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程序方法教案(精选6篇)
产品设计程序方法教案 第1篇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教学设计
一、课题: 第2节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二、课型: 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主线:钠和氯气的性质;另一条是方法主线:推广对初中学过的重要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的回顾、总结,再以钠和氯气的性质探究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初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和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与观察→解释及结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四种基本方法和四个基本程序。
(2)、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氧气、水反应的化学性质,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3)、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与铁、铜、氢气、水、碱反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次氯酸钙、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5)、进一步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验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的过程。
(2)、实验探究钠与氧气和氯气性质,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和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金属钠和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物质奥秘的习惯;
(2)、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以致用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2)、四种研究方法和四个研究程序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推进法
七、教学手段:
(1)、资料准备:“交流研讨”、“观察思考”、“活动探究”等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和课外作业。(2)、将学生分为4个人一组。
(3)多媒体课件和实验仪器、药品。
八、课时安排:
4个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认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例如,通过对氢气的可燃性研究,可用作绿色能源和火箭的推进剂;通过对溴化银的感光性研究,制成了感光胶卷;通过对叠氮化钠(NaN3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能快速的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氮气)的性质研究,制成了汽车安全气囊„„由次可见,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质疑]那么,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呢?研究物质的性质有哪些方法和程序呢?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过渡]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应首先把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我们先探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板书]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交流研讨1]①在初中化学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以铁与氧气为例说明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②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试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归纳展示]初中化学在学习过的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
[结论]研究物质的性质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板书]
1、观察法:
[概述与展示](1)、观察法的含义:即仔细观看客观事物或现象。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观察法的内容:
①感官动作:
a、用感官直接观察,主要是看“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变化;“闻”物质的气味;“听”物质变化反应时的声音;“摸”物质的粒度、光滑度,这样的观察灵敏度较低。
B、通过仪器间接观察,这样的观察灵敏度较高。
②大脑思维:
a、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和计划。
b、要积极地进行思维,及时储存和处理通过感官所搜集的信息。
c、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温馨提醒]①在实验室里闻物质的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应用手在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②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或很热的实验仪器。
(3)、观察的实践
观察课题: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观察目的:
①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熔点的高低和硬度、密度的相对大小。
②认识金属钠与水反应所产生的各种现象。
观察内容:
①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挤压黄豆大的钠块。
②取一只250mL的广口瓶,向其中加入150mL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把一只漏斗倒罩在广口瓶的瓶口上,再在漏斗颈上套一支小试管。将切好的金属钠放入广口瓶中,迅速罩上漏斗,收集满生成的气体,然后将收集气体的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检验试管中的气体。观察记录:
[思考]你是如何通过观察来认识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反应的?在观察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金属钠应怎样保存? [归纳]通过看和听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反应的现象。观察发现:钠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的活泼金属。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板书]知识一:
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为97。81℃,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3。
2、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并放出热量。
2Na+2H2O==2NaOH+H2↑
[小结]研究物质性质的第一种方法——观察法
感观感知→大脑思维→现象分析与综合→性质结论
[作业]
1、下列物质可以用观察法鉴别的是()
A、食盐与白糖 B、银与汞 C、铜与铝 D、生石灰与熟石灰
2、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3.怎样观察铁在氧气中点燃反应的实验现象?
第2课时
[引入]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而研究其化学性质通常有采用什么方法呢?
[质疑]通常采用实验法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板书]
2、实验法
(1)、实验法的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2)、实验法应注意事项:
①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因为同样的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②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
③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法的实践:
[实验探究]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布置学生阅读、观察、实验、记录并填写活动表。[活动探究](P10)
[板书]知识
二、钠的化学性质2: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白色固体)
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板书]知识
三、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1)、与水反应:Na2O2+H2O==4NaOH+O2↑
(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
[质疑]到此,我们已学习了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在研究物质的性质的过程中还有其他方法吗?
[交流讨论2](P11)
1、运用所学知识,比较金属钠与金属铁的性质
2、对金属的共同性质的预测
物理性质:在常温下,绝大多数为固体,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3、在研究金属钠的性质过程中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
[板书]
3、分类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就可以根据这类物质的通性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4、比较法:通过对照比较,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总结]上面是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的四种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在研究物质某方面性质时,可能只用到一种或两种方法,但在研究物质的整体性质时却常常是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综合应用。
[小结] 三种研究方法两项化学性质一个用途
[作业]
1、研究某气体的性质时,往往需要闻其气味,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2、下列物质通常状况下不是白色固体的是()
A、金属钠 B、Na2O C、Na2O2 D、蔗糖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4、已知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 CO2+2H2O,现在用一根尖嘴导管来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的方法来检验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水的现象依据是 ;
(2)、要证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还应进行的实验方法是:。
5、将H2、CO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的现象是
,气体的变为,再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剩余气体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第3课时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那么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呢?
[板书]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交流讨论]以盐酸为例,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什么程序来进行? [归纳总结并板书]
1、基本程序:
(1)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2)预测物质的性质
(3)实验与观察
(4)解释及结论
[阅读教材、归纳展示]多媒体展示教材P11图1—2—6,教师讲述:
第一、要观察物质的外观,主要是物理性质,包括存在状态、颜色、气味。
第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
第三、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
相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
2、基本程序的应用——研究氯气的性质
[引述]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工业上,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和杀菌消毒剂等。氯气有毒,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制取和使用氯气时要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板书](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思考]通常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来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回答]从色、态、味、溶解性等方面,可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知识
四、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
(2)、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1 [预测性质]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你准备设计哪些实验来验证你的预测?
