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14《登山》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14《登山》范文(精选15篇)

14《登山》 第1篇

战胜困难 磨炼意志

列宁

(革命者)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五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4《登山》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悬崖、深渊、望而生畏”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列宁作为一名革命者不怕困难,勇于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

2、能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小路危险的句子和表现列宁勇敢的句子。

3、懂得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列宁像,介绍列宁。

2、揭示课题:登山

二、初读感知

1、同桌合作读,相互帮助正音。思考:读了这篇课文列宁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反馈。

三、研读课文

1、再读课文,把最能体现列宁这一人物品质的词句划出来,深入研究一下,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

重点抓住以下几句话:

(1)只见他的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悬崖,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渊,沿着狭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通过说说、议议、读读体会小路之险)

(2)正沿着那条小路前进的列宁突然停住了。列宁感到头昏目眩了。可是,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身子。(通过读读、议议体会列宁的勇敢、临危不惧)

(3)“可是我,”列宁说,“打算还走那条险路。”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毅然走了过去。

(体会列宁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

(4)“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他。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中间结合学生的理解出示华罗庚和荀子的名言。

(5)、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1、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

(2)、有感情的朗读描写小路危险的句子。

2、继续学习课文。

列宁和巴果茨基走过那条危险的小路后,及时看到日出吗?他们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副景象?自由读,体会。

看日出美景。

再有感情的朗读。思考:这仅仅在说美景吗?(感受到经过磨练能有成功的喜悦)

积累词、句。

3、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节。对你有什么启发?在生活中你有什么感到害怕,你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怎样想的?

4、.总结课文。

5、作业。(1)、完成小语作业本或写读后感。◆

冬日休闲登山去 第3篇

登山因何越来越为人们所垂青?这其中包含着朴素不过的科学哲理。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要活就要动”, 这早已被无数实验证实。譬如, 从小就关在笼子里的兔子和鸟类, 尽管供给它们美味的食物, 依然食欲不振。在这种禁锢的、很少活动的笼子里, 虽然也长大起来, 可是, 一旦把它们放出笼子, 让它们尽情奔驰跳跃、展翅高飞时, 它们大都会死于心脏破裂和动脉破裂, 这是由于长期缺乏运动的结果。人要是不运动, 心脏功能会降低70%, 体内组织缺氧, 肌力极度衰弱。

冬日里登山很少满身大汗, 男女老少皆宜的登山运动是值得广为提倡的。它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 促进呼吸肌发达, 加强胸廊运动而使肺活量增加, 从而使身体获得更多的氧, 登高攀山活动可使心跳加快, 增加心排血量, 心肌变得强壮有力, 血液循环的改善, 能把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输送给各组织器官, 从而增强了全身功能。它还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增加, 清除血中过多的胆固醇,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有高血压、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病的患者,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辅以适当的爬山登高锻炼,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媒体报道, 新西兰女总理克拉克, 在参加APEC会议间接受央视“名嘴”水均益的专访时说, 她业余最兴趣的活动是登山。已登过6000多米高山的她, 还想有机会将攀登珠穆朗玛峰。她说, 登山可以避开尘世嚣攘, 开阔视野, 锻炼毅力, 体现竞争、拼搏、上进。的确, 登山可以“且忘天地于一瞬”, 寄情山水, 消除案牍疲惫, 怪不得日理万机的女总理那么钟情登山。

冬日的空气格外新鲜, 山风习习吹拂, 吹得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空气比水和食物更重要,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在清鲜空气中氮含量最多, 约占总容积的78.09%。其次是氧, 约占20.95%。秋冬时节爬山登高, 不仅可沐受空气中更多的新鲜氧气, 而且可接受到众多的负离子。我们知道, 山野的森林和草地面积是远非城市中的绿地花草所能比拟的。据有关数据表明, 城市街道上氧气负离子的单位含量仅有100至300, 而郊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约有1万个负离子, 森林蓊郁的山野, 泉水潺流的山涧, 瀑布飞溅的景区负离子多达2~3万个。它们被喻称“空气维生素”, 作用于人的末梢感受器, 可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 改善脑功能, 提高力和记忆力, 它随血液循环可把所带的负电荷送给各处的组织细胞, 促进各器官的代谢活动。它能提高肺的换气能力, 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氧的吸收和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还能增强骨髓的造血机能,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人们日常体内的糖代谢属于有氧代谢, 爬山登高由于空气稀薄, 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 加之爬山登高的运动量较大, 能够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 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另外, 山间道路大多坎坷不平, 穿行其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 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 经常行走在未经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 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 增强肢体灵活度。爬山登高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 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 是防治近视眼的一个最简捷的办法。涉足山野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但最起码, 也是收益最快的是它对于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 克服消极低落情绪, 消除劳累之后的疲惫有着良好作用。

