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安全问题防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3
1

安全问题防范文(精选10篇)

安全问题防 第1篇

近年来, 防泄密类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 从事防泄密产品和技术研究的厂家有几百家之多。这些产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控制了信息的存储环境、泄密途径、存储介质, 以及电子文件的运动轨迹。但这些产品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却很少被人关注, 如:

系统功能失效。窃密者使产品功能失效, 拆除该安全软件, 绕过安全产品的监控, 从而实施窃密;也有可能由于系统自身故障, 导致系统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致使窃密者有机可乘。

系统日志保护。系统日志内含有大量的秘密信息, 例如谁在什么时间对什么样的数据进行了什么样的操作, 窃密者完全有可能从中分析出机密信息;更有甚者, 有些日志是对被操作的敏感文件的备份和用户屏幕的截图, 这些日志包含了敏感信息, 不需分析就可直接获得秘密。

报警数据保护。一般情况下, 报警数据也是需要保护的, 例如报警数据作为证据要防止篡改,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合法性。

数据传输安全。如果数据不加密就在网络中传输, 若被别有用心的人截取, 也将直接导致泄密。

密钥安全管理。这是信息安全最核心的问题, 也许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即使对用户身份进行了鉴别、对数据和系统自身实施了安全防范措施, 但是, 如果密钥保管不好, 窃密者就可以拿者密钥去解密, 获得敏感信息。

前不久, 网上盛传的某网络内容过滤软件的安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也为防泄密安全软件的自身安全提供了反面教材。上述事件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是密码的管理不善。它通过MD5方法对密码加密之后, 储存在一个dll文件中, 该文件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 用普通的文字处理器就可以修改其中的内容, 这样一来, 只要将密码的MD5值修改成一个已知的字符串 (例如112233) 的MD5值, 就可以将系统的密码变回到112233。不仅如此, 人们还可以将那个dll文件替换掉, 如果新的dll文件中包含了已知的密码, 那么人们就可以轻松充当系统的管理员了。二是系统功能失效。它的四个进程没有得到充分保护。虽然以两个为一组交叉保护, 当其中一个进程被强行中止, 另一个进程将会重新启动运行它, 但是, 这可以被许多并不复杂的工具轻而易举地摧毁掉。功能失效还体现在对操作系统和其它应用软件的支持和兼容上, 如对Windows版本支持不全面, 对浏览器的支持不全面等等都能致使系统功能失效。

总而言之, 安全产品的自身安全问题已成为安全软件产品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然防泄密安全产品也不例外。下面根据防泄密安全产品的特点, 探讨防泄密安全产品的自身安全防范措施。

1 防泄密类安全产品的特点

防泄密类安全产品防内不防外。它不同于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等安全产品。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产品防止的是外部的恶意攻击, 那些外部的人没有单位内部网络的合法身份, 他们的攻击往往没有什么针对性。而防泄密类产品防止的是内部的人员有意或无意的泄密, 这些内部人员拥有对单位内部网络、计算机资源的访问权限, 他们窃取机密材料都是有针对性的。外部的攻击易受到关注, 而内部的窃密较不易受到重视, 也较难管理和防范。正所谓家贼难防、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防泄密类安全产品保护的对象都是敏感信息。如果信息不足够敏感, 防泄密类产品就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这些敏感信息只有拥有合法权限的人才能有资格看到, 很多时候, 即使是系统管理员甚至是系统安全员也无权看到某些敏感信息。这是保密管理的规定。所以, 有权威专家称:“在防泄密类安全产品中, 不允许存在特权用户”, 就是这个道理。

防泄密类安全产品具有独特的软件构架。防泄密类产品大致有两种实现方式, 一是基于主机的防泄密产品, 二是基于网络的防泄密产品。两种产品可以同时使用, 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共同发挥作用。所谓基于主机就是在每个用户的计算机上安装一个小的代理程序, 另设置一个服务器, 服务器负责管理、下发策略 (给每个用户计算机) 、存储代理程序发回的各种日志。基于网络的防止泄密类产品, 通常在网络的出口处部署一个网关设备, 像一个“看门狗”, 监视敏感数据的流动, 发现敏感数据即阻止其流出。基于网络的产品最大难度在于对敏感数据的识别, 而基于主机的防泄密产品难点在于和客户端各种软件的兼容, 因每台计算机都要安装代理程序, 故其部署的工作量也很大。

防泄密产品记录大量日志, 日志本身是敏感的。这是防泄密类产品的又一特点。这些日志包含了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对什么数据进行了什么操作。如A用户打印了文件B, 则B文件的影像和文件本身就可能根据安全策略记录在日志中, 又例如某用户C拷贝了文件D, 则文件D本身也被记录在日志中, 日志内容、特别是被记录的文件是极其敏感的, 需要加以适当保护, 包括日志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综上所述, 防泄密类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防内为主的强制性。和防外不一样, 防外是大家一致的愿望, 策略是自愿、自觉执行的。既是防内, 就要求策略的强制性。例如文件加密不加密是由安全策略说了算, 不取决于文件作者本人或文件操作者的意愿;防泄密产品的安装也是强制性的, 且安装了之后不能被用户自己私自卸载。

(2) 保护对象的敏感性。这要求分层分级的访问控制, 要求系统中不存在特权用户。没有一个人能看见全部敏感数据, 即使是系统管理员或是系统安全员、审计员。

(3) 日志本身的机密性。这要求对日志本身要加以保护, 无论是记录在数据库中的记录, 还是存在于文件系统之中的文件;无论是数据在硬盘中的存储还是在传输途中。

除此之外, 防泄密产品的密码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密码包括数据库口令, 用户身份的信息等等。一旦密码系统被攻破, 其它的防护措施就会功亏一篑。

2 防泄密安全产品的安全性防护策略

上述已分析了防泄密产品的特点。根据这样的分析, 我们认为, 防泄密系统在安全策略的强制性、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和日志存储、传输和密码管理上, 均须采取措施。

