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体育学院文化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体育学院文化范文(精选8篇)

体育学院文化 第1篇

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

生活部

宿

生活部

2011年12月

总结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关系到学生生活与学习质量,关系到我校特色基础建设。因此我们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营造优雅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倡导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深化同学们对宿舍文化的理性认识,引导同学自觉遵守学校宿舍管理条例;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和团结互助能力,加强同学对宿舍环境的归属感与认知感,从而使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整个十一月份的宿舍文化建设,在老师、学生会、各位班委的带领以及广大同学的配合下,可以说,咱们体育学院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各个宿舍的内务、安全、氛围等方面较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同时通过比赛游戏的环节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精神,下面我做一个大体的总结:

(附图一:宿舍116照片)

一、工作概况

由本部门工作人员收集历年来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有关材料并进行总结汲取好的创意,同时由本部门及时为各班班委、各宿舍宿舍长召开会议下达本次活动的方案;由组织部出宣传板进行前期的宣传策划,由院学生会其他部门进行积极配合。

本次活动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宿舍内务整理环节,二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的文体比赛环节。此次宿舍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才艺,体现了同学们宿舍的文化与风采,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弘扬了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

二、调查总结方面:

1.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宿舍文化知识。

第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良好的文明风气和宿舍氛围是靠全体成员来营造和维护的,活动中会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修养,也即产生了同学间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

2.我们所涉及到的比赛范围是以宿舍为单位的,类似这样的活动必须在恰当的时候举办才能有好的效果,比如在学年刚开始,我建议下一届放到新生刚来的时候举办。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联谊同学之间的感情,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宿舍、不同年级的同学相处更加融洽。

从时间安排上呢,还有很多事值得我们注意的。一定要避开一些考试(除了一些临时性的)、一些假期等时间。同时,个人觉得,宿舍之间比赛的系列活动还是有比较好的创意的,应该继续举办下去。活动的宣传很重要,宣传方式也很重要,我们学生会办活动,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人家主动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就不会给人家带来压力

3.宿舍环境的改善: 宿舍是学生们学习、生活、休息的地方,宿舍的环境、宿舍的卫生可以看出一个宿舍整体的精神风貌。因此,宿舍环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也都积极认真的对宿舍的卫生进行打扫,每个宿舍成员都严格要求自己并按照相关条约实施进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宿舍卫生做到最好。在这样的宿舍文化建设中,体育学院各个宿舍环境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各种安全隐患、违规用电的现象大大减少,营造了文明室风和学习氛围,建设了清洁卫生的宿舍环境。

(附图二:宿舍207一角)

4.营造了良好的宿舍氛围,给学生们一个温馨上进的小家: 体育学院生活部为了能营造出良好的宿舍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而开展了一系列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比如:宿舍文化个性设计、宿舍舍标设计和宿舍门窗设计等环节,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相互讨论,各自分工将自己的宿舍设计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宿舍,很多宿舍都有自己的个性设计。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能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结合他们的创新思维,设计出给人耳目一新的漂亮宿舍,相比以前清清淡淡的宿舍更充满了温馨的学习气氛。

5.树立宿舍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树立典型的宿舍,可以对广大的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教育作用。本次活动颁发奖状和奖品给各个优秀宿舍,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对其他宿舍起到一种很好的示范作用,又能对获得奖励的宿舍起到激励作用,在这种激励之下,其他宿舍会向他们学习,积极进取,争取获得下次的优秀宿舍,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

6.宿舍安全问题不大,但同时反映较为严重的问题是:

a个别宿舍成员通宵达旦玩游戏

B个别宿舍值日卫生状况不认真,造成内务扣分。

C个别宿舍内异味太大,个别同学吸烟影响他人休息等。

d外来推销人员、闲杂杂人等进入宿舍。

e部分同学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是对大家宿舍环境的敷

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希望下次类似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参加,为大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f、根据这几周的检查结果来看,相对活动前的检查工作,本次检查工作较好。从总体上来说,女生宿舍卫生情况好于男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情况相同。

7.同学们对于学习的热情不升反降,在宿舍看电视,用电脑及睡觉的人数进一步增加,学风建设仍需努力。

三、改进总结:

1.建议加大对本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本活动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明确本工作对在校学生生活的意义及本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奖励。

2.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我们还需继续努力。3.宿舍文化建设,学生自我组织管理意识还很薄弱,建议加大宿舍文化建设在期末综合测评中的比重。

4.学生对于宿舍的保持现象并不是很好,建议这样的活动尽可能的多搞一些,让大家真真正正的从内心深处接受并通过自身质的改变进行提高。

5.此次活动的形式总体来说较往年有所提高但是还未达到本次活动的真正的意义,以后的类似活动中望学生会各部门能够集思广益想出更多的新想法。

这次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意义是深远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发挥了个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合作精神,从平常的生活入手,进行了一场生机盎然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我们活动的成果也受到了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借此良好的契机,我们总结了经验和不足,深化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宿舍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我们相信,我们的理念和工作能够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在此,我们生活部以一颗诚挚的心、一份责任、无限服务与体育学院学子共建温馨家园。