[板书]①理论预测:在物质类型上,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一般可与许多金属单质发生化合反应,所以氯气可能与钠、铁、铜等金属发生化合反应。由氯化氢的存在可想到,氯气可能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可设计氯气与铁、铜、氢气等反应的实验来验证上述预测。
②实验探究:
[交流与讨论]③解释与结论
a、从哪些实验事实证明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b、根据实验现象和推断的生成物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知识
五、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 + Cl2 2NaCl(白烟,水溶液为无色)Fe+ 3Cl2 2FeCl3(棕黄色烟、水溶液为黄色)Cu+Cl2CuCl2(棕黄色烟,水溶液为蓝绿色溶液)
2、与非金属反应:
H2+Cl22HCl(白雾)
2P+3Cl2(少量)2PCl3(白雾)
2P+5Cl2(足量)2PCl5(白烟)
S+Cl2SCl2
[概念辨析]“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如Na、Cu在Cl2中燃烧分别产生白烟和棕黄色的烟。
“雾”——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如浓盐酸、浓氨水在空气即产生白雾。
[思考]既然氯气的化学性质如此活泼,那么氯元素在自然界是以游离态还是以化合态存在?
[小结]通过研究氯气性质的实验活动,归纳得出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是:
观察物质物理性质→预测物质化学性质→实验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现象解释和结论
[作业]
1、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主干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下列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的是()
A、预测物质的性质 B、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
C、进行实验和观察 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
2、下列物质与氯气反应同时有烟雾产生的是()
A、Na B、H2 C、P D、Fe
3、下列物质的溶液的颜色不正确的是()
A、NaCl—无色 B、FeCl3—黄色 C、CuCl2—棕黄色 D、HCl—无色
4、根据Na2O、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写出Na2O、Na2O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4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对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那么氯气还能与其它物质反应吗?能与水反应吗?
[板书]
2、基本程序的应用——研究氯气的性质(3)、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2:
①理论预测:氯气可能与水反应。
[探究引导] a、氯气和水都是中性物质,共含三种元素:Cl、H、O,若能与水反应,试判断可能生成的物质?(用排列组合法判断得:HCl、O2、H2、氯的氧化物,以及H、Cl、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HClO、HClO4)
b、展示一瓶新制的氯水,观察有无气体放出?由此可做出什么判断?(无气体放出,说明没有生成O2、H2,只可能是生成了盐酸、氯的氧化物或氯的含氧酸)
c、若能证明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氯的含氧酸,则可确认氯气能与水反应。
②实验探究:
a、探究方法:
[思考]要证明是否生成了盐酸可选什么试剂和方法?已知氯的含氧酸有漂白性,要证明生成了氯的含氧酸可选什么试剂和方法?(引学生分析归纳出选用镁条、硝酸银和红纸条与氯水反应)由此需要设计哪几个实验?
b、实验及实验记录:
[板书]知识
五、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
3、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遇到有色的物质,能使有色的物质褪色,HClO也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提问]根据氯气的这个性质,在工业生产上有和应用?
[回答]用于自来水的生产。
[提问]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事实,推断氯气能否与碱溶液反应,若能反应写出Cl2与NaOH、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推断后归纳板书]
4、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时的尾气吸收和工业上制漂白剂,如84消毒液)
2Cl2+2Ca(OH)2=CaCl2+Ca(OH)2+2H2O(应用于工业上制漂白粉)
[知识拓展]NaClO和Ca(ClO)2是消毒剂和漂白剂的有效成分,使用时加入稀盐酸或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发生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起到消毒和漂白作用。
如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lO2是新型的高效消毒剂和漂白剂。
[阅读自学]化学探究过程中的模型与假说。
[归纳]
1、关于模型:(1)、模型的定义: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
(2)、模拟的分类: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两大类。
例如,研究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就是物体模型;而研究原子结构中所建立的各种模型就是思维模型。
2、关于假说: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假说提出后需要得到实践的证实,才能成为科学理论。
例如,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知识拓展]学生阅读教材P16“化学前沿”,了解相关知识。
[概括整合](教材P16,多媒体展示,师生概括)
[小结]本节知识网络:
[作业]
1、下列物质能使红墨水褪色的是()
A、活性炭 B、NaOH溶液 C、盐酸 D、氯水
2、下列物质与氯气不起反应的是()
A、Al B、S C、CaCO3 D、KOH
3、下列物质不可以作消毒剂和漂白剂的是()
A、氯水 B、石灰水 C、次氯酸钠 D、次氯酸钙
4、怎样鉴别氯水与氯化铁溶液?
