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患者压疮护理试卷(精选8篇)
防范患者压疮护理试卷 第1篇
《压疮防范与护理措施》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压疮的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病情、()、()及合作程度。评估患者营养及(),有无大小便失禁。辨别压疮分期。
2、():由于压力或剪力造成皮下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如变紫、变红,但皮肤完整。
3、()期: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褪色,常局限于骨凸处。
4、()期:全层皮肤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结痂和皮下隧道。
5、压疮Ⅰ期患者禁止(),不宜使用橡胶类圈状物。病情危重者,根据病情(),保证护理安全。
6、评估患者,对极度消瘦、肥胖、手术时间()的压疮高风险患者予以高度重视。
7、护理操作规范,摆放体位时,动作(),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单保持()、()、无碎屑,以免造成局部皮肤损伤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压疮的预防护理要点?
2、预防压疮的指导要点?
防范患者压疮护理试卷 第2篇
截瘫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1]如果预防措施缺乏,将有80%的截瘫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疮。截瘫患者由于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消失,皮肤受压部位无保护性反应,加之皮肤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营养失调,而大小便失控导致皮肤潮湿,污染,压疮难治愈,若处理不当,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压疮是治疗及护理上的一大难题,无论对病人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是一种繁重的负担。如何加快截瘫患者压疮的愈合速度,是我们面临关注的重要难题,2007年以来我院收治4例截瘫病人溃疡期压疮均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基础护理及全身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
4例患者均为农民,外伤后脊髓损伤截瘫3例,骨髓移植术后截瘫1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38-58岁,平均44岁,压疮病程1-3月,根据《护理学基础》中的压疮分期标准分期[2],压疮浅度溃疡期3×3×1cm和2×3cm,坏死溃疡期期创面最大13×13×6cm最小5×5×4cm ;4例患者均用伤口封闭负压技术和自制生肌膏外敷覆盖创面和隔绝空气局部吹氧法综合治疗平均住院58天,3例治愈,1例治疗好转出院
二、治疗方法及护理
1.全身治疗及护理
1.1.加强压疮的健康宣教,促进病人及家属树立压疮康复的信心,因此,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压疮发生的原因、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说明压疮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鼓励他们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树立康复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护士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1.2.制订合理的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的合理供给,此类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差,抵抗力差,需要重点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静脉输入白蛋白、血浆,,以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创面的修复。并给予抗生素全身抗炎治疗。
1.3.基础护理:此类病人病程长、护理难度大,制订护理措施,定时翻身,使用气垫床
各班护士严格床头交接班,大小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减轻或避免患处持续受压。每q2h翻身一次,每次注意病人侧身角度保持在30-45度,角度过大会导致对侧压力过大。
1.4.保持床面整洁, 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皮肤干燥,保护骨突部位,要采用适当的卧位姿势,翻身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折、清洗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避免拖、拽、扯、拉等动作。
1.5.坐位初不超过30-60min,每15-30min要有15s重量转移的时间,每1h协助进行重量转移30s,选择适当的椅垫。
2.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
2.1.创面清洗 目的是去除异物、结痂及坏死组织,减低感染机会,有助于准确的评估伤口,促进组织氧浓度的提高,从面提高组织愈合能力,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清除厌氧菌,坏死溃疡期创面还应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2.2.伤口封闭负压技术:是利用负压原理将血液循环吸引至伤口,将渗液吸引至伤口外,用以增进血管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技术[3],伤口基底呈黑色或黄色腐肉,渗液少选用水凝胶敷料来溶解和软化坏死组织,创面坏死组织呈黄色湿性腐烂先剪除软化的坏死组织后用水凝胶方法,填充伤口边缘,使其与皮肤平面一致,透明巾封闭伤口及伤口处面管道,导管连接接中心负压,调节负压,根据伤口渗液量调节负压大小一般120mmhg,每天持续负压吸引6-8小时 2.3.生肌膏为纯中药油性制剂,渗透性强,外敷可持续性覆盖创面,使创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伤后愈合。其药物组成:当归100g、甘草50g、白芷15g紫草9g、血竭、轻粉各12g。制法:用麻油1L浸药3天久熬去渣滤清,再熬至滴水成珠,加白醋2两溶化,再加血竭、轻粉最后搅匀成膏,封装。药物的功效:清热解毒、排浓消炎、活血化淤去腐生肌作用,根据创面大小,用灭菌压舌板将生肌膏均匀涂于无菌纱布上约0.3cm厚,将药物直接接触创面后外敷棉垫固定,对创面较深者,用生肌膏纱条塞入,外敷无菌敷料。第一周每日换药一次。后期3-5天换药一次,2.4.高氧环境有利于疮面愈合[6]:利用纯氧 抑制创面大庆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利于愈合。方法: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为5-6L分,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对分泌物较多的创面可在湿化瓶内放75%的酒精,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酒精。创面持续处于湿润状态,给创面创造生理湿润环境,加速创面的修复。根据创面湿润度调整氧气流量,提供供氧的量化指标,可有效避免因创面干燥而导致创面愈合不良的影响,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三、疗效评定[7] 1.治愈:溃疡愈合,痂皮脱落;
2.显效:创面干燥无分泌物,溃疡缩小,有肉芽组织生长; 3.好转: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无扩大;
3.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4.治愈时间:从开始用药到完全愈合的天数。
四、结论
1.截瘫患者是压疮发生贵疡期压疮在临床上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压疮创面大,坏死组织多,加之感染容易引起败血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以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清疮换药,神灯理疗等方法,治疗时间长达6个月。现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治疗,利用负压及密闭湿润环境,起到清创、维持创面清洁、改善创面血供、促进肉芽组织的增殖作用,有效地促进压疮的愈合,大大缩短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中医认为,压疮的病因病机是局部受压,气血瘀滞,瘀血腐肉,破溃感染,热毒至久,伤阴伤阳,经久不愈,气血双亏,针对压疮面渗出、水肿,运用生肌散以燥湿生肌,清热消肿,当归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紫草具有凉血解毒之功效,白芷能止痛,燥湿,消肿排脓,血竭的功效生肌敛疮,轻粉攻毒,敛疮,白醋有收敛作用。3.压疮组织常呈缺氧状态,氧气直接吹于疮面及周围皮肤,可提高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有氧代谢;氧气不断冲击疮面及其周围皮肤,可使表层静脉及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能预防疮面深部厌氧杆菌生长,减少局部分泌物。形成疮面低氧湿润密闭环境,刺激疮面毛细血管增生。
