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变电站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7
1

变电站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成熟

一个人的信念是人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方面的集中反映,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一生执著的追求目标和持久的精神激励力量。我把政治上追求与现实中工作结合起来,我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从朴素、直观认识在学习、工作中日益上升到自觉、理性的高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在工作中我焕发出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捍卫自己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完成党交给我的各项任务。因为我有了始终不渝的政治信念、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所以,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持锐意改革,勇于进取的革命气概,保持锲而不舍、顽强奋斗、拼搏到底的作风,保持我乐于奉献、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伟大寓于平凡。我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做出成绩。鼓实劲、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本领,努力精通本职的业务知识,做本职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把远大目标与现实努力结合起来,把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同过硬的本领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为人民谋利益的热情同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愿望同本职工作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愿望同本职工作统一起来。我在实践中为群众办实事,把着眼点放在本职岗位和现实基础上。

二、工作中勤奋,业务上钻研

在工作、生活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努力工作。98年我参加了南京工程学院大专函授的学习,用四年的时间,以优异的学业取得了大专毕业证书。XX年12月,我在苏州电力职工技能培训中心参加了13(2)期变电值班员高级工培训,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高级工证书。

在工作中,按照上级领导布置,认真落实完成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整改及总结,迎峰度夏、交直流专项检查,完成公司开展第二轮安全性评价查评工作。XX秋季安全大检查过程中,依据季节性安全检查流程,精心布置,合理安排,专门召开会议,向班组成员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学习,提高队员对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目的、要求的认识。通过秋季安全大检查使我们队员的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能进一步做好变电运行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在这次为期一个多月的秋季安全大检查中,总共查出十三个变电站大小问题共109条,我带领我们班组真正做到了不流于形式,务求实效,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并以秋检为契机,完成了其它各项安全检查,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夯实公司安全生产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扎扎实实的严细作风,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而奋斗。

时值苏州地区电网大发展阶段,我所在的监控中心去年完成了三座110kv变电站的新建投运工作,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投运准备阶段,时间非常紧迫,我带领班组技术骨干,放弃了许多休息日工作在现场,熟悉设备、建立设备资料台帐、编写现场运行规程及典型操作票、准备运行资料等,工作杂但不乱,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地开展,按照公司预定的投运计划顺利完成了运行准备和投运工作。并在投运前,手把手教班组成员设备运行的注意点和操作事项,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技术员和班组长,自己掌握了技术是不够的,只有全体成员技能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生产。

为提高班组成员处理事故的能力,在每月一次的技术培训之外,我还精心设计准备了一次大规模的事故演习--慈云变110kv母差保护动作,让监控正、副值独立处理事故,并调度其余操作队员赶赴失电变电站配合处理事故,有效地提高了各位队员的判断、处理事故的能力。这在不久以后的220kv线路失电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各位队员能从容应对事故的发生,不慌乱,准确判断,及时汇报,正确处理,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失电线路的供电,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三、不懈的努力、永远的追求

工作的成绩是肯定的,但不足总是存在的。我深感自身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才能接下来培训班组成员,使得整个班组的技术水平共同得到提高,为安全生产打好基础。另外,个人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深化。班组是公司的细胞,只有保证每一个细胞都健康了,才能确保公司这个主体健康,而作为班组长直接领导这一班组,管理艺术的好和坏会影响到班组的面貌,我在今后工作中要转变观念和意识提高班管理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发现和解决安全工作中苗头性问题,使得员工真正自动关心班组整体安全意识。

几年来,虽然我在运行岗位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些小小成绩,但相对于党和组织对我的重托和期望,还相差甚远。拓宽思路,深化细化本职工作,使变电运行和班组管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努力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变电运行技术个人工作总结的延伸阅读:如何写好你的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的内容 1.基本情况 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2.成绩和做法 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3.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今后打算 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二、工作总结的特点 总结的经验主要表现在自我性、客观性、经验性三个方面。 1.自我性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 ,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2.回顾性 这一点总结与计划正好相反。计划是预想未来,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 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3.客观性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 。它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依据的,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 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4.经验性 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凡是正确的实践活动,总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两个方 面的成果。作为精神成果的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成果更宝贵,因为它对今后 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特性要求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 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 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三、工作总结的写法 (一)总结的标题 (二)总结的正文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1.开头 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 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2.主体 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第一,纵式结构。第二,横式结构。第三,纵横式结构。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3.结尾。

变电站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本人毕业于**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输电线路方向)。2012年7月进入**供电公司工作,现就职于检修试验室工区。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严格遵守公司及所在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坚决服从公司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维护集体荣誉,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思想上要求进步,工作上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走出大学,走进供电企业,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让我对将来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回顾过去一年多的工作,有困难也有收获,经历了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收获了为人处事、专业技术方面的实践经验。现将这一年多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我以主人翁的意识,时刻关注**供电公司的发展,切身为公司和集体的利益着想,坚定公司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期望。虽然我现在还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我也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得起考验,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尽心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工作态度

心态决定一个人的财富、事业、幸福、健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决定命运。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保持阳光心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享受过程,把握和珍惜现在。热爱自己本职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戒骄戒躁、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事。

三、岗位职责

2012年10月至今,我作为公司检修工区的一名变电检修工,负责所在班组的基础资料管理,所辖11座变电站的日常检修维护工作和大修技改工程施工。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班组精细化管理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不断完善规范变电检修施工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本,严格按照指导书内容逐项实施,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规范班组资料管理,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结合班组建设“创先争优”活动,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四、具体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在检修工区从事变电检修工作,基层的工作很辛苦,但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却是我一生享之不尽的财富。

2012年10月至今,我作为检修工区的一名变电检修工,主要负责班组所辖11座35kV变电站的大修技改工程施工、状态检修任务和日常缺陷处理工作。期间,我参与了**变电站的新建工程,多次的出现在检修、抢险工作的现场。一年多的基层工作中,我经历了一些困难,也收获更多的财富。

从学生到职工的心态转变,是对我们这些刚毕业的青年职工的第一个考验,而把学校里培养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应用的工作中,则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考验。来到班组施工现场的第一天,陈班长让我去拿一个“17-19”的开口扳手,我到工具箱里找,开始发现了扳手上的标号,由于不知道“17-19”代表的意思,没有一个形象的概念,于是逐个查看,最终虽然找到所要的工具,但是花了很长时间。后来,有空的时候,我用卷尺测量了扳手的开口两侧边之间的距离是17mm,而“17”的扳手一般适用于紧固“12”的螺丝,“12”指的是螺丝杆的外径为12mm。在机械专业的人眼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我们却要花点心思来学习,这也是一种勤于钻研的思维方式的体现。另外,我对现场的大型电力设备很陌生,经常要看到铭牌才知道设备的名称,这也使我养成了查看铭牌、记铭牌的好习惯。渐渐地,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到微机保护装置,到开关操作机构,再到继电保护试验仪、装置PCB板、通信调试等,我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系统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也渐渐地同学校里学习的理论体系对应、融合起来了。

