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手工课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二年级 手工课教学设计 第1篇
二年级 手工课教案
1、手工钢琴…………………………………………………………………… 2
2、折纸展示…………………………………………………………………… 3
3、折孔雀………………………………………………………………………4
4、植物标本制作………………………………………………………………5
5、废物利用之花篮制作………………………………………………………6
6、废物利用之贺卡制作………………………………………………………7
7、剪纸
(一)…………………………………………………………………9
8、剪纸
(二)…………………………………………………………………10
9、巧手大比拼.………………………………………………………………..11
1、手工钢琴
教学目标
1.学习对折的方法用正方形手工纸折钢琴。2.引导学生想象钢琴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折纸方法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正方形手工纸。2.步骤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范例,吸引学生:你们看,这是什么?(钢琴)2.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手工纸)3.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折成的吗?
二.学折钢琴。
1.教师出示步骤图,请学生仔细看每一步折法,教师指导。2.学生自己依照步骤图折叠,教师适时指导。3.教师重点指导长方形
教学后记
2、折纸展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我展示折纸来增强对折纸的兴趣 2.学生教学生锻炼其能力 3.掌握一些简单折纸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简单折纸
活动准备:
卡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你喜欢折纸吗?喜欢看那白白的一张纸在你的小巧手下变成千变万化的形状吗?
那你会折纸吗?
2.晒一晒。请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已掌握的折纸(适当夸奖,增强其信心)3.教一教。通过投影仪小老师教大家折纸
(预计小朋友已掌握的折纸有:裤子 板凳 东南西北 千纸鹤等)4.学一学。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跟着小老师折纸 5赛一赛。比比谁学得最快,谁折得最好。6.晾一晾。回家把你学到的折纸教给爸爸妈妈吧!
教学后记
3、折孔雀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孔雀)让学生了解向日葵的基本特征。
2、掌握折纸基本技能
3、能合理添画孔雀。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基本技能
课前学生准备
卡纸,剪刀,水彩笔
教学流程
一.引出活动内容,了解孔雀基本特征 你们见过孔雀吗?在哪见过?
“孔雀”有什么特点?
你喜欢孔雀吗?想不想用小巧手把孔雀变出来?
二、看步骤图折“孔雀”并添画
1、(出示步骤图)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折“孔雀”一共需要几步?(8步)在这8步中哪几步比较难,你可以和同座讨论一下。
2、谁来说说看你有什么困难?(请几名学生说出有困难的地方,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3、介绍材料及交代折纸要求。
我们的学生真聪明,真能干。现在就用水彩笔给美丽的孔雀加上美丽的尾巴吧!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巡回指导时注意添画的合理性。同时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教学后记
5、植物标本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制作植物压制标本的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练习,初步学会制作植物压制标本。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练习,初步学会制作植物压制标本。
活动准备:
植物叶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为了不断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使它造福于人类,我们需要将植物制成标本,长期保存,以供人们学习和研究。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植物标本。(板书课题)
二、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标本。
2.谈话:刚才小朋友们看了老师带来的花瓣和树叶,现在老师问问你 老师手中拿的这些是否便于长期保存?为什么?
3.出示植物标本
讲述:这些就是植物标本。常用的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植物压干,压干后的植物不会霉烂,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叫做压制标本或干制标本(示物);另一种是把植物泡在药水里,杀菌防腐,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叫做浸制标本。自然界的植物万紫千红,如果我们要把植物原有鲜艳色彩长期保留下来,多用这种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制作植物压制标本。
4.指导学生制作植物压制标本。(1)讲解采集和制作的方法。(2)指导学生上台纸。(3)指导学生固定标本。(4)指导学生贴标签。
教学后记
5、废物利用之花篮制作
教学目标
1、明白废物可以再利用,养成好习惯
2、培养一定的动手动脑能力
3、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活动准备:
废饮料瓶 剪刀
教学流程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喝饮料吗?那你来说说喝完的饮料瓶你是怎么处置它的?