2.1 策略执行的强制性

所有防泄密终端上的安全策略均来自于服务器, 服务器上的安全策略是由系统安全员设置的, 体现的是组织的安全意图, 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 这个意图都要贯彻执行。我们通常所说的“策略下发”或“策略统一管理”实质上就是指策略的强制实施;并且, 客户端上的用户无权改变安全策略。例如, 在透明加解密系统中, 一个文件是否加密保护, 不是用户本人 (文件的创建者或文件的操作者) 说了算, 而是由组织的安全策略来决定, 系统往往通过指定进程和后缀规定什么样的文件必须被加密, 什么样的文件不加密;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中, 不经过授权的移动存储介质不允许在内部使用, 而经过授权的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内部、不能在外部使用, 体现的也是防泄密系统安全策略的强制性执行。

策略统一管理也许相对容易实现, 但防止客户端用户改变自己的安全策略是相对困难的, 因为恶意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破坏策略的强制性:

(1) 拆除客户端软件, 使机器和用户逃避防泄密系统的监控;

(2) 删除或修改存储于本地的安全策略;

(3) 取得服务器的访问权限, 以修改自己的安全策略。

要针对以上各种可能的攻击行为, 采取措施保护安全策略免受攻击, 才能保证策略的强制性。以上列举的三个问题, 分别在后续文字里给予说明, 涉及到密码管理、客户端程序保护等重要问题。

2.2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措施

前面已经提到, 防泄密系统保护的是敏感数据, 不允许存在这样一种用户, 他们可以看见所有的敏感数据, 即超级用户。

这一点和其它系统很不一样, 也是防泄密系统的一大特点。在其它系统中 (如操作系统) 允许存在一个超级用户 (Super User) , 他的权限比任何人都多, 他可以监视甚至控制一般用户的行为, 必要时还可以看见他人的操作内容。

为防止权限过分集中导致的泄密可能, 在防泄密类系统中须设置相应的角色, 实现分权分级管理。

所谓分权, 通常在系统中设置系统操作员 (Operator) 、管理员 (Administrator) 、安全员 (Security Officer) 、审计员 (Auditor) , 各司其职以避免权限的过分集中, 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属于四种角色中的一个。操作员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设置系统参数等;管理员负责用户管理, 如增加和删除用户账户;安全员负责安全策略的制定, 如什么样的文件需要加密, 系统日志多长时间备份一次等;审计员负责日志的审计、用户行为的分析和泄密责任的追踪。为避免审计员在审计工作中利用接触敏感信息的机会故意泄密, 往往还需要在系统中加入约束措施, 如只有多个审计员在场才能打开敏感文件。

所谓分级, 通常是指某种角色的用户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拥有权限, 在这个范围之外, 他没有相应的权限。在某组织内部, 如研发组和测试组是两个平行的组织, 则系统允许将研发组的管理员设置成不能对测试组的用户进行管理, 反之亦然。

分权与分级, 有效了消除了权限的过度集中, 保障了敏感信息的安全。这对于防泄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2.3 强制访问控制措施

为了说明在防泄密系统中应用强制访问控制技术, 下面先说明什么是强制访问控制, 然后说明它为什么适合于防泄密产品, 最后说明强制访问控制技术如何应用到防泄密产品中。

什么是强制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 (MAC) 相对的是自主访问控制 (DAC) 。MAC是一种多级安全系统的访问控制技术, 它的主要特点是系统对访问主体和受控对象实行强制访问控制, 系统事先给访问主体和受控对象分配不同的安全级别属性, 在实施访问控制时, 系统先对访问主体和受控对象的安全级别属性进行比较, 再决定访问主体能否访问该受控对象。

什么是多级安全信息系统?将敏感信息与通常资源分开隔离的系统, 我们称之为多级安全信息系统。防泄密系统是典型的多级安全信息系统, 因为防泄密系统中将敏感信息与非敏感信息分开处理。防泄密要将信息资源按照安全属性分级考虑, 安全类别有两种类型:

(1) 有层次的安全级别。分为TS, S, C, RS, U五级:绝密级别 (Top Secret) , 秘密级别 (Secret) , 机密级别 (Confidential) , 限制级别 (Restricted) 和无级别级 (Unclassified) 。

(2) 无层次的安全级别。不对主体和客体按照安全类别分类, 只是给出客体接受访问时可以使用的规则和管理者。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 防泄密产品是多级安全信息系统, 在防泄密系统中引入强制访问控制技术是必然的, 是防泄密系统的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最典型的强制访问控制模型是BLP[Bell and LaPadula, 1976], 它最初应用于军事系统, 其出发点是维护系统的保密性, 防止信息泄露。BLP要求, 对给定安全级别的主体, 仅被允许对同一安全级别和较低安全级别上的客体进行“读”;对给定安全级别上的主体, 仅被允许向相同安全级别或较高安全级别上的客体进行“写”。

BLP具体应用到透明加解密系统中, 对受保护的文件 (即受透明加密处理的文件) , 当文件 (客体) 处于打开和编辑状态时, 非加密进程 (主体) 是不能明文读取该文件的, 对其内容进行拷贝或剪切、然后将其粘贴到其它非保护的电子文件中的操作也是被禁止的。另外, 当受保护的电子文件被另存为 (Save As) 其它格式的文件, 如MS Word文件另存为TXT文件时, 该TXT文件也是被强制加密的, 其目的是防止低级别的主体访问受保护的 (高级别的) TXT文件。

BLP具体应用到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中, 较高密级的主机不能向较低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上写入数据, 但较高密级的主机可以读取较低密级介质中的数据;较高密级的电子文件也不能存放在较低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中, 因为较高密级的主体 (文件操作者) 不能向较低密级的客体 (介质) 里写入数据。