五、小结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保持一颗勤奋好学的上进心,戒骄戒躁、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事。基层工作的经验是我非常宝贵的财富:保持阳光心态,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工作中碰到困难,要抓紧时间解决,可以请教同事,可以查阅资料,并及时记录下来。

变电站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太原供电段原平变电值班员:何昌利我本人1992年毕业于忻州铁路技校学校接触网班,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牵引变电所变电值班员及相关工作,1993年6月开始在原平变电所担任变电值班员,2013年4月开始任原平变电所所长一职。在各位领导、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及各位师傅、同事的帮助和教导下,始终坚持以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科学地研究、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能够与集体共同进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认真出色的完成所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在将我近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虽然是以低学历的身份进入现岗位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面貌,虚心向老员工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变电所设备学习,脚踏实地的投入工作,严谨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到让领导放心,让同事放心,同时为了弥补理论水平不足,2002年至2006在西安铁路技术学院电气化班学习,在四年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电气化牵引变电专业有了更高的认识。学习期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些年来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在2003年取得高级工资格,2009年取得变电值班员二级技师资格。在我们供电段和铁路系统每次组织的机考中,成绩优秀。在太原局组织的干部招聘考试中,取得了干部资格证书。

2011年我参加了太中银铁路新线开通变电所运行工作,我去的地方是吕梁山区设备最先进而生活条件最艰苦的一个变电所,吴城变电所。这里的变电所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变电所供电设备的自动监视、控制、测量和微机保护及网络通信功能,其具有功能综合化,运行管理智能化,我在这段时间不仅学习到了最先进的牵引供电技术,认识了最先进的变电设备。学到了新工艺。同时也锻炼了自己,长了见识,积累了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工作的宝贵经验。三个月的值班运行工作中没有发生任何设备故障,受到供电段领导的高度赞扬。

我认为作为一名变电运行人员,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因而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敬业精神,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现场经验,而要确保安全,首先就要认真学习《安全工作规程》,该规程的每一项内容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每班必学的《安规》,使得自己更加系统全面地巩固了《安规》中的每一项安全规定,并将其贯彻于日常工作的始终。另外,我还认真学习和巩固《倒闸操作规范》、《变电所抢修预案》、《变电所典型事故案例》、《倒闸操作规范》、《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变电所技术问答》、《变电所运行与检修》等,并结合实际工作消化吸收,使得自己对变电运行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积攒了很多的实用的工作经验,像重要操作操作卡片的填写、设备检修时安全措施的布臵与拆除、第一种工作票验收时的注意事项、设备异常情况的分析、设备异常情况的处

理等等。对作业的组织、设备原理等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一次设备检修维护的的基本要求,如设备外观养护,充油设备的补油、滤油,隔离开关参数的调整,真空断路器的参数调整等;多次担当工领人或参与处理故障,如更换变电所的避雷器,更换穿墙套管,更换真空灭弧室,变电所少油断路器的滤油等比较大的的作业。在日常的值班巡视工作中,发现处理很多设备缺陷。比如在今年三月份我们变电所的一次因为供电系统停电故障导致变电所全所停电,当时我在值班,面对突发事故,我冷静对待,反应迅速,和助理值班员利用很短的8分钟时间完成了倒系统方案,很快恢复了接触网供电,避免了旅客列车的晚点造成的路风事件。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这些年来,通过自己的留心学习观察,在诸多作业过程和值班工作中吸取了不少好的工作经验。

2009年年底,由于人员结构调整,经过职教科的先期培训后从复转军人中转岗二名人员到我所学习工作,其中一名小伙子和我签订师徒关系,由于是复转军人,他们的理论知识有限的特点,我觉得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所以我就从最简单的值班运行工作入手教他们,用最直观的方法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设备的运行方法,完成最基本的变电值班工作。然后深入讲解,在对其培养上按照职教科下发的培训资料要求逐项循环现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多次重复一件事,重复讲一种设备,一张图纸。直到熟能生巧为止,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学习,其基本具备了担任助理值班员的条件。因为他本人的努力学习,目前

已经是太中银铁路线上一名合格的变电值班员。 今年四月份担任所长一职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班组的管理上。恰逢铁路改革的关键时刻,我们变电所人员都偏大,设备已经超期服役,由于历史原因,班组管理比较混乱,基础资料混乱,面对现实,我从头做起,一步一步规范,规章制度重新制定,基础资料重新建立。同时我发现,在平时的值班工作中班组人员在值班工作方式上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倒闸操作上,目前铁路的天窗点是在凌晨,受时间和天气的影响,值班人员随意性比较大,不按操作规程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会一不小心倒错闸,隐患极大,针对此现象,我严格作业标准化制度,首先规范其接令方式,助理值班员在值班员接令时必须在旁监听,同时在专用记录本上填写命令记录,接完令后再次向电调确认倒闸内容,倒完闸后再填写到正式的倒闸操作记录本上,从而防止了因接令填写记录(正式记录本不能涂改)分心接错令的可能,在操作上严格把关呼唤应答,手指眼看要求,规范每一个操作动作。对班组人员素质的提高责无旁贷,由于所学也有限,谈不上精业传授,大都是相互交流,而我尽自己所能,努力提高整体技术业务,做到共同进步,因此我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努力学习和掌握变电运行方式及其特点,同时能根据各类电气设备的需要,掌握相关的电工基础,初步了解班组管理和基本常识、变电所的一二次设备和回路、保护装臵、操作要点等,根据实际运行经验,正确处理电气系统的设备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确保不间断向接触网供电。在这过程中体会了很多日常不可能接触到的知识,同

时对自己的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同时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与大家互相交流,以极短的时间适应了新设备的性能和操作。采取了诱导和强化措施,规范其工作行为要求,熟悉《安全工作规程》。在所内民主管理上,我尽量考虑大家的实际情况,合理公正分配工作量,采取人性化管理。公开公正的分配奖金工资,做到让大家心服口服。

