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要点说明(精选8篇)
开题报告要点说明 第1篇
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同意意见及系(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使用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或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内容填不下时可自行加页,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本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由指导教师保存,一份学生自己留存,一份交院(系)备查并与毕业设计(论文)等装订后一并归档。
4、资料来源(参考文献)格式
期刊: [序号]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 超过者只写前3名, 后加“等”或“et al”).文题[类型标识].刊名, 年, 卷(期): 起讫页.(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标准S,专刊P,其它Z)
例 :[6 ]孙长东.ERP 管理思想及其实施风险分析[J ].管理世界, 2002 , 8 : 143-144
[2 ]Geske R.The valuation of compound op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1977 , 7 : 63-81.图书: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类型标识].版次(第1版略).出版地: 出版者,年.起讫页.例: [29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第3 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124-156.[15 ]Bielecki T R , Rutkowski M.Credit Risk : Modeling , Valuation and Hedging[M].Berlin : Springer , 2002.43 —65.网上资料类:作者、文章名、网址、日期()。
5、具体样式要求:
页面注意留装订位置; 正文字体:宋体,小 4号字,首行缩进两个汉字,单倍行距;小标题 4号字加粗,左对齐。
开题报告要点说明 第2篇
一、选题依据
1.论文(设计)题目及研究领域;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按照之前我们商讨拟定的题目填写,一定要保持题
目一致性,因为之前上报的题目老师是经过斟酌的,除非内容有较大变化,否则不要随意更改。
研究领域:根据论文所属的会计学科填写,一般可以分为会计基本理论
研究和会计应用研究,大部分同学的研究领域属于后者,需要进一步按照内容细分,比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等。
2.论文(设计)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最好能在交代你所研究问题背景的基础上分条展开,这样比较明确,格式和思路上都比较清晰。可以按照这样的格式写:
第一段,交代所研究问题的背景
第二段,交代理论意义:第一,„
第二,„
第三,„
„„
第三段,交代应用价值:第一,„
第二,„
第三,„
„„
3.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这一部分可以从你的文献综述中提炼,简单写就可以。
二、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需要重点撰写部分)
1.重点解决的问题;
写出你的论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可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论文写作大纲或设计思路);
这部分是开题答辩中的重点内容,老师们主要关注你的论文结构和大纲内容,所以要按照要求的格式,根据老师审定之后的大纲填写即可。
3.本论文(设计)预期取得的成果。
即你的论文将会得出的研究结论。同时增加一句“预期形成一篇1万字左右的学术论文”。
三、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参数);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你在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性方法,比如从大类上划分,我们进行的研究有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大家目前写论文过程中主要进行的是规范研究,在这种研究方法下,可以有更具体的方法,比如《论文工作规范》中提到的:“4.2.1毕业生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及推理计算、科学实验等方法获取论文(设计)所需要的事实材料、数据及设计参数等,并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这其中的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就是你的研究方法,如果你的论文中含有案例,那么案例分析法也可以是一种研究方法。
2.论文(设计)进度计划。
按照附件范例中格式填写。根据学院提供的时间要求相应写明日期即可。可以从“0.毕业论文撰写流程与注意事项”中的“学院规定”时间中复制。
四、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需要重点撰写部分)
学生应根据所在学院及指导教师的要求阅读一定量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综合,形成文献综述。必要时应在调研、实验或实习的基础上递交相关的报告。综述或报告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或前期工作基础。
对文献综述的说明: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换言之,是对你所列出的参考文献观点的梳理和总结,文献综述是围绕着自己论文的核心问题展开的,也就是说要综述与自己问题相关的观点和内容,一般有两种思路进行综述:第一,按
照时间顺序。如果你的研究问题可以明显划分为几个阶段,那么将不同阶段上不同学者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这是一种很清晰的思路,可以把中外文献的观点综合起来进行叙述;第二,按照国内国外分别进行。即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找出主要观点,明确你所研究的问题目前已经处于何种现状,有哪些问题,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这就是对文献的叙述,如果通过叙述你可以从中提出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对文献的评价了,是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你首先选定按照哪种思路进行,是分阶段的,还是按照国内国外的顺序进行,这是你综述部分的整体结构布局,然后具体梳理大结构下的具体观点,一般按照这样的格式进行:XXX学者(xxx年)提出何种观点,具体可以参照附件范例中“刘梦莹”的文献综述内容。她的写法是观点式的,但缺少国外观点,另外,文献综述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
开题报告要点说明 第3篇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名称, 在写作时应注意论文名称一定要准确、简练, 即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常存在的问题有:论文题目不准确、选题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选题难易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同学们在确定论文题目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选题时应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 选择适宜自己完成的论题。
2. 论文的选题一定要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 解决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 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问题, 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 论文选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大小适中。如果论文题目的研究范围太大, 将不适宜学生在短期内完成, 所以在确定论题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论题的创新性、严谨性, 还要考虑论题完成的可行性。
因此, 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论文题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与水平, 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从而实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选题依据