2.4 日志报警数据的存储和传输保护

日志和报警数据是责任追踪的一个重要证据, 为了保证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必须对系统获取的各种日志和报警数据进行特殊处理, 避免证据被伪造和篡改。一般来讲, 防泄密系统既要利用数字摘要和数字签名技术进行证据保全, 又要对日志数据和文件进行加密存储, 以防止数据泄露, 还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 采用加密措施 (如SSL通信协议) 防止数据在传输中途被截获。

在安全级别较高的防泄密系统中, 必须使用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许可的数据加密算法和密码。

2.5 密码管理措施

密码管理是所有应用系统都要关注的问题, 通常对密码管理的要求体现在加密密钥的保护、身份认证口令保护和数据库口令保护等方面, 在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密码的存储。例如, 在自动建立数据库连接时, 系统会自动获取数据库口令, 这时候数据库口令一定要加密存储。类似于上述某网络内容过滤软件对密码的保护是严重的错误。

在安全级别较强的防泄密系统中, 身份信息的保护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需要采用硬件保护。

2.6 客户端代理程序的保护措施

保证程序的一致性或完整性, 是防泄密类软件保护客户端代理程序的主要措施。除了保证进程的正常运行之外, 还需要采用完整性检查, 一旦发现客户端程序被破坏, 立即采取措施阻断其连入网络, 或自动关机。

另外, 紧急策略是防止客户端代理程序被破坏的辅助措施。所谓紧急策略是机器离线状态下的一种策略, 一旦机器不能和服务器通信, 紧急策略立即生效, 即使在客户端代理程序遭到局部损坏的情况下也要生效。

网络巡逻员是又一个辅助措施。网络巡逻员定时巡视各联网机器的状态, 一旦发现客户端没安装代理程序, 或代理程序被破坏, 系统立即阻止该机器联网, 或实行隔离, 或及时报警等。

3 结语

防泄密产品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机, 虽然目前多数产品在功能上下了很大工夫, 逐渐呈现出产品同质化的倾向, 但是产品自身的安全性问题缺乏相应的关注, 特别是客户, 目前尚未将眼光聚焦在安全性方面, 或关注得还不够全面。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讨防泄密产品的安全性所包含的各个方面和采取的措施。

当然, 安全性是相对的。究竟什么样的安全防护才是足够的, 这要看具体的系统要求, 特别是受保护的对象的安全级别。

参考文献

[1]陈尚义.透明加解密技术及其应用.信息安全与通讯保密.2007.

[2]陈尚义.电子文件保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

[3]郭玮, 茅兵, 谢立.强制访问控制MAC的设计和实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

防溜冰防溺水安全讲稿 第2篇

演讲稿

溺水事故是青少年的头号杀手。天气日趋寒冷,气温骤降,河水、湖水已经封冻,目前沟渠河塘已结冰,但是我们这里结的冰,厚度往往不厚,承载力有限,而且随着气温变化经常开合,存在薄厚不均或有裂纹等隐患,极易发生塌冰落水事故,在冰面上行走或玩耍,危险极大,今天特进行防溜冰、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禁止滑冰,防止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特作出一下要求:

一、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加大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二、严禁学生到河边、沟边、湖边玩耍,严禁在冰面上行走,以免发生破冰溺水事故。

三、严禁学生在上下学途中或节假日擅自到结冰的河、沟、池塘上行走或滑冰。

四、注意学校及周边水域结冰地带的安全警示标志,远离危险地带。

五、遇到有人落水,切勿盲目施救,应大声呼救,或打电话求助。最后,希望同学们按照以上要求,不要擅自到河边、沟边、湖边、池塘边玩耍,不要擅自滑冰,不出现溜冰溺水事故,让安全陪伴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2014年12月11日

信息安全之外防内控 第3篇

针对外部的攻击(即外防),主要通过获取威胁情报,依靠专业的安全分析团队,分析之后形成情报的处置决策,并通过网络安全设备或终端上的安全软件来执行决策(Action),达到针对高级攻击的防范。内部异常行为的监控(即内控):内部的异常行为造成的破坏是安全事故最大的来源,外部攻击者发起APT攻击,其中的部分环节Delivery、Exploitation、Installation、Command and Control(C2)、Actions onObjectives都需要通过“内部行走”才能接触到敏感数据达到盗取或破坏的目的;同时企业内部的威胁源包括可能准备离职有恶意的内部人员、内部人员的长期慢速的信息泄露、内部攻击也可能由具备内部访问权限的合作伙伴或者第三方发起。如果通过制定不同的情景,通过获取样本,建立正常行为模型,然后分析内部网络流量或终端服务器上的行为,并发现异常,情景感知(Context-Aware)是安全监测的很重要触发点。

外防:威胁情报

大家谈到APT的监测与防御时,其实最难的是“P”,攻击者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来进行“低速”攻击,传统的监测手段不可能发现,同时要做审计的话需要足够长时间的数据,这个数据到底多大又是个问题。没有集体共享的威胁和攻击的情报,单个组织将无法保卫自己。Gartner也预测为大量企业提供可视化的威胁和攻击情报的安全服务商将更受市场的欢迎。安全情报以“空间”换“时间”,用协作来应对APT攻击的“P”。

针对外部的攻击,通过获取威胁情报,依靠专业的安全分析团队,分析之后形成情报的处置决策(action),并通过网络安全设备或终端上的安全软件来执行决策。整个过程可以通过机器的自动化执行。

威胁情报一般包括信誉情报(错误的IP地址、URL、域名等,比如C2服务器相关信息)、攻击情报(攻击源、攻击工具、利用的漏洞、该采取的方式等)等。我们经常可以从CERT、安全服务厂商、防病毒厂商、政府机构和安全组织那里看到安全预警通告、漏洞通告、威胁通告等,这些都属于典型的安全威胁情报。而随着新型威胁的不断增长,也出现了新的安全威胁情报,例如僵尸网络地址情报(Zeus/SpyEye Tracker)、Oday漏洞信息、恶意URL地址情报等。这些情报对于防守方进行防御十分有帮助,但是却不是单一的一个防守方自身能够获取和维护得了的。因此,现在出现了安全威胁情报市场,有专门的人士、公司和组织建立一套安全威胁情报分析系统,获得这些情报,并将这些情报卖给作为防守方的企业和组织。安全威胁情报市场现在是一个很大的新兴安全细分市场。