在学习和工作中逐步成长、成熟,21年来,我自始自终兢兢业业,对工作充满热情,我热爱牵引变电这个工作,认真对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面貌、严谨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积极去解决处理。没有因为私人的事情影响工作。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同事和睦相处、真诚厚道。与人为善,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常与同事交流工作经验、对刚参加牵引变电所工作的同事提出的许多问题,我都尽自己所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经过大家推举,多次被评为段先进(生产)工作者。 但是,从日常的工作中,我也深刻地领悟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特别是工作中曾经的失误事情,让自己深刻反省了许久,纵然有许多客观上的因素作推辞,但是自身的业务不精及工作不够细心是根源,所以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使自

变电站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智能电网是集各个先进技术的新型电网。智能变电站是从传统的数字化变电站中发展而来的, 可以说它是传统数字变电站的升级版。现在智能变电站在稳步的发展, 现在也成了我国的重点发展项目。随着其慢慢的发展变化, 智能电网也逐渐的改变了其传统的状态。从它的机构来看, 它的作用是能够在电网当中起到调配和输送的作用。整个智能电网的发展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智能变电站也能够很好的为人们所用, 方便于操作者更好的管理。

2 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特点

传统的变电站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以及相关的理念的不同, 所设计的变电站从结构上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从所占面积来说它是所占空间比较大, 可以说是比较的耗费空间, 另外在工作的过程中, 消耗的能量比较大, 另外, 变电站内部的系统比较乱杂, 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比较费力, 工作时对工作者所提的要求比较高, 工作量也比较大[1]。现在超过一定电压的比那电站都要自行进行一些改造来适应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于传统的变电站来说, 它的最大问题就是传统的变电站的自动化的程度都比较的低, 在使用的过程中, 维修的几率都是比较大的, 这样将大大的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另外就是传统的变电站后天的监控通讯都是不统一的, 这样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进行相关的交流都比较的困难, 如果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是比较低的, 严重的时候造成信息的堵塞, 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 智能变电站就是集中了一些先进的设备, 先是从其所占的空间来说, 智能化的变电站变的比较的精简, 各个设备都是集成化管理, 这样在空间上已经比传统的变电站更加好安排。再就是从技术方面来讲, 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管理, 在后天的监督管理当中都统一了相关的标准, 这样方便了管理, 便于错做, 减少了相应的工作量, 提高了日常的工作效率。

3 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支持

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是当今所采用的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信息化是依靠相关的光纤通讯以及相应的传感设备将电力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智能变电站最基本的一个指标就是实现自动化的管理以及日常的操作、管理;互动化是指为了能够让电力系统当中的各个环节良好的配合运行, 在其内部所进行的一些信息方面的交流, 通过相关的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电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智能变电站的技术体系有五个大的体系组成, 其中的技术体系主要是其所包含的通讯信息等应用技术它们都是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实现的最根本的保障。基础体系是指变电站当中相关设备的实物载体, 他们是智能变电站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一些设施;智能应用体系是这个变电站的核心, 它所具有的功能就是实现信息的互动以及思维意向等等;标准化规范体系是将变电站当中的相关设备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相关的管理, 其是保证智能变电站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通过一次设备及一些辅助设备, 来配合二次设备共同形成智能化管理, 通过以上的方法来对电网的工作进行相关的控制保护。另外, 其还具有系统标准化的信息接口, 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功能相同与否来对相关的系统进行配合, 从而大大提升电网的工作水平。从变电站的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说, 它具有系统比较复杂并且所含的信息量比较大的特点。另外, 智能变电站具有统一的监控系统, 再结合其他的技术来对自身以及周边的信息进行监控以及对各个信息的良好采集。我们知道智能变电站具有自动化的特点, 在对其系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相关设备是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自动建模等技术为一体;智能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自我的完善调整, 可以说是具有自我完善的特点。自动化系统对智能装置所涉及到的模型进行检查和测试;智能变电站中测控保护装置在实际工作当中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其功能进行重新构造。由于变电站能够对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的保护控制, 通过使用相关的原理、以及不同的运行方式, 来对一些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以及内部的一些信息交流[2]。

4 结语

从发展的情况来看, 智能化的变电站站在实际的使用数量并不是很多, 其是这种变电站还是处于一种刚起步的状态。智能变电站与常规的变电站相比, 它的确具有多个方面的有点, 单纯从空间上来说, 它大大的减少了实际的占据的空间, 另外在技术相关的方面, 智能化变电站所使用的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 都是集自动化以及数字化为一体的, 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可以说智能化变电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另外在工作当中它可以实现设备的监控的可视化。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毕竟智能化变电站是一个新出现的技术, 其还处于一种发展的状态, 刚开始其肯定还有很多的方面存在着不足, 其中该技术在实际当中缺少部分的技术支持, 没有更多的智能应用再就是缺少一定的经验和实验作为支撑;另外就是对于智能变电站当中所涉及的一、二次设备在材料质量、抗干扰性等方面没又得到良好的解决, 同时还对继电保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就是在试验方面的技能由于是刚开始其还不够完善都处于一种比较为薄弱状态。但是相信随着科技进步、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这种智能变电站在以后的使用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摘要:国家电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电网的智能化, 智能电网构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文章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并且分析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支持体系。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变电站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a. 不准单人值班 , 值班人员不准参加检修等其他工作。

b. 在值班时间要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 按规定准确填写运行日记和有关数据。

c. 设备检修后 , 值班人员要到现场进行认真检查 , 无误后方可送电。

d. 值班人员应熟知系统和运行方式。

e. 在发生人身触电、火灾及可能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事故时 ,值班人员可自行决定停电 , 但事后需尽快报告领导。

f. 对所有工具、备件、仪器、仪表及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 ,

不得损坏。

2. 交接班制度

a. 值班人员必须按照值班轮流表和时间进行值班 , 未经领导允许不准随意替换,值班人员必须在接班前 15min 到达交接地点。 b. 交接班人员共同检查工具、备件、仪器、仪表、安全用具及消防器材。

c. 经共同检查认为无误后 , 双方在交接班记录簿上签字。 d. 应交接而未交接所发生的一切事故或问题由交班者负责。 e. 如发现接班人员有病、酒醉或因有思想情绪等不适于工作时 , 应拒绝交班并报告领导。

f. 未经正式交接手续及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时 , 交班人员不准离开工作岗位 , 同时报告领导处理。

g. 交接班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有重要操作时 , 禁止进行交接 ,应由交班人员进行处理后再交接。 h. 值班人员应交接下列事项。