开题报告中选题依据主要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主要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 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 需要去研究、去解决, 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 然后, 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且有针对性, 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常存在的问题有:选题来源及意义混淆;选题的来源及意义表述不清、过于简单;语言组织口语化严重, 书面用语表述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同学们在撰写选题的来源及意义时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写作。如:××现象是当前音乐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本人大学期间或实习期间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或是对该问题比较感兴趣, 因此想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通过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 最终确定××××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选题来源及意义。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演奏能力及水平进行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 将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化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因此, 在教师命题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在钢琴学习中的感受, 通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本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又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选题来源及意义。视奏能力是检验手风琴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内容, 视奏能力不仅影响手风琴演奏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 还制约手风琴演奏者技术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和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本人自幼学习手风琴, 也对手风琴演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之后, 决定以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 同时通过分析研究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培养的方法, 为今后自己更好地学习演奏手风琴提供技术支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般是指与该论题相关的文献研究, 包括论著、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 从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进而确定本论题研究的平台 (起点)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常存在的问题有:文献资料收集不充分;所列著作或文章与论题联系不紧密;语言组织缺乏概括能力, 对相关文献中的观点表述不准确。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参考以下方式进行表述。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外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如:国内的马永霞著的《教育评价》一书中以教育学的一些新学科新论点为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 指出我国当前音乐教学的研究方向, 提出一些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国外的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谈到, 美国八年研究报告中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被人们接受之后, 人们普遍认为, 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使评价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以上文献资料都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 虽然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 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所进行的专门性研究。
3.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常存在的问题有:研究目标不明确;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无法实现。关于论文的研究目标, 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论题, 用词准确、精练、明了。确定论文研究目标, 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研究目标。通过分析、研究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自己今后从事钢琴教学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 并且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4. 内容创新点。
论文内容创新点主要是论文写作中与相关文献中的出发点、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的不同之处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应该是每篇论文都有创新点。常存在的问题有:内容创新点不明确;没有创新点。关于论文的内容创新点, 写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角度来谈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内容创新点。本文的内容创新点是结合自己在手风琴学习中的切身感受及认识, 对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5.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文的作者通常在选题、实验研究、资料整理及论文撰写过程中, 需要参阅和利用一些文献资料,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 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创新。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遵从科学性、真实性及新颖性的原则, 即: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 以便读者考证。常存在的问题有:引用文献数量过少;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按照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每篇论文至少有10篇、部参考文献, 而主要参考文献应在6~8篇、部;其次, 在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应符合相关格式要求, 即: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社信息。如: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 (期号) :起止页码。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主要包括: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常存在的问题有:有些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无相应的解释说明;个别学生选用的不是论文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法。一般情况下, 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写作时应注意结合自己的论题对选用的研究方法做简要解释说明。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良好的结构层次可以帮助作者明晰构思、贯通文脉, 同时也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保证。“言之有序”的问题要靠结构层次来保证。强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 使整篇论文系统严密、浑然一体。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题之间条理不清, 缺乏逻辑性;标题概括性不够。一般情况下, 关于论文的框架格式首先要符合逻辑规律。论文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因为论文结构层次一般分成若干个自然段, 或是用若干个小标题来论述。所以在写作框架结构时, 应注意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一个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 (.) 分开, 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如:1 (一级标题) ;1.2 (二级标题) ;1.2.3 (三级标题) ;1.3.4.1 (四级标题) ;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 最后一级如果还要分层次, 可用 (1) 、 (2) ; (1) 、 (2) 的形式表示。其次, 要衔接自然, 用语精练, 完整统一。关于论文框架结构层次不论是采用自然段还是小标题的形式, 都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 达到无懈可击。层次与层次之间还应协调一致, 各部分的先后次序、篇幅的长短, 都应根据逻辑顺序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 当略则略, 符合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 让人一目了然。因此, 在设计论文框架结构时一定要讲究层次、精心策划。如:论文《在乐谱上挖掘情感———谈视唱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框架结构。
引言:
1. 音高动态感。 (1) 同音进行; (2) 级进; (3) 跳进; (4) 曲折进行。
2. 节拍、节奏律动感。 (1) 注意乐谱中节拍的基本规律; (2) 特殊对待乐谱中的非常规节奏; (3) 特殊位置的音符特殊对待; (4) 重视休止符的重要作用。
3. 力度、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1) 力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2) 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4. 音色、音量适应感。 (1) 音色适应感; (2) 音量适应感。
综上所述, 一份写作规范的开题报告不仅是对自己所选论题的初步研究, 更是对所选论题是否具有实际写作意义的检验。如果同学们在撰写开题报告中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部分的内容, 必将会为后期论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 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使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同时也有助于作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说明文教学要点有感 第4篇