内控:情景感知

对比2013年和2014年的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可看出,情境感知(Context-Aware-Security)从谷底区到稳步攀升期的一个快速转变。

情境主要指“主体”到“客体”的访问行为情景。主体是人或应用,客体是应用或数据。情景在这里包含的因素有Who、What、To-What、When、Where等。情境分析首先关注审计客体和审计动作,以What和How为主要关联对象。

简单的情境可包括:

Who,低信誉的用户(比如已经中毒的用户,发现存在攻击行为的用户);

What,来自IT不支持的Linux客户端的访问(客户端都是Win7,突然来了个Linux来访问自然不正常);

To What,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是否访问的是敏感数据);

When,周日凌晨的访问(这明显不是工作时间,访问也明显异常);

Where,来自没有业务的海外(这也很明显异常)。

常见的异常情景比如:登录异常行为包括:异常时间、异常IP、多IP登录、频繁登录失败等行为。业务违规行为:包括恶意业务访问、业务只查询不办理、高频业务访问、业务绕行等等。共享账号:一个账号短时间换IP,一个IP登了多个账号等。

下表列举了认证登录情景中主要关心的一些要素点:

安全分析是核心能力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呈现等等,很少有一家能完全做得了,通吃也真没必要也没能力,从细分看,做采集的可能有集成商或服务商来完成实施工作,做存储的有擅长Hadoop的来做,做分析层的需要有懂业务、了解安全的服务团队做的插件或APP来完成,数据的呈现又是专门的团队来做。

数据是金子,对安全行业依然如此。数据分析师需要了解业务、了解安全、了解算法等等各项技能。比如关联分析:用于在海量审计信息中找出异构异源事件信息之间的关系,通过组合判断多个异构事件判断操作行为性质,发掘隐藏的相关性,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比如数据挖掘:基于适当的算法来对数据集进行聚类分类,能够区分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就上图而言,中间的分析层,业内做得好的很少,这个也是数据分析师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

事实上,一种理念的盛行往往是对已经存在的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无论是威胁情报也好,情景感知也好,事实上其核心技术在业界早有实践,只是没有如此清晰并且成趋势的被总结和表述出来。WebRAY在从事Web安全的实践过程中就已经在我们的系列安全产品中融人了安全情报体系。

WebRAY在“烽火台”网站监控预警平台体系中内置了全球的IP信誉库,并且每天更新200万条信息。监控平台会把IP信誉体系更新到各个授权防护节点,并且以可视化形态展现web访问者的信誉,从而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将攻击扼杀在萌芽之中。

而从另一个方面,Web应用防护系统,又是非常宝贵的情报收集源头。通过我们遍布全国的4000多台WAF设备,将攻击情况定期汇总到“烽火台”系统,并通过我们的安全团队进行识别和挖掘,从而形成新的额IP信誉库,更新到烽火台,并同步到全部的WAF系统上。

饲养蟾蜍安全越冬提前防 第4篇

首先要加强秋季饲养管理。由于蟾蜍属变温动物, 每年深秋到初春为冬眠期, 如秋季食物缺乏, 营养跟不上, 往往导致开春后蟾蜍因体力不支而死亡。蟾蜍喜食活体小动物, 而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因此, 应在每年10月份, 用豆渣和猪、羊血各半混合后放入器皿中, 让其自然发酵, 引来飞蝇产卵, 5天~6天后蛆虫大量孵出并爬出器皿外, 任蟾蜍自行摄食。同时, 可于晚上在养殖场上空开亮几盏灯引诱昆虫集聚, 由蟾蜍取食, 补充饵料, 使其冬前健壮。

其次要进行越冬保护。每年11月份前后, 水温10℃~12℃左右, 蟾蜍即进入冬眠期, 不吃不喝, 行动缓慢。此时原本在旱地上活动的蟾蜍, 要下水过冬了。室外越冬前要在饲养场中间或周边地带开挖几条水沟, 水沟总面积占场地面积的10%~20%, 沟内蓄水30厘米~100厘米深, 北方宜深些。每平方米水面积放养10只~30只蟾蜍。严冬季节如发现结冰, 早上应把冰面打破, 以利氧气溶入水中, 不因冰封而导致水下蟾蜍窒息死亡。可用缸、盆、桶加水20厘米深, 然后放入蟾蜍。室内越冬要防止室温过高, 导致蟾蜍冬眠不足, 以保持水温在1℃~8℃左右为宜。如用塑膜大棚越冬。越冬时保持棚内气温在1℃~10℃即可。应防止晴好天气中午棚内温度过高, 注意及时通风换气。

防中暑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第5篇

1、掌握防雷电、洪水的危害,提高防洪意识

2、掌握冰雹天气自救自护

3、掌握防溺水知识

4、掌握泥石流发生时的防护及自救措施

教学进程:

一、要注意防雷暴雨冰雹天气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不在大树下避雷雨。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不在低凹处避流水。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5、下冰雹时,一定要在屋里躲避,头上一定要有坚实的、稳固的保护设备。如在野外遇到冰雹时,则视情况而定,可用一些物品来遮挡,总之选择可以遮挡身体又安全的方式方法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二、暴雨、洪流、泥石流时的自我防护

1、洪水及相关灾害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是暴雨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的狂风暴雨天气。

(2)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3、了解洪水爆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的向山坡,高处转移。

(2)洪水来的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大树,高墙等待救援。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还要注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4、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

可以安全通过再上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5、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6、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7、暴雨过后,学生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8、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学生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