(附图三:106宿舍)

生活部

2012年12月

体育学院文化 第2篇

一、活动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体育运动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到今,各种体育赛事与活动无不吸引着大众的眼球。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不仅迎来了伟大祖国60周年华诞,更是迎来了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两年一度的第三届体育文化艺术节的举办。

广西师范大学是一个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次活动必然会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因此,本次活动中必然蕴藏着无限商机。在本次活动启动仪式中,我们将邀请本校著名的啦啦操队作为主力进行表演,该啦啦操队曾多次在国际啦啦操大赛中荣获奖项——世界啦啦操大赛第三名、全国啦啦操大赛冠军等骄人战绩,更在师大广大师生中传为美谈,也曾做客湖南卫视 《天天向上》栏目,声名远扬。相信启动仪式中单凭啦啦操表演就能吸引全校师生的眼球。此外,丰富多彩、花样繁多的舞狮、健美操和武术表演更为启动仪式锦上添花!

二、活动商机

此次活动涉及面广,活动可观性强,品牌性持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启动仪式将打响宣传效果的第一炮,活动参与者达几千人,将有成千上万的同学熟知贵公司的产品;活动过程中更有主持人对贵公司的产品进行宣传。

如果贵公司与我们合作,将会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一方面,贵公司赢得广大顾客的市场,树立起热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形象,提高贵公司在学生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我们有更充分的资金投入活动,精彩的活动将带来更好的宣传效力。

三、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总时间:10月31日——12月5日

五、活动对象: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全体学生

六、经费预算

七、嘉宾:广西各大高校教师、学生代表、活动赞助商 广西电视台、桂林电视台、广西日报、桂林晚报等各大媒体代表

如果我们和贵方达成合作协议,贵方将获得以下利益:

1.在体育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我们在宣传自身活动的同时,将全程为赞助商进行宣传; 如:(1)为贵方发放传单,张贴海报,出展板;

(2)在广西电视台、桂林电视台、广西日报、桂林晚报等各大媒体为贵方进行宣传;(3)活动启动仪式与闭幕式时,邀请贵公司负责人或代表作为特邀嘉宾,并上台发言;(4)特邀赞助单位有关领导为本次活动的名誉顾问,可代表贵公司前来指导活动的开展,并在大赛颁奖仪式上颁发体现贵公司形象的产品或其他奖品。

(5)根据赞助单位的需要,活动承办单位结合自身的能力配合完成赞助单位的其他宣传活动。

八、广告效益分析:

(1)现场观众人数多,是一潜在的巨大消费群体;(2)广告宣传面广,影响力大,具有流动传播潜力。

九、媒体效益分析:

现场广告深得人心,宣传效果强,广告效益巨大,蕴藏无限商机,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抢占市场的好机会。

商家如果有其他的要求可面谈协商,在学校允许范围内,我们将在各方面积极与贵公司合作,尽全力按时按量完成商家提出的要求。

体育学院文化 第3篇

1、休闲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说的“休闲”或“余暇”英语中多用leisure或recreation表示。在此基础上, 一般从定量和定性两种角度和时间、活动、心理三个层面去认识休闲体育。我们在研究时基本摈弃“余暇体育”这一说法, 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直接翻译成“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休闲体育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经济发达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休闲体育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开展十分活跃。

休闲体育在体育共性的基础上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很大范围内显出很强的生命力和被认同感。在高校校园, 休闲体育已悄然登场, 虽然还穿着社区体育的“外衣”和学校体育的“鞋子”, 但还是构成了一道特殊的校园文化景观, 无形中被赋予特定文化的内涵。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窗口, 休闲也悄悄引领校园生活的时尚, 承载着更多体育功能的休闲体育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 毋庸置疑休闲体育已构成师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间接肩负着强健身心, 促进自身和谐, 提升“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任务, 促进终生体育思想理念的落实和走向优雅生存这一人类最高生活目标的实现。当然, 高校校园毕竟也是校园, 它既是产生知识的热土, 也孕育了休闲文化的时尚, 在校园环境中休闲的另一面是紧张的学习, 是大量体能和心力的消耗。在高校校园环境中的休闲体育必须找到自己的落脚点, 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课题从云南民族地区高校校园这一特殊环境阐述休闲体育在高校校园中的下休闲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 寻求这一文化融入和谐校园体系的切入点, 以促进休闲体育在高校更和谐地发展, 为建设和谐校园服务。