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利用伤口封闭负压技术,再用吹氧和自制生肌膏直接敷在伤口上面联合治疗,不仅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了炎症的吸收,加快了创面皮肤的修复缩短病程,一方面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治疗压疮疗效显著,充分发挥了祖国中医的传统特色,且经济实用,深受病有的欢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参考文献
[1] 高嫚.压疮与体位关系的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9-60 [2] 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 [3] 徐晓红,黄蓓蕾,李敏华.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重度压疮的效果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7月第24卷第14期1334-1335
[6] 罗帼黄,王姣玲,赵灿 吹氧联合疮面换药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2月第24卷第3期
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 第3篇
1 加强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患者, 由于疾病的折磨, 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心理压力大, 甚至沮丧厌世, 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 针对患者的思想状况用安慰、鼓励、暗示方法, 给予科学的解释引导,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进行认知重建, 使其保持舒畅心情以利于增加食欲, 提高机体抵抗力, 促进压疮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家属应多体贴、多理解, 劝慰和开导患者, 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听音乐、戏曲, 看电视, 读报纸, 陪患者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 以调整患者的情绪。乐观向上的情绪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机体内环境。
2 压疮的分期护理
2.1 淤血红润期
去除病因, 采用各种预防措施, 避免局部皮肤组织继续受压, 受压部位垫软垫, 阻止压疮的发展。
2.2 炎性浸润期
此期应保护皮肤, 避免感染, 对未破的水疱应减少摩擦, 防止破裂感染, 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 涂以消毒液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2.3 溃疡期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血糖, 加强局部皮肤护理措施。根据患者创口情况及压疮的大小, 使用溃疡贴, 在贴溃疡贴前应该严格对感染创面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根据患者创面情况3~5d更换1次溃疡贴, 创面有感染时, 严格按外科换药法进行局部处理, 处理原则是解除压迫, 清洁创面, 祛腐生新, 促进愈合。每天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30min, 每天2次, 使疮面干燥, 有利于组织的修复。
3 一般护理
(1) 对卧床患者加强责任心, 坚持经常性的护理制度。做到班班交接, 必要时落实责任。 (2) 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室温应保持在18~20℃, 湿度以50%~60%为宜。 (3) 加强皮肤护理:受压部位保持清洁干燥, 涂以爽身粉, 并加以按摩, 平卧位或侧卧位时, 局部垫上棉圈, 大小便后及时擦洗干净, 床单保持平整。 (4) 加强全身营养:因老年患者咀嚼困难, 必要时留置胃管, 每4小时鼻饲1次, 食物为牛奶、鸡蛋、菜汁、米汤等, 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给予控制血糖, 静脉滴注白蛋白、血浆等, 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5) 避免局部受压, 每隔2小时翻身1次, 对一些消瘦易受压处, 必要时可使之悬空, 或垫以软枕或气圈。平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和床面平坦、整洁、柔软。 (6) 床上喂食时掉落的残渣要及时清理干净, 及时整理床铺。 (7) 加强患者营养:营养不良既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之一, 也可直接影响压疮的愈合。因此, 对易出现压疮的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总之, 减少压疮发生, 预防是关键, 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预防工作。只要切实做到病因预防,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加强营养, 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皮肤破损, 即可预防压疮的发生。
防范患者压疮护理试卷 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压疮小组对压疮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压疮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压疮小组的管理下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及好转率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及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压疮小组的成立有效的提高了压疮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压疮小组;压疮患者;护理干预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ulcer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bedsore. Methods: 84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nurs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42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patients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ystem downlink pressure ulcer group, the cure rate and improvement rate wer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 Results: the nursing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 healing rate and improvement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ressure ulcer group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beds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is significant,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 ulcer group; patients with bedsore; nursing intervention
我院為提高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84例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压疮患者,男48例,女36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4.3岁;其中23例患者为?期压疮,41例患者为Ⅱ期压疮,20例患者为Ⅲ期压疮;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则在压疮小组的管理下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及好转率进行对比?
