能够发酵葡萄糖、果糖及甘露醇;不发酵麦芽糖、乳糖;吲哚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 (4) 巴氏杆菌PCR检测:根据Gen Bank公布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上游:ATCCGCT ATTTACCCAGTGG;下游:GCTGTAAACGAACTCGC CAC, 扩增片段长度457bp[5]。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 均匀混于含50μl无菌水的离心管中, 置于100℃水浴中煮5~10min, 然后迅速置于冰上冷却5min, 10000rpm离心2min, 上清即为PCR模板。按照常规PCR体系和反应条件 (退火温度56℃) 进行PCR扩增。 (5) 药敏试验:药敏试验可用纸片扩散法和梯度稀释法进行, 目前常用较为经济、简便的纸片法 (K-B法) 。挑取已鉴定好的巴氏杆菌单菌落, 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增菌培养 (37℃, 16~24h) 。比浊法计数后, 用培养基稀释至3×109个/ml[4]。用灭菌棉拭子蘸取稀释后的菌液均匀涂抹于血平板 (或吸取30μl菌液至平板上, 用灭菌L棒均匀涂满平板) , 待菌液吸收后, 按照图5所示贴药敏纸片 (每两个纸片的中心间距应不低于24mm) 。将贴完药敏纸片的平皿置于37℃温箱中倒置培养16~24h后观察结果。根据抑菌圈直径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经分离培养及鉴定, 共从28份疑似病料中分离得到16株巴氏杆菌, 对这16株分离菌进行了以下药物的药敏试验:强力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药敏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2.2 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由物理、化学或微生物等因素刺激奶牛乳腺而引发的一种炎症反应, 其中多种病原微生物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感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该病已经成为危害世界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6]。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 该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发生, 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高达50%, 中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介于46.4%~85.7%之间[7,8]。当前, 主要采取抗生素疗法对该病进行防治, 由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盲目使用、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等诸多问题, 致使疗效较差及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非但提高养殖成本、不利于奶牛产业的发展, 还会通过残留在乳中的抗菌药物威胁人类健康[9]。因此, 及时准确地掌握奶牛乳房炎相关病原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 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该病的防治效果, 对乳房炎相关致病菌的耐药性研究也大有裨益。

2.2.1 奶样采集

从山东地区共采集奶样117份, 样品为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 (根据SMT检测结果而筛选的) 患牛奶样。人工挤奶, 采样前对奶牛乳房及挤奶工双手进行消毒, 手工挤去前3把奶, 而后将奶挤至灭菌的10ml离心管中, 标记后冰浴中运送至实验室待检。送检的奶样短时间保存于4℃冰箱中, 并在12h内开展细菌分离工作。

2.2.2细菌分离与纯培养将无菌采集的奶样摇匀后, 分别取0.1ml接种于绵羊血琼脂平板及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中, 用灭菌L棒涂布均匀。将涂布后的平板倒置放于37℃温箱中培养24h后进行菌落形态观察, 并对可疑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及镜检。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为黄色或白色大菌落, 周围有完全透明溶血圈 (图6) ;挑取疑似菌落革兰氏染色后, 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排列成葡萄串样或短链簇状的球菌;将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置于37℃摇床中进行纯培养。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为有溶血环或无溶血环的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挑取疑似链球菌菌落革兰氏染色后, 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排列成长链状的球菌;将疑似链球菌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置于37℃摇床中进行纯培养。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中的菌落形态为紫黑色并带有绿色金属光泽的菌落;挑取疑似菌落革兰氏染色后, 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棒状杆菌;将疑似大肠杆菌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置于37℃摇床中进行纯培养。