关键词:特征;本质;结构;说明手段;说明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20-01
许多语文老师不太重视说明文教学,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或让学生自学了事。由于教师不重视,学生也就容易被误导,以为说明文不重要,可学可不学。
说明文是以解说事物或阐明事理为主要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让读者明确事物的特征、功用等等解说清楚的文章,它是极为常见的文体,具有很明显的知识性和实用性。
诚然,说明文由于其解说事物,剖析事理的需要,作者的态度是非常冷静的。道理本该怎样,作者把它说清楚了就算完事,其间搀不进个人的感情呀、绘声绘色的描摹呀这一套。也许说明文确实可能不如其他文体那么好读、好教,因为它不是靠形象去感染读者,也不依靠以情动人。然而说明文却另有其独特的长处,如思想内容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而又富于科学性;结构层次的条理井然有序,过渡照应连贯缜密;语言文字的精确简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明方法的合理、周到,灵活多样。正如著名科普作家石工所说的,好的说明文“立意新、材料精、文辞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使读者在阅读说明文时,不仅能够吸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的养料,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所有这一切,是其他文体所无法企及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生要学会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高初中教材中的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不仅给人以经验和智慧,而且给人以启迪和开拓。因此,说明文教学中应该是让学生在吸收课文原有知识养料的同时,触类旁通适当地或介绍或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那么,这样的说明文教学不但能上得扎实生动,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能力、發展智力、陶冶情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不应该忽视说明文的教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说明文教学的意义:1、直接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2、开阔视野,增长知识3、激发兴趣,培养爱科学的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要领来进行说明文的教学
一、分析事物的特征与本质
1、分析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事物是说明文最突出的特点)(1)用比较方法分析事物的特征。如进行《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最好把学生常见的平桥与石拱桥进行对比。(2)重点分析主要特征《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面积广、体积大)说明大:宴会厅的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3)结合说明方法分析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中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还说像卧虹、飞虹,把水上的拱桥比作:长虹卧波,说明拱桥形式的优美。
2、分析事物的本质。(1)分析揭示成因的语段认识事物的本质(2)分析评论性的语句、语段来揭示本质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如: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首先,是我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其次,是我国的桥梁设计和施工有着优良的传统。再其次,我国有着建筑石拱桥的丰富的材料。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石头是天然存在的,没有人的智慧,勤劳不行,没有技术也不行,所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原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去朗读,去体会事物的本质
(3)注意区别事物的特征与本质。事物的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事物的本质,本质决定特征。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区别,不要混淆起来。
二、注重结构、说明手段、说明语言的分析
1、分析结构(即分析说明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从中可依循说明文的原则——要“言之有序”。尤其是逻辑顺序,它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因果、表象到本质、本质到现象、主次、概括与具体之分,简单与复杂之分。
要注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如在进行《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总体顺序:总体顺序是逻辑顺序,先是总说——分说——总说,再从一般到个别,最后从概括——具体的顺序来写的。
2、分析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方法,也就是要注重分析说明的基本手段和表达技巧。
中学生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引用、分类别、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作比较、列数据等客观介绍的方法,这类方法的好处就是能够比较准确、清晰的进行说明;还有打比方、描写法和拟人法等形象描述的方法,而这类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生动、形象地进行说明。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这句话:宴会厅有7000平方米,它的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在这句话中,“7000平方米”是实数,采用的是列数据的方法,而“它的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是采用的作比较的方法给读者既准确有具体的印象,知道宴会厅究竟有多大。
3、语言分析。说明文的语言主要有准确、简明、平实、周密之分。
开题报告的要点 第5篇
一、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通过开题报告,评审者可以一目了然,把握要点。电大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也需要开题报告。
二、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作为电大的毕业生,对于撰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作为写作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它,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所选论文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方法、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通过它,开题者可以为评审教师提供一种较为确定的开题依据。“言而无文,其行不远”,以书面开题报告取代昔日的口头开题报告形式,无疑要切实可靠得多。所选题目一旦被批准,还可以通过它对以后的写作过程及进度进行控制。
三、怎样写开题报告
1、选择问题
让许多同学困惑的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问题。根据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题目,其原则是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强调能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强;其次自己一定要比较熟悉,这样才能做到材料充实,不会言之无物;最后题目不可太大,如太大则不好掌握,往往会空洞肤浅,一般来说题目小一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能太狭小。
2、理论综述
学术文章需要关注理论层面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只有在正确的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会发展,才能够解决好实际问题。目前极少人能创造新的理论,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具体化。“综述”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练、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家观点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因此作为电大的学生,需要做的.了解现阶段理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熟悉所学理论,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用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适当的时候用以解释现实现象。
3、总结
开题报告写作注意要点 第6篇
开题报告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担任人在调查研讨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方案,下面是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课题称号
课题称号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成绩,但实践上很多人写课题称号时,往往写的不精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抽象与质量。称号可谓画蛇添足之笔,假如撰写的好,是论文加分和吸引读者的最好要素。那麼终究我们应该如何撰写课题称号呢?