1.3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两周后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好转:患者创面愈合率大于40%;无效:患者创面愈合率小于40%[1]?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42例患者中22例患者为治愈,占52.4%,15例患者为好转,占35.7%,5例患者为无效,占11.9%,常规组42例患者中16例患者为治愈,占38.1%,11例患者为好转,占26.2%,15例患者为无效,占35.7%,护理组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及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压疮是由于患者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造成其血液循环不畅,使患者长时间处于缺氧?缺血?营养不良等状态,从而导致其出现皮肤功能障碍而引发的组织溃烂?坏死现象[2]?患者多为昏迷?年老体弱?大小便失禁?瘫痪等人群,压疮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增长,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极易导致感染现象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康复[3]?因此,及时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压疮现象的发生率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院为降低压疮现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成立了相应的压疮小组对我院压疮护理进行统一化管理?压疮护理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种,第一,技能培训,定期对压疮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评估?压疮评估?护理干预措施评估等几种,同时给予优秀成员进修机会,此外,还要定期召开伤口护理学术活动,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讲课,从而有效的拓宽护理人员思路,提高压疮护理质量?第二,召开小组会议,我院为提高压疮护理质量,明确规定压疮小组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小组会议,制定并完善压疮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定期召开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并以科室中出现的压疮患者为例进行讨论,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第三,健康讲座,定期召开健康讲座,讲座内容的制定应以患者及其家属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并通过压疮小组成员进行宣教,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压疮知识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压疮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从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从而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本次研究表明护理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2.4%,好转率为35.7%,常规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8.1%,好转率为26.2%,护理组患者的压疮治愈率及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这就说明压疮小组的成立有效的提高了压疮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竹琴.居家照顾压疮护理干预与院内压疮护理康复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6(02):132-134.
[2] 胡军;陆皓;李娟;包宝;王秀锋;李玉环.压疮护理管理学组在医院压疮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9(12):136-138.
[3] 周冬梅;钱晓路;陆敏敏;贾守梅;孙晓春.压疮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照顾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8(04):167-169.
防范患者压疮护理试卷 第5篇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与概括,本文归纳了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易发部位、诱发因素、治疗方法、预防及护理,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老年长期卧床患者 压疮 预防 护理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外踝及耳廓,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长期卧床不变换体位时产生压疮最危险的部位[1]。诱发因素
机体营养状况差,抵抗力降低,如护理不当, 受压部位的皮肤很容易因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发生压疮及其他并发症[2]。
2.1 外部因素:指外力因素作用于局部其外力包括压力、剪力、摩擦力。2.2 内部因素:大小便失禁或出汗引起潮湿不清洁,对压力巨大的局部皮肤有严重刺激。据报道小便失禁患者出现压疮的发病率是一般患者的5.5倍[ 3]。2.3 身体因素:老年人的皮肤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皮下脂肪和水分较少, 皮肤弹性减弱,再生修复能力低下,对外界的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下降,当机体长期卧床容易造成循环滞缓,致使全身抵抗力明显下降,再加上老年患者全身营养及代谢的改变,从而严重影响皮肤破损的修复能力及抗感染能力,从而导致压疮的发生。2.4 社会心理因素:因缺乏自我护理意识或护士对病人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
2.5 其他因素:我国烟民众多且往往烟龄长吸烟量大。据统计吸烟者足跟压疮的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4倍,故吸烟量的大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压疮的治疗
3.1 早发现、早治疗、边治疗、边预防,将压疮治愈在萌芽中[5]。
3.2 按压疮分期治疗:Ⅰ期压疮 表皮破损者局部涂抹0.5%碘伏消毒液,多次/日保持通风干燥,局部避免受压,不需包扎。若压疮表面有分泌物不易粘贴者可用红外线灯照射待分泌物减少后给予粘贴。Ⅱ、Ⅲ期压疮 用利福平、山莨菪碱和氟哌酸研制的粉末外敷创面治疗,可加速创面的愈合,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6]。对渗出较多的Ⅱ期压疮,用05%碘伏涂或敷于创面,5~6次/d,暴露创面,再用220 W烤灯或鹅颈灯局部照射,每次30 min,2次/d[7]。3M敷贴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8]。治疗Ⅲ度压疮难度较大,鸡蛋内膜覆盖疗法[9]、金因肽+75%酒精湿化氧疗+红外线照射疗法[10]、复方碘胺甲基异唑外敷疗法[11] 等在临床护理上均有显著效果。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4.1 科学的管理制度的落实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实行有效的措施。据相关资料介绍,过程管理理论在压疮护理三级监控中应用,有效地使护理人员增强了预防压疮重于治疗的意识,加强了责任心,把降低压疮的发生作为护理工作目标之一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12]。