三、夏季注意防溺水

学生重点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是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报警。

浅谈防雷电安全措施 第6篇

关键词:雷电,安全,措施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 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 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如对雷电进行预防和有效控制, 灾害和损失是可以降低, 甚至避免的。因此, 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 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1 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 经过一些复杂过程, 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 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 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 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 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2 雷电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2.1 雷电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 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2.2 雷电的分类

1) 直击雷: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叫直击雷, 雷击时, 流过被击物的电流极大, 对电气设备会造成最大威胁;

2) 感应雷:感应雷也叫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当雷云与大地放电后线路中的电荷失去束缚, 以雷电波的形式向导线两侧流动, 这种过电压是由静电感应引起的, 电磁感应也可引起感应过电压;

3) 球形雷:球形雷是雷电发生时形成的发红光或白光的火球, 球形雷很少见, 它是由特殊的带电气体形成的能够从门、窗、烟囱等信道进入室内;

4) 雷电侵入波:是雷电时, 在架空线路上或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和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波。

3 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 强大的雷电流使建 (构) 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 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 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 当雷电击中接闪器, 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 这时对地电位升高, 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 称为雷电“反击”, 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 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 造成高电流引入, 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 容易酿成火灾。

4 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专门的防雷设备,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电、配电设备, 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避雷线用来保护输配电线路, 避雷网和避雷带用来保护建筑物, 避雷器用来保护电力设备, 防雷接地电阻应定期测试, 阻值合格。

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它们比被保护物高的突出地位, 把雷电引向自己, 使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流入大地, 则被保护物可以免受雷击, 使用防雷装置后, 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5 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为了防止雷云对人体放电造成电击, 应注意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1) 雷电时, 要关闭电视、音响、影碟机、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 并断开电源及信号线路;

2) 雷电时, 不要触摸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 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类似金属装置。紧闭门窗, 防止雷电侵入;

3) 雷电时, 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 不要使用金属雨伞, 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等;

4) 雷电时, 在野外要立即寻找躲蔽场所。装有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

5) 雷电时, 在野外不要挤在一起, 可躲避在较大的山洞里;

6) 雷电时, 不能停留在高树林子的边缘, 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铁轨、长金属栏杆、庞大金属物体旁, 山顶、制高点等场所;

7) 雷电时, 不宜在室外游泳;

8) 雷电时, 如果躲蔽条件不允许, 应该立即双膝下蹲, 向前弯曲, 双手抱膝;

9) 尽快进入有完好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内, 关闭门窗, 切不可停留在楼的顶面上;

10) 不倚靠建筑物的外墙、柱, 不靠近更不可触摸金属水管或金属门窗和其它带电设备;

11) 在电源和电话.及电视等室外引入的信号纹没装避雷器的情况下, 尽量不要看电视、打电话, 也不要用其它电器, 最好拔掉插头;

12) 不要在家洗淋浴,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装在屋顶, 又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的更要特别注意;

13) 坐在车厢里是安全的, 千万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 那是十分危险的;

14) 不要进没有防雷措施的孤立棚舍或岗亭躲雨;

15) 离开大树或电线杆3m以上;

16) 尽量不要打电话;

17) 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 也不要穿湿衣服;

18) 不要在树下避雨, 特别是空旷环境中的树木, 因其极可能成为雷电放电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 (如塔等) 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 (如古庙等) 旁避雨;不要在铁轨上行走;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19) 如果处在野外无处躲避, 雷雨交加时要立即蹲下, 双脚并拢, 双臂抱膝, 头部下俯, 尽量缩小身体体积和接地面积。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 (如金属杆的雨伞、铁器皿、铁锹等) , 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

20) 在室内, 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继续收看电视节目或收听广播 (特别是装有室外天线的) , 要切断电源, 并要把室外天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地线连接。为安全起见, 最好暂停使用电灯和其它电器, 移开较大的容易导电的东西, 也尽量不要打电话。

21) 如果雷电越来越猛烈, 要关闭门窗, 熄灭炉火, 并在屋内中央铺一张粗毯或放张长木凳, 然后站在上面, 这较为安全。

22) 如发现电气设备被雷电烧坏时, 应赶快将电源切断, 并找电工检查修理。在无法判断它是不是停电时, 应看做是有电, 在通知电工检查处理的同时, 要看好现场, 不要让人或牲畜接近, 应保持8m以上的距离。

23) 如遇到雷击事故时, 紧急救护的措施多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预、防、护、救”促安全教学 第7篇

一、预

“预则立, 不预则废”, 预是体育教学的前提, 是安全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从“三个预先、两个预设、一个预热”做起, 把安全事故挡在体育教学之外。

(一) 三个预先

1. 预先了解场地、器材状况, 对场地、器材进行保养和维修。

开学初, 学校安全督查员、体育教研组长、器材管理员联合进行例行检查。检查塑胶田径场、篮球场等, 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检查篮球架、足球门、单杠、双杠、爬梯、联合器械等, 如有安全隐患, 及时维修或更换。另外, 体育教研组长和器材管理员还要每月不定期地检查以上器械, 记录备案, 确保场地、器械的安全状况, 做到万无一失。

2. 预先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建立健康档案。

开学初, 制定学生健康量表, 按量表内容填写, 特别在病史一栏如实、详细填写, 如:心脏病、哮喘、癫痫等疾病, 供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查阅、参考。平时上课, 让学生详细填写病假单, 根据教学实际, 安排见习或其它活动。

3. 预先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和危险教学内容的防范措施。

开学第一课, 对学生进行室外体育课, 课堂安全教育。如:上体育课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准带小刀、钢笔、直尺、钥匙等尖状物;杜绝无组织性的追逐、打闹, 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对于铅球、实心球、单杠、双杠、跳箱等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教学内容, 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内容, 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有应对措施, 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 重视个体差异。以及明确学生体能、认知规律。做好保护与帮助的教授工作, 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多加一层保险, 签订《安全责任书》, 牢记体育课堂的安全责任与义务, 使安全警钟长鸣。