2、大学休闲体育文化及其体系构成

大学体育文化, 就是大学的师生在大学的环境中, 通过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等过程, 按照一定的秩序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体育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它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大学文化群, 又与竞技运动文化、大众体育文化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高校体育的休闲文化使命的本身远不止于促进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 培养生的体育休闲能力, 继而为自身的终身体育及全民健身运动服务, 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让学生明白休闲文化的社会价值, 自觉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促进休闲文化的创造和传播, 并通过体育休闲的方式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和谐。

2.1、大学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大学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了体育运动场地, 体育场馆等物质资源。大学体育活动主要通过体育场地器材得以开展, 但是受到经费和其他的问题, 体育场地和场馆的建设力度一直也得不到加强。

地域的差异性以及办学规模等原因制约了各地的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目前云南省整体经济实力在逐步增强, 云南省有九所高校在杨林建立新校区, 体育物质资源以及建筑都是整体进行规划, 体育场馆建设规模大型, 气势磅礴, 从而在大学的建筑物里面独树一帜, 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 然而在建设的初期就将体育场馆定义为竞技体育服务, 忽视绝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是能够进行体育学习, 体育锻炼, 体育娱乐的场馆和器材, 特别是在新校区, 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 学生无处可去的情况下, 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热情必然高涨, 对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需求比较大。几所独立学院院校搬迁到杨林职教园区, 基础设施还在建设当中, 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场地设施的不足这是目前大学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一个弊端。应该从广大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 建设符合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场馆, 从而促使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整体发展。

2.2、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制度在文化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属于中层部分, 是指“体育制度、章程和组织机构体系, 是规范参与体育活动的师生和体育组织、设施等的行为方式部分, 反映学校体育价值、体育精神、体育文化, 是一种制约文件。

传统的体育管理体制在很难适应新时期大学体育的需要。目前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都停留于形式, 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少数人难以带动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受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考试依然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制约了大学体育文化的建设。

大学体育文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应该让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体育资源的不足让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得不够充分。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还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度学校制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都成为大学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部分学校的主管部门不重视体育活动给大学文化带来的变化, 影响了大学体育文化观念在大学师生之间的转变。导致缺失塑造大学体育文化的整体氛围。

学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社团建设, 利用相应的规定来有效的管理的社团建设。学生体育社团日益成为大学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大学学生体育社团作为学生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是体育课堂的重要补充形式, 为学生发展体育技能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为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合理的条件。己经呈现生机和存在价值。学生体社团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营造了浓厚的大学体育氛围。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社交能力都在提升, 促进了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

2.3、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构建

大学体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当中的隐形层次, 处于核心地位, 一个大学的体育文化建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精神文化建设。目前的大学体育精神文化虽然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精神在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

体育教学中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更加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 提高了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热情, 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大生体育意识, 体育观念的培养。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课堂学习的热情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程度, 提高了大学体育文化整体氛围, 从而到丰富大学文化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欠缺对体育道德, 体育精神的传授。提炼精神文化, 加强大学体育文化的深层建设。

休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恢复在工作和学习中消耗的精力和体力, 所以休闲也要注重效益的, 而且休闲已经成为一种体育文化的新时尚。所以, 高校体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品味休闲, 教学生参照自己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继而培养浓厚的休闲意识, 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服务。这是高校体育工作坚定不移的任务, 也是高校体育重视休闲属性的直接表达。

3、结语

当代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方向的同时, 既要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 又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高校体育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宏观视野, 以体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休闲教育,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要求, 使他们学会健康、合理、科学、积极地支配自己的闲暇时光, 在运动休闲中激扬青春、勃发豪情、摆脱空虚,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并明确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体育休闲的科学模式, 培养学生认真积极健康快乐的体育休闲观念和良好的健身习惯, 继而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资源共享向社会传输正确的体育休闲方式, 宣传健康的体育休闲观念和体育养生保健知识, 为学生健康成长乃至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敏, 刘圣广.论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中国网, 2004.9.

[2]马惠娣.休闲与体育文化的渊源及现代意义[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 (1) .

[3]游俊等.休闲体育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6.

[4]谢光辉, 卢峰, 张玥.休闲体育文化解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37 (2) .

[5]金川江.从游戏到休闲:对休闲体育发展历程的多重解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7 (2) .

[6]韩丁.高等体育院校的“休闲与健康”公共服务供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3) .

[7]刘娜.多维视角下的高校休闲体育价值审视[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 (2) .

[8]桑全喜.当代中国休闲体育文化发展之惑——一种文化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12.

[9]李勤友.休闲体育之价值解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3 (4) .

[10]刘海清, 刘海唤.我国休闲体育发展若干问题浅议[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9 (6) .