4.2 压疮的评估 全面而持续的评估压疮的风险是控制压疮发生的前提。各班详细评估记录身体各部位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动态观察,严格床头交接班。长期以来对于压疮的评估,国内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上,忽视了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仅凭护士个人经验来判断患者是否会发生压疮,受判断者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外对压评估量表研究较多,研究涉及范围较广,Pancorbo-Hidalgo等[13]对国外压疮危险评估量表的使用做了系统的综述,发现Braden量表应用最多且应用领域也较广,在中国应用较多的是Braden量表、Norton量表和Waterlow量表这三种量表,修订版的Braden量表是针对中国人所设计的,因此在应用上也逐渐推广[14]。张春梅等[15]认为Norton量表对老年患者的压疮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王彩凤等[16]运用Norton.、Braden、Waterlow三种量表对住院老年人压疮预测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Waterlow量表在老年患者的预测能力较理想。
4.3 减压 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目前证实施加足够的压力并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压疮。定时改变体位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适时翻身是卧床患者最简单有效方法,至少每2~4h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扯、拽、推,使用足踝和足跟保护垫并建立翻身卡[17]。患者改变卧位时采用水垫、气圈、海绵垫或软枕[18]、简易水袋[19]垫于骨隆突部位,可采用“支被架”减轻盖被对足部的压力,可使用直波式三马气垫床[20]、电动防褥气垫[21]、水垫和大浴巾[22]从而减轻受压部位的剪切力和压力。
4.4 保护皮肤的完整性 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是预防的重要措施,病人衣服应保持柔软、平整、无皱折,床单应清洁、干燥、无渣屑,保持皮肤清洁干净,病人的各种分泌物、汗液、大小便等会刺激和污染皮肤,易致压疮,故对出汗多、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给予清理擦干,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对经常遗尿者应留置导尿,随时做到病人皮肤干燥舒适[23]。使用便盆时若使用搪瓷便盆,便盆不应有损坏,使用时协助患者抬高臀部,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以软纸、布垫或撒滑石粉,防止擦伤皮肤。保持充分的液体摄入,制订个人的沐浴计划,洗澡时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用力揉搓,使用温和的中性清洁剂,使用不致敏、不含酒精的中性润滑剂(凡士林)。有效的背部按摩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两手掌蘸少许50%乙醇,以手掌的大小鱼际作按摩,按摩力量应以刺激肌肉组织为度,压力均匀,按向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3 min~5 min,同时检查皮肤的受压情况,保证患者舒适整洁[24]。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25],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须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此时按摩将会加重损伤。4.5 营养支持 长期卧床及高龄患者的营养摄取不足是导致压疮的内因,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而导致免疫力进行性下降。蛋白质是机体组织修补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可促进伤口的愈合[26],低蛋白血症也是直接影响压疮疮面愈合的因素,据报道在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中有75%的患者会发生压疮[27],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有针对性进行营养供给,给予高蛋白、足热量、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此外给患者适当补充硫酸锌等矿物质,可促进压疮的愈合。对Ⅳ度压疮一直不愈的,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28],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不能进食者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保证每日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29],水肿患者应限制其水和盐的摄入,脱水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30]。
4.6 心理护理 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年老患者,往往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易产生急躁。焦虑、孤独、悲观、绝望等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病人进行沟通,耐心安慰积极疏导提高病人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不良心境,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4.7 健康教育 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止压疮的良好手段。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得到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教会家属一些有关压疮预防措施,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自觉配合医护治疗,尽早从年老长期卧床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以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恢复[31],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结: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将不断增加,了解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可以使我们在临床中提高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优化方案,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的部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把压疮消化在萌芽状态,从而减轻护理工作量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张丽红,司沛荣.褥疮的预防和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1).2 高汉景.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卧位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80.3 唐玉磊.褥疮护理新进展.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4):143-144.4 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护理进修杂志2002.17(1):20.曹丽娟,韩宁玲,于浩.老年康复中心76例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3):243 汪晓雁,刘小莲.利福平药物组在Ⅱ期Ⅲ期褥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2007(30)李大芬,缪雪阳,赵玲芳,等.碘伏治疗压疮的护理及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24(1):98.陈雪梅.3M敷贴治疗Ⅱ期褥疮的临床护理研究.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8.8(16):279 张凤霞.鸡蛋内膜覆盖治疗Ⅲ期褥疮32例.山东医药200545(20):41.10 谢春燕,陈汝专,曾小翠.褥疮新疗法的临床研究.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7.2.(7):524 韩林华,王汝琴.老年褥疮的治疗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1).12 伍碧华.