产品设计程序方法教案 第2篇
——初识程序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8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9章《程序设计》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要素,虽然概念性的知识较多,但是本课的学习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且掌握程序的基础知识也是学好程序设计的关键。本课准备结合“乘方计算器”程序实例来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理解“对象”“事件”等概念。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虽然是第9章《程序设计》第1节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因此如果让学生直接编写程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建立程序界面、设置对象属性开始,体验用VB编写程序的完整步骤。第1节概念性的内容较多,学生第一次接触VB,学习任务不宜过难,还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初步体会如何用程序实现算法,并且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的经验理解“对象”“事件”等概念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程序的含义。
2)了解VB窗口的组成,掌握建立程序界面、设置对象属性的基本方法。
3)掌握编写程序的一般过程
4)理解“对象”“属性”和“事件”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乘方计算器”程序的模仿,让学生体验VB编写程序的完整步骤。
2)通过对“乘方计算器”程序的分析,让学生体验用程序实现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乘方计算器”程序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逐步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周玮参加《最强大脑》的视频)
师:视频中的主人公名叫周玮,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但是他对数字有着极强的敏感度,能够用大脑对任何自然数进行高次乘方或者开方运算,被称为“中国雨人”。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让你们算出一组数据的乘方,同学们能不能算的出来 生: 师:那么这个时候计算机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曾经当我们需要统计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当我们需要修饰文字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word,当我们需要修饰图片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美图秀秀或者PS软件,但是要解决计算乘方的问题,我们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软件,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习程序设计,自己制作一个软件,老师在课前制作了一些小软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演示乘方 解方程组 画图还有贪吃蛇软件)
那么如何设计程序呢?
今天老师就以乘方计算器为例子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初识程序设计》
2、认识程序
师:在认识程序之前,我们先来认识程序这个概念,我相信程序这个名词,对于我们同学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语,陌生的是很少有同学准确的能够说出它的意思。其实程序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上学,晚上回来打开书包,拿出作业,写作业,最后将作业放回书包中,这些分步骤按顺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程序,课本上程序的概念是执行一些有序的指令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这些有序的指令就是程序,所谓程序设计就是将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分步骤的设计出来。那么所谓的计算机程序实际上就是让计算机按照步骤解决一个问题 3认识VB 师:计算机设计程序的软件有很多,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VB,我们打开开始菜单,点击VB,选择标准exe程序,打开VB程序,这个就是VB的界面,上面的为菜单,左侧的工具箱,中间的区域为窗体,窗体的作用就是用来设计我们程序的操作界面的,当程序的操作界面中需要一些控件时我们可以从左侧的工具箱中选中相应的工具,在窗体中拖动出来,拖动出来的控件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控件了,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对象”常用的对象有三种lable(标签对象)text(文本框对象)和command(按钮对象),现在同学们将学件中VB文件打开,打开VB文件的时候,同学们请注意我们先打开后缀名为frm的文件,然后点击窗体文件夹加载窗体,打开文件后同学们将窗体区域和我们刚刚操作的乘方计算器的操作界面比较是不是有点类似啊,只不过这个窗体缺少一个command按钮对象还有就是有的对象上的文字不一样,缺少按钮对象我们可以点击工具箱中的command控件,然后在窗体中拖动出来,那么如何改变对象显示的样子呢,这里我们要介绍到第二个概念属性,对象大小,颜色,显示的文字以及显示文字的字体都是属于属性,那么对象的属性在哪里修改呢,在界面的右侧有一个属性窗口,这里是控制对象的属性,比如说我要改变这个对象的属性,我先选中这个对象,然后在属性窗口中找到这个对象的名称,注意名称就代表这个对象,然后打开学件网页中的属性表格按照表格中的要求修改,好的,现在同学们,你们根据老师演示的方法,将窗体改成我们需要的样子。修改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caption font 和text属性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
布置任务一:根据表格改变属性
4、输入代码
师:是不是界面设计好了,我们这个程序就能用了呢?(教师演示测试程序)生:
师:我们还需要在程序中输入相对应的指令,这些指令就是告诉计算机该怎么做,我们称这些指令为代码。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程序:第一步我们得随机给出一个底数,第二步随机给出一个指数,构成一个完整的幂,第三步指数是几,就用多少个底数相乘,第四步算出答案,四个步骤相对应的就是4剧代码,第一句,a=text1.text,text1是指文本框1,text指的是文本框1的text属性,text属性用来表示文本框中所输入的数字,那么第一句话我们可以翻译成用字母a表示文本框1中所输入的数字,用字母b表示文本框2中所输入的数字,字母c等于a的b次方,计算幂,最后文本框3中所得输出的数字就是c,现在我们把这段代码输入程序后台(教师演示进入后台程序,有的同学刚刚设置属性时不小心在后台有代码,我们可以将其全部删掉。)生:出现错误 师:为什么出现错误?因为老师在输入数字之后还有一个动作才能够得到答案,也就是说这个动作触发了程序执行这段代码,那么这个触发程序执行的动作我们称之为事件,所以我们编写代码的的时候单纯的程序代码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选择对象和事件,对象时谁这个计算按钮,计算按钮的名称是什么command1在通用中选择comand1 事件是单击那么选择单击click,默认的就是click,然后将代码复制到这两行代码之间。然后我们再来试运行程序,就可以完成了,如果运行的没有问题,就可以结束运行,保存程序(教师演示保存程序)生: 师:最后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触发程序运行的动作叫做事件,但是对象不仅仅只有click这一个事件,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事件,比如说。。
5、总结
浅析程序设计方法 第3篇