技师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 第4篇

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正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很多工作的落实,都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来完成。技师学院的人才建设,整体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而言,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努力,要确保学生在身体的强健方面、心态的稳定方面、精神的干劲方面,都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为自身的将来发展提供足够的帮助。

技师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体育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技师学院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加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相关的技能,要加强对技能的把控。但是,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作用下、社会压力下,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将出现较大的扭曲现象,甚至是在学院内出现极端行为。为了更好的促使学生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需要将体育文化进行良好的建设、宣传。例如,很多学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非常突出,但也正因为自身的能力表现较高,因此与很多的同学都出现了格格不入的状态,自身的孤独现象特别明显。一般而言,技师学院的学生在年龄上与大学生并没有差异,因此他们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需要去活动自己,去广交朋友。通过在体育文化上进行建立和宣传,能够让学生与同学的相处更加多元化,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来良好的发泄自己,减少各种缺失与不足,从而保证自身的成长达到健康的效果。

体育文化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就体育文化本身而言,其在技师学院当中开展已经成为了必要性的措施,如果在该项工作中出现了较大的缺失与不足,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上展现出严重的隐患,甚至是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构成威胁。分析认为,体育文化在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好的培养。例如,技师学院的日常专业教学,比较崇尚的是团体合作,但是这样的合作主要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即便是在进入到社会中,学生也会在利益的考虑下进行合作,绝对不会主动出头来解决问题。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体育项目的合作上很少存在利益的现象,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团队当中的位置和积极作用,去良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体育文化比较强调的是,表面上团队有很多的领导,可实际上大家都是主人,要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操作良好的执行,促使团队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个人拓展而言,都将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技师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

组织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对于技师学院而言,其在安排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虽然给予学生的压力较大,可是给予的时间和空间也比较多。因此,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本文认为,在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组织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第一,在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上,要尽量的“大操大办”,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体会到团队作业的快乐和心灵上的提升。在运动会开展的过程中,每个班级内部的学生,都要团结一致,即便是没有竞技项目在身,依然要将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充分的发挥,去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第二,在日常的体育文化宣传过程中,禁止过分的强调成绩和排名。校園体育文化的创建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倘若在排名和成绩上过分的强调,很容易促使学生将体育和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届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

建立学校体育社团。就技师学院本身的发展而言,已经在体系化和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严重的缺失和不足。对于现阶段的发展而言,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向一些大学做出良好的借鉴。例如,可以积极的建立学校体育社团。在学校内部当中,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团队,在团体类型上多样,团队人数上也没有明显的限制,基本上完全是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实施的。学校体育社团在建设后,可以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学习和进步,定期组织活动及竞技项目学习,能够让技师学院的学生在自我锻炼、互相交流上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体育社团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自身的不足、优势上加强分析,互相指点的过程中,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目的,这就有利于学生在交朋友的广泛性方面得到明显的提升,告别了以往的很多不足问题。

宣传体育文化。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创建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还必须在体育文化的宣传上得到较好的成就。以往的体育文化之所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技师学院对此的关注度也比较低,在相关投入上总是按照最低标准来完成,最终造成了体育教育的没落。建议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加强体育文化宣传。(1)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通过校园广播的相关报道,学生可获得体育相关信息,感受体育比赛的魅力,并能促进学生间开展与体育相关的讨论。(2)利用校园网传播体育文化。在校园网上创建相关栏目,内容包括校内体育管理规定、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体育社团活动、校内外体育竞赛的精彩瞬间等,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体育学院文化 第5篇

日期: 2009-03-09阅读:682 次 [字体:大 中 小]

惠州学院体育系第四届体育文化节校园十大歌手大

暨颁奖文艺晚会赞助方案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展现体育系学子自信、健康和时尚的精神气质,多角度的挖掘新时代大学生的魅力、潜力与创造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推动学院校园文化的发展。惠州学院体育系第四届体育文化节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暨颁奖文艺晚会于2008年12月19日在惠州学院旭日广场隆重举行。本届体育文化节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阵容强大、对象广泛、规模庞大、参与者多的特点,能吸引更多师生及其家属前来观看,深受学院师生的欢迎,必将引起全校性的轰动。体育文化节的推广和宣传必将引起广大师生和市民的极大关注,是我系最大规模的一次盛会,同时也是商家大力展示公司形象的盛会,必将为商家带来预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和商机。

主办单位:中共惠州学院体育系总支委员会、惠州学院体育系

承办单位:惠州学院体育系学生党支部、学生团总支、学生会

时间:2008年12月19日(星期五)晚8:00

地点:惠州学院旭日广场

大赛目标:组织、发动与策划力争一流;

广告、宣传与设计力争一流;

比赛、评判与服务力争一流;

形式与广告效益力争一流。

参加人员:惠州学院体育系全体师生、惠州学院全体学生

媒体记者: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东江时报、惠州学院学生电视台、惠州学院广播台、惠州学院学报、惠州学院网站等

媒体资源:比赛项目冠名、印刷品广告、会场广告、旗帜广告、条幅广告、服装广告、观众方阵、学院电视台、学院广播台、学院网站等

一、赞助活动的意义

为了增强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扩大公司在学校及社会的影响,通过全面的宣传,提高公司产品在学校的市场占有率,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达到双赢的效果。我们真心的希望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和贵公司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帮助贵公司不仅在校内,而且在社会上实现更大的利益。