ⅰ. 当时系统的运行方式 , 变动部分及事故处理情况。 ⅱ. 设备运行情况 , 所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备用设备情况。 ⅲ. 设备和线路正在检修或试验的工作情况。 iv. 保护装臵和自动装臵的变动情况。 V. 上级的指示及传达的命令。

vi. 当班值班未完的工作 , 包括没有执行的操作命令。 ⅶ. 一切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ⅷ. 站内所设的安全用具及仪器工具是否完整。 ix. 现场环境卫生。 3. 巡视检查制度

a. 变电站设备正常运行时每6小时巡视一次。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夜间洗熄灯巡视;每次断路器跳闸后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巡视。 b. 巡视重点 : 已存在的缺陷 ; 已处理的缺陷 ; 运行中的设备状态。

c. 巡视时不得进行任何检修工作。

d. 单人巡视不得越过遮栏 , 若需要越过遮栏时 , 外面必须有人监护。

e. 巡视检查时与带电设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kV 及以下安全距离为 0.7m, 10~35 千伏为 1m 。

f. 巡视完后 , 应将巡视时间、地点和所发现的设备缺陷 , 分别记入巡视检查记录簿内 , 并向值班长汇报和提出处理意见。 (2) 现场操作规程 1. 操作制度

a.变配电站进行的一切操作均为依照命令执行 , 并按规程的规定填写操作票 , 经审核无误后按顺序进行签章。

b. 操作时应尽可能在负荷最小时进行 , 除事故和紧急情况外 ,禁止在负荷最大时操作。

c.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 , 进行倒闸操作的规定如下。

i. 对于操作人员一次只给一个任务 ( 包括与改变接线方式有关的一系列操作 ) 。

ii. 操作时必须两人执行 , 值班长为操作监护人 , 值班员为操作人 , 监护人应监护操作人的正确性 , 并给操作人朗读操作内容 , 操作人核对编号无误后执行。

ⅲ. 对监护人发布的命令有疑问时 , 应停止操作 , 经重新检查认为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iv. 刀闸不允许带负荷操作 , 当油开关拉开后方可拉开刀闸 ,送电时应先合上刀闸而后合上油开关。

v. 回路中未设臵油开关时 , 可用刀闸进行下列操作。 〃合上或拉开仪表用变压器。

〃合上或拉开母线与其他设备的电容电流。 〃合上或拉开下列容量的无载电力变压器:

lOKV 及以下 , 容量不超过 37OKV〃A ;22KV 及以下 , 容量不超过 56OKV〃A; 35KV 及以下 , 容量不超过 10OOKV〃A 。

若需合上或拉开 22KV 及 35kV 的无载变压器 , 应使用三相刀闸。

d. 接到操作命令时 , 应认真执行。先审查工作票内容 , 再填写操作票 , 经审查后方可操作 , 严禁延时停送电。

e. 操作完毕后 , 会同工作负责人 , 再次检查已拉开电源的刀闸位臵、标示牌、接地线是否正确 , 并亲自用手触摸已停电的设备 , 指明带电设备的位臵和注意事项 , 然后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f. 检修完毕 , 值班长、工作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状况 , 看有无遗留物 , 是否清洁等 , 然后双方在工作票上签字 , 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g. 工作终结 , 值班人员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检查无问题后 , 依次拆除安全措施 , 恢复常设遮栏 , 得到命令后 , 方可送电。 2. 停送电须知

a. 通过油开关控制的设备、线路的停电工作 , 必须先将油开关拉开 , 再拉各有关刀闸 ; 送电时先合上刀闸 , 再合上油开关。 b. 没有油开关的控制设备、线路停电 , 先将负荷侧刀闸全部拉开 , 再拉电源侧刀闸及保险。送电时 , 先合电源侧总刀闸及保险 , 再合上负荷侧刀闸。

3. 停送电前的安全组织措施

a. 停电

接到停电命令后 , 由值班长填写操作票 , 做好下列工作。

i. 监护人和操作人必须了解操作范围和顺序。

ii. 拉闸杆、验电器、接地线、扳手、遮拦、绝缘于套、绝缘鞋、关闭钥匙等齐全并详细检查。

ⅲ. 正确执行操作票所列各项内容 , 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b. 送电

i. 送电前必须详细检查开关、刀闸是否在断开的位臵。 ii. 接到工作票 , 值班长填写操作票 , 核对无误后执行操作。 iii. 检查交直流保险器及操作电源 , 操作把手应在掉闸位臵。 ⅳ. 检查继电器信号应为正常位臵。 v. 检查接地装臵必须全部拆除。

vi. 检查主变压器二次侧开关在断开位臵。 ⅶ. 收回工作票应填字。

ⅷ. 送电操作 , 待用电单位申请后进行。 (1) 电气装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在运行中的电气装臵上工作时分为以下三类情况。

a. 在电气装臵全部停电的工作 , 是指室内所有装臵 , 包括架空线、电缆引入线已全部停电 , 通到邻室共用的低压母线及低压配电箱有遮栏 , 且工作人员在任何位臵都不可能触及带电部分 , 通至 相邻的具有电压超过 10OOV 的电气室的门全部闭锁。

b. 在电气装臵部分停电的工作 , 是指电压超过 10OOV 的装臵 部分停电或虽已全部停电 , 但有 10OOV 以下的带电设备没有遮栏 , 或通到邻室共用的 100OV 以下的带电母线设备没有遮栏或邻室具 有超过 100OV 电压 , 电气室门未全部闭锁。

c. 在电气装臵带电时的工作。 1.下列情况下可不需停电工作。

a. 工作本身不需停电或绝对没有可能触及带电的导电部分。 b. 若停电影响生产很大 , 而且工作量不多 , 时间不长 , 则可在不停电并不设遮栏的情况下 , 靠近设备或在带电部分或外壳上进行下列工作。

i. 在设备外壳上进行的工作有清扫外壳、外壳零件、油位指示器玻璃和基础的小修、连接滤油装臵等。

ⅱ. 注油和取油样。

ⅲ. 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 , 用绝缘棒测量接触点温度或测定母线的振动地点。用绝缘棒和仪表变压器定相 ( 在电气装臵上带电进行定相时电压不能超过 1OKV) 。