2.2.3 细菌生化鉴定

(1) 疑似葡萄球菌用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及甘露醇发酵试验等葡萄球菌属细菌生化鉴定管进行鉴定。疑似链球菌的用CAMP试验、6.5%Na Cl肉汤生长试验、七叶苷及马尿酸钠发酵试验等进行鉴定。疑似大肠杆菌的用乳糖发酵试验、三糖铁、吲哚、甲基红及VP试验进行鉴定。 (2) 从117份奶样中共分离到致病菌107株,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0株, 占分离菌株的65.4%;无乳链球菌27株, 占分离株的25.2%;大肠杆菌10株, 占分离株的9.3%。在采集的117份奶样中, 未分离出细菌的奶样有11份, 可能为非特异性乳房炎或是由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106份有菌奶样中, 多数样本 (79/106) 只分离到一种优势菌, 其余27份奶样 (25.5%) 中分离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乳房炎奶样分离到的细菌感染情况见表2。

2.2.4 药敏试验

经分离培养及鉴定, 将分离到的107株致病菌进行了以下药物的药敏试验: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氧氟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药敏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2.3 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是指断奶前的犊牛所发生的一种以消化不良及腹泻为主要特征的消化道疾病。该病是由肠道内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或是营养性因素、环境因素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发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多因素综合征, 是造成犊牛死亡、生长发育不良且危害犊牛养殖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给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阻碍了养牛业的发展[10]。引起犊牛腹泻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及魏氏梭菌等, 单一细菌的感染往往不会引起严重的腹泻, 往往是伴随着饲养管理因素或应激因素一起导致犊牛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调, 加之细菌感染而诱发严重的腹泻[11,12]。因此, 如何预防和治疗犊牛腹泻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目前, 对犊牛腹泻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并结合支持疗法, 由于致病因素众多, 针对性不强, 临床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加之长期而广泛地使用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明确犊牛腹泻病例中细菌性致病因素所占的比重及致病细菌的耐药情况, 特对接诊的犊牛腹泻病例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3.1 样品采集

应用灭菌棉拭子采取病牛肛门处新鲜粪便或肛门拭子共计50份, 标记后冰浴中运送至实验室待检。送检的样品短时间保存于4℃冰箱中, 并在12h内开展细菌分离工作。

2.3.2 细菌分离及纯培养

将无菌采集的棉拭子样品置于0.5ml灭菌生理盐水中, 混匀后, 分别取0.1ml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及SS平板中, 用灭菌L棒涂布均匀。将涂布后的平板倒置放于37℃温箱中培养24h后进行菌落形态观察, 并对可疑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及镜检。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中的菌落形态为紫黑色并带有绿色金属光泽的菌落;挑取疑似菌落革兰氏染色后, 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棒状杆菌 (图7) ;将疑似大肠杆菌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置于37℃摇床中进行纯培养。沙门氏菌在SS平板中的菌落形态为中心黑色的圆形菌落;挑取疑似菌落革兰氏染色后, 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小杆菌;将疑似沙门氏菌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置于37℃摇床中进行纯培养。

2.3.3 细菌生化鉴定

将分离自选择性培养基上的、经染色镜检为疑似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菌落增菌培养后调整浓度为0.5麦氏比浊单位的菌液。根据E40/12肠杆菌科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系统说明对疑似大肠杆菌进行生化试验鉴定, 先进行葡萄糖发酵试验, 糖发酵试验阳性菌株继续进行16种生化反应试验。与大肠杆菌生化特性100%符合的菌株判为大肠杆菌。对疑似沙门氏菌进行鉴定时, 先进行葡萄糖发酵试验, 阳性菌株继续进行E40/12肠杆菌科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系统规定的16种生化试验, 试验结果与沙门氏菌符合率为100%的确定为沙门氏菌。经过细菌分离、染色及生化鉴定, 最终从50份腹泻粪便样品中分离得到39株大肠杆菌和17株沙门氏菌 (表4) 。

2.3.4 药敏试验

经分离培养及鉴定, 将分离到的56株致病菌进行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 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于抗生素在人医及兽医临床的大量应用, 细菌耐药性问题较为普遍, 特别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急剧增强, 尤其严重的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 会经由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而危及人类健康。

3 结论

从表1、表3及表5可知, 牛病常见致病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较为普遍, 仅有少数几种药物如头孢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能够发挥有效抗菌作用, 提示在生产中要选对药、用对药, 在维护畜禽健康的同时保障人类健康。

摘要:本文就接诊的牛细菌性呼吸道病例采集的117份奶样进行了实验室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 牛病常见致病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较为普遍, 仅有少数几种药物, 如头孢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能够发挥有效抗菌作用。

关键词:牛病,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参考文献

[1]胡长敏, 程淑芳, 彭清洁等.肉牛主要细菌性疾病的诊治及疗效评价[J].养殖与饲料, 2013, 8:9-11.