二、晚会的赞助方式

1、独家赞助:独家赞助拥有活动的冠名权,名称为“惠州学院体育系第四届体育文化节“XXX”杯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暨颁奖文艺晚会”,拥有活动的一切商家补偿计划。

2、商家可以自我选择宣传方式,不同的宣传方式赞助不同的资金或实物。商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方案。如果是双赢的效果,我们将乐于接受。

3、除了赞助资金,公司还可以考虑以实物赞助,如赞助活动的的所有宣传和场地布置。

4、其它方式赞助:企业对晚会的资源有其它特殊需要,可通过与主办方的协商来解决。

三、赞助商家回报

(1)获得冠名名称:惠州学院体育系第四届体育文化节“XXX”杯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暨颁奖文艺晚会

(2)企业主要领导列为惠州学院体育系第四届体育文化节组委会副组长名单。

(3)企业主要领导出席晚会并在主席台就座,代表发言和为获奖者颁奖。(4)在文化节相关资料中进行全方位宣传企业。(5)企业可组织员工参与晚会或表演节目。

(6)企业获得会场内外主要位置广告宣传、媒体宣传。(校园横幅、旗帜、气拱门、广告等宣传;多家主流媒体给予多角度报道和广告宣传;学院网站、学报、学生电视台、学生广播台等同步宣传。)(7)企业获得晚会节目单的广告宣传。(8)企业获得在校内二天的商品促销展位。

(9)企业获得在获奖团体、个人的奖品、荣誉证书等奖品上印赞助商标志的宣传。

四、晚会为赞助商提供的主要宣传方式

1、独家冠名:享有惠州学院体育系第四届体育文化节“XXX”杯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暨颁奖文艺晚会总冠名权。

2、晚会主会场、舞台宣传。

3、气球悬空广告:氢气球悬挂条幅。

4、台词宣传:本次晚会当中领导发言、晚会主持等经常提及本次赞助商。

5、参赛选手号码牌:为参加比赛的歌手提供印有赞助商标志的号码牌。

6、大型气拱门广告:在学院大门前放置一个大型气拱门和二个立式气拱门,晚会现场入口一个小型气拱门做晚会和赞助商的宣传。

7、横幅:为期3天的特大横幅宣传,在校内各教学楼前、实验楼前、学生宿舍区、万人饭堂前等位置悬挂横幅。(横幅内容为晚会的内容和赞助商的相关宣传)

8、宣传旗方阵:晚会期间在会场主干道、会场等显眼位置放置彩旗进行为期3天的宣传。

9、氢气球:晚会期间在校内一些重要位置利用氢气球悬挂为期3天的宣传。

10、厨窗宣传栏:在晚会前作为独立的宣传方式在校内固定宣传栏进行宣传。

11、节目单:晚会节目单印上赞助商宣传内容,分发各级领导、评委、工作人员、参赛队员、新闻媒体、观众等。

12、媒体宣传:在晚会期间,将晚会的相关资料以帖子的形式发布到惠州学院网站、校内各系网站、学院BBS论坛上;并由惠州学院学报、惠州学院电视台、惠州学院电台等进行宣传,惠州市有关媒体也将对此进行报道。晚会结束后,将晚会有关报道挂于校园网上的最新消息一栏,发布晚会有关内容。

13、奖品、荣誉证书等印有赞助商标志由获奖者永久珍藏,颁奖期间感谢商家。

14、现场鸣谢:现场主持人将发言特别感谢贵公司的赞助,介绍和感谢贵公司的赞助,祝贺本次活动合作成功!

15、促消点宣传:运动会期间由贵公司在校园内进行为期二天的产品促销活动。

筹备工作小组咨询联系人:马锦雄***

中共惠州学院体育系总支委员会

惠州学院体育系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惠州学院体育系第四届体育文化节“XXX”杯校园十大歌手