过程管理理论在压疮护理三级监控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Pedro L.Pancorbo-Hidalgo,Francisco Pedro Garcia-Fernandez, Isabel Ma Lopez-Medina, Carmen Alvarez-Nieto.Risk assessment scales for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a systematic.Review.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6.54(1):94-111.14 Laura Bolton.Which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Scales are Valid for Use in the Clinical Setting.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4):368-381.15 张春梅,景秀琛.Norton评估表预测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研究.现代护理.2005.11(9):663-666.王彩凤,巫向前.3种评估表对住院老年人压疮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5-18 沈桂花.褥疮的预防与护理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2007 Vol.9 No.1 P.101-102 李星,万虹.不宜翻身患者应用水垫预防压疮.护理研究2005.19(5B):910.19 潘丽杰.简易水袋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5,13(2):115.20 袁亚娟,蒋新霞,王晓琴.糖尿病患者的压疮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06.5(2):137-138.陈大春.电动防褥气垫在恶性肿瘤合并脊髓压迫症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370.22 包贤梅.水垫和大浴巾在脊髓损伤截瘫病人预防褥疮中的应用.右江医学杂志.2009.4.37(2).邱佩琴.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褥疮的护理体会.实用神经系统疾病杂志2005.8(1):101.车慧,何小然.压疮预警干预程序在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葛兆霞.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2):80-82.26 张传莲,董云.1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多处压疮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22-323.曹顺华,余小萍.老年人压疮形成因素与防治措施进展.上海护理2005.7(5):4 蒙金兰,覃彩团.康复新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427-428.徐淑云.压疮14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641.30 于凤霞.压疮的评估和预防.实用医技杂志2007.8.6(16):741
防范患者压疮护理试卷 第6篇
摘要:压疮是长期以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攻克的顽症。它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失去正常功能,发生的软组织破损和坏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但通过采用各种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关键词:压疮;预防和治疗;实践
纵所周知,压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给病人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在荷兰,大于1%的卫生保健经费用于压疮的防治或支付因压疮所致的住院费用元[2]
[1]
;美国的压疮治疗费用每年达10 亿美。为此,本人就压疮预防和治疗处理的临床实践综述如下。压疮发生机制及诱因
1.1压疮发生的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受神经支配的皮肤能忍受5h 或更长时间的缺血, 在69.75mmHg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h以上就能产生不可逆损害。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褪色,形成水疱或表皮脱落1.2 压疮的诱因
[3],甚至皮肤组织破溃、糜烂。
1.2.1 内在因素 由于患者年龄大、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或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截瘫、骨折、缺乏维生素,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组织本身发生相应变化如脂肪减少、萎缩,腺体分泌减少,出现皮肤弹性差、干燥、松弛、感觉迟钝等,是压疮发生的内在因素。当病人的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时,也是形成压疮的一个重要原因。
1.2.2 外在因素 主要是压力,其次是摩擦力、剪切力共3 种。不论任何部位,局部压力达到足够大和足够长时间都可发生压疮。人体周边小脉压4.27 kPa(32 mmHg),在皮肤受到持续压力达9.33 kPa(70 mmHg)2 h 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改变,组织会发生缺血,溃烂坏死。压力越大,压力持续时间越长,发生压疮的概率就越高。摩擦力是指人体处于不稳定体位有持续侧滑的趋势时支撑面与支持平面间产生的力,它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
[4]
。剪切力是指各组织间发生不同方向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其作用于皮肤深层,引起组织相对移位,切断供血,使肌层、皮下组织、皮肤等全层组织损伤,其危害性更大。创伤是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之一。
1.2.3 局部环境因素 如潮湿、温度,潮湿的主要原于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松软,再加上毒素及细菌的繁殖,削弱皮肤的屏障作用, 使压疮的发生率增高。此外体温每升1 ℃,组织 2 代谢的氧需量增加10 % ,如果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状态下,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 促进了压疮的发生。压疮的评估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 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以协助筛选易于发生压疮的患者。长期以来国内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基础护理管理要求上,国外护理则认为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的一步。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压疮评估量表主要有Braden评估表(修订版)、Narton 评估表、华西医科大学评估表(WCUMS 评估表),有研究表明3 种评估表比较,Braden 评估表(修订版)在压疮的预测效果较好。根据Pangs等
[5]
在香港以亚洲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评分18 分是最佳界值,其中18分~15 分提示轻度危险,14分~13 分为中度危险,12分~10 分为高度危险,9 分以下为极度危险[6]。对压疮易患因素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3 预防压疮的措施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因此压疮重在提早预防,加强告知,尤其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预防压疮胜过治疗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3.1骨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评估。责任护士首先对住院卧床患者进行评估,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3.2加强基础护理,保护皮肤。保持床单元平整无皱褶、无渣屑,注意随时检查清理。避免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潮湿等刺激,病人每次排便后应立即清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状态。更换被服时,不能“拖、拉、拽”,避免因摩擦而使皮肤受损。使用便器时应抬起病人腰骶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3.3局部皮肤防压和全身防压措施。促进受压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常规采取每2 h~3 h 翻身、叩背1 次,对于水肿、出汗、感觉麻木等病人需30 min~60 min 翻身1 次