第一,称号要精确、标准。
精确就是课题的称号要把课题研讨的成绩是什麼,研讨的对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课题的称号一定要和研讨的内容相分歧,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精确地把你研讨的对象、成绩概括出来。过大或过小的课题称号只会让你的内容文不对题,这样的开题报告是很难经过选题的。
标准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标准、迷信,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课题就是我们要处理的成绩,这个成绩正在讨论,正开端研讨,不能有结论性的口吻。在开题报告中由于课题还未探求,所以所撰写内容都是在实际的根底上树立的,关于这些内容我们不能用结论性的阐述。
第二,称号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论是论文或许课题,称号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普通不要超越20个字。
(二) 课题研讨的目的、意义
研讨的目的、意义也就是爲什麼要研讨、研讨它有什麼价值。这普通可以先从理想需求方面去阐述,指呈现实当中存在这个成绩,需求去研讨,去处理,本课题的研讨有什麼实践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实际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详细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沿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施行素质教育、进步教育教学质量等普通性的口号。次要内容包括:⑴ 研讨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⑵ 指出爲什麼要研讨该课题,研讨的价值,要处理的成绩。一个不具有价值和意义,甚至于没有目的的`课题研讨还有什麼研讨的必要吗?这局部内容也是审题人员判别能否经过课题研讨的规范,所以我们应该重点突出这局部的内容。
(三) 本课题国际外研讨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标准些应该有,假如是小课题可以省略。普通包括:掌握其研讨的广度、深度、已获得的效果;寻觅有待进一步研讨的成绩,从而确定本课题研讨的平台(终点)、研讨的特征或打破点。
(四)课题研讨的指点思想
指点思想就是在微观上应坚持什麼方向,契合什麼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管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开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讨成绩的指点性意见等。关于范围比拟大,工夫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拟明白的指点思想,就可以防止呈现实际研讨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例如:《佛山市教育古代化进程》研讨方案里写的课题指点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讨要根据党地方和国度要求,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议,根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议,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变革与开展的实践,力图提醒佛山市教育古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方式,爲佛山市教育古代化理论效劳。
(五) 课题研讨的目的
[转]开题报告及相关说明 第7篇
[转]开题报告样本及相关说明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0月20日选题膀胱冲洗与非冲洗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调查系护理系专业年级级护理班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51061537本选题的意义及目前研究状况:1.研究目的和意义:对昏迷、意识障碍、截瘫的病人,长期留置尿管是解决排尿异常及观察尿量最基本的方法,而泌尿系感染是留置尿管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泌尿系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导尿技术严格无菌、加强对留置尿管的护理,保持尿道通畅外,进行膀胱冲洗是必要的护理方法。对需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采用膀胱冲洗和非膀胱冲洗两种护理方法,对尿路感染发病率和主要致病菌进行分析,以便掌握尿路感染发生趋势,指导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2.目前该选题研究现状(文献综述)膀胱冲洗是一项无菌操作技术,也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方法之一。但近年来高沛[1]认为,冲洗液的流动,少量的细菌能被冲走,使细菌不易生长,并且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对细菌有抑制作用,这样就可以达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但常会民等[2]通过探讨关于膀胱冲洗的效果以及冲洗的间隔时间,发现膀胱冲洗是个耗时及浪费的措施,冲洗液对膀胱壁会产生机械性损伤,操作时易增加接尿口的污染机会,并使导尿管管腔中尿液逆流入膀胱,集尿系统的反复开放,增加了经冲洗液、冲洗管和护士的手等途径外源性感染机会,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而每周膀胱冲洗1次或2次,可降低泌尿系感染。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内容:(一)膀胱冲洗的方法(二)留置导尿感染的常发原因(三)膀胱冲洗对预防尿路感染的意义研究方法、手段:1.对照研究法2.查阅文献法研究计划:1.月~3月确定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搜集相关资料。2.203月-4月对资料进行统计学研究,整理分析,做出小结,形成论文3.年4月-5月论文定稿参考文献:[1]高沛.塑料尿袋细菌生长的检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1992,8(10):8-9.[2]常会民,李健珍,陈育红,等.膀胱冲洗与非冲洗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0(6):435-436.[3]周蓉,王征,程金莲,姚文芳.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进展.护理研究杂志,,20(3)下旬版:760-761.[4]王粤湘.膀胱冲洗的`护理进展.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5):2387-2388.