ⅳ. 抄录带电设备的铭牌。

c. 不停电工作 , 只准在地面或坚固的架台上进行 , 导电部分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前面或一侧进行。如导电部分在工作人员的后面或两侧 , 不允许进行工作。工作人员与导电部分至少应保持下列距离 : 与 6KV 的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小于 0.7m; 与 10~35KV 的带电 设备的距离不小于 1m 。

d. 在设备外壳上进行工作以前 , 应先检查设备的保护接地是否完好。当发现线路上有接地现象时 , 禁止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设备外壳上进行工作。

e. 不停电工作至少由两人进行 , 一人执行 , 一人监护。值班人员随同工作人员到工作地点检查工作条件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 并在工作票上签字后 , 方准进行工作。

f. 不停电工作 , 如工作人员与导电部分不能保证安全距离 , 则须使用特种移动式遮栏 ( 如网罩 , 斜立挡板等 ) 与导电部分隔开。3. 凡在电气装臵上进行工作 , 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 应有负责人的命令 ( 工作票或电话口头命令 ) 。 电话口头命令仅能用于下述情况 :

i. 不准在设备、线路上或接近设备、线路上进行的单纯送、停电指示 ;

ii. 在高压配电装臵控制盘和继电器盘后的控制设备和继电器的清扫工作 ;

iii. 由值班人员进行的加注润滑油和取油样以及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电流 , 用绝缘棒和仪表变压器定相。 b. 至少应有二人在一起工作。

c. 应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4. 用绝缘棒拉闸或通过操纵视构拉合刀闸及开关 , 均应戴橡胶绝缘手套。操作变配电站室外设备还应穿橡胶绝缘鞋。 5. 装卸可熔保险器应戴防护目镜和橡胶绝缘手套 , 使用绝缘柄夹钳 , 并站在绝缘台上 , 并应在无电压无负荷时进行。 6.远离带电部分不需停电和接地线的工作: a. 在遮栏外打扫房间 ; b. 清扫橡胶绝缘垫和栅栏 , 修理门; c. 悬挂警告牌 ; d. 更换灯泡等。

7. 在不能接地的电气装臵上的停电工作 , 也应视为带电工作。工作前应将已停电并隔离的部分对大地放电 , 为防止突然来电 , 应在隔离刀闸的闸口上套上橡胶绝缘罩。若现场条件不可能采用以上措施 , 则须派专人加以监护 , 以免有人触接和误合刀闸。

8. 站内配电装臵和室外变电站内所使用的带形火炉或喷灯火焰与导电部分距离 : 电压在 1OKV 及以下不得小于 1.5m电压在 1OKV 以上的不得小于 3m 。不得在带电导线或带电设备下面及靠近变压器或油开关的地方用火炉或喷灯点火。

9. 工作中所有“人”字梯或靠梯必须坚固牢靠 , 在地面光滑时梯角应套橡胶套 , 不准使用中间绑接的梯子。在不停电操作时 , 应派专人扶持梯子 , 安放梯子应考虑梯子歪倒时工作人员不至于触电。 10. 高空作业传递物件时 , 应使用绳索吊传 , 禁止上下抛掷。 11. 在室外变电站铁架上工作 , 工作人员应将安全带拴在铁架上。

12. 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变电站及引向室内变电站的架空引入线刀闸上工作。

13.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装臵上工作 , 必须按下列顺序完成各项安全措施。

a. 断开电源后 , 应采取措施防止向工作地点反送电 , 拉开的开关刀闸应采取电气和机械闭锁。

b. 在一经合闸 , 即可送电至工作地点的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上挂上“有人工作 , 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 牌的数目编号应与工作班的“工作完毕 , 可以放回”的标示牌数目编号相同。

c. 部分停电时 , 施工地点与 6KV 以下的带电设备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 0.4m, 与 35KV 及以下的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小于 0.6m, 并装设遮栏 , 悬挂“止步 , 高压危险 !”的警示牌。

d. 在准备进行工作的电气装臵部分进行验电 , 验电所用验电器应在验电前先在带电的设备上试验 , 以确认其指示是否正确。 e. 验明无电后 , 立即装上接地线 , 并三相短路 , 悬挂“在此 工作 , 禁止合闸”的警示牌。装设接地线以前 , 应详细检查。不合规定的接地线立即拆换。

14. 在电气装臵上进行的所有工作均应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措施。

15. 对于每一事故 , 变配电负责人应立即召集有关部门人员认真分析 , 研究制定防护措施。 (4)运行及维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刀闸及母线 a.正常运行时母线与刀闸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70 ℃。如超过70 ℃时 , 应采取措施 , 防止温度继续升高 , 并查出原因 , 进行解除。

b.

绝缘电阻 :35KV 不小于 200OMΩ,6kV 不小于 100OMΩ. 正常情况下的巡回检查每6小时进行一次 , 特殊情况应增加检查次数。

d. 刀闸允许操作范围:

i. 绝对禁止在带负荷情况下进行操作 , 只有在油开关拉开后 , 才能拉刀闸 , 在刀闸合上后 , 才能合油开关;

ii. 可以用于合上或拉开空载的变压器及电压互感器。 e. 当刀闸拉不开时不得强行拉开。 2. 油开关

a. 油开关检修后须经过专业人员验收才允许投入运行。

b. 贫油式开关必须将网门锁好后 , 方准投入运行 , 在运行中绝对禁止打开网门。

c. 运行中的油开关每6小时检查一次。

d. 油开关在切除故障三次后 , 需进行内部检查。 e. 油开关合不上闸的原因: ⅰ. 操作电压过低 ; ⅱ. 操作保险熔断 , 操作回路线路元件故障 ; ⅲ. 操作机构失灵。

f. 油开关继电保护自动掉闸回路不准断线运行。g. 油开关缺油不准带负荷断开。

ⅰ. 如双回路供电时 , 将该缺油开关负荷移到另一回路上 , 切除该油开关进行处理。

ⅱ. 如单回路供电时 , 必须切断用户负荷后 , 才可断开此油开关并进行加油。

h. 如油开关发热不正常 , 应对其进行监视 , 如温度继续升高 ,

应按事故处理。

3. 仪用互感器

a. 绝缘电阻允许值 , 一次线圈绝缘电阻如有显著下降 (20%) 应请示主管工程师, 否则不允许投入运行。二次回路绝缘电阻不小于 lMΩ 。

b. 正常运行时 , 每 4h 检查一次。发生短路应详细检查。电流互感器在过负荷超过 10% 时应随时检查。

c.