[7]
。翻身时尽量将病人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以防擦伤皮肤。对于压疮风险评分中、高危患者,尽早使用电动防压疮气垫床全身防压措施,使支撑体重的面积加大,减轻对局部皮肤的压迫,防止血液循环障碍[8]。防压疮气垫床是通过交替充放气的方式,不断改变病人受压部位的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为受压部位提供血液循环,可免去人工按摩
[9]
。同时,气垫床还适用于瘫痪、烧伤、骨折牵引、外科手术护理以及意识不清、自主翻身困难的病人。还可运用各种规格的凉液垫或垫圈,垫于枕部、肩部、臀部等骨突处来减轻局部的压力。
3.4鼓励患者活动。骨折制动时,鼓励患者做患肢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健肢做主动运动。根据骨科疾病不同时段,给予采取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给予温水擦浴,局部和或全背运用植物精油或红花 4 酒精或50 %乙醇按摩受压处,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3.5 改善全身营养。充足的营养是治疗压疮的根本保障。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补液、输血及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纠正低蛋白血症, 改善营养状况[10],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3.6降低皮肤温度。垫茶叶枕(隔夜的茶叶晾干包在纱布内),利用茶叶的蓬松、透气散热好,可降低皮肤温度,以防压疮的发生
[11]
3.7普及预防压疮的理论知识及治疗技术。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必要时进行家庭随诊,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复发。4 压疮的治疗处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多元化护理理念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压疮的防治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过去普遍认为保持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目前则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4.1 中医中药治疗处理
中医认为压疮是毒邪内结、淤血、寒凝气滞造成。由于组织受损,溃后脓水淋漓,导致气血亏虚、肝气久郁不解。黄芪注射液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的作用
[12]
。新癀片具有保护创。复方七叶莲可免面、抗菌和抑菌、止痒、生血和活血的作用
[13] 5 除清疮、换药、包扎等程序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
[15]
[14]
。三黄乳香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
4.2 生化药物制剂
具有保护创面、减轻疼痛、清除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16]。莫匹罗星软膏为局部抗生素,抗菌谱广,使用后可使创面
[17]炎性反应减轻、分泌物减少、肿胀时间缩短,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生物流体敷料对皮肤创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创面形成透明薄膜,具有抗感染及促进组织生长、创面愈合、控制和吸收渗出物的独特功效[18]。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素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合成,形成胶原蛋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形成丰富的肉芽组织,使伤口愈合[19]。
4.3新产品联合运用防治法。
4.3.1采用赛肤润和聚氨酯凝胶垫联合运用防护压疮的效果明显。这法应用手术时间大于4h的患者,使支撑点扩大,具有赛肤润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过氧脂肪酸酯,能通过分子置换起到与环前列腺素类化合物相似的作用,诱导血管舒张,促进皮肤微循环,可增加局部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
[20]
。聚氨酯凝胶垫具有很高的吸收和降低震动的能力,分配重量的压力并防止压力集中的特性,减少受压部位的剪切力和摩擦力,改善局部供血供氧,从而达到保护作用[21]。
4.3.2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Ⅳ期压疮的护理治疗
[22]
。波浪床是采用自动模式,即开机2 h 后自动停机0.5 h ,再自动开机,循环反复,根据压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案,早期采取侧卧位,使原压疮创面绝对不再受压。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常规消毒、铺巾后将引流管带侧孔的一端插入海绵,相继用单层纱布、海绵覆盖创面,外面用透明贴膜将创面及其周围完全封闭,引流管另一端经皮下另一戳孔引出后接负压引流瓶。
4.3.3应用湿润烧伤膏综合疗法治疗骨科压疮
[23]
4.4 理化治疗。激光以CO2激光及Nd∶YAG激光汽化切割溃疡面, 使溃疡面在术后形成一保护性痂壳, 2周或3周脱落, 痂壳脱落时, 其下的组织已修复缺损;以低强度HeNe激光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法, 具有杀菌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
4.5外科手术治疗。对面积大的重度压疮,给予反复清创换药、神灯照射,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成,使伤口愈合。可用局部皮瓣和带血管肌蒂皮瓣转移植入法等治疗, 其手术治疗方式应取决于创面的大小、部位以及深度。
综上所述,压疮虽然是个顽固的并发症,但是,如果向全社会普及压疮预防知识理念,并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及时治疗原发病和加强营养支持,在医学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多元化护理理念的深入,压疮是可以避免和治愈的。并且会逐步实现将压疮发生率降低到零。
【参考文献】
[1]Am Strong D,Bortz P.An intergrative review of pressure relief insurgical patients[J].AORN J,2001,73(3):645674.[2]Schoonhoven I,Haalboom JR,Bousema MT,et al.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routime use of risk assement scales for prediction of pressue ulcers[J].BMJ,2002,325(7368):797802.[3]李建荣.压疮的防治及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17):69.[4]陈军,刘文清.浅谈压疮的发生与防护[J].西南军医,2004,4(6):77.[5]Pangs W.Prdeicting pressure sore risk with thenirton,bradon, and water 10 w scales in a Hong Kong rehabilitaton spital[J].Nursers,1998,47(3):147153.[6]郭英利,魏本姣,陈润爱,等.30例中药治疗压疮病人效果观察[J].家庭护士,2008,6(8A):20232024.[7]燕美香.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641.[8]陈大春.电动防褥疮气垫在恶性肿瘤合并脊髓压迫症病人中的 8 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370.[9]张志联.电动防压疮气垫在经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712.[10]张素红.压疮的辨证施护[J].辽宁中医杂志,2003,46(6):507.[11]周夏兴,骆丹茵.