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啊,这些被我们平时扔掉的没用的 东西其实用处可大了
今天老师就让它们来个大变身,看看它们的本领有多强。2.制作好的花篮展示 3.教授制作过程
认真观察 指出共有多少种手工基本制作步骤(剪、贴、拉、撕等)记住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
4.说说你喜欢这个花篮吗?引导其细心观察生活,能把更多的废物利用起来。
教学后记
6、废物利用之贺卡制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课前学生准备
8k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教学流程
1.导入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的具在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2.贺卡制作方法简介
贺卡的内容广泛:包括贺年卡,对话圣诞卡,尊师卡、生日卡等。贺年的形式很多:单页卡折页卡;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贺卡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剪贺卡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贺卡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
贴制作贺卡的方法。
1.制作过程示范(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什么形式的贺卡,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 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贺卡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 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书写或剪贴赠言: 如:新年好、老师您好、生日快乐等祝愿的字句。
(6)整理画面: 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教学后记
7、剪纸
(一)教学目标
1.唤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2.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课前学生准备
纸,剪刀
教学流程
1.导入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漂亮吗?你喜欢吗?你想学一学吗?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3.讲解剪纸的大体状况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4.学习简单的剪纸 苹果 王冠 裙子等。
认真观察老师剪纸,提示注意观察剪纸的手段,方法 5.自己动手做
教学后记
8、剪纸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课前学生准备
卡纸、剪刀
教学流程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简单的剪纸,运用了画和剪的方法,剪出了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快快开动脑筋剪出更多好看好玩的东西吧!
2.出示上节课的剪纸作品,焕发学生的兴趣。3.出示本节课要剪的奖杯 剪刀 蜗牛 4.和学生一起剪,边剪边讲解
5.学生开动脑筋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自己动手剪(主要是掌握对折的意思)6.赛一赛,谁的小手最灵巧。
教学后记
9、巧手大比拼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赛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肯开动脑筋就能用双手做出美丽的东西 2.要善于观察生活。
3.巩固一些基本手工制作的技能,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善于观察生活;巩固一些基本手工制作的技能,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
教学媒体
投影仪
课前学生准备
剪刀、卡纸、胶水等
教学流程
1.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种手工制作的方法了,有贺卡,有剪纸,有植物标本,有折纸,小朋友们学得又快又好,老师真高兴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巧手,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吧,在规定时间内看谁的小巧手能做出最漂亮的东西。
2.规定时间,学生独立完成
3.比一比,分类,每一类各选出三名“小巧手”,给与表扬,对其他小朋友也给与鼓励,给其信心。
4.激发其兴趣,学习其他手工制作的方法,主动观察生活,开动小脑筋,用双手装点美丽生活。
教学后记
二年级 手工课教学设计 第2篇
一.折小狗
1、通过折纸(小狗)让学生了解小狗的基本特征。
2、掌握折纸基本技能
3、能合理添画小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基本技能
课前学生准备
卡纸,剪刀,水彩笔
教学流程
一.引出活动内容,了解小狗基本特征 你们见过小狗吗?在哪见过? “小狗”有什么特点?
你喜欢小狗吗?想不想用小巧手把小狗变出来?
二、看步骤图折“小狗”并添画
1、(出示步骤图)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折“小狗”一共需要几步?(8步)在这8步中哪几步比较难,你可以和同座讨论一下。
2、谁来说说看你有什么困难?(请几名学生说出有困难的地方,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3、介绍材料及交代折纸要求。
我们的学生真聪明,真能干。现在就用水彩笔给美丽的小狗加上尾巴!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巡回指导时注意添画的合理性。同时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教学效果反馈
三.堆雪人 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我展示折纸来增强对折纸的兴趣 2.学生教学生锻炼其能力 3.掌握一些简单折纸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一些简单折纸 课前学生准备:卡纸,剪刀等 教学流程
1.导入:小朋友们你喜欢折纸吗?喜欢看那白白的一张纸在你的小巧手下变成千变万化的形状吗? 那你会折纸吗?
2.晒一晒。请小朋友上台展示自己已掌握的折纸(适当夸奖,增强其信心)
3.教一教。通过投影仪小老师教大家折纸。(预计小朋友已掌握的折纸有:裤子 板凳 东南西北 千纸鹤等)
4.学一学。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跟着小老师折纸
四.翻版画
教学目标
1.唤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2.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课前学生准备
纸,剪刀
教学流程
1.导入 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漂亮吗?你喜欢吗?你想学一学吗?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
3.讲解剪纸的大体状况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4.学习简单的剪纸 苹果 王冠 裙子等。
认真观察老师剪纸,提示注意观察剪纸的手段,方法 5.自己动手
八.救护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课前学生准备:8k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教学流程:
一、导入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的具在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二、贺卡制作方法简介
1.贺卡的内容广泛:包括贺年卡,对话圣诞卡,尊师卡、生日卡等。贺年的形式很多:单页卡折页卡;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2.制作贺卡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剪贺卡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贺卡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
三、讨论:
了解了贺卡知识,有什么想法?