早期由于计算机硬件设备价格昂贵, 内存小, 运算速度低, 因而要求程序运行时占用内存尽可能少、运行时间尽可能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在编程技巧上大做文章。以致于编写出的程序难懂, 也难以维护, 这时候, 程序设计的方式是手工式的, 每个人都可以采取自己认为好的技巧, 根据自己的风格来设计程序, 没有统一的规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硬件成本不断降低, 而软件成本却不断增加, 因此, 如何缩短软件生产周期和提高维护效率, 研制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以下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几种重要的程序设计方法及程序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1 结构化程序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硬件设备逐渐改善, 早期程序设计时所追求的“运行时间短、节省内存”的要求已不是主要矛盾了, 开始把程序“具有良好结构、容易阅读、理解和维护”作为程序质量的首要条件。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Structured Programming)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结构化程序由一些基本结构组成。这些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采用了模块分解与功能抽象和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 从而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程序, 便于开发和维护。
下面通过示例分析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程序维护带来的方便。题目:对一个数组中的1000个元素, 冒泡法排序从小到大排序并显示输出。 (C语言)
方法1:排序过程中输出。
显然, “方法1”比“方法2”的效率要高, 运行地更快。但是, 从现在的程序设计角度来看, “方法2”更高级。原因很简单:a.功能模块分割清晰易读;b.易维护。程序在设计阶段的时候, 就要考虑以后的维护问题。比如现在是实现了在屏幕上的输出, 也许以后会输出到打印机上、输出到绘图仪上;也许将来用更高级的排序方法, 由“冒泡法”改进为“快速排序”、“堆排序”。那么在“方法2”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将会更简单了, 更容易了。
2
程序设计技巧的使用与思考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很多种, 工作效率也不同, 那么, 在程序设计时是否还需考虑技巧的运用, 看如下分析。例:求100以内的素数。分析如下几种方法:
方法1:最简单的方法, 逐个判断100内的每个数是否为素数。
以上列举了四种方法, 那么, “程序4”到底比“程序1”快了多少呢?以下是在某台计算机上进行测试 (P4, 1.5G) 得到的速度对比表:
计算范围100 1000 10000 100000
速度差0.00秒0.01秒0.18秒15秒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在10万以上, 才会看出一些差别。但从维护性上看, 程序3要比程序1容易维护与理解。就这个题目来说, 使用到“方法3”就已经足够了。总之, 计算机的价格不断下降, 而运算速度却逐年提高, 因此在进行应用程序设计时应注重程序的易读性和可维护性, 然后再考虑技巧的运用。不论何时, 你的程序若不能及时响应用户要求, 肯定就没有市场。因此, 程序员应根据应用和维护环境等具体情况, 采用较优秀的程序设计算法来开发软件。
3 程序的书写方法与可维护性
程序是否容易阅读和维护, 与怎么书写有很大的关系。C语言中为了方便程序员书写, 允许使用++, , <<, &&等这些运算符号。有的人为了书写简洁, 把表达式写得晦涩难懂。其实, 若分行书写的话则更加容易阅读和维护, 效率也不会降低, 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计算一个整数乘255 (C语言)
方法1:a*=255;
方法2:因为移位运算比乘法运算要快很多倍, 因此a*255的运算书写为:
a= (a<<8) -a;//a*255=a*256-a= (a<<8) -a
方法1的书写非常简单, 直截了当, 显然更容易维护。而方法2的书写运用了移位的技巧, 不容易阅读, 但效率最高。实质上, 这两种方法生成的汇编代码是一样的, 因为编译程序已帮你优化为最快捷的代码了。因此, 在书写表达式时应以易读、易维护为主。
4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随着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增加,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又不够用了。原因是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 开发成本越来越高, 而过去的劳动“程序代码”重用不方便。因此, 面向对象的方法诞生了, 它通过继承来实现比较完善的代码重用功能。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软件开发领域引起了大的变革, 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为解决软件危机带来了一线光明。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思想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强制程序必须通过函数的方式来操纵数据。这样实现了数据的封装, 就避免了以前设计方法中的, 任何代码都可以随便操作数据而因起的BUG, 而查找修改这个BUG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 面向对象又能解决代码重用的问题继承。如你以前定义了一个Dog类, 属性有 (变量) 毛色、4条腿长、尾巴的形状、体重、身高等, 方法有 (函数) :能跑、能闻、汪汪叫等。如现在再定义一个警犬类, 若警犬除有和DOG类相同的特性外, 还能抓贼、取东西等, 那么, 只需在上述Dog类的基础派生一个新类Polic Dog, 然后加上警犬新的特性代码就可以了。很简单, Polic Dog类重用了Dog类正确的代码这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好处。如果你使用过VC的话, 重用最多的代码肯定就是MFC的类库5组件 (COM) 程序设计有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仍不能彻底解决了代码重用问题, 硬件越来越快, 越来越小了, 软件的规模却也越来越大了, 集体合作越来越重要, 代码重用又出现的新的问题。如:用C++写的类, 不能被BASIC重用不能跨语言;只能在源程序级别重用, 不能在二进制级别 (可执行代码及) 重用;一个包罗万象的类库, 但有的软件使用类库中的代码非常少;对于大的集成软件, 这个软件的功能是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既能实现文字编辑, 又能实现电子表格计算, 又能实现自动翻译, 还能画图, 还能实现数据库检索, 还可以看电影。COM程序设计方法, 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方式。组件是“可独立运作的软件单元”, 这里强调独立运作, 也就代表着组件必须拥有低耦合性、高重用性等特点。微软将组件划分为两部分:其一是Component, 意指具备特定功能、可独立运作、不具备UI接口的单元;其二是Control,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控件, 意指具备特定功能、可独立运作的UI接口单元。采用组件开发软件就象搭积木一样容易, 它几乎可以完成任何任务。组件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是目前较高级的程序设计方法。
5 面向方面的编程 ( Aspect- Oriented Pro- gramming, AOP)
一个类实现一个接口, 那就真正投入运用。
结束语。以上所讨论的技术和观点, 适合于大多数情况下的程序设计, 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各种程序设计方法, 认为各种方法互不相干, 每种设计方法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 应根据软件的规模, 软件的应用环境采用具体的程序设计方法。对于程序设计的初学者, 以掌握基本技巧方法和思想为要。
摘要:介绍了各种程序设计方法的概念、特点与适用环境, 并对各种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程序设计,对象,组件,AOP
参考文献
[1]张海潘.软件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11.