复方茶叶垫预防老年病人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2):8990.[12]李缦清.黄芪注射液湿敷治疗压疮与辨证护理[J].河南中医,2004,29(8):87.[13]王香玲,童家祥,牟丽华.新癀片研末治疗压疮66 例[J].河南中医,2004,29(7):48.[14]万功华,陈敏,李玲,等.复方七叶莲液治疗压疮38 例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71.[15]王艳青.三黄乳香油治疗压疮效果好[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632.[16]董文军.压疮护理的新进展[J].甘肃中医, 2007(4):3.[17]周富玲.百多邦软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75.[18]李志英.应用生物流体敷料治疗压疮及创面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19]尚少梅.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251-256.9 [20]陈丽萍,周敏,周志群,等.赛肤润改善受压局部血氧饱和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 20(12):17 18.[21]邵丽.聚氨酯凝胶头圈预防神经外科侧俯卧位手术患儿面部急性压疮的效果[J].护理学报,2009,16(8)58
防范患者压疮护理试卷 第7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后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改良方法。方法 对在2010年10月~2011 年10月期间本院外科住院的97例患者(对照组)和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本院外科住院103例患者(改良组)分别给予压疮预防及护理传统方法和改良后方法,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有效的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可降低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的痛苦,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压疮;预防;护理;方法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1]。临床中发现对于手术后的患者来说,典型的压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隆突、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压疮最危险的部位,同时也就是需要特殊关注的部位。
压疮是护理领域的一个老话题,却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压疮极易继发感染,病程慢性迁延,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尽管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没有下降的趋势[2,3]。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本院外科住院的97例患者(对照组)和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本院外科住院103例患者(改良组)。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8±4.2)岁,男54例,女43例,改良组平均年龄为(51±4.5)岁,男62例,女4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预防和护理方法[4-6]
1.2.1 对照组预防和护理方法 重点压疮预防对象为手术后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消瘦等的患者。采用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按照《医疗护理常规》第4版中预防压疮的规定和护理程序实施预防护理。
1.2.2 改良组预防和护理方法
1.2.2.1 压疮的预防方法 首先是要对每例入院患者都进行压疮危险评估。根据Braden量表对入选患者压疮危险进行评分。按量表所得分值可将患者划分为无危险因素者、有危险因素者、高危险因素者,根据预测量分后可以按级别进行巡回和护理。
然后是注重患者的翻身叩背,床单及衣物的平整干燥,有效的按摩,使用气垫床甚至翻身床,定时翻身,每1~2小时翻身1次,对足跟和骶尾部的护理,就要使用局部减压,比如水枕、U形枕、局部减压垫等等。一般最好床头抬高低于30°。随时保持床单和病员服干燥、清洁、平整。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应保持勤洗勤换及清洁。增进营养的摄入。
1.2.2.2 压疮的护理方法 保持床褥的清洁干燥,用500 mg/L含氯液擦拭地面及各种物体表面,紫外线照射2次/d。采取左或右斜30°轴线翻身。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或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肢体活动,以减轻局部长期受压。同时加强心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从病痛和负性情绪中脱离出来,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恢复。其他护理项目同对照组。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 24 例发生压疮,其中Ⅰ期10人,Ⅱ期8人,Ⅲ期6人。改良组10 例发生压疮,其中Ⅰ期5人,Ⅱ期3人,Ⅲ期2人。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改良组压疮发生率为9.71%,而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4.74%。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改良方法组压疮发生率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手术后压疮的关键。为了科学的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作者采用了信效度较好的评估工具――Braden量表,它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量是 40%。评估在患者入院时进行,还要在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7]。压疮防治是一个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在治疗中,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均须进行伤口换药,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8,9]。
总之,对于手术后压疮的护理与预防技术是需要不断地改进的,并在临床中实践验证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方法,如有文献[10]报道循经取穴艾炙预防压疮。只有如此,护理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护理难题才能不断被攻破。
参考文献
外科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对策 第8篇
关键词:外科,骨盆骨折,压疮,护理计划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发生的部位为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而骨折患者中需卧床者占大多数,由于疾病性质和治疗的特殊性,不能靠定时翻身来预防压疮,按摩受压处皮肤也因患者不宜翻身而受限制。受骨折的特殊性限制,其压疮预防护理也会有所不同。我科凭借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探索了预防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的新方法,降低了压疮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骨科共收治因各种原因导致创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58例,单纯性骨盆骨折31例,共计89例;其中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19例,骶尾骨骨折26例,骨盆环单处骨折38例,骨盆环双处骨折伴骨盆变形6例。89例中稳定性骨盆骨折79例,占88.76%,不稳定性骨盆骨折10例,占11.24%.男7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岁,平均住院时间58 d.