四、总结。
九.走出沙漠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为了不断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使它造福于人类,我们需要将植物制成标本,长期保存,以供人们学习和研究。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植物标本。(板书课题)
二、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标本。
2.谈话:刚才小朋友们看了老师带来的花瓣和树叶,现在老师问问你
老师手中拿的这些是否便于长期保存?为什么? 3.出示植物标本
讲述:这些就是植物标本。常用的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植物压干,压干后的植物不会霉烂,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叫做压制标本或干制标本(示物);另一种是把植物泡在药水里,杀菌防腐,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叫做浸制标本。自然界的植物万紫千红,如果我们要把植物原有鲜艳色彩长期保留下来,多用这种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制作植物压制标本。
4.指导学生制作植物压制标本。(1)讲解采集和制作的方法。(2)指导学生上台纸。(3)指导学生固定标本。(4)指导学生贴标签。
十.独轮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课前学生准备
8k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教学流程
1.导入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的具在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2.贺卡制作方法简介
贺卡的内容广泛:包括贺年卡,对话圣诞卡,尊师卡、生日卡等。贺年的形式很多:单页卡折页卡;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贺卡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剪贺卡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贺卡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贺卡的方法。
1.制作过程示范(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什么形式的贺卡,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贺卡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 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书写或剪贴赠言: 如:新年好、老师您好、生日快乐等祝愿的字句。
(6)整理画面: 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十一.吸管排箫
教学目标
明白废物可以再利用,养成好习惯 培养一定的动手动脑能力 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流程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喝饮料吗?那你来说说喝完的饮料瓶你是怎么处置它的?
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啊,这些被我们平时扔掉的没用的 东西其实用处可大了
今天老师就让它们来个大变身,看看它们的本领有多强。2.制作好的花篮展示 3.教授制作过程
认真观察 指出共有多少种手工基本制作步骤(剪、贴、拉、撕等)
记住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之我见 第3篇
一、要重视课前的准备, 也就是收集材料
上手工课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 也就是说, 手工课教学效果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对材料的准备情况。学生在上课前要准备齐全做手工的材料, 如果缺手工材料, 就会影响手工课的教学质量。由于课程不同所带的工具材料也不同, 每次上课学生都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有的材料在商店里就能买到, 而有的材料却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才行, 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又是一个走进自然、认识环境、认识社会的过程。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记住并带齐工具材料, 一方面要让学生对手工课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 教学《玩泥巴》一课, 教师首先像变戏法似的出示一个个泥巴作品, 什么小鱼啦、大象啦、小鸭子啦、花瓶啦学生看到这么多有趣的泥巴形象, 小手一定痒痒, 然后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泥巴做成的, 想玩泥巴就要带齐工具和材料, 学生听后会自觉主动地想着。另一方面是得到家长的支持, 因为美术用具毕竟需要花钱, 有些家长不愿意支付, 再加上有的家长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理解, 对孩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强, 导致美术课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找到原因就要想办法克服, 让学生做出好的作品, 展示给家长看, 使家长知道他的钱没有白花, 家长就会支持和督促孩子带美术的工具和材料了。