[2]石慧, 郑明学, 王仲兵等.近年来牛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及其流行特点[J].动物医学进展, 2009, 1:116-120.

[3]岳瑞超, 程子龙, 薛仲行等.对一例疑似肉牛运输热的诊断[J].中国动物检疫, 2014, 11:60-62+68.

[4]俸忠兰, 石凤海, 陶永艳等.一起牛巴氏杆菌病的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5, 2:59-61.

[5]唐先春.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4.

[6]邓海平, 俞诗源, 王玲等.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595-596+598.

[7]张中文, 吴国娟, 刘凤华等.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 4:42-47.

[8]张忠厚.呼市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9]郭海勇, 韩国华, 崔京春.大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 2011, 9:163-166.

[10]荔霞, 王胜义, 刘永明等.犊牛腹泻病因及其药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 2010, 10:161-165.

[11]曹斌斌, 赵勐, 林涛等.犊牛腹泻病因及治疗方法[J].中国奶牛, 2012, 5:51-53.

药物分析鉴定口诀 第10篇

关键词: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药物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S965.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11

Abstract:The dominant bacterial strain, designated as NY79,was isolated from kidney which was diseased hematopoietic organs swelling of Scophthalmus maximus. The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olated strain was studi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 such as 16SrRNA. The result confirmed that the stain NY79 was Eduardsiella tarda. The challeng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Scophthalmus maximus. with the pure culture of the isolated stain. The symptoms of the artificially infected fish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fected naturally. The LD50 of per fish was 2.4×104 cfu, it confirmed that Eduardsiella tarda was the pathogeny of the hematopoietic organs swelling of Scophthalmus maximus.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 showed that NY79 strain were sensitive to amoxicillin and other 17 kinds of antibiotics, and were resistant to erythromycin and other 4 kinds of antibiotics.

Key words: Scophthalmus maximus; Eduardsiella tarda; artificial infecti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鲽形目(Pleuronectifoanes)鲆科(Bothidae)菱鲆属(Scophthalmus)鱼类,原产大西洋东北部区域,因生长迅速,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我国,如今已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形成大规模工厂化养殖[1-2]。伴随着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大菱鲆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但养殖过程病害频发,其主要原因是养殖水环境恶化以及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细菌性疾病是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中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病最为常见,迟缓爱德华氏菌为兼性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该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人畜共患病原菌[3]。该菌的大规模爆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菌引起的鱼类传染病具有流行面积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特别高的特点。该菌引发多种疾病,如鱼类的败血症、腹水病等,它还能引起人类疾病,如脑膜炎、腹膜炎等[4]。

2013年秋季,笔者了解到天津滨海新区某养殖场的大菱鲆成鱼发生死亡,死亡率较高。从病鱼肾脏中分离出了一株优势菌,经人工感染证实了该菌是引起此次病害的病原菌。对该菌生物学性状和16SrRNA等进行研究,确定该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并对该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天津地区大菱鲆养殖细菌性疾病提供参考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致病菌的分离

患病大菱鲆采自天津某养殖场,主要症状为鳍条充血,解剖可见脾脏、肾脏等造血器官肿大,疾病暂命名为大菱鲆造血器官肿大病。

选取症状典型的病鱼,通过无菌操作取病鱼的肝、脾、肾组织小块,分别划线接种于2216E、 TSA琼脂和SS培养基,28 ℃培养24~48 h。根据细菌形态学,观察选取优势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回感试验和药敏试验。