[2]施伯乐, 蔡子经.数据结构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9.
产品设计程序方法教案 第4篇
工业设计是一项专业的服务性工作,所有的设计理念变化和设计焦点转移的最终目标都是以人为本,产品系统化设计方法程序也是围绕着这样的核心,我们需要用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创新产品设计开发和未来提案的能力。而产品系统化设计方法程序正是通过教与学提高学生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理解能力,计划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关键词:
教学
产品设计
引导
设计方法流程
中国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 5)04-0155-02
一 设计教学与设计过程
随着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深刻变化已经使整个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专业在观念上,思维模式上和方法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对设计专业人才规格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不难看出,随着设计委托人自身的素质和项目要求的不断提高,设计复杂性的加强,计算机技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意识的提高,面对这些转变,设计教育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模式与之相适应。
1 引导型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承担引导和策划的角色,并非单纯的知识教授者、直接指导者或答案提供者,而是提供解决问题方法的参考,为课程提供一个平台,引导整个课程的方向,并不完全显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协助学生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或瓶颈时,教师适时予以点拨和指导,在整个课程中,使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探索性学习。促使学生自我对未知的寻求。
2 引导学生正确的设计方法程序
工业设计是一项专业的服务性工作,设计师的工作程序不应该是线性的探讨,而应有一个弹性的,多专业融合的构架,并在各个阶段中不断有创意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列举。在一个创意不断成熟发展的进程中,同学们许多不成功的产品设计背后,往往是由于设计流程不当使用所造成的,由设计者的主观意识和对市场的简单认识出发,完成概念构想,进而展开设计发展,而且我们的学生比较看重设计视觉创意的表现—创意的思维大多停留在形态、色彩等形式上,最终导致思维受阻,这样的传统思维模式往往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产品,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应有系统的演绎和清晰的框架轮廓。
二 产品系统化设计方法程序
设计是一个过程的结果,通过对特定产品主题的观察,分析,表达,最后形成的结果就是设计,那么只有对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合理的设定,才能得到一个好的设计结果。如同一件陶瓷烧制过程一样,只有在每一个步骤上应用正确的工艺和方法,才能烧制出完美的陶瓷,我们应该看中的是创新的方法,不只是表象而是整个的过程。对于设计的流程,各个国家和地区机构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笔者这里总结归纳了一个简洁、易懂、适合指导高校学生进行设计训练的设计方法程序,可以分为这么三大部分。
1 开始概念分析
在这个阶段,我们所有设计出发点必须是用户!要以消费者驱动作为一种创新,努力去观察生活,积极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问题,设计的前期过程是我们寻找问题、形成设计概念的主要阶段,也可以说是注重观察,进行理解、进而概念预测的一系列过程,那么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要善于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点,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品创新——消费者的所思、所想、所关注、围绕用户的人、事、物,从购买、使用到废弃处理的全过程皆可能成为突破点。比如戴森公司的无叶片电风扇设计就是发现了用户在使用电风扇的时候不想听到叶片旋转时发出的噪音,这个潜在需求点,从而通过设计和技术,将叶片去掉,同时还不影响功能的使用,这样既降低了噪音,而且形态,造型科技感十足,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感。这就要求我们对消费者要有细致的观察力(图1)。所以第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发现用户潜在需求点,形成产品概念。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开始不愿完全接受企业为他们设计定制好的“经历”,渴望通过与设计师或专家的互动,参与设计塑造自己的经历。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不仅是要满足用户今天的需要,而且还要能够满足用户至今还没有想到的需求,因此如果想抓住明天的消费者,设计师就要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要。
2 设计调研