二、精彩的导入,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其主体作用, 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 教师的巧妙引入新课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积极创设合适的环境, 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教态、语言要亲切、生动, 多用鼓励的、表扬的语言, 使学生增强信心。有了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 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手工课教学中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特别是导入。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 导入导好了, 学生学习才有兴趣, 学生才乐意去做。在学习过程中,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 鼓励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爱好,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合作探究学习, 升华手工课堂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 美术教师的职责已经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教师将成为一位引导者, 一位组织者, 一位参与者, 要越来越多地激励孩子们去思考, 启迪孩子们去创新。“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个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差异, 比如有的想象力丰富一些, 有的设计能力强一些, 有的绘画水平好一些, 有的制作技能巧一些等等。根据我对孩子们各自能力的了解, 我把不同特长的孩子安排在一个组, 组成“合作探究”小组, 让小组同学对手工材料如何搜集, 手工作品如何创新进行探究。
四、尊重学生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
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通过想象将所感知的形象材料加以分析、综合、加工、改造, 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素质及能力。艺术贵在创新, 手工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创设让学生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尽情表现、自由创作。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制作时, 我要求学生树立与众不同的观念, 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 我还对有特殊构想、制作精致的作品进行点评, 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在教学中, 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 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 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保持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
“赞许犹如阳光”。的确, 每一位学生, 不论其品质好坏, 成绩优劣, 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小学生总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教学中, 我既热情鼓励绘画好的学生, 也会想方设法对绘画基础差的学生进行鼓励, 决不能简单地批评责备, 更不能把其说的一无是处。学生的错误中往往有合理成分, 教师应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 以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欲。“课标”对学生评价作了重大改革, 不再是以往的只看结果的单一性评价体系。而强调的是发展性、综合性、过程性和自评、互评等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由于新教材的作业要求不像以往那样单一和固定, 所以它的评价标准也是多样性和多级性的, 应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促进学生的发展, 鼓励和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手工作品的评价更应从多方面来考虑, 如材料的运用;作品的完整性、实用性、美观性;学生的制作过程;还可采用积星的方法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总之, 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可以保持学生对制作的兴趣,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制作活动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 要上好小学手工制作课, 就要做好材料的充分准备, 创设精彩的导入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加强合作探究学习, 又尊重其个性的发展,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制作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保持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
摘要: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课前的准备和精彩的导入, 还要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 尊重学生个性, 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二年级 手工课教学设计 第4篇
藏女的腰带
地点:甘南 卓尼 尼巴乡
知道甘南有这种畜毛编制的腰带,是因为一个家在卓尼的一个女学生桑杰草。她爱穿传统的藏服,刚进校时总在腰间系这种手工编制腰带。白羊毛和黑牛毛交错编制,无染色用牛羊毛自然本色,编织缜密而结实,两端长长的尾穗,与藏袍搭配煞是好看。向她询问了腰带的来历,知道它来自卓尼车巴沟,于是决定亲自去看看是什么人的双手编制出这样使用而好看的东西。