1.2 分离菌株理生化鉴定

革兰氏染色:参照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主要步骤为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镜检。

氧化酶试验:挑取菌落少许,均匀涂抹在氧化酶试纸上,30 s内观察结果,紫色为阳性,无色或者黄色为阴性。

氧化发酵试验:挑取单个菌落分别接种于2支氧化发酵生化管中,其中1支覆盖灭菌液体石蜡,放入(28±1) ℃培养18~24 h后观察结果。若生化管均变为黄色为发酵型细菌。1支未变色,1支变为黄色为氧化型细菌,2支均未变色为非发酵型细菌。

根据革兰氏染色、氧化酶和氧化发酵试验结果,采用ATB系统细菌鉴定系统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参照文献[5-6]判断分离菌株的种类。

1.3 分离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主要采用16s rRNA方法进行,正向引物为27F:5-AGAGTTTGATC(C/A)TGGCTCAG-3;反向引物1492R:5-TACGG(C/T)TACCTTGTTACGACTT-3。由金唯智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成。50 μL的PCR反应体系: 10×buffer缓冲液5 μL,25 mmol·L-1 MgCl2 3 μL, 10 mmol·L-1 dNTP 4 μL, 20 mmol·L-1 27F1 μL,20 mmol·L-11492R 1 μL,5 U·μL-1 Taq DNA聚合酶0.4 μL,2 μL模板。PCR反应条件为:94 ℃预变性5 min,1次;94 ℃ 30 s,55 ℃ 1 min,72 ℃ 2 min,30个循环;72 ℃ 10 min;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后送金唯智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测序。

测序结果通过NCBI中BLAST软件进行在线比对,选取与其相似性最高的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用MEGA6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选用邻位相连法(Neighbor-joining)获得系统发育树,通过自举分析(Bootstraping)进行系统进化树的评估,自举数据集为1 000次。

1.4 人工感染试验

试验用鱼:大菱鲆全长(10±2) cm,水温为(18±2) ℃,盐度为(28±2)‰,暂养在试验容器为150 L的水槽。

试验分组:试验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尾鱼。先将分离的菌株接种在TSA琼脂培养基28 ℃培养48 h,挑取数个单菌落至无菌生理盐水中配置成菌悬液,调整其浓度分别为3×109,3×108,3×107 cfu·mL-1。每尾鱼腹腔注射0.1 mL菌悬液,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其感染后的发病与死亡情况,计算14 d内的半数致死量。

对人工感染病鱼症状进行观察,与自然发病病鱼症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与1.1、1.2、1.3相同方法,对人工感染病鱼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

1.5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主要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将细菌接种于MHA平板上于28 ℃培养48 h,挑取数个单菌落制成1.5×108 cfu·mL-1的菌悬液,以灭菌棉拭子蘸取菌悬液分别均匀涂布于MHA平板,自然晾干15 min后,在无菌条件下,再用镊子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后略停,取药敏纸片(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分别贴于接种了细菌的MHA平板培养基表面,用镊子轻按几下使其贴牢,28 ℃恒温培养48 h后观察抑菌圈大小。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

分离菌株(编号NY79)在SS培养基中菌落呈中央黑周边透明的露滴状。镜检细菌为短杆状,无荚,不形成芽袍,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氧化发酵为发酵型细菌。经ATB生化鉴定系统 ID32GN试剂条鉴定,菌株NY79为迟缓爱德华氏菌,可信度为99.9%。

2.2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为了进一步鉴定NY79菌株以及确定它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PCR产物不包括引物结合区,笔者所获得的16S rRNA基因序列有效长度为1 416 bp。将这条16S rRNA基因序列输入国际互联网GenBank中进行检索,发现与该序列相似性最高的100个序列中4个为爱德华氏菌属细菌的 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率均在99%以上,其余相似率都在97%以下。从这100 个序列中选取20个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NY79 与Edwardsiella tarda EIB202聚成一个分支,序列相似率为99.86%,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NY79 鉴定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