商业登山≠保姆式登山 第4篇

曹峻:商业登山一定是将来登山运动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对于绝大多数人接触登山一定是从商业登山开始。登山运动对于后勤保障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是一般个体是很难完成的。登山运动要发展,必须两条腿同时走路—一条腿是商业登山,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安全保障;一条腿是登山入门及进阶的培训。如果没有相应的登山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那么就没有登山运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您认为攀登慕峰这样级别的山峰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曹峻:登山运动是在户外运动基础之上的提高,尤其慕峰是一座7000米级别的山峰。一般来说,登山的入门应该从户外开始,一天的户外→两天的户外→长线的户外,而后是初级的雪山,5000米级别→6000米级别山峰,两座之后才应是7000米级别山峰。在攀登7000米级别山峰之前,至少要有两年的时间为此进行准备。

:您认为慕峰是怎样的一座山峰?

曹峻:慕峰海拔是7546米,大本营海拔是4400米,客观存在着三千多米的高差,线路中设有三个高山营地。不同海拔高山营地的适应过程,对人体就是极大的考验。在C1,协作会为队员做饭烧水,队员都能很好的适应。在C2,就需要队员有自理的能力,会使用炉头,能够化雪烧水及煮一顿晚饭和一顿早饭。

:商业登山是否是保姆式登山?

曹峻:商业登山不等同于保姆式登山,保姆式登山一定是不可取的。商业登山所提供的,最首要的是路线上的保障,在一条攀登路线上有足够的人手确保队员的安全,其次是后勤物资的保障。国外的商业队伍也同样要求客户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你必须是具有户外经验的个体才可以进行高海拔的探险。从登山的角度来讲,商业登山的高山服务更多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服务,协作什么时候修路、什么时候运输物资,有时你是看不到的。

:在慕峰大本营,我们看到各支商业队的大本营都为队员营造出舒适的环境,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曹峻:对于攀登7000米级别和8000米级别山峰,队员必须有一个高海拔的适应过程。在这个高海拔的适应过程中,必然会消耗很大的体能,你必须要在大本营得到一个很好的恢复。中国的商业登山起步较晚,我们更多的是在学习国外的商业登山活动,我们学习比较多的是罗塞尔的队伍。罗塞尔大本营的设施是非常完善的,铺有地毯,配有电视和网络,甚至帐篷内是供暖的。但这只是其价值很小的一部分,他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向导对于队员安全的把控能力、对于天气的掌握、对于线路整体资源的掌控等,让他的队员在攀登过程中得到最大化的体验。

:您作为2011 KAILAS慕士塔格登山活动攀登队长,您是如何组织这次攀登的?

曹峻:我与第一批队员开始接触在喀什,检查他们的装备物资,而后安排他们进行适应性训练。这批队员来自深圳、上海、湖南、宁夏、湖北等地,我们把36名队员分成四个小组。适应性训练期间,也是小组队员间进一步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与我们的协作熟悉的过程。最后的攀登则是取决于每个人的适应情况及天气的情况。

后记

14《登山》 之五 第5篇

列宁

(革命者)

14《登山》第二课时 第6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整体把握。

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2、谁能把列宁和登山联系起来说一句话?(能不能把登山的原因补充进去,列宁在登山时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

3、课文写了列宁几次走小路?

二、初读课文,谈谈收获。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写列宁两次走小路的段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读完)

2、谈收获:你读懂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找三五个学生)

三、精读课文,读悟探究。

1、追问提出“路很险”的`学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适当地补充介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引导学生读好第10、14段,通过读悟出险,表现出险。

(四人小组交流读,比较读,评价读等)

3、齐读第10、14、17段。(适当鼓励学生)

4、列宁第二次又是怎么走的呢?

(1)通过指导读第25段,品“毅然决然”。

(2)男生读第25段。

5、列宁这次登山有什么收获?