在卓尼县车巴沟联系到了桑杰草的父亲,是一位年轻热情的当地人,说汉话我们基本能够听懂,我们说想找能做他女儿系的腰带的地方,他很快明白,然后打了几个电话就联系好了。我们以为会是一个小厂子或者一个家庭作坊,他说没有这样的地方,已经联系好了一个会做的人在等我们,然后赶路。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车在进到尼巴乡不久的乡镇公路边停下来,马路边对面的山脚就是古老的尼巴藏寨。桑杰草的父亲指着不远处马路边站立的一位藏族妇女介绍,我们找的人就是她。
我始终没有问清楚那个年轻的藏女的名字,她几乎听不懂一句汉话。可能是桑杰草的父亲电话里给她说好了,她带了两条已经做好的腰带,还在塑料袋里带了一条没完成的细腰带和几团羊毛,再没有任何工具。在那个午后,我们就这样言语不通地比划着,由桑杰草的父亲充当翻译,在尼巴乡的马路边,在一位普通藏女的双手上,又一次看见民间隐秘流传的手工艺,经历了同样难忘的手工寻访。
藏女为我们展示和讲解了其中一种细腰带的编织过程:先是选毛,在春末夏初的时候,选比较细长的羊毛漂洗干净。然后是捻线,完全就用双手,无需其他工具,搓捻成细毛线,常见的是两股搓捻,也有三股、四股搓捻而成的,只是较为费工时,编织的带子也更厚实好看。最主要的是编织,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只是看到了细腰带编织大概的过程,将捻好的细毛线几根一组,采用一种“人”字形的编制法来回交错编织,形成宽约二指的细毛带。中间可以加入黑牛毛捻成的毛线,编出黑白相间的装饰花纹。编到长约1.2米左右,进行收尾编穗完成,整个过程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这种细腰带是未成年的小女孩系,成年后则是系一种宽约有四指、长1.5米左右的宽腰带,其编织过程更复杂,花纹和装饰也更多。
藏区的毛编织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本地的牦牛毛和藏羊毛绒进行编织。最有名的编织物就是黑牦牛帐篷了,吸热保暖,雨雪不漏,木梁绳橼为世代青藏先民们支撑起遮风避雨温暖的家。然而,牛羊毛的编织工艺和品种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传统牧区日常生活中还有毛褐子、毛席、毛布、毛幕帐等等,形式品种更是涉及衣食住行,毛口袋、褡裢、马鞍垫、毛绳、毛带等,我还见过一种牛羊毛混编而成的碗套,编得严丝密和,皮绳扣系,想象牧人们带着有它套装的木碗、银碗或瓷碗,长途迁徙颠簸转场,一定既干净又方便,还能为奶茶保温。
桑杰草的父亲说这种手工腰带的做法在安多,只有在卓尼地区有,最早怎么流传下来的也无法考究。毫无疑问它是青藏先民的双手在毛编织工艺品种的又一次神奇演化,他们就是这么一代一代,那些无名的藏女,在牧闲的时候不让自己的手闲下来,为生活编织着美。
卓尼木雕
时间:2013年11月
地点:甘南 卓尼 柳林镇 多洛村
卓尼的木雕在甘南已经很有名气,对它的寻访先是两则传说。一则是流传最广的关于禅定寺的故事:坐落在卓尼县城西北约半公里的高台地上的禅定寺,亦称卓尼大寺,距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是安多藏区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改宗格鲁前安多规模最大的名寺。该寺在建立之初便与木雕结下不解之缘。相传金末元初,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在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时,见此地祥云环绕,苍松翠柏,俯临洮水,是弘扬佛法的灵光胜地,遂命随员弟子在此建筑经堂,广收僧徒,宣扬佛法。奠基之初,萨迦法王献赠一尊稀有蛇心檀木雕刻而成的释迦站像作为纪念,世代相传。
另一则是卓尼版《大藏经》的故事:明中期卓尼寺改宗格鲁派,清康熙年间,卓尼第11代土司杨汝松资银3万余两,历时数十年,集当时各版《大藏经》之大成,刻版印制了著名的卓尼版《大藏经》之《甘珠尔》和《丹珠尔》。据说杨土司精选300余民刻字匠人雕刻经版,200多人从离禅定寺50华里的大峪沟伐木、选料、加工木板,50名僧侣专职承担印刷。卓尼版《大藏经》凝聚了众多民间僧俗匠工的智慧和劳动,做工精细,程序严谨,刻板设计精美,印刷清晰,极少讹误,受到宗教界及学者的极高评价。20世纪20年代末,马仲英起事,焚毁禅定寺,《大藏经》印版化为灰烬,仅存版本留世,世人叹吁惋惜的同时,卓尼木雕的身影在历史与传说中更显扑朔迷离。
禅定寺木雕师安玛尼兄弟的寻访为我们了解卓尼的木雕开了一扇窗。听说安玛尼自幼在禅定寺出家住在寺院,我们在一个飘雪的早上到禅定寺寻访,但是不巧他出门去了哥哥安拉目九家。随后我们在路人的指引下,在多洛村找到了安拉目九的家。安玛尼很健谈,汉话水平也很好,他的手脚在小时候因病落下残疾,却不影响他刻出精美木雕作品。我们在介绍了自己后,安玛尼很高兴地说我们是同行,可以多聊聊。于是我们就在他用竹胶板搭的简易工作台前,聊了一个上午。
安玛尼拿了两件未雕刻完的小型佛像给我们看,刀法质朴,造型严格遵守藏传佛教造像法度,却又保持着手工雕刻的独特韵味。雕刻所用的工具只有七八件,一个小木盒便全部收纳。雕刻佛像所用木料是一种产自甘南迭部山林的稀有檀木,木质细密,微微泛红,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制作的步骤一般是:先是选料,再根据料的尺寸质地确定造像;或先有造像的原型再下料;然后拿铅笔大概勾个外形,就直接开始雕刻;有时间就雕、就刻,没有严格的程序和计划。安玛尼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很有意味:“我们看到的木雕佛像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里面看不到的东西。”这种表达像是一则禅宗公案,就像他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一样,令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民间老木刻师和他的手艺如传说般神秘。
原来无论木雕佛像大或小,在它背部或底部都暗藏有可以开卸的机关,佛像雕刻好后要通过它“装藏”——将印制好的关于本尊佛像的经卷,经过复杂的宗教仪轨装入佛像内。这一步进行完,佛像才算真正完成。然后我们看到了安玛尼在30年前雕刻的印经板,用料是产自当地的红桦木,板面平整,依然可以印刷。
整版纹样、造型、文字疏密有致;刀法朴拙而力道十足;阳刻线条遒劲流畅;藏文字体庄重饱满,宛若天成。也许这些散落民间的被雕刻过的木头,多少可以窥见传说中卓尼版《大藏经》的一个版角;或者那尊蛇心檀木释迦立像的恍惚侧影。
这里描述它们的风格或雕刻工艺都已经显得浅薄,因为我无法讲述支撑一个民间雕刻匠工手艺背后的信仰。告别的时候,老人坚持送我们到门口,他依拐站立在雪地一再挥手。我们约定在明年开春再来看他,用我们笨拙的手法记录下他的谈话和手艺。
结语
每个民间匠工的日常生活和手艺都有一个特别的路径,在抓取其中千差万别的一点前凝视,我会感到一些失落和遗憾;我会为设计的无力和个人的无能感到难过。在这片被称为最近的雪域高原,蕴藏着如此多的美好工艺,每一回寻访都是一次身体与思想的磨砺,观察他们手艺的同时,更想了解这些人,他们如何学艺?如何用手艺养活家人?如何经历荣光又悄然消失?他们如何应对已经涌入的、成批制造的低廉替代品?
