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精选8篇)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1篇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分类:我的文章 2010-09-08 16:59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列表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是全身反应教学法,是指象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通过身体运动学习外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特别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学习有着很大的优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有以下几点优点:
一、优先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小学生学英语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老师每设计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TPR,并把它教给学生时,老师必须边说边做动作,这时学生不但是听众,也是观众,这样很自然也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再加上直观的肢体语言,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他们脑海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不用英语解释,学生也能边听边看这个TPR边猜出它的意思,而一旦学生理解了老师想表达的意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边说边做动作了,不但能把听力训练与身体动作结合起来,还能脱口而出,由于老师的肢体语言非常形象而生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养成一听到某些TPR教的词和句子的时候,就会想起与这些词和句子相应的TPR,就会轻松地说英语了,这样能让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而不会在心中先默念一遍中文,才能翻译成英语。下面就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刚开始教三年纪的学生英语时,大部分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小朋友,但我上课尽量多实用英语。首先我教他们“sit down”(坐下)和“stand up”(站起)。我先是边说“stand up ”边从椅子上站起来,还用双手做了站起来的动作,有几个聪明的同学慢慢地站起来,然后我又边说“sit down”边坐下,同时也用双手作出让他们坐下的动作,站起来的同学就很自然地坐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是听和看,紧跟着我再重复作了第二遍,并示意他们跟着我做,由于第一遍我做了非常形象的TPR,还有一些同学跟着做了“stand up”和“sit down” 的动作,所以在第二遍中。他们几乎能准确无误地做出来了,最后,我示意他们边做边跟着说,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说一个中文,但是他们不但理解而且说得很好,也做得很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我一做“stand up”和“sit down”的动作,他们就能全体整齐有序地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说出相应的单词。
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动,英语课中用丰富生动的肢体语言上课,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兴趣与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以最大的热情溶入学习英语的课堂上来,他们就会非常积极地模仿老师的动作,甚至自己创造出更栩栩如生、千奇百怪的动作来,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例如:教“monkey”(猴子)这个单词时,我做了一个抓耳挠腮的动作,所有同学都乐了,兴奋地跟着模仿,有些同学还边做边说:“I am the King of monkey”(我是猴王).当我叫一些同学上来表现时,真的让我很佩服与欣赏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因为他们都做的栩栩如生,不但模仿了我的动作,还新创了许多我想不到的动作,简直就象来到了花果山,看到了千万种猴子精彩的表演。这时我深切地体会到只要学生能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全情投入,英语就会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所以充分地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耳、动眼、动口,甚至动脚的过程中学习英语,不但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加深了他们对英语的理解与记忆,再也不用象以前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了。
三、有效的TPR是管好纪律的最佳手段
小学阶段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年龄越小,集中的时间就也短,甚至只有几分钟,这时学生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低声交谈,甚至捣乱等课堂现象。那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课堂纪律好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脑、手、脚全身都动起来,他们就不会有其他空闲的时间来捣乱了,不但可以管好纪律,还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叫学生全部站起来,跟着我边做边念: “ Nod your head.Yes!Yes!Yes!Shake your head.No!No!No!Raise your hand.One, Two,Three!Put your hand down.Look at me.Look at him.Look at her!Very good!Now do it again!”
这时所有的同学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根本就没有再开小差、走神、低声交谈、捣乱的机会。
总之,TPR教学法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带来的效果是非同寻常的。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2篇
西安翻译学院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
曾彤
指导教师
朱广珍
专业班级
08级商务英语4班 院
系
外国语学院
完成日期
2011年3月
浅析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曾彤
外国语学院08级商务英语4班(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PR in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Zeng Tong Business English, Class 4,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Xi’an Fanyi University, Xi’an 710105)
摘要:近几年,英语教学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些新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应运而生,TPR教学法是小学英语教学法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本文旨在通过TPR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来分析TPR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并具体探讨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论文最后提出TPR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建议。
关键词:TPR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has made a lot improvement.And some new method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has appeared.TPR is one of the common methods of children English teaching.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PR though the comparing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PR.It also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s of TPR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Finally this paper points out some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PR in primary school and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TPR methodology;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application
引言
TPR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其创始人是美国加州的心理学和统计学教授James Asher,力图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建立在语言和行动和谐一致基础上的语言快速教学法。目的是在开口前培养听力能力,言行协调一致,减少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压力。他认为成功的外语习得和少儿习得母语的过程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在少儿学习母语时,他们最初是通过动作对父母的指令表示反应,如“Pick it up”和“Put it down”,少儿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听懂大人的指令,所以语言习得存在一个只听不说的沉默期。既silent period.久了以后,就很容易学会说新的语言,由于学习母语的过程是理解先于表达,所以学习第二语言也应先听,然后再学会说,而且语法结构和词汇也可以通过熟练运用老师的指令来掌握。
帕尔默六十年前就指出:“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学方法如果不包含大量的学生执行教师的课堂活动是不可能成功的。”通过近些年来各个教学工作者的亲身实践,TPR教学法已作为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语言学习法应用到许多小学外语教材中。
TPR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所不同,TPR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