(借助课件,范读,指导学生读好第18、28段)

四、回归课题,总结延伸。

14《登山》教学设计之六 第7篇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独立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按提纲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意。

3、初步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2、简介当时时代背景。(十月革命、隐居)

二、初读课文

1、独立学习生字词,理解词意。

2、联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词,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会的。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分段

1、课文写登山这件事,分哪几个过程?

2、根据课后题2给课文分段。

3、讨论、说段意。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2、能背诵写日出景色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

3、懂得革命者要有勇气走战胜困难,而不应让害怕征服自己,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教学重点: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含义、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朗读,思考有没有疑难问题?

2、讨论:

(1)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从“隐居”一词你知道了什么?

(2)“四周环绕着巍峨的高山”说明什么?

3、读列宁与巴果茨基的对话。

4、用一句话概括。

5、说说段意。(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列宁他样走的是一条危险的山间小路?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危险的气氛。

2、说说对这些词句的体会。如果你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过小路的危险和列宁战胜困难的勇气)

3、朗读“登上山顶”这一自然段,欣赏山顶观日出的壮丽景色。想象背诵。

4、讨论:当时列宁他们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5、练习说段意。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列宁和巴果茨基的`对话。

2、讨论:为什么列宁要坚持仍然走那条小路回来?

3、体味课文结句:“让害怕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革命者不应该怎样而应该怎样?

说说自己的想法。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4、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1)理解三句话的内在联系

第一句是因果句,先说结果后补说原因。

第二句,从登山这件事得出一个道理――革命者不应该害怕困难。

第三句点明应该怎么做?(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

(2)抓重点词语背诵。

五、课堂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当他们登上山顶时,一股( )的阳光,突然穿( )山前的薄雾。远处( )的湖水开始发出( )的亮光。山顶上的雪( )变成了玫瑰色,矮树丛和草地上的露水珠儿也( )光芒。这里,好像是在谁的( )下,鸟儿们放开歌喉( )地唱了起来。

2、列宁坚持仍然走那条险路回来,是因为( )。

板书设计:

登 山

登山 走险路(勇气)

往回走 坚持再走险路

登山有感 第8篇

一路上, 我兴奋地连跑带跳地走在前头, 时不时地向后喊几句“快点儿, 快点儿!”而爷爷却笑眯眯地说:“慢点儿, 后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别太耗费体力!”说完仍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迈着方步。我却不听, 一溜烟跑了个没影。渐渐地, 渐渐地, 我体力慢慢地透支, 爷爷仍旧精神抖擞地走着, 我只好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脚向前走。最终, 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休息时, 爷爷语重心长地说:“走长路, 最需要的就是恒心与毅力, 但是, 更重要的是方法与技巧。走的时候, 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切忌吊儿郎当, 这样最费力。今后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 你只有一步步稳重地踏实走下去, 才能够成功。”

噢!我明白了!只要走好现在的每一小步, 再大的山, 也会被我们征服在脚下, 如果骄傲自负, 小困难我们也得退缩!

今天的登山, 我懂得了好多好多……

14《登山》教学设计之四 第9篇

(一)板书课题,在简介故事发生的背景中。

1.初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写了一个“登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登山?为什么要登山?

2.登山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为什么一去一返都要走这条路?课文最后一段话,你怎样理解?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三)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概括性的词语,再归纳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

(四)解答初读课文时,“一边读,一边想”的问题(答案要点画在课文中)。然后,课堂议论,归并自然段段意,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提醒学生注意:作者为了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总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写。某一个阶段的意思连接得比较紧密,就形成了一个段落。当一个段落过渡到下一个段落时,一般情况下,又可能时间推移了,或地点转换了,或情节发展了,等等。

第一段(第1自然段):列宁为了躲避搜捕,隐居在普罗宁。

第二段(第2~18自然段):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抄近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

第三段(第19~28自然段);列宁和巴果茨基看完日出,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且说这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根据以上三段段意,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复的词语可以略去)。自己归纳后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归纳,教师评议。

通读课文注意语言的速度和感情。对话部分,注意人物说的话和作者的叙述语要分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课时归纳的课文主要内容。再要求:试用一句表示谁、做了什么的话,把课文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列宁为了看日出,往返走过一条危险的小路,锻炼自己的意志。)

(二)《登山》一课,讲了列宁为了登山看日出,往返走过一条危险的小路,锻炼自己的意志的故事。

1.课文第一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什么?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前;地点――普罗宁;人物――列宁,以及列宁隐居普罗宁的原因――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

“隐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隐居”?换成“居住”行不行?为什么?