我是认同设计的社会能量这种说法的,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因为设计的介入而更丰富有趣,一群人的生活逐渐随之发生改变,也许一个社区或者更大区域的面貌会发生变化。然而,那发生在别处,那是他人的另一种日常生活。在这被称作最近的雪域高原,有些东西却很远。潮流在别处一番番华丽演绎,在这里如同大山,任四季变换,却纹丝不动。这里不想讲诸如“让设计点亮民艺”、“设计为人民服务”、“民族工艺,让世界看见”这类高尚的表述,因为我们如这些民间匠工一样卑微。
二年级手工教学心得 第5篇
工
教
学
心
得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手工教学工作。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型。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手工课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手工课是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课程内容可依,我根据自己平时的兴趣爱好整理出了系列的教学课程,以趣味创新为主旨,分为:
趣味折纸、手工剪纸类、初级珩纸、泥塑类、废物利用、环保小制作等等。
一、收集各种材料,做好课前准备。
准备好制作的材料是上好手工课的前提条件。没有材料,或材料准备不充分,手工制作也难以完成。我平时留心从家里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手工制作材料,尽量做到手工材料生活化、廉价、易取易得,并尽量争取将各种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布置学生寻找和搜集这种废旧材料,如塑料瓶、卫生筷、废纸杯、花布头、旧手套、旧袜子等,同时启发他们动脑筋思考、发明、创作,完成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二、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导入新颖有吸引力。如《干枝梅花》一课,我在导入新课时由让学生们背诵关于梅花的古诗入手,再展示出利用开败的杜鹃花的干枝塑的梅花,让孩子们仿佛见到了真正的傲雪寒梅。这样,孩子们就会用心去听、去看、去想、去做了。学生主动参 与了,动手实践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
三、精讲多练,保证动手时间。
要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惜字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为此,我在备课时随手拍了大量的制作步骤图,一步一图,简单直观,印象深刻,充分集中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高效地理解制作。同时,精讲力求浅显易懂,措词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鼓励创新,拓宽想象空间
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演示实物等形式创设情境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瓶盖的制作,孩子们根据瓶盖的颜色形状特征,充分地发挥想象,制作出了各种平面的趣味图画和立体的各种模型,想象大胆、造型各异、充满新意,让孩子们体验一次当设计师的滋味。
五、延伸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动手制作往往无法尽法,我们可以利用延伸课堂的方法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去美化自己的空间,用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课外制作其他作品来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美感、会审美、创造美,既培养了欣赏能力,又增添了手工制作的实用性,使学生有了自信,更加热爱手工、热爱美、热爱创造。本学期是我手工教学的开始,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对手工材料的了解得不足,导致有些作品不能很好地完成,或完成得并不完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了解不够,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操作起来较困难;对课程设计不够精细,有的重点不够突出,学生理解较困难等。
二年级手工制作教学计划 第6篇
为贯彻国家新课标的安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开办手工制作课,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的: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手工制作课二年级开设,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控能力、接受能力相对一年级稍好一些。
三、本学年内容安排:这学期主要教授孩子学习用彩纸手工折叠物品、剪纸、拼贴画、布贴画的基本技法。
四、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折纸、拼贴画、布贴画、剪纸材料制作的基本技巧、方法。
五、课时安排:本学期共安排16课时
六、活动内容:每班折纸4课时、拼贴画4课时、布贴画2课时、树 叶贴画2课时、剪纸2课时、橡皮泥作品2课时。
七、授课时间:每周一节课
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折纸 4课时(九月份)
第二阶段:拼贴画4课时(十月份)
第三阶段:布贴画2课时、树叶贴画2课时(十一月份)
第四阶段: 剪纸2课时、橡皮泥作品2课时(十二月份)
二年级手工教学工作总结1 第7篇