2 护理方法
2.1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做到勤擦洗、勤更换、勤翻身、勤按摩、勤检查,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避免尿液、潮湿刺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便盆,避免生拉硬拽。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长期卧床患者,我院用气垫床,并制作1 m1 m糜子垫。糜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不用加工,洗干净晾干装入棉布中即可,放于气垫床之上,置于患者的受压部位,可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
2.2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有效指导患者及陪护人员增强主观能动性,加强健康宣教,做到与患者主动配合,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其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
高危人群护理,对女性消瘦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人群,好发部位重点检查,重点指导,严格交接班制度。
2.3 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对Ⅰ、Ⅱ期压疮,及时去除病因,增加翻身次数,防止局部继续受压、防受潮,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用0.5%碘伏浸透小纱布贴敷创面再加纱布覆盖包扎,每天3~4次。对Ⅱ期压疮,有水疱者,先用注射器抽出疱液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0.5%碘伏消毒压疮周围,用消毒棉签将磺胺蛋清糊均匀涂于疮面,范围直径大于疮面1 cm,不包扎,每天换药1次。Ⅲ期压疮,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创面,使新鲜创面暴露,再用碘伏消毒,加强换药,促进伤口愈合[1]。
2.4 加强过程管理及考核力度
护士长每天不定时进行跟踪、督促,检查措施是否落实,处理是否得当,并完善相关记录[2]。对一些压疮危象处理有困难、判断有疑问的,及时报告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会诊,提出帮助指导意见,明确诊断。对于生压疮的患者组织科内护士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避免压疮进一步发展。对当班护士则按考核标准进行严格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惩处。
骨折患者疼痛剧烈,患肢活动受限,使患者畏惧体位的改变,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要在对患者行积极治疗如患肢皮肤牵引、手术复位、骨牵引的同时,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缓解患者对改变体位的恐惧感,建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使其能积极配合压疮的预防工作[3]。搬动患肢时要做到方法正确、动作轻稳。指导患者运用松弛疗法,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性[4]。疼痛严重时给予止痛药物,对于因害怕疼痛而畏惧体位改变,不能配合护理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改变体位时牵引患肢使骨折远端固定,将患者的疼痛减轻到最小程度。
3 讨论
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皮肤弹性及身体状况差,大量研究证实,压疮的发生主要与感知觉缺失和移动度受损有关。髋部骨折患者主要由于自主缓解压力的能力受限,患肢牵引、制动,使肢体位置相对固定,患者不能随意更换体位,促成了压力对组织的损害。其他诱发的因素包括皮肤浸渍、摩擦、营养不良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压疮发生后局部疼痛严重,治疗难度大,会成为全身感染的来源,据报道预防压疮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治疗,各种预防措施从患者一入院即应开始实施。
3.1改善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应用护理程序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防御措施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重视和防范意识。而全体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基础,护理人员只有提高了对压疮问题的重视,才能有效地控制压疮发生。
3.2评估出压疮高危病种、高危人群按计划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是防治压疮的关键。应用护理程序使护士对患者病情、全身情况、皮肤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评估,通过认真研究,科学分析,制订出最佳的预防压疮护理方案,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3.3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治骨盆骨折患者发生压疮的良好手段[5]。骨盆骨折患者由于压疮易患因素明显增多,而使控制压疮成为了护理工作的难点。故提示护理人员不但要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还要针对高危因素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掌握预防压疮知识,积极配合,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实施,有效地避免了压疮的发生。
3.4过程控制、不断评估、持续改进是压疮护理的基石,持续质量改进只有护理管理在质量过程控制中确保每一个护理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才会有不断提高的质量[6]。我院骨科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预防的内容具体,方法恰当,人人掌握,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加强环节过程管理,做到全程、动态管理,使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以此实现质量管理的最佳目标。
4 小结
骨折患者由于疼痛,长期保持被动体位,加之要持续睡硬板床,极易发生压疮。而此类患者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护理工作量,而且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继发感染者还可危及生命。故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准确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通过对患者压疮发生可能性的评估,能及时、快速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减少对压疮预防护理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的预测能力。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的制定,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及预防意识,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及工作责任心,共同参与压疮护理计划的评估、制定及实施,改变了以往护理工作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的现象,提高了护士独立思考与钻研的工作能力,切实达到了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骨盆骨折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华英,杜峻,李雪霜.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表及分级护理法预防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19):73-77.
[2]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Braden评分在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5):29-32.
[3]伍佩玲,黄碧萍,何惠燕,等.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21(1):63-66.
[4]Curley MA,Quigley SM,Lin M.Pressure ulcers in pediatricintensive care:incid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J].Pediatr Crit Care Med,2003,4(3):101-105.
[5]朱文芳,胡克,范湘鸿,等.30°侧卧更换体位法预防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1):40-4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