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时 , 应特别注意 , 不得使其开路。 4. 电力变压器a. 变压器必须按铭牌规定条件运行。 b. 变压器电压允许变动± 5%, 但额定容量不变。 c. 变压器不允许长期过负荷运行。

d. 当变压器过负荷时 , 值班人员应及时向主管工程师汇报 ,并同时考虑变压器回路中电流互感器、仪表继电器保护的过负荷问题。

e. 变压器在投人运行前应测量电阻 , 并与上一次记录比较 ,如有显著下降 (30% 以下 ) 应立即报告主管工程师。

f. 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应先将保护装臵投入运行。 g. 变压器运行时每 6小时检查一次 , 特殊情况随时检查。 h. 下列情况应进行停电操作 : ⅰ. 当出现强烈而不均匀的噪声和内部不断的放电声时 ; ⅱ. 当环境条件相同而油温高 10 ℃时或上层油温超过 85 ℃并继续升高时 ;

ⅲ. 当油枕向外喷油或安全膜爆破时;

iv. 由于滴油致使油面下降到指示计最低限度以下 , 瓦斯继电器小窗外也看不见油面时 ; v. 油的颜色骤然变化 ; ⅵ. 在套管上发生很大的裂纹和破坏 , 并有闪爆现象时。 i. 变压器一次开关掉闸经检查有关设备 ( 如变压器、油开关、母线等 ) 未发现故障时允许试送电一次。

j. 当充分证明变压器一次开关掉闸确是瓦斯继电器误动作造成时 , 方可准许将瓦斯继电器退出运行 , 变压器可不经内部检查而合闸使用 , 并报告主管工程师。

k. 正常运行时变压器上层油温不得超过 85 ℃。有强力通风油冷的变压器 , 上层油温不超过 55 ℃。如上层油温不超 35 ℃ , 而负荷小于额定容量 , 可不开风扇。

l. 变压器着火应按下列办法处理:

ⅰ. 切断电源 ;

ⅱ. 在盖上着火时 , 应立即打开下端放油截门 , 使油面低于着火的地方 ; ⅲ. 只准用沙子、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 , 不准用水灭火。

2. 一般事故掉闸信号发生的判断如下。

i. 变压器正常负荷下 , 上层油温较正常油温高出 10 ℃ , 如检查结果证明冷却通风装臵良好 , 温度计无损时 , 则应考虑是变压器内部故障。

ⅱ. 瓦斯继电器动作 , 有下列几个原因 :〃滤油或加油、冷却系统不严密致使空气进入变压器 ;〃温度下降或漏油使油面降低 ; 〃变压器内部故障或有短路现象 , 产生少量气体 ;〃变压器修理后 , 油中空气分离太快。

ⅲ. 瓦斯继电器动作性质可由内部储存的气体判断:〃无色而不可燃的是油中分离出的气体 ;〃黄色气体是内部本质故障 〃白色气体是内部低质故障 〃黑色气体是内部铁心故障 ; iv. 开关掉闸后判明保护装臵信号动作的原因如下:〃过电流保护装臵信号是外部产生短路;〃差动保护装臵信号动作是变压器内部线卷或引出线上的多相短路和层间短路。 5.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臵

a. 凡与继电保护有关的高、低电流及电压回路应经常维护。 b. 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装臵及仪表应加铅封 , 只允许专门负责人员开启。值班人员要对铅封的完整负责。

c. 在运行方式需要改变时 , 由主管运行的工程师通知有关部门对保护装臵进行相应的调整。 d. 继电保护装臵每班清扫 , 清扫时严禁金属物碰触配电盘。 e. 所有二次线回路装臵的清扫工作 , 应在开关停电下进行。每年清扫两次。

f. 继电保护装臵的检查项目 : i.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至继电保护装臵的交流二次回路 ; ii. 跳闸及合闸线圈至继电保护盘的直流接线回路 ; iii. 继电器的机械部分及其辅助装臵的试验和外部检查 ; ⅳ. 用工作电流及电压试验继电保护的动作情况 ; V. 由继电器带动的指示灯、信号电路。 g. 继电保护装臵和系统自动装臵的动作情况: i.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以及辅助装臵的记录情况 ; ii. 可熔保险器及导线的绝缘检查 ; iii. 定期检查开关传动机构的动作情况 , 当操作电压为额定值时施行;

ⅳ. 所有继电保护装臵 , 均需备有专用的记录簿 , 记录该装臵的技术数据及检查试验结果 , 并注明检查试验人员的姓名及试验日期;

V. 继电保护装臵二次回路接线的变更应由主管工程师批准 ,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改接线 , 并做好变更记录备查。

h. 运行中的仪表和继电保护装臵 , 每年应校验一次。如保护装臵动作不正确或失灵 , 要及时进行调校 , 并将结果记人继电保护记录簿。 6. 电力电缆

a. 发现电缆头有漏电 , 绝缘胶有裂纹时 , 必须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 , 并立即报告值班长或电气负责人。

b. 电缆线路的工作电压 , 不应超过电缆额定电压的 15% 。 c. 电力电缆的电缆头分夏秋两季检查接地线是否完好 , 平时要加强观察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主供电缆的绝缘预防性试验每年不少于一次。

d. 电缆允许的连续最大负荷应按规定标准或做温升试验来确定 , 电缆芯的允许温度是:电缆额定电压 3kV 及以下时允许温度为 80 ℃ ,6kV 为 65℃,20~3OkV 为 50 ℃。

e. 地下电缆线路应设有标桩 , 每月进行一次巡视检查 , 在埋有电缆的地面上严禁堆放重物或栽树等。

f. 埋入底下的电缆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i. 10kV 及以下的电缆不少于 0.7m; ii.20~35kV 的电缆不少于 1m。

g. 并列敷设的电缆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据 : i. 10kV 及以下高压电力电缆相互间 15~20cm,100OV 以下的低压电力电缆 ( 包括操作电缆 ) 相互间 10~15 厘米 , 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之间 1m;

ii. 电力电缆与通讯电缆相互间距 5m;