为了提高小学生劳动与手工技能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本学期我我担任二年二班的手工制作的教学。回顾本学期所经历实践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门课程,只有当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喜欢的一分子,才能真正张显该课程的教育魅力,而作为一门操作类课程,只有真正投合学生的兴趣,才能体现它在学生成 长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现将本学期本学期手工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在选材时,我们按照手工制作指导用书尽量做到面广、有趣,尽量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课接触到各种常见的手工制作工具,通过手工制作课程,锻炼学生操作技能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低起点,高发挥,提高学习的效果
本学期,在选材时,尽量控制好作品的难易程度,做到:低起点,高发挥,既照顾到一般层面的学生学习的水平,又尽量照顾到那些掌握新技能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水平。鼓励学生做到:基本技能全员掌握,创意设计尽情发挥。既为一般学生打造学习的平台,又为尖子学生打造展示舞台。
二年级 手工课教学设计 第8篇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乐于表达,愿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
2、用普通话进行介绍,在介绍得时候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用上“先……再……然后……”类似的连接词,这样语言表达会更清楚明白。
3、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记住主要信息。突破重难点
重点:在介绍得时候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手工作品,用上恰当的连接词。难点:培养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表达欲望
1、教师事先将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拍成图片,再多媒体播放这些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全班交流自己观看后的感受。
2、教师激趣:这些漂亮有好玩的手工作品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制作的,那么,它们究竟是怎么制作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请这些手工小老师们教教大家吧!
二、教师示范,教给表达方法
1、教师过渡:我们自己会制作这些手工作品,但是在教别人的时候,要向别人说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是怎么一步一步制作出来的。下面,先听老师介绍自己手工作品:美丽的圣诞树,认真听的小朋友一定会学会的哟!
2、教师示范介绍: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得手工作品是“美丽的圣诞树”。首先,我们准备好绿色的卡纸、双面胶、剪刀、铅笔。第一步,先用铅笔再绿色的卡纸上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用剪刀剪下来;然后,在棕色的卡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也用剪刀剪下来;接下来,用双面胶把三个绿色的三角形黏起来,在粘的时候要注意,最小的三角形在上方,最大的三角形在下面;最后把棕色的长方形卡片粘到最下面的三角形上,这样,一颗美丽的圣诞树就做好了。(在介绍得时候,教师要拿着制作好的手工作品,边指示边介绍,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听明白。)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听到了哪些关键的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话把制作的步骤复述出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向别人介绍得时候,要说清楚哪些内容?怎么说才能让别人很快就学会?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小结:(1)要告诉大家自己做的是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2)重点是说清楚制作的过程,为了让别人听明白,可以按照制作的步骤一步一步说,用上“先……再……然后……接下来……最后……”这样的连接词,这样就能让别人一听就明白。
5、指名一生尝试着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看是否按照顺序说清了制作的步骤,连接词的使用是否恰当。
三、组内练习,同伴相互交流
1、四人一小组,学生在组内进行介绍。教师出示小组交流要求:(1)四人轮流进行介绍,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说清制作的过程,用上恰当的连接词;(2)一人介绍时,其他三人认真倾听,记住主要信息,可以对介绍的同学提出建议。
2、四人一小组进行练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随时进行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班级展示,共同评议提高
1、班级展示,教师出示相关要求:(1)上台介绍的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用普通话进行介绍,声音洪亮,重点说清自己是怎么做的;(2)台下的同学认真倾听,记住介绍人说的主要信息。
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进行介绍,师生共同认真倾听后评议,主要从是否按照顺序说,有没有用上连接词,态度是否自然大方等方面加以评议。
3、请台下听的同学说说自己听到了哪些主要信息,简要复述台上同学所介绍的手工作品的主要制作步骤。
4、在评议交流之后再请二至三名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介绍。
五、课堂小结
二年级作文做手工 第9篇
“不知道。”弟弟说:“我们该加的都已经加了,还能有什么没加的呢?”