大赛

体育学院文化 第6篇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121人

张巧丽 09110217 廖如春 09110220 郑玉仙 09110215 沈蓓华 09110213 张 晶 09110218 涂 波 09110320 姚 娟 09110427 蓝平09110207 苏 悦 09110208 郭天林 09210222 王荟媛 09210213 张 弛 10210107 卢鹏飞 10110305 谈晓强 10110503 熊 峰 10110814 邹 昱 10110106 杨昊民 10110705 黄香溪 10110224 陈丹华 10110112 孙娇娇 10110119 陆 海 10110807 谭景旺 10110501 陈桂露 10110108 谢长磊 10110815 李鹏飞 10110220 黄欣茹 10110111 周 侃 10110113 李玉群 10110110 林雨晨 10110207 李晓丹 10110718 刘艳艳 10110225 张 龙 10210515 陈 超 10110309 吴佳舟 10110707 季晓辰 10110107 庞 莉 10110229 王枝娟 10110117 刘 厅 10110120 肖世庆 10110202 侯博释 10110222 金 鹏 10110401 林明旭 10110311 陈诗帆 10110314 杨靖妃 10110114 王泽浩 10110708 完 成 10210414 曾文琦 10211034 李婉怡 10230120 何棕楠 10230111 武 鑫 11110814 符骐尉 11110810 李 淼 11110806 钟莅霞 11110323 张 燕 11110829 王 敬 11110825 刘慧敏 11110823 邓双莹 11110718 蔡宇鹏 11110817 谢伟杰 11110518 童 伟 11110613 黄沙海 11110514 蔡 特 11110611 黄 浩 11110815 王英洁 11110508 陈荣兵 11110804 刘 明 11110813 朱 彪 11110402 朱俊鹏 11110820 张朝江 11110505 牛超群 11110502 汤 妍 11110717 贺敬敏 11110831 宋亚芥 11110821 余言海 11110811 郭延华 11110217 赵雪琳 11210224 曹 丹 11110204 丁佳宇 11110807 徐世袍 11110819 黄 艳 11110826 付彬彬 12211005 朱诗依 11210326 何安权 11110809 王 虎 11110405 叶 前 11110616 胡星光 11110211 张佳奇 11110315 侯玉杰 11110206 林 耀 11110417 喜嘉俊 11210410 马 翔 11210601 陈彬钰 11210306 李世鹏 11210603 周宇剑 11210302 金 成 11210214 贾金涛 11210101 唐逸沨 11210206 徐裕广 11210109 冯 亮 11210314 王 浩 11210116 王晓博 11210201 张俊卿 11210609 包 寒 11210312 余 领 11210610 曹一飞 11210413 翁 斌

盛临春

戴 夏

齐 杰

龚 雪

邱 雪

武术学院:65人

孙 敏

李 扬

张 菲

余嘉劲

陈春华

陈观风

周 俊

吕 杰

高 飞

项 征

马新帅

赵清君

贾利杰

李海鹏

梁广焯

雷霜霜

郭 培

韩志国

王春龙

苏国新

马志敏

张晓冬

10110101 10110801 10110109 10110701 10110116 10110118 08310219 09310102 09310103 09310213 09310202 09310210 09310205 09310105 09310110 09310303 09310114 09310218 09310109 09310203 10310210 10310216 10310203 10310212 10310209 10310112 103102*** 陈 洁 11110822 吴 娅 11110830 陈 莹 11110824 李 敏 11110827 傅燕飞 11110713

徐有路 10310219 周海港 10310105 张 浩 10310309 梁永昶 10310205 杨婧微 10310218 梁伟杰 10310206 力 杰 10310213 刘 健 10310204 周 斌 10310101 周港城 10310201 邢媛满 10310220 李俊男 11310205 朱路赟 11310210 孙路周 11310309 梁晨曦 11310308 胡 玉 11310204 程 健 11310201 赵 悦 11310208 胡 彬 11310303 李路瑶 11310307 陈伟森 11310105 刘志斌 12310204 闫 磊 11210608 何一泓 11210315 王烨超 11210613 陈 今 11210313 田佳佳 12210206

化清新 12310212 宋昌德 12310302 程伟华 12320102 孙 文 12320105 徐 海 12320108 孔肇麒 12320101 王恩龙 12310102 乔林峰 12310111 黄文世 12310110 王娅琦 12310114 许鸿康 12310303 黄 丹 12320104 贾延超 12320107 韩聪聪 12320120 王文豪 12310108 秦 飞 12310309 刘艳飞 12310116 刘 行 12310306 刘淮扬 12320103 倪寒尽 12320106 张姝阳 12320110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68人

何彩霞 09240122 杜 颖

黄承龙 09240404 李 威

章 晨 10230114 兰兆林

黄镇龙 10220119 李 跃

邓刘恋 10240110 许占霞

孙路程 10230105 张 籍

裴崇惠 10230117 辜 祺 11230112 11230106 11220108 11220120 11220225 11220114 11230107 朱思雨

董嘉伊

刘斐然

郭 晨

史倩玉

张逸苇

朱 燕 12230128 12230121 12230120 12230123 12230132 12230130 12230133 蒋欣燕 10230123 许 辉 10230110 刘冬奥 10220110 王 烁 10230101 徐王爽 10230108 夏 璇 10230118 赵 亮 10220115 徐德斌 10230103 王 珏 10230121 朱晓飞 10240115 孙楷达 10230102 何 音 10230109 俞佳妮 10230122 闻豪杰 11220104 王忆南 11220117 焦竹卿 11220123