ⅲ. 1OkV 以上的电缆相互间 2.5m 。

7. 电力电容器 a. 电容器在运行中每班应检查一次 , 观察是否有漏油鼓肚现象 , 是否有烧断分保险现象 , 自动放电装臵是否正常 , 室内温度是否过高等。

b. 发现电容器三相电流有很大的不平衡或运行电压超过额定电压 1.1 倍时 ( 如制造厂规定有过电压运行标准应按其规定执行 ), 应立即报告主管运行工程师 , 以便及时处理。

c. 电容器室内温度不得超过 35 ℃ , 否则加强通风或与电网断开。

d. 电容器额定电压在 100OV 以上者 , 必须用油开关或负荷刀闸进行操作。

e. 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容器禁止带负荷合闸 , 电容器切断电源后需经 3min 方能重新合闸 , 以保证安全。

f. 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后 , 虽经放电电阻自动放电 , 但在接触电容器导电部分时 , 仍应将各个电容器单独放电。

g. 单独保护电容器的保险丝容量不得大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 倍。

h. 巡视电容器所发现的故障及其原因等 , 应记入运行记录簿内。 8. 防雷及接地装臵

a. 避雷针、避雷器、接地装臵必须按设计规程安装、施工、投运 , 禁止接近避雷设施。雷雨后 , 应对避雷器及有关设施进行检查。

b. 如发现防雷及接地装臵有损坏或有异常现象 , 应立即报告运行工程师 , 同时记入运行记录簿内。 c. 设备每次检修后应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可靠 , 损坏的避雷设施及时更换 , 不合格的接地装臵必须及时修复。

d. 每年至少测量 -次接地电阻 , 其最大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接地网及保护接地 4Ω, 避雷针 20Ω 。 e.防雷设备应按规定的日期投入或退出运行。 9. 蓄电池运行安全技术规程 a. 蓄电池的正常运行

i. 凡有浮充电设备的蓄电池在正常情况下 , 均需采用浮充的方式运行。浮充电流应等于直流网路负载电流与蓄电池组补充电流的和。ii. 直流系统母线电压应保持± 5% 额定电压范围以内。

iii. 每个蓄电池电压在浮充状态下 , (单格为2V)应保持在 2.1~2.2V 范围 , 放电终了的极限电压不低于 1.8V 。

iv. 蓄电池电解液温度应保持在 15~40 ℃范围内 , 最低为 10 ℃。

V. 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为 1.215 土 0.005 。蓄电池电解液在充电状态下的相对密度 ,15 ℃时应为 1.215, 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 ℃ , 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减少或增加 0.0007。

vi. 蓄电池的极板应浸于电解液中 , 当极板露出电解液面的距离为 10cm 及以上时 , 应按下列情况补充电解液.若电解液在 15 ℃时 , 相对密度大于 1.215 时 , 则应补加蒸馏水 ;〃在 15 ℃ , 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小于 1.215 时 , 则应补加电解 液 , 不得在放电或充电终期加注电解液 , 而应在充电前加注。 vii. 电解液应每年进行一次技术化验 , 不合格者应作技术处理。

viii. 经常保持蓄电池的清洁 , 经常检查蓄电池的进出气孔 , 保证畅通 , 室内通风良好。

b. 蓄电池的充放电

i. 蓄电池每年进行一次全容量放电 , 按 10h 放电率进行。每只蓄电池电压低于 1.8V 时应停止放电。

ii. 在放电期间 , 每小时应测量记录蓄电池的电压、电解液的相对密度、温度和电流等 , 并计算蓄电池组放出的电量。

iii. 蓄电池在定期放电完了 , 停止 lh 后 , 立即进行充电。充电开始应用蓄电池经常充电的第一阶段充电电流 , 当蓄电池有明显 气泡出现 1h 后 , 应改用第二阶段充电电流 , 直至充电结束。ⅳ. 具备下列条件则认为蓄电池已经充足电 , 可停止充电: 〃正负极板已强烈冒出气泡 ;〃蓄电池电压上升至 2.5~2.7V, 在此范围内 2~3h 不变 ;〃电解液的相对密度 2~3h 不变 , 并达到规定数值。 v. 蓄电池每月进行一次均衡充电。但在发生下列情况时 , 也必须进行均衡充电 :

〃蓄电池在完全放电以后 , 由于某种原因 , 未能及时充电 , 停放时间 1~2 天及以上 ;〃蓄电池停放一个月以上未使用 ; 〃蓄电池放电电压在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值以下 ; 〃长期放电电流过大。ⅵ

. 个别蓄电池有下列情况时 , 应对其进行充电: 〃电池电压降低、电解液相对密度减小 ; 〃电解液有不纯物落入;〃将极板取出检查 , 或抽出电池内的沉淀物以后。vii. 蓄电池组除每月进行一次均衡充电外 , 还应对调整电池每月进行一次充电 , 以防调整电池极板硫酸化。

c. 蓄电池的故障及处理

i. 极板间短路:〃 故障特征:充电时电压始终不升高 , 有时为零值;充电时电解液温度特别高 , 上升快 ; 充电时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不能上升或几乎无变化;放电时很快就降至极限电压以下。

〃发生原因:杂物落入电池内 ; 阳极板弯曲与阴极板接触 ; 极板的脱落物在容器底部堆积过多 ; 铅条脱落。

〃 处理方法: 必要时拆开 , 并更换弯曲严重的极板或将弯曲的极板设法压平 ; 清除造成短路的沉淀物 ; 去除铅瘤及其他异物。

. 极板硫酸化〃现象 : 正常负荷放电时 , 极板上有效物质都逐渐变成微小结晶的硫酸铅 , 如能及时充电 , 完全可以还原成原来物质 ; 蓄电池的内部自放电 , 或因硫酸过浓而产生硫酸铅结晶 , 及时充电可还原 ;粗粒硫酸铅 , 由于放电后未及时加以充电 , 电解液浓度太高 , 相对密度太大 , 或长期处于充电不足状态下 , 使硫酸铅往往难以还原 , 结果有效物质充满硫酸铅 , 很容易造成有效物质脱落或极板弯曲。 〃处理办法: 用均衡充电法。极板硫酸化程度较严重者 , 可在电解液内适当地增填蒸馏水 , 使液面较规定为高 , 然后(根据容量)用 55A 电流进行充电 , 待开始冒出气泡 , 停充半个小时 , 再将充电电流减少 1/2 继续充电 , 如此重复进行直至恢复正常为止。 iii. 蓄电池有效物质脱落

〃 故障特征:电解液内发生充电沉淀时 , 有褐色物质自下部上升 ; 电池容量减少。

〃 发生原因:极板质量不好;充电时电解液温度过高 , 极板有效物质因膨胀降低附着力而脱落 ; 充放电过于频繁或过充电、过放电;电解液过浓或质量不好 , 有杂质 , 使极板生盐或产生局部作用 ; 内部短路。 〃处理办法: 沉淀物少量可以清除 ; 沉淀物过多 , 须另换新极板。

iv. 电解液弄脏〃故障特征 : 充电时各个电池电压较低 , 但整个充电过程中 , 都均匀上升 ; 自放电情况严重 , 充电后在搁臵时间电压降落过快 , 产生局部作用 ; 电解液颜色及气味不正常 , 并有浑浊及沉淀 ; 充电时电压低 , 并在液面上产生泡沫。 〃处理办法 : 彻底清洗内部 , 并更换新电解液。 V. 安全操作