“隐居”是隐蔽在偏僻的`地方居住,目的是躲避敌人的搜捕。换成“居住”就没有躲避的意思了。

2.齐读第一段,提问:

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从第二段说起,可以不可以?为什么?试着读一读,看看。

(没有这一段不可以:不知道普罗宁是个什么地方,列宁为什么到这里来,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些都不知道,显得故事很不完整,给读者留下不少疑问。)

(三)阅读第二段:

1.指名读(或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看日出,为什么要走近路?

(出发晚了点儿,走远路怕赶不上看日出。)

近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危险的小路)

把写小路危险的句子画下来。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2.小路怎样危险?看看105页上的插图,具体说,小路危险在哪里?看后再回答。句子里有个“容”,“容”这个词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查查字典,看看。

(容纳,在这里就是“搁”“放”的意思。“路只能容一只脚”说明路太窄了,窄到只能搁一只脚的宽度。这样窄的小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稍不小心或心慌意乱,就有掉下深渊的危险。“深渊”,可是很深很深的水啊!)

3.这条危险的小路,巴果茨基是曾经走过的。这次他先通过时,是轻松的吗?

(不轻松。)

从哪些地方看不轻松?这进一步说明什么?

(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的“贴”;“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免得看了紧张;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碎小”“慢慢”“移动”说明因为紧张、害怕而倍加小心。走过最危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看到列宁跟在他后面,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大声喊:“往回走!”这又看出巴果茨基非常担心列宁掉下深渊。从巴果茨基的这些动作、表情看,他走过时,也是提心吊胆的,可见,小路的确是危险的。)

4.那么,列宁是第一次走这条危险的小路的,他表现怎样?

(列宁跟在巴果茨基后边,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巴果茨基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说明列宁也害怕了。)

但是,列宁面对眼前的危险,尽管“头昏目眩”了,害怕了,但他又怎样看待和处理的呢?

(列宁“站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动。”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走过这段危险的小路。”)

“定了定神”、“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危险的小路”这又反映了什么?大家议论后共同解答。

(反映了列宁虽然害怕,但他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过去,表现了他不畏艰险,面对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5.列宁和巴果茨基终于登上山顶了。他们观看的日出景象怎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日出景象很美,很壮观。难怪他们冒险前来观赏。)

6.日出景象究竟怎样美丽,怎样壮观呢?出示小黑板或投影,要求根据课文在这段话的括号里,填上短缺的词语。再比较填写的这些词语是不是可有可无,它们在句子里的作用怎样?

他们登上山顶,一股( )阳光正好射穿( )的薄雾。远处( )湖水开始反射出(

)亮光。山顶上的雪( )变成粉红色,( )露珠儿也开始闪烁着光芒。( ),鸟儿们放开歌喉,(

)唱了起来。

(所填写的词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的。它们在句子里起了形容、修饰的作用。使日出的景象生动、形象,显出壮观。不只是看见了阳光、湖水、雪、露珠儿,听到了鸟儿叫,就觉得优美、很壮观,关键是看到了什么样的阳光、什么样的湖水和什么样的雪,鸟儿叫得怎样动听,等等。)

(三)阅读第三段。一边读一边思考:

1.列宁和巴果茨基看完日出,返回时,第二次走了危险的小路。第二次走跟第一次走有哪些不同?

(跟第一次相比不同的情况有:①巴果茨基说不必走原路,而列宁坚持仍走原来的小路;②走的时候,不是巴果茨基先走,而是列宁先走;③列宁在最危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走过去。)

2.列宁毅然决然地走过去,“毅然决然”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毅然决然”是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14《登山》 第10篇

登山

作者:李涉朝代:唐体裁:七绝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14《登山》 第11篇

登山歌

作者:皇甫冉朝代:唐体裁:杂言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

14《登山》 第12篇

夜登山亭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飞观峥嵘天宇宽,幽人半醉凭阑干。

三山渺渺鸾鹤远,七泽茫茫蓑笠寒。

清吹拂林横玉笛,紫云覆鼎熟金丹。

学院登山协会登山游记 第13篇

富阳学院 代景民 周洪根

公元2016年11月6日,富阳学院登山队联合杭州九区户外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野外登山。