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49人

孙华琴 10510126 孙 琪 10510109 乔臻越 10510107 陆 媛 10520112 刘丽君 11510113 周志平11510402 张丽琨 11510112 刘定邦 11510213 曹思源 11510308 韩东阳 11510108 王 博 11510103 杨 煖 11510121 吴 艳

忻 佳

杜 颖

吴望强

卜智城

杨晓雪

张莉欣

徐晓丹

徐 乔

陈 静

林原镳

张思琦

张 頔

仇燕秋

朱 燕

张 敏

孙 文

陈 侃

武亦文

生佳炜

丁勇尧

李淑贤

项敏贤

姜文昌

孙 波

吴宸轩

黄银佩 11230118 11230120 11230112 11220122 11230109 11230119 11230121 11230113 11230116 11240129 12230112 12230119 12230134 12230124 12230133 12230118

11530103 11530102 11530106 11530105 11530104 11530108 11630121 11530107 11530101 12510407 12510303 12510305 陆子珺

赵 晶

胡锦晨

董嘉伊

周 婷

杜亢珺

魏 琴

安慧旋

孙正昊

房兴泰

朱净铭

冯重远

薛一新

赵 晗

陶惠慧

颜贝贝

李秉哲

刘海洋

谢庭恺

王培耀

陈 泉

刘震宇

汪卉翎

刘雨冶

张伟辰

王伋尔

蔡妮娜 12230131 12230122 12230103 12230121 12230135 12230126 12230117 12230138 12230106 12230116 12230139 12230102 12230107 12230125 12230127

12510216 12510205 12510406 12510106 12510103 12510301 12510203 12520124 12530108 12530112 12530103 12530107 陈康依朵 刘彩玉

王天骄

吴 迪

薛 桥 11510414 11510110 11510425 11520215 符嘉诚

杨婉璐

张 盖

范嘉伟 12530101 12530110 12530113 12530104 李 涵

沈奕圻

黄诗婷

甘 芮 12530102 12530111 12530105 12530106 王丹琳 11520128

运动科学学院:13人

文天静 09630139 杨 伊 10620127 吴 沙 11610128 贺 仙 11610136 田思琦 11610127 黄 擎 11620102 石雨晗 11630113 孙虹晔 11630129 樊晓敏 12630104

经济管理学院:6人

刘 璐 10720221 刘潇雨 10720118 周 婷 10720123 刘畅畅 11730117

研究生: 6 人

韩耀刚 1020821001 朱安洲 1120404005 孙晓婷 1120303017 谢 峰 1120404010

陈 婉冯 钰胡奇源田茹锦

陶政彦

袁圆媛

秦海龙

刘 敏

11610133 11610137 11620120 11630130

体育学院文化 第7篇

西北政法学院南区首届体育文化节田径运动会 闭幕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为期一天半的我院南校区田径运动会,在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裁判员的辛勤工作和全体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已经顺利完成了各项比赛,即将圆满结束。在此,我谨代表运动会组委会和学院领导向在开幕式上进行精彩表演的各演出集体和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及其班级致以热烈的祝贺!对为运动会顺利进行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工作人员、裁判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南校区首届体育盛会,本次运动会规模大、项目多、赛事活动集中。南校区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了所有项目的比赛和相关工作,在本次运动会上,全体运动员、裁判员严格遵守竞赛规则,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发扬奋发勇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在一天多的比赛中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尚,不但检阅了我院体育运动的水平和实力,也展示了南校区良好的校风校貌和新一代政法人开拓进取的青春风采,获得了体育竞技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但同时,大家还应看到我们自身的不足,这就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和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同志们、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我院的改革和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面对时代的挑战,要按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运动会上表现出的拼搏精神和严谨作风发扬光大,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为我院“双申”目标的实现和把我院建设成为现代化的西北政法大学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宣布:西北政法学院南校区首届体育文化节田径运动会胜利闭幕!

体育学院文化 第8篇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内,以大学生为主体和以大学教师为主导,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和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1]其本质是指按照体育文化和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原则要求,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优化组合的不同体育形态的复合群体文化。[2]校园体育文化参与人员较多、开展较为广泛且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位于篮球之乡——东莞市,且紧临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具有悠久的体育文化和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这为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但是,由于建校时间短,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缺乏重视,导致校园体育文化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对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有价值的建议与对策,为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1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一般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观念文化等层面,[3]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之一,因此,本研究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对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进行研究。

1.1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它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4]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经费投入、体育标示等方面,这些体育基础设施为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1.1.1 体育设施及场地布局

从以上调查结果发现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小球类项目场地相对较少,对于50多个学生的班级来说,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大球类项目中,篮球、足球场地较为充裕,但是,排球场地只有2片,基本上满足了教学需要。整体上看,我院设施布局较为集中,相对合理。