(二) 两个预设

1. 预设教材的安全性。

如:在原地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教学中, 球出手的角度不当或滑手时, 自己会被球砸到;在抛球过程中, 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快速跑去捡球、抢球时, 极易被球砸到。为此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2. 预设单元教学内容的渐进性。

以耐久跑单元教学内容设计为例, 本地区规定每节课有5分钟的慢跑, 在此基础上制定耐久跑教学计划 (见下表) 。和学生监管相结合;对问题学生进行课堂行为记录, 体育骨干与其一对一的监管;定期与学生交流、谈心, 用教师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们, 并努力使其成为体育教师的好帮手。

(三) 防自我表现

体育成绩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喜欢自我表现, 易出现身体伤害事故。如:在一次侧手翻课, 教师在指导个别学生练习时, 突然发现几位学生练前手翻, 还看见

(三) 一个预热

每节课必须进行热身运动, 通过充分的热身活动, 使学生的肌肉、关节完全活动开;内脏器官完全被调动起来, 适应激烈的运动。

二、防

防是体育教学安全的保障, 体育课堂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防范:

(一) 防教学组织混乱

教学组织有序是体育教学的关键, 危险系数较大的教材的教学, 更离不开井然有序的组织。如:上实心球课, 根据本校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课前在体育委员的带领, 让其中一组学生排队领实心球, 放在操场指定位置;教学过程中, 严格有序排队, 依次进行练习, 练习后站在指定位置。

(二) 防学生自由散漫

自由散漫是出现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学生的自由散漫, 采用教师其中一位学生跌倒在地, 虽然没有大碍, 但仍存在危险因素。因此, 需要关注这些学生, 安排学习好的学生展示自我, 同时在教师指导与帮助下进行拓宽。

三、护

护是安全教学的基础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防护:

(一) 场地器材的防护

如:在跳箱教学中, 首先, 把跳箱放在平坦无杂物的地面上;其次, 在跳箱的前方、左右两侧放好海绵垫子, 进行防护。

(二) 帮助与保护

如:教师站在练习者的侧面, 两手扶其腰部助成头手倒立, 此时两手迅速换扶其小腿, 防止前翻。

(三) 自我保护

如:做抢地滚球时, 不仅判断好球的位置, 同时注意其他学生抢球的速度、方向, 防止相撞, 特别是头部相撞;还要佩戴护膝、护肘, 以防受伤。

四、救

救是把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的措施之一。体育教学时, 受伤需要科学、合理、快捷的救治方法, 防止二次受伤。

(一) 学会简单救治的方法

教师掌握一些体育运动损伤救治方法, 同时, 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救治方法。如:踝关节扭伤, 应及时用冰冷敷或用凉水冲洗10分钟, 或在扭伤处喷氯乙烷。扭伤严重, 必须到医院治疗。

(二) 制定应急救治预案

当发生体育教学事故时, 立即请校医到场, 让校医进行诊断、处理, 同时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及其家长。

(三) 建立学校应急救治机制

建立以校长直接领导下应急救治机制:组长、副组长和组员, 救护车等。

(四)

家用电器防触电的安全措施 第8篇

目前我国居民生活用电电压均采用220 V单相正弦交流电压, 属于非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为36 V) 。当带电导体通过人体约0.01 A以下的交流电以及0.05A以下的直流电时, 人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但神经系统有可能会受到意外刺激, 其手指、关节会发生剧痛, 呼吸器官肌肉麻痹, 如果触电持续时间较长, 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而通过人体的电流一旦超过0.01 A的交流电或0.05 A的直流电时, 会直接导致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而发生死亡。

实际生活用电中, 人体双手触电的伤害最为严重, 这是因为人体双手直接接触电源线 (相线与中性线) 时, 由于人体自身的电阻很小, 通过心脏的电流很大, 因此很快会被电流击伤或击亡。当单手碰及电器发生电击触电时, 虽然人体增加了脚上鞋子的绝缘电阻值, 其触电电流相应较小一些, 但仍有一定的伤害危险性, 特别是当鞋子与接触的地面特别潮湿时, 会使鞋子对人体的绝缘电阻降低, 导致触电致伤。

在日常操作和使用各类家用电器时, 掌握以下基本原则和相应的措施, 可以避免发生电击、触电事故的发生, 确保用电安全。

(1) 家庭用的配电板或配电箱, 应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一般家庭选用15 m A或30 m A的单相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就可以了。选用过小的保护器, 虽然跳断的灵敏度高, 但在阴雨潮湿天气或在用电高峰时保护器会误动作。

(2) 房间内的配线线径应一致。切莫把电线直接砌入墙体内, 若线路需穿入墙体, 应采用PVC绝缘管套线埋设, 这样不仅可以预防电线绝缘层老化漏电, 今后维修也方便。使用柜式空调器、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大功率家用电器, 应采用专线接入, 最好能配置专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断路器、熔断器等, 以确保使用中的安全。

(3) 在配电板或配电箱的刀开关和保险盒内, 严禁接入裸铜丝或铁丝代替专用熔丝, 应严格按家庭用电负荷选择合适型号的熔丝, 以防止超负荷时引起电线发热, 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4) 家庭照明灯具切莫随意加线作为移动灯具使用, 需要增加移动电源插头、开关、插座等设备时, 必须采用同型号的导线加以连接, 严禁铝、铜导线相互混接使用。

(5) 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家用电器, 必须使用专用三芯电源插头, 插座内应安装有效的专用接地保护装置,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且与大地形成有效等电位。严禁借用自来水管、煤气管道等公用管线作电气地线的接地保护装置, 以防一旦线路短路及家用电器漏电引发管道带电或煤气燃烧甚至爆炸事故。