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书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有关说明1.研究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一般可以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选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2.目前该选题研究状况(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应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要带有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即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有什么缺陷?从而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确定本选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因而,文献综述可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综述;(3)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总之,是他人在你这个研究课题上做过哪些研究,得出什么观点,总结出什么方法,请你进行介绍。3.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研究内容要具体、明确。要学会把选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去做。研究内容的确定一是根据研究目标(即选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来确定;二是从现状研究、归因研究、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几方面来确定。现状研究是基础;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是研究的重点。4.研究方法、手段: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几种。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5.研究计划:也就是选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包括:(1)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2)各阶段的起止时间;(3)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4)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等。
开题报告要点说明 第8篇
本分析的重点放在开题报告演示的内容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利用网络资源所获取的一些开题报告所做的比较分析。从所收集的这些开题报告来看,总共八篇。其中四篇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三篇社会科研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一篇是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外加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作者自评。
1 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分析
依据Moore(2000)的相关理论,撰写的研究计划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目的。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顺序该是:作为研究框架=>为了获得导师的认可=>展现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目的,开题报告结构安排的侧重点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变化而采用不同的结构,让导师清楚你要做什么及为什么那样做。但基本的结构可适用于各种目的。
我们首先来看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博士刘群(2005)的开题报告。从整体来看,仅仅一个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而且是幻灯演示版,竟然浩浩荡荡长达104页,笔者觉得无论哪个参加答辩的成员都会感到头疼。即使博士论文的开题有字数的要求,哪怕是要求写一万字,在开题答辩时的演示也不应该超过30页,笔者认为20页左右较妥。因为演示的目的就是把他想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给别人看,20-30页还不能说清楚问题就显得啰嗦,反而使答辩委员对他的研究能力产生怀疑。而且他所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纵观整个报告结构,显得冗长、杂乱无章、没有侧重点、没有逻辑顺序。而且演示中多次出现了诸如“目录,引言,总结”等画面,笔者却找不到归属于哪个步骤和内容,真令人费解。从其选题来说,应该是计算语言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其实是比较好的选题,不过也嫌过大过宽。因为机器翻译几十年来都无突破性进展,这同计算机性能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其自身的发展瓶颈,一篇博士论文就想实现机器翻译恐怕让人觉得野心太大了。再有,演示中使人分不清哪是绪论,哪是文献综述,哪是目标,哪是方法。总之就是一个“乱”字了得。
我们再来看一下“胡诗文(Shiwen Hu,2003)”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她的演示与刘群博士的比较而言显得短小多了,可是也有50多个页面,还是嫌多。其实她的报告结构思路还是清楚的。演示中列出了报告的结构安排,有研究目标、理论框架、方法等。只是绪论部分太少,好像没有文献综述之感。另外,第7页和第14,18,27页重复列出提纲,不知为何原因。如果是从第14页才正式开始的话,那前面十多页都是术语解释等,不免使人觉得半天没进入主题。她的正文内容只到30页便结束,即便把“参考文献”部分算入正文内,也只到37页。而后面约20页的内容却都是附录,让人觉得不知作者的重心在哪。笔者认为,如果简化首尾两头过多的附加内容,重点放在中间的内容介绍,刚好差不多20多页的阐述就比较成功了。