但是,国家教育部文件“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对高等学校体育设施作了明确规定:5000-10000学生的高校,室外场地必配400米标准田径场(含标准足球场)1块;25米或50米标准游泳池1个;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共35块以上;健身器械区若干。室内场地必配风雨操场1个;健身房若干;选配乒乓球(羽毛球)室1个或多功能健身房1个。[5]相比之下,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体育设施数量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数量还有一定的差距。

1.1.2 体育经费投入

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对于培养体格强壮现代化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高校应不断增加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体育经费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购买体育器材、举办校运会、各类体育活动等,每年的体育经费都是按需要申批。总体上看,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体育经费投入基本上满足了现有教学与举办体育活动等的需要。但是,随着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快速的发展,人均体育经费投入与我国东部高校人均体育经费25.94元[4]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2 制度文化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高校各项体育规章制度的集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健全的管理体制和体育规章制度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强有力的支柱。它包括各种体育规章制度、体育行为规范、校园健身周、体育社团等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在体育制度文化方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除有校运会、教职工体育活动、部分院系趣味运动会等相应规章制度外,体育文化周、体育场地、器材使用等相应规章制度还处于空白状态,有待进一步建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度的健全才能使学校的一切活动按秩序顺利进行。从整体上看,我院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3 精神文化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中,体育精神文化是主旨,是核心,是导向,是造化校园主体精神气质、人格形成乃至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学生主体经长期培养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要表现为体育观念及态度、体育口号、有影响的体育人物、体育文化价值体系核心理念等。[6]在体育标示方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有校运会会徽、会旗等,但是,没有体育标志性建筑、统一的体育健身口号。在体育价值观方面,主要体现出运动健身、拼搏进取等,这与同类高校较为类似。

1.4 行为文化

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主要反映在学生参与体育的行为及学校各类体育活动的执行情况。例如: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方式,是否加入体育社团,体育课出勤率等。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学生的体育课的出勤率较高。但是,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参与的次数不多;参与体育的方式较为单一渗与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有篮球、网球,还有部分师生选择慢跑、轮滑。我院的各类体育活动举办较少,笔者认为应增加举办教职工田径运动会、网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

2 制约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制约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场地设施不足。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体育场地作为基础支撑,体育场地不足不仅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多样性,而且打击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相关部门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体育经费的投入赶不上校园学生人数的增加,另外,对校运动队的管理及经费的投入不足。第三,校园面积的限制。由于校园面积的局限性使学生活动的范围限制在了田径场和图书馆前广场,限制了多样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笔者认为:对于本校校园面积的限制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教学楼、宿舍楼一楼的空闲场地来弥补。第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校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的速度,只有充分肯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学校才会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体育物质文化方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小球类项目场地较少,大球类项目的场地相对较多,设施布局相对合理。从总体上看,体育设施数量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数量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均体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

2.在体育制度文化方面,体育文化周、体育场地、器材使用等相应规章制度还处于空白状太,有待进一步建立。总的来看,我院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 在精神文化方面,没有体育标志性建筑,缺乏统一的体育健身口号等,体育价值观念与同类院校相似。

4.在行为文化方面,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相对较少;参与的次数不多;参与体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参与时间集中在晚上。我院的各类体育活动举办较少,应增加举办教职工田径运动会、网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

3.2 建议

1.增加体育经费投入

从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看,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一、增加体育场馆经费的投入。体育场地设施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但是,投入经费不足使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学生参与体育的需要,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喜欢且易于学习的运动项目应增加相应的场地设施,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等。二、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经费投入。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因此,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人文素质高,作风正的体育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另外,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将大大增加体育师资的稳定性,还可以吸引更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加入到建设我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队伍中来。

2.完善校园各类体育规章制度

完善的体育规章制度是各类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的保证,是校园体育文化规范化管理的关键。目前,我校在体育场地及器材的使用、管理方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制度漏洞,给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阻碍了我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建立并完善我校各类校园体育各章制度十分必要。

3.设立校园体育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是一种体育文化传播方式,可谓高校体育的“集大成者”,“它是集健身、娱乐、竞技、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活动,成为育体、益智、健心、促德的多维载体”。[7]由此可见,体育文化节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在吸引广大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趣味体育相关知识,师生通过这一平台不仅接触到了新鲜的体育知识,愉悦了身心,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说体育文化节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促进了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设立校园体育文化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向前发展。

4. 建设高水平队伍,凸出带动和示范效应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体育的发展应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提高我校体育的影响力。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就是举行体育竞赛活动,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对教师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对校园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也将促进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成绩的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及优异运动成绩的出现对促进校内体育文化发展的作用将是巨大的。因此,建立一支或几支具有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5. 借鉴其他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应借鉴国内外同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汲取其精华,弥补自身不足。此外,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也是一条可取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欣然,隗金水.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建设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1).

[2]任莲香.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5:105.

[3]于可红,等.体育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6.

[4]顾春先,等.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8):19-20.

[5]于修涛.大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359-360.

[6]顾春先,等.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8):20-21.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