在一系列收集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分析、梳理、整合、捕捉用以产品创新的需求点,从而形成有突破的产品化方向,是设计调研的基本任务,总的来说要达成以下3个目标:1,发现设计开发中的具体问题点。这是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其实就是说你的产品到底能不能做出来,或者说是哪些问题会阻碍产品实现,比如工艺上的问题,材质应用上的问题,功能实现上的问题等都要找出来,然后把他解决掉。2,我们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要寻求与同类产品的差别性,来确立自己的特色。也就是你产品的创新性在哪里?例如PC产品的创新主要围绕三个重要的支点:用户需求,市场竞争,新技术,三者的交汇处即为产品的创新处,同时如何将这三个支点做出差别化,成为行业独树一帜的标杆,这样也会极大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度。例如苹果公司,与同类产品相比的差别化是其众多成功元素中关键的一点!对创新的极致化追求,即区别于同类产品,又达到对消费者的人性化引导,对ID设计的独到理解,对产品内部的技术革新,对UI设计的易用交互性等,这些都显示了其差异性。比如我们看imac电脑系列的设计,从1998年,乔布斯再次回归苹果后发布的第一款多彩机身的imac,到去年最新发布的5k分辨率的超薄一体机,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代的imac与其他品牌的电脑是多么与众不同,看到就知道这是苹果电脑,我相信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想拥有这么一台与众不同的电脑,可见差异性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图2)。3产品的功能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功能是产品设计中最核心的地方,如果一个产品在功能创新上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要,那它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设计师需要有一个超越以往的全新的设计理念、思考和方法,给消费者提供由具体产品和相关功能服务所驱动的体验——产品的功能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并且同时要满足他们文化的,心理的和情感上的需求。功能性做得很好的一个公司就是飞利浦公司.我们看到的剃须刀,不仅在造型的设计,材质选择,色彩搭配上有突出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其在功能上的人性化考虑,全身水洗功能的剃须刀,打上泡沫,然后直接就可以用剃须刀在上面刮,这样不会产生不上泡沫就直接在脸上刮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然后刮完就可以用水冲洗掉污垢,而且不会担心刮胡刀有什么质量的问题(图3)。再比如LAMY的joy钢笔设计,当我们打开笔帽,可以看见,在笔的前半部分,不像其他笔整体的形态设计,而是有两个下陷的凹槽,这样的好处是当我们的大拇指和食指拿笔时,正好放在这个凹槽中,这样会让你形成一个好的握笔习惯,同时方便书写,长时间书写时也不会感到累,所以它就是通过了一个形态上变化,而带动了好的功能(图4)。一个好的人机功能体验,一个创新的人性化功能,很容易就会被用户所爱上,这一点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着重向学生强调。
nlc202309041400
这3个目标即是评判一个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调研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考察之前的概念定位是否正确,合理的标准。总结这一阶段核心任务,就是怎样将你之前的概念定位,通过设计转换成产品,并且用我们上面讲的那些来要回答,产品是如何很好地融入并辅助我们的生活的。
3 视觉化
所谓视觉化,就是之前所有的概念、观察、分析、讨论、调研、设计等各个部件完成之后,到了要将它组合成“模样”的时候,要将它形成真正可看见的产品了。这就要求学生要将功能设计中的形态美学、产品中细节感、造型中的整体感、之前所提到的产品的功能、对材质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还有十分重要的用户体验这些在设计中很基础但又很关键的因素,能够综合性考虑,权衡利弊后作用在一个产品上,使它形成能够在外观和内部功能实现上打动和吸引人的好产品。比如这个灯具的设计(图5),设计师的概念来源是月亮,发现的用户潜在需求点是希望通过灯光来引导人们珍惜时间,这是用户心理上的需求点。就是用灯光模拟月亮形态的变化,每一天灯光的形态与当天月亮变化的形态是一致的,从而表现一种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时间。造型是模仿月亮圆润饱满的样子,寻求一种美感,使它的形态在室内环境中既不是很突兀,又能够达到吸引人的目的,细节上,环绕一周的部分是可触碰式开关,这点考虑的是用户的交互体验,中间为OLED灯,用来发光,下部为时间显示屏,然后是爆炸图中各个内部原件安排及其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在日用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另外的蓝紫配色,是为适应各种不同人群的定位。通过对以上这些环节的整合,最终形成了作品的完整版。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将产品的美感、细节、功能、材质、颜色、用户体验综合考虑,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
总结—下在第三个视觉化阶段,核心任务是整合之前的概念定位和设计调研,设计出在视觉和感官上有吸引力的新产品。
三 结语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系统化设计方法程序的优势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我们正确地应用这样一个设计方法流程,有利于设计者更全面,更完善,更具目标和方向性地进行产品设计,更好地进行整个产品的宏观定位与分析。那么在这样的系统下,学生无论是在设计命题下达之初,还是在解决问题之中,又或者是获得成果之后,对设计工作都具有指导和检验的作用!使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完备。
我们的教学课程需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产品设计的专业理论,同时要涵盖工程技术、市场、管理、社会人文、艺术历史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帮助他们解决多种要求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能够将这些因素都串联起来的方法程序,更好地方便学生进行自我参照,沿着正确的产品开发进程。工业设计的本质可以浓缩地概括为,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了这一神圣的目标,更需要在校学习的这群萌芽中的设计师能够积极去掌握和应用这样一整套产品设计方法程序,去赋予产品生命,去帮助人们享受正真的生活。
产品设计程序方法教案 第5篇
课题: 第四章 顺序程序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
2、学会简单的顺序程序设计
教学重点: 输入、输出语句 教学难点: 格式输入输出语句
步骤一 复习引导
上一章介绍的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等都是构成程序的基本成分。本章将介绍为编写简单程序所必需的一些内容。