我突然看见妈妈手里正拿肥皂擦衣服呢!我对妈妈说:“妈妈,可以吧肥皂给我一小块吗?”“可以。”妈妈爽快的答应了。
我把这块小肥皂放进杯子里用吸管使劲地搅拌,然后,我又吹了一下,我发现这回可不跟上次那样,吹了就破了,这次是有许多泡泡,这些泡泡晶莹剔透,有五彩的颜色,十分漂亮。
我大声喊道:“妈妈,你们快点过来。”
妈妈笑着说:“什么事呀!这么高兴。”我兴奋地说:“我自己已经做成了泡泡水。”“真的吗?”他们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不信你们自己看。”接着,我拿起吸管,轻轻地吹了一下,只见一个个泡泡从吸管里钻了出来。
他们看到这副场面,高兴得不得了。
二年级手工制作作文 第10篇
今天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我们一起做手工西瓜汁。妈妈先把西瓜用刀切成小块放在杯子里面。
然后我用小擀面杖使劲的挤压西瓜,新鲜的西瓜汁就流了出来,妈妈把西瓜汁倒到另一个杯子里,让我把它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喝到自制的西瓜汁那真的好爽啊!
做手工二年级作文 第11篇
今天,妈妈心血来潮,想为我们做饼干。说干就干,妈妈立即去家乐福买了一个烤箱。她先上网查阅了饼干的制作方法和配方。看完之后,妈妈开始动手了。妈妈请我做她的小助手。妈妈负责配料,她按照配方把各种材料搭配在一起和成面团。我负责把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经过我们的合作,饼干模型做好了。于是,我们把饼干模型放进烤箱。经过大约十分钟的“漫长”等待,我们的“处女作”终于诞生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一股奶香味扑鼻而来。我急切地尝了一块,可是令我大失所望,咬上去硬硬的。我们的“处女作”不像酥脆的饼干,而像干巴巴的烙饼。我和妈妈陷入了沉思,于是妈妈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制作方法。原来制作方法上说把黄油“软化”,而妈妈却把黄油“液化”成液体了。我们分析可能就因为这一小小的失误导致了饼干制作的失败。不服输的妈妈充满信心地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再做一遍。”于是我和妈妈重新一步一步按着制作方法重新做了一遍。这次烘出来的饼干和上次的大不一样,外表金黄,闻一闻香喷喷的,咬上一口酥酥脆脆的,让人回味无穷……
这次有趣的饼干制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注重细节。
二年级做手工作文 第12篇
今天,我在家里教大家做一个手工。首先,要拿出材料分别是:白、黄、绿、黑色粘土,工具棒,白色卡纸。然后,再把白色粘土拿出来搓成椭圆形,再拿出一点粘土搓成长条,把它们连起来,天鹅的脖子和身子就好了。别忘了做翅膀哦!我拿出白色粘土弄出一点压平它,拿出工具棒弄出翅膀的纹路,压到天鹅两边,用一点黑粘土做成眼睛。再把天鹅粘到卡纸上。最后用绿色粘土做成芦苇装饰一下就完成了!哦哦,忘了一个天鹅爱吃的小鱼,用黄色粘土做成两条小鱼,让它们美滋滋地吃一顿大餐!呵呵…我的作品好看吗?
二年级手工制作作文 第13篇
耶!大功告成,六辆新款的纸质摩托车做好了。
有的车带紫色,有的呈红色,还有的是浅绿色。这些摩托车各有各的长处。有的善于奔跑,有的善于飞跃,有的善于爬山,有的非常坚固,还有的则品种奇怪。这辆是老爷摩托车,身子特长,外号长颈鹿;这辆是王牌闪电摩托,外号飞毛腿;这辆是转圈王,外号小旋风;这辆是黑豹,外号幸运星;这辆是帅气王,外号破坏者
我的摩托车队是不是很棒?
二年级手工制作作文 第14篇
今天,我下做了第三个实验手工冰花,我先端来一盆冒着热气的水,在把玻璃放到水的正上方,让玻璃上蘸满水蒸气,然后把玻璃片放进冰箱,过了一会儿,拿出玻璃片,奇迹出现了,水蒸气变成了美丽的冰花,大的像雪花一样,小的像星星,太神奇了。但是我把蘸满水蒸气的塑料杯放进冰箱,没变成冰花。
冰花实验让我知道了水可以变成雾,水蒸气,冰花,冰,下次我要做更多的实验,让我增长更多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