(6) 修理或者更换家用电器开关、插座、电源线时, 必须先断开总电源开关, 然后再操作。电源线绝缘包扎时应使用专用的电工绝缘胶带, 不能随意使用医用胶布包扎。不懂电气知识, 千万不能盲目带电修理家用电器, 以防发生电击伤人事故。

(7) 一旦遇到线路和家用电器冒烟或起火时, 千万不能在没有切断总电源的情况下浇水灭火, 因为水能导电会危及人身安全。应迅速切断总电源, 然后用化学灭火剂或沙土扑救灭火。在夏季遇到雷电暴雨天气时, 最好暂时切断所有的家用电器电源, 并拔下电源插头, 以防雷电击中电力线进而击毁家用电器或引起电气火灾。

(8) 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家用电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为超过安全使用年限, 电器内的元器件已基本老化, 电气绝缘安全性能也无法保障。尤其是在使用中须采用拍拍打打才能勉强运行的旧家用电器, 更是随时会发生漏电或电击等用电安全事故。应养成使用在安全使用年限期内的家用电器的观念, 对超过安全使用年限期的旧家用电器最好及时淘汰掉, 从而杜绝安全隐患。

(9) 切莫用湿手触及运行中的家用电器外壳和触摸电源插头和电器开关, 以防发生短路或被意外电击。同时, 也不能用湿毛巾擦拭带电工作中的一切家用电器, 以防电器外壳产生严重的感应电及漏电对人身造成的触电伤害。对家用电器进行除污清洁, 必须切断电源后进行。

安全问题防 第9篇

国网山东平邑县供电公司柏林供电所管理区域处在蒙山风景区腹地, 树木丛生, 鸟类数量、种类很多, 每年因鸟类活动造成的电力故障居高不下。为切实减少鸟害故障, 降低鸟粪污染引发线路污秽闪络、跳闸的风险几率, 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了防鸟害“四法”, 采取“巡、拆、驱、引”措施, 从“人防、技防”两方面入手, 开展防鸟害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案例介绍

2013年5月3日至5月20日期间, 国网山东平邑县供电公司管理的10k V某配电线路故障发生跳闸3次, 究其原因是鸦雀掉落的树枝和铁丝造成某工厂高压组合互感器线路速断跳闸停电, 冲击电流造成前段线路数个接点烧蚀, 并埋下故障隐患。因此, 在随后几天大风降雨天气中, 又造成两次断线跳闸。该线路在春节检修中, 检修人员已经将鸟巢拆除并安装了驱鸟装置, 但是不久后, 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安装的部分悬挂易拉罐已被鸦雀当做筑巢的新支撑点。

2 采取防鸟害“四法”, 降低线路故障

(1) 巡。是指组织农电员工利用春检时机开展线路巡视与鸟害监控, 对鸟类活动频繁的线路进行隐患排查和污秽程度统计, 掌握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并绘制线路沿线鸟类活动区域的分布图, 做到“鸟巢搭建早知道”。同时建立健全了一支以供电所人员、电工组长为核心, 农电员工为骨干、群众护线员为增补的防鸟害工作网络。结合以往线路区域鸟类活动情况和当前线路设备运行实际, 重新排查、整理、划定线路防鸟的重点区域及地段, 将每条线路、每个区域落实到人。

(2) 拆。是指及时清理杆塔上的鸟巢, 做到“鸟巢清理不过夜”。为了保证防鸟害工作的及时到位, 要求防鸟害工作人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并制定详细的巡线计划, 对于鸟类活动频繁的线路、路段开展特巡, 增加巡线次数。同时巡线人员还要定期开展绝缘子检测和登杆 (塔) 检查工作, 如发现线路上有鸟巢、鸟粪或绝缘子劣化等现象, 要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处理, 从而将线路鸟害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鸟巢被拆除后, 工作人员还不定时对已拆除鸟巢的线路进行巡视、检查, 如发现鸟类有重新筑巢的迹象做到及时清理, 或者安装上防鸟装置。

(3) 驱。是指在鸟类适合栖息的杆塔横担上加装驱鸟装置, 避免鸟类在塔上做窝、停留, 以减少或避免其对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危害, 保证电路通畅及设备、人身安全。该供电所根据鸟类筑巢特点在杆塔上采取了多种防鸟技术措施。

(1) 在杆 (塔) 上安装反光风车、翻板、档板或惊鸟旗;在杆塔上捆绑红布条或装有声音的装置, 惊吓鸟类不能靠近。

(2) 安装防鸟刺装置, 采用GJ-120型钢绞线装于瓷瓶串上方, 并用并沟线夹把钢绞线与横担夹紧, 把钢绞线散成球状, 使鸟不能停落。

(3) 采用防鸟罩, 例如用大直径瓷瓶或合成绝缘子罩, 装于靠横担第一片悬瓶处, 以防止鸟类排泄鸟粪时造成线路故障。

(4) 对于封堵横担与电杆之间的缝隙, 如在横担靠杆身的位置加装尖顶形遮蔽物, 使鸟儿没有可以筑巢的地方。

在采取驱鸟措施前, 要求线路巡视人员注意观察鸟巢所在位置, 对于不妨碍线路运行的鸟巢不进行清理, 避免鸟巢被拆除后鸟类转移到其他线路或电力设备上筑巢, 造成安全隐患。

(4) 引。是指研究掌握鸟类种群分布、生活习性及迁徙特点, 采取措施吸引鸟类避开线路杆塔, 而在其他地方筑巢。鸟类一旦选择在某基杆塔上筑巢, 在一段时间内即便是受到外界较大的干扰甚至鸟巢被拆除也不会轻易离开。为了做到最大限度保护鸟类,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该供电所根据鸟害分布区域、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在靠近河流、水库、低洼潮湿地带, 有较大树木和一些村庄少、僻静开阔的庄稼地带等一些鸟类活动频繁的地点搭建仿生鸟巢。鸟巢一般搭建在距离杆塔较远, 鸟类容易看到、高度适中、适合产卵、孵化的地方, 这样鸟类就不会舍近求远去危险的线路杆塔上筑巢安家。如此不仅可以有效驱逐鸟类, 而且对鸟类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 同时也维护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3 结束语