步骤二 讲授新课
一、C语句概述
1、控制语句
二个分支语句(if-else、switch) 三个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 四个转移语句(continue、break、goto、return)
2、函数调用语句
如:printf(“Hello, world!”);
3、表达式语句
x+y;
i++;a=2;a=3*5, 40;
4、空语句(;)
5、复合语句
{ 语句序列
}
一、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是由赋值表达式加上一个分号构成,如:b=3;
if((a=b)>0)t=a;
三、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
1、输入、输出
2、输入输出操作是由函数来实现的
C语言函数库中有“标准输入输出函数” 字符的输入与输出:getchar()、putchar() 字符串的输入与输出: gets()、puts() 格式输入与输出: scanf()、printf()
3、在使用C语言库函数时,要用预编译命令“#include”将有关的“头文件”包括到用户源文件中。
例如:使用标准输入输出库函数时,要用到“stdio.h”文件,在源文件开头应有: #include
(一)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1、字符输出函数——putchar 语法:putchar(c)语义:(向stdout终端)输出一个字符;
如:#include
putchar(„a‟);
putchar(„A‟+32);
putchar(„n‟);}
输出:aaa
2、字符输入函数——getchar
语法:getchar(),是一个无参函数; 语义:(从stdin终端上)输入一个字符;
getchar 包含在 stdio.h中,是stdio.h中定义的宏; 如:#include
putchar(getchar());}
如:#include
while((c=getchar())!=„#‟)
if(c>=„a‟c<=„z‟)putchar(c-‟a‟+‟A‟);
else putchar(c);
}从键盘上输入一串字符遇‘#’结束,若字符在a~z之间时,则输出字符的大写;否则直接输出字符。
(二)格式输入与输出
1、格式输出函数——printf 语法:printf(“格式控制”, 输出表列); 格式控制:是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包含两种信息: 普通字符和转义字符(这类字符总是原样输出)格式说明:由%和格式控制符组成。如:%d, %f等;(P77)
如:printf(“a=%d, b=%d”,a,b);
若a、b的值分别为2和3,则输出结果为: a=2, b=3 例1:
#include
long int b=123456;
printf(“%5dn%3dn%ldn%9ldn”,a,a,b,b);
} 例2:
#include
printf(“dec a=%dn oct a=%on hex a=%xn”,a,a,a);} 例3:
#include
printf(“a=%d,%c,%un”,a,a,a);
printf(“b=%d,%c,%un”,b,b,b);
printf(“c=%d,%c,%un”,c,c,c);
printf(“c=%3d,%3c,%3un”,c,c,c);}
2、格式输入函数
scanf 语法:scanf(“格式控制”,地址表列); 格式控制:包含三类符号
空白字符:(空格、Tab或t、n),输入时不必一一对应;
普通字符:(非格式转换说明符、非空白符、非%),输入时必须一一对应; 格式转换说明符:
(由%后接一个任选的压缩指示符“*”,表示本输入项在读入后不赋给相应的变量)
例1:#include
scanf(“%d%f%s”,&a,&b,str);
…… } 例2:#include
…… }
注意:scanf函数规定,组成输入项表的输入对象须是地址量;如:
scanf(“%d,%d,%d”,&a,&b,&c);
scanf(“a=%d,b=%d,c=%d”,&a,&b,&c);①第一个输入语句,正确的输入数据流为:123,456,789
例3:#include
scanf(“%c%c%c”,&c1,&c2,&c3);
scanf(“%3c%3c%3c”,&c1,&c2,&c3);
…… }
①对第一个输入语句, 若输入数据流为abc
②对第二个输入语句:要求输入3个字段9个字符,但三个变量中只能各存放一个字符,其余的2个字符将被丢掉。如当输入数据流为:abcdefghi
四、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例1:输入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
分析:三边为a,b,c,面积area2=s(s-a)(s-b)(s-c),其中s=(a+b+c)/2 程序:
#include
main(){ float a,b,c,s,area;
sacnf(%f,%f,%f”,&a,&b,&c);
s=1.0/2*(a+b+c);
area=sqrt(s*(s-a)*(s-b)*(s-c));printf(“a=%7.2f,b=%7.2f,c=%7.2f,s=%7.2fn”,a,b,c,s);
printf(“area=%7.2fn”,area);
}
例2:从键盘输入一个大写字母,要求改用小写字母输出。
}
步骤三 课堂小结
1、字符输入输出函数:getcharputchar
2、格式输入输出函数:scanfprintf,特别注意scanf函数的地址项是否要加&
3、注意简单程序的结构,头文件、变量定义、输入语句及输出语句
步骤四 布置作业
1、上机练习:(课本第四章课后练习)4.4、4.6
2、书面作业:(课本第四章课后练习)4.8、4.10 #include
c1=getchar();
printf(“%c,%dn”,c1,c1);
c2=c1+32;
Java程序设计教案 第6篇
第一讲 绪论
一、安装netbean系统
二、hello world 典型程序结构中各部分的说明:
/* * To change this template, choose Tools | Templates * and open the template in the editor.*/ package test1;
//@author Jie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1、注释语句
2、类定义的包:package
3、public class Test1,定义类,类名称是Test1,属性为public
4、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main函数
5、main函数的函数体{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三、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内容: 数据类型 运算符&表达式 3 程序控制语句 4 数组 5 类 6 对象 7 继承 8 接口 9 包 APPLET 11 异常处理 12 线程 13 字符串 14 GUI 15 输入输出系统