再看看两篇美国的博士论文。不是笔者崇洋媚外,第一感觉就觉得比前面提到的几篇国内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好很多。两篇开题报告总页数分别是14页和19页,都没超过20页(虽然与幻灯演示版不可相提并论),真的是结构安排清晰明了,语言简洁精炼啊。尤其是俄勒冈大学计算机系Douglas R.Dechow(2002)的开题,第一页封面便有一个简短摘要,告诉读者其研究的大致内容。第二页整洁的内容目录简介更是令读者深感作者的思路清楚明晰,研究时间进度都详细列出了,还列出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而整个篇幅只用了仅仅14页!另外加利佛尼亞州地理学系James Mc Carthy(1997)的开题也相当不错。虽然在结构安排上没有Douglas的明了,但对研究背景、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假设、方法、时间进度等都有阐述。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自己的研究计划在四年之后做了跟踪反馈的分析。这是他在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并且做完了相关的研究之后,对当初做研究计划时所做工作的一个对比回顾和总结。从中他得出了自己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原计划的预期目标,哪些尚未成功,并依此分析了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研究基本按计划报告中的要求进行了,但与具体研究进程还是出现一些脱节现象,这除了不可预测的客观原因外,同自己当初做的研究计划不足和欠周密有一定关系。这说明了做好研究计划是多么的重要。但计划归计划,现实归现实,他做的这些总结也是事后才“诸葛亮”。不过对我们怎样写好研究计划有很多的启示。他是从开题报告的语言表述、研究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及其理论框架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总结的,从研究结束后的角度来总结当初做计划时所存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并进行了自我评价。具体详情可参见所附文章。
还有一篇是加利佛尼亞州人类学系的Nancy Grey Postero(1998)的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注:在美国,博士论文一般称dissertation,此报告没特别注明,又较短,故笔者自判断其为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这篇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只是文献综述和绪论的阐述没有分得很清楚,有点混在一起了。
2 社会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或开题报告的分析
最后要看的就是三篇社会科研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了。这类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顺序该是:作为研究框架=>为了申请资金=>展现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不同目的,其结构安排的侧重点应该把自己或机构的雄厚实力和光辉历史放在计划的最前面,也可先讲研究的结果会带来怎样好的影响,研究计划的结尾应包括费用情况。详细列出资金运作的流程,详细的资金运作计划,越详细越好,态度要诚恳。以取得资金机构的信任,获取足够的研究资金(Moore,2000)。
但这三篇总体来看,如果按上述要求则都有欠缺,同时关于“网络教学”的这篇其“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在内容方面有些重叠之嫌。后两篇作为演示版总页数也稍嫌庞大,都缺少研究费用、资金运作计划等的介绍。特别是市教育局杨锦兴(2004)的这篇开头空话、套话连篇,满股“官僚”机关作风味,又没研究时间进程安排等。不过比较而言,谢璞(2002)的这篇较好些,除了正标题被“开题报告”几字喧宾夺主和前述欠缺外,有时间进度安排,其他内容安排也较合理,算是比较成功的开题。
3 结束语
以上是对利用网络所获取的一些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所做的比较分析,分析的案例材料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但因篇幅问题,本文只重点讨论了开题报告的结构安排及演示内容等问题,其它许多方面尚未能深入探讨。然而,开题报告的优劣与否事关下一步研究的关键,且实践当中产生的问题远不止上述这些。在此,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以期有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或研究能否按计划实施和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帮助教师在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和教学中及时发现论文开题报告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该文通过网络收集数篇硕博开题报告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开题报告进行了详尽地比较分析,指出开题报告在撰写内容及演示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必须注意的方面,也为其他科研工作人员在科研计划的撰写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教学,分析
参考文献
[1]Dechow R D.An Aspect-Oriented Infrastructure for a Typed,Stack-based,Intermediate Assembly Language[D].Depnce:Sci eOregon State University,2002.
[2]Moore N.How to Do Research[M].3rd Edition.London:Library Association,2000.
[3]McCarthy J.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The Political Econ omy of the Wise Use Movement[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 fornia,1997.
[4]Postero G N.Manufacturing Identities in Lowland Bolivia:Na tional,Ethnic,and Individual[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1998.
[5]Shiwen,Hu.Optimizing Adapt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via Binary Translation Systems[D].Texas:University of Texas,2003.
[6]刘群.基于模板的统计——翻译模型研究及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实现论文开题报告[D].北京: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2005.
[7]谢璞.新课程观下理科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南京:南京市教育局,2002.
[8]谢幼如,李克东.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开题报告[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