防治鸟害的办法随着鸟类适应能力的增强, 时间一长就习以为常, 失去作用, 所以, 在采取防鸟害办法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线路设备的防御能力, 如采取加装绝缘护套、增加导体对“地”距离、采用绝缘导线等方法。

矿用打钻防着火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 第10篇

高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矿井在实施瓦斯区域治理时, 需大量施工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由于水力排渣方式存在成孔难、成孔不规则、排渣差等问题, 因此本煤层打钻多采用风力排渣方式。在打钻期间, 由于钻头和煤层的切削作用, 容易摩擦产生高温。采用风力排渣时, 环境供氧相对充分, 钻孔内煤粉极易产生自燃。而钻孔空间狭小, 煤粉往往处于不完全燃烧状态, 容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造成施工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同时煤粉自燃也容易引起瓦斯爆炸, 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1]。因此, 研制矿用打钻防着火安全保护装置, 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装置结构及原理

矿用打钻防着火安全保护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

该装置主要包括传感系统、控制处理系统、转换控制系统三部分。传感系统包括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压力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等, 主要用于检测环境参数;控制处理系统是整个装置的控制核心, 采用箱体结构, 包括控制箱和电源箱两部分;转换控制系统即转换装置, 主要实现高压风和压力水的自动转换。

装置技术原理:当钻孔内煤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超限 (设定值≥24 ppm) 或打钻地区瓦斯浓度超限时, 一氧化碳传感器或瓦斯传感器发出报警信号, 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转换装置动作, 使高压风关闭, 压力水接通;压力水通过钻杆中心孔往钻孔内注水, 将钻孔内燃烧的煤粉熄灭, 同时将钻机停电。当一氧化碳或瓦斯浓度降低到安全值时, 钻机恢复供电, 压力水关闭, 高压风接通, 恢复风力排渣。当风压传感器或水压传感器检测到高压风或压力水欠压时, 控制箱控制钻机停电, 停止打钻作业。

2控制处理系统设计

2.1 设计方案

矿用打钻防着火安全保护装置控制处理系统是以89C52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可连接模拟量和开关量传感器[2,3]。CPU主控模块运行监控软件, 对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进行计算、分析, 并作出正确判断, 控制转换控制系统执行相应动作。装置控制处理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CPU主控模块程序包括:自检子程序, 用于检测矿用打钻防着火安全保护装置硬件和软件是否正常;红外数据处理子程序, 用于传输传感系统的数据;数据处理子程序, 用于处理控制处理系统和转换控制系统的数据;显示子程序, 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

2.2 外形结构

装置控制处理系统外形如图3所示, 控制箱安装在电源箱上, 中间用电缆连接。

2.3 系统功能

(1) 实时采集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

(2) 及时、独立判断开关量的状态并发出指令;

(3) 以汉字实时显示模拟量数值及开关量状态;

(4) 检测电源并显示其工作状态;

(5) 具有实时时钟, 可实时显示时间;

(6) 具有“黑匣子”功能, 控制器可按一定时间间隔实时记录一定时间段内装置的运行情况, 并将其转存到计算机, 形成报表, 以便事后分析。

3转换控制系统设计

矿用打钻防着火安全保护装置转换控制系统利用煤矿井下的压风系统, 通过电磁阀和三联体控制气动阀门, 实现高压风和压力水的自动转换[4,5], 如图4所示。

4结语

钻机打钻期间, 在钻孔煤粉不完全燃烧阶段, 矿用安全防着火安全保护装置可监测一氧化碳及瓦斯浓度, 实现高压风和压力水的自动转换, 及时将自燃的煤粉熄灭, 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现场试验显示, 该装置能够为煤层打钻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保障, 有效阻止施工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和矿井瓦斯爆炸,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为了防止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时因煤粉自燃而导致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和瓦斯爆炸, 设计了矿用打钻防着火安全保护装置。该装置通过传感器监测一氧化碳和瓦斯浓度, 采用单片机实现高压风和压力水的自动转换控制。现场试验显示, 在打钻期间钻孔煤粉发生自燃的情况下, 该装置可以实现高压风和压力水的自动转换, 及时将钻孔内燃烧的煤粉熄灭。

关键词:瓦斯抽采,钻孔,防着火装置,安全保护装置,自动转换

参考文献

[1]张国枢, 谭允祯, 陈开岩, 等.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0.

[2]丁元杰.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3]舒易茂, 李斌.基于89C52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J].科技信息, 2010 (9) :103, 70.

[4]严俭祝, 宗伟林, 何书建.矿井风量风压智能监测仪的开发与应用[J].煤矿安全, 2000 (7) :46-47.

相关文章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精选13篇)保安签订劳动合同范文 第1篇安 保 合 同甲方:江苏天泰阀门有限公司 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

1
2025-09-15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精选6篇)八年级语文单元复习学案 第1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第四单元学案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

1
2025-09-15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

贝壳的阅读答案(精选5篇)贝壳的阅读答案 第1篇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理解的.2、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什么?你对结尾句怎样...

1
2025-09-15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精选5篇)班级年度综治总结班会 第1篇班级综治总结班会时光荏苒,眨眼间又一年生活。为了能更好的发现班级工作中的...

1
2025-09-15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

比喻力量的成语(精选9篇)比喻力量的成语 第1篇一、含有比喻的成语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

1
2025-09-15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精选13篇)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样式) 第1篇()农银借合同字第号经中国农业银行___(下称贷款方)与___(下...

1
2025-09-15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精选3篇)《别云间》 的阅读答案分析 第1篇夏完淳《别云间》阅读答案《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

1
2025-09-15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精选2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 第1篇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建设情况简介滨海县港城初级中学新校...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