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时间17周,包括17次课堂教学,17次实验室上机。
四、几个案例:
1、计算根号2;
2、显示1-100
3、从1加到100
4、打印一个“*”组成的10*10的矩形
5、求N!,递归算法
6、GUI的例子,在GUI界面下输入和显示(this.jLabel1.setText(this.jTextField1.getText());)
7、演示几个复杂一点例子
五、Java语言中保留的关键字:
Java语言一共使用了48个保留关键字,他们主要可以 分为如下几类。
1.访问控制
private , protected , public.2.类、方法和变量修饰符
abstract , class , extends , final , implements , interface, native(用于与其他语言的接口), new , static strictfp:java 语言采用固定的位数来存储浮点型数据,但是有些处理器使用更高位的浮点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增加了中间过程的计算精度。例如double类型数据jvm采用64为存储,二有些处理器使用80位的浮点寄存器来保存中间数据。例如:double w = x*y/z;很多处理器计算x*y后将中间结果存储在80位的寄存器中,再除以z并将结果截断为64位;但是这个结果可能会与始终在64位机器上计算的结果不一致,如果将所有的中间结果都截断,可能会导致溢出,而截断操作同样需要时间,计算速度比较慢。
因此JVM默认允许中间结果精度扩展。但是在使用关键字strictfp标记的方法,必须使用严格的浮点计算。使用strictfp标记的类中所有的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浮点计算。
synchronized:多线程同步访问控制
transient:transient 关键字表示在Serializable 的时候不保存该值
volatile:Volatile修饰的成员变量在每次被线程访问时,都强迫从共享内存中重读该成员变量的值。而且,当成员变量发生变化时,强迫线程将变化值回写到共享内存。这样在任何时刻,两个不同的线程总是看到某个成员变量的同一个值。
3.程序控制语句
break, continue, return, do, while, if, else, for, instanceof, switch, case,default, 4.错误处理
catch 捕获, finally 最后, throw 投试, throws 投试, try 尝试
5.包相关
import 输入, package 包.6.基本类型
boolean 布尔型, byte 字节型, char 字符型, double 双精度, float 浮点, int 整型, long 长整型, short 短整型 7.变量引用
super 特殊, this 这个, void 无值
除了这48个关键字以外,还有3个语法保留字:
null 空, true 真, false 假.六、如何学习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1、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
2、练习、练习、再练习
第二讲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一、Java语言中的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大小
范围
默认值 byte(字节)
-12832768
0 int(整型)
-2147483648-2147483648
0 long(长整型)
-***7808-***7808 0
float(浮点型)
32-3.40292347E+38-3.40292347E+38
0.0f double(双精度)
-1.797693***E+308-1.797693***E+308
0.0d char(字符型)
„ u0000-+=!~ +(一元)-(一元)
左右
* / %
右左
+(二元)-(二元)
右左
<< >> >>>
右左
< > <= >= instanceof
右左
= =!=
右左
&
右左
^
右左
|
右左
右左
||
右左
?:
左右
= *= /= %= += -= <<= >>= >>>= &= ^= |=
左右
三、实验课任务
1、熟悉netbeans的工作环境,自己编写HELLO WORLD程序
2、输入并运行测试,至少10个不同运算符号组合的算术表达式
3、输入并运行测试,至少5个不同运算符号组合的逻辑表达式
4、联系字符串对象的基本用法:声明赋值对象,显示对象,两个字符串连接,截取子串等 第三讲 输入输出
一、介绍数据流的概念
1、流的基本概念
2、字节流
字节是8比特,等价于0-255范围的十进制数。字节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编码单位。如字符型是2个字节,浮点型是4个字节。
字符流的顶层包括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两个抽象类。可以通过fileinoutstream和fileoutputstream两个子类对文件进行输入和输出。通过datainputstream和dataoutputstream两个子类处理整数、浮点数等数据。
3、字符流
字符流是特殊的字节流,专门用于处理字符数据,目前的字符集通常是unicode,16比特,一个字符是两个字节。
顶层有两个抽象类:reader和writer,有两个最主要的方法:read(),write()
4、预定义流
标准输入流:in 标准输出流:out 出错流:err
举例:
输出一串字符,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二、文件字节流
1、文件字节流的输入输出
常用方法:
read(),write(ch)案例1:在显示器上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案例2:复制文件
2、文件字节流的随机访问
常用方法:
1、读数据方法:readInt()readBoolean()readLine()
2、写数据方法:wirteChar()writerDouble()
3、指针控制方法:
long getFilePointer();void seek(long pos);int skipBytes(int n)案例:建立一个可读写随机访问文件,写入10个浮点数,然后关闭该文件。再次以读写方式打开该文件,修改其中第3个数据,然后关闭该文件。再次以只读方式打开盖文件,显示文件内容,然后关闭该文件。
三、过滤流
过滤流是对输入输出流提供了一种包装。我们主要介绍一组: DataInputStream DataOutputStream 案例:从键盘输入一些同学的信息,将信息保存到文件中。
四、字符流
五、File类
六、对象的串行化 第四讲 程序控制语句 第五讲 综合练习第六讲 数组
第七讲 函数、函数调用、递归函数 第八讲 综合练习第九讲 类和对象
第十讲 继承、接口和包与异常处理 第十一讲 综合练习第十二讲APPLET、GUI 第十三讲 线程 第十四讲 综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