晨,众人围聚于西站,租公交,车送至山下。环山乡诸佳坞村,杭州最美乡村,果然名不虚传。步行至水库,见库水碧清如天,蔚蓝如海。微风拂过,水泛涟漪,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眼明睛亮,欲拥之抱之亲之吻之,几乎不能自持。如此清幽圣地,如此福地洞天,众人自觉自发争相合影,以天为幕,以水作布,“美”字出口,一幅欢跃自然的美颜照,定格于摄像机镜头。

爬山开始了。二十几人的队伍,一字排开,散行在山路上,笑语欢声响彻在山涧小溪。初期,路陡起,人吃力,气吁吁,汗涔涔,然而,视野所及,山野茶树深绿,溪水淙淙,更有手机歌声,美景分散了疲累,声与色饱满了眼睛和耳朵。

大约20分钟后,大家来到了土地庙,一个慰藉心灵之所在。拜神的拜神,休憩的休憩,吃喝的吃喝,小聚让众人更加快乐与放肆,队旗竖起,飘扬在山野天空,让人感觉这俨然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全然不是那种说走就走的旅游。

小憩之后,继续上爬,“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我只想用这句唐诗描写了。沿途各色无名的花儿果子吸引了男男女女的眼球,拉住我们的脚步,速度放慢了下来。拍照的摘花的摘果的,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最爱。周洪根主席摇摆着队旗喊山,一人呼,众人应,声音响彻这富春的丘陵山谷,声音会传播的,激情会感染的,大家的热情与激情一下被激发了出来。汪惠田院长,许定荣院长走在队首,兴致勃勃,观遍了这晚秋的山、树、花、水、果,“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胡来祥主席左手拿手机右手握相机,交替拍照,企图把这天钟山的美景秋色尽情收纳镜头,一不小心,脚下一滑,踩空,差点坠入悬崖,幸有杂草可抓,山石可依,在大家帮助下,拉了上来,人无大碍,相机无损。热心的老缪探入谷底,找回了掉落的鞋子,大家虚惊一场。

小插曲丝毫没有影响高昂的高涨的情绪和兴致,山虽不高,景致却美美,路虽不长,收获却满满。这是大家起初没有想到的。一个小时时间就登上山顶,再往下走,进入天钟山景区的登山道,大家感觉更加的轻松与惬意了。“逐胜不怯寒,秋山人人登。依稀小径通,深处逢来僧。”这里是一种隔世的生活,没有忙碌的公务,没有烦心的世务,这里是放松身心之最佳去处。沿着山脉,顺流而下的溪水,时而哗啦啦时而淅沥沥,时而如瀑布时而似羊肠,小溪曲曲弯弯,欢蹦雀跃,一路陪伴,把大家送出了山沟,也送走了风景。

千山万壑,自有其风韵和特色。登山道有不同个性和容貌。有人说,富阳有三种登山道:第一种是古道,第二种是风景宜人的山道,第三种是专业登山道。今日登山道是已成景区的山道,是登山,更多是游览。期待来日,更重游。

14《登山》 第14篇

晚凉登山亭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庭空叶飞秋,村迥鸠唤雨。

新凉入巾褐,老子颠欲舞。

凭高望稽山,秀色溢天宇。

一镜三百里,水落分别浦。

凄凉吊禹穴,秦汉未为古。

登山 四年级登山作文400字 第15篇

路边儿上,松塔的籽变成鲜艳的颜色。酸枣更是红艳,令人馋涎欲滴,摘一颗,整个树上掉下了一滴滴水珠,好像枣树哭了一样。落下的水珠滴到了枯叶上,滴到了小草上,也滴到了,滴到了我的手心里。

雨越下越大,我的手还是很暖和,路边有大片大片的玉米田。老师说,玉米梗烧了会污染空气,我们可以把它用做肥料、我饲料。我们仍可以看见剩下的玉米,它的胡须还是那么长。

路旁的沟渠流着水。枯叶落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水坝,阻挡住了水流。使水面左低右高。柿子有的红了,有的还红中带绿没长熟。

山谷里雾很大,已经看不清远处的村落。雾好像一条腰带,围着山转圈,像神仙来凡间游玩。

雨越来越大,我的手开始觉得冰凉,觉得体温也下降了,老师了让我们下山,我们急忙跑下去,在书院门口诵读,在书院里习学围棋,吃饭,直到家长来接我们。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