2.3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人工感染试验中,腹腔注射几天后,各感染组陆续出现死亡,观察死亡的大菱鲆其下颌、鳍基部以及腹面皮下充血发红,眼内有积水。解剖发现病鱼鳃丝贫血,肝脏发白,脾脏肿大,肠粘膜充血,与自然状态下患病的大菱鲆表现为临床特征。同时,笔者对人工感染后的大菱鲆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鉴定结果亦为迟缓爱德华氏菌。此试验说明爱德华氏菌为大菱鲆造血器官肿大病的病原。

根据改进的寇氏法[8]计算LD50,由表2可知,得到NY79的每条鱼的LD50为2.4×104 cfu。

2.4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NY79对24种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见表3,NY79对阿莫西林、多西环素、氯霉素、头孢氨苄、氟苯尼考、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头孢吡肟、诺氟沙星、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左氟沙星、头孢噻肟、呋喃唑酮、头孢曲松17种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萘啶酸、红霉素、新诺明4种药物耐受。

3 结论与讨论

迟缓爱德华菌最早由Sakazaki和Murata在1959年从蛇(Serpentes)中分离得到。自1962年首次报道该菌感染鱼类(鳗鲡Anguilla japonica)以来,该菌呈世界性分布,在非洲、美洲和亚洲已经有较多报道,可以感染鳗鲡[9-10]、牙鲆(Paralichthys)、大菱鲆[11-12]等20多种食用鱼类。在天津市迟缓爱德华菌引起的疾病已经成为海水养殖鱼类主要病害之一。薛淑霞等[13]研究发现,迟缓爱德华氏菌是大菱鲆和褐牙鲆腹水病的主要病原。笔者也报道了大菱鲆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死亡率在30%左右,病鱼主要症状为鳍条充血,解剖后可见脾脏、肾脏等器官肿大,但笔者未曾发现患病的大菱鲆腹腔有腹水,只是造血器官肿大,这应当引起重视。

目前天津地区大菱鲆的养殖主要以工厂化养殖为主,水产养殖中对大菱鲆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主要还是依靠抗生素,然而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14],不能很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导致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中养殖场大菱鲆发病后,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没有显著效果,药敏试验发现分离的NY79菌株对24种药物中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萘啶酸、红霉素、新诺明不敏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因此,根据本试验药敏结果应选用高敏感的药物用于疾病治疗,也可选用两种药物协同使用,以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避免滥用药物。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吸收途径,改进药物投喂技术,选择时针对性要强,减少药物使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雷霁霖.海水养殖新品种介绍——大菱鲆 [J].中国水产,2004(4):38-39.

[2] 雷霁霖.大菱鲆养殖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Jandej M, Abbott S I, Kroske B S, et al. Pathogenmic prop-erties of Edwardsiella species[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1991,29:1 997-2 001.

[4] 马勋,欧阳志明,陈怀清,等.迟钝爱德华氏菌对Hep-2细胞的侵袭特性[J].微生物学报,1998, 38(5) : 336-340.

[5] Holt J G,Kr1eg N R ,Sneath P H A,et al.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 [M].9th Edition. 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1994.

[6] 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 杨茂成.兽医统计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232-234.

[9] Alcaide E,Herraiz S,Esteve C. Occurrence of Edwardsiella tarda in wild European eels Anguilla anguilla from Mediterranean Spain[J].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2006,73(1):77-81.

[10] 薄清如,Carson J,黄新民,等.鳗鲡爱德华菌病的诊断和病原学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1999, 19 (3) :258-260.

[11] 秦蕾,王印庚,张晓君.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大菱鲆的病理学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09, 16 (3) :411-416.

[12] 贾俊涛,陈吉祥,卢丽丽,等.1株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鉴定及毒力基因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2,12(8):186-190.

[13] 薛淑霞,冯守明,孙金生.海水工厂化养殖大菱鲆(Scophthlmus maximus)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海洋与湖沼,2006,37(6):548-554.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