〃一切有关的硫酸作业 , 都要两人进行。在充注、调配电解液时 , 应戴保护眼镜、胶皮手套 , 穿胶皮靴 , 围胶皮围裙 , 并准备一定数量的 25% 苏打水 , 以备硫酸溅在脸上、手上或衣服上时马上洗涤。〃在配制硫酸溶液时 , 要将硫酸缓慢注入水中 ,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充电前应开启通风机。在充电时 , 要经常检查。充电完还应抽风一段时间。连续浮充电方式运行时 , 发现蓄电池由于过充电而沸腾 , 要开启通风机。

中节能风力发电(张北)有限公司

变电站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35kV变电站停电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因南山变电站春检需停我矿35kV进线,停电时间为2013年3月23日上午7时至晚上8时,借此机会我矿决定对35kV变电站、10kV变电所进行春检及预防性测试,为确保检修期间停送电及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订以下检修方案。

二、安排停电检修时间:2013年3月23日上午7时至8时。

三、停电范围:全矿范围内配电备用设备。

四、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情况: 总指挥:高虎平(机电矿长) 副指挥:苏东平(机电总工)

员:高昌盛(变电站长)、任艳廷(变电副站长)、梁海平(井下机电队长)、杨羊平(电修组长)、 机电修队所有成员、通风科机电科。

四、检修内容:

1、对各高、低压开关柜内部及变压器进行清扫除尘;

2、对各连接器件、螺丝进行紧固;

3、检查各操作机构的磨损以及润滑情况;

4、各指示仪表、信号灯是否完好准确;

5、检查五防闭锁装置是否完好;

6、柜内避雷器打压试验,各项绝缘、接地电阻的摇测。

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认真组织所有参加检修人员学习本措施,了解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及检修要求,所有参加学习人员必须签字。

2、准备好检修所需的各种材料、工具、用具、仪器仪表。要求:规格型号正确、质量合格、安全可靠、数量满足需要。

3、调度室通知各单位做好停电的准备工作,3月23日5时必须将井下所有人员撤出地面。

六、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参加检修人员必须服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2、停电前必须确保井下无人,井口检身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脱岗,停电期间严禁任何人员下井。

3、7:00准时停电,停电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确保停电准时、准确。严格执行停电检修制度。

4、停送电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好绝缘用具,严格执行工作监护制度。

5、由变电所值班员先将一回路进线柜的高压真空断路器断开,并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6、由施工负责人指定专人将35KV变电站一回路杆子上的高压隔离开关拉开。

7、确认停电后,由专职人员用电压等级相符且合格的验电器对各工作点进行验电、放电工作。

8、由施工负责人指定专人在35KV变电站一回路杆子上已经拉开的高压隔离开关负荷侧打上短路接地线,短路接地线必须挂牢,接地极插到底,并在湿润土壤中。

9、涉及双回路供电的隔离开关全部打开。

10、检修期间所有检修人员要听从指挥,各负其责,切忌不能对配电柜内的配件仪表随意进行调试或拆卸,如有违反,出现事故由违反人员承担所有责任。

11、除尘工作一定要用心去清扫,做到不留死角,并且在清扫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用合适的工具进行作业,切记不能由于清扫工作造成设备内的配件及控制线路和仪表的损坏。

12、在高压配电柜等设备上工作时手中的工具要拿牢,传递工具、物件要手递手,严禁抛掷,以防损伤柜内任何配件。

13、绝缘电阻试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负责人必须交待试验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在现场试验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所有参试人员必须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如:操作人、记录人、接线人等。

14、参试人员的责任分工不可随意发生变动,如需变动必须征得负责人的许可。

15、检修工作中如需登高拆、接导线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16、工作完毕后,检修负责人必须和检修人员一起对所有工作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看是否有使用的工具或其它杂物掉进设备内,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拆除地线,进行下一步工作。

17、检查一切无问题后通知调度室,准备送电,送电时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谁停电、谁送电。

18、由专人先将早前拉开的一回路杆子上的高压隔离开负荷侧的短路接地线拆除,然后合闸,再由变电所值班员将一回路进线柜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合闸并观察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19、正常后先送主扇风机电源和地面供电系统,通知通风科派人对风井瓦斯进行检查,符合主扇风机的启动要求后,由主扇风机司机按操作规程启动主扇。

20、主扇风机启动后,由通风科派瓦检员根据检查情况进入井下局部通风机配电点进行瓦斯检查,当瓦斯不超过0.5%后,通知地面变电所和电工将井下局扇风机电源送上。

21、由瓦检员汇报调度室并通知通风科,确认井下瓦斯情况不超限,启动局部通风机。

相关文章
半年工作总结发言稿

半年工作总结发言稿

半年工作总结发言稿(精选6篇)半年工作总结发言稿 第1篇慈利县卫生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汇报各位领导:2011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

1
2025-09-20
班主任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精选10篇)班主任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第1篇如果谁说做班主任光荣,我想他要么没做过班主任,要么真做到家了。有班...

2
2025-09-20
部门6s工作总结

部门6s工作总结

部门6s工作总结(精选10篇)部门6s工作总结 第1篇在部门负责人(经理、车间课长)会议讲话尊敬的董事长、同事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为...

1
2025-09-20
部门主管年度工作总结与反思

部门主管年度工作总结与反思

部门主管年度工作总结与反思(精选8篇)部门主管年度工作总结与反思 第1篇本人xx是审计部的一名业务主管。一年来在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在同...

1
2025-09-20
年司法局司法工作总结

年司法局司法工作总结

年司法局司法工作总结(精选6篇)年司法局司法工作总结 第1篇2014年司法局司法工作总结县司法局2014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全县司法行政工作...

2
2025-09-19
2022秋季学期期初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2022秋季学期期初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2022秋季学期期初教学检查工作总结(精选12篇)2022秋季学期期初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第1篇2012秋季学期期初教学检查工作总结为加强教学管理...

1
2025-09-19
2025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2025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2025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总结(精选10篇)2025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第1篇2015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总结我校在安全教育工作中认真党的“十...

1
2025-09-19
度工作总结和计划

度工作总结和计划

度工作总结和计划(精选10篇)度工作总结和计划 第1篇2016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积极配合黄龙县“科技之春”宣传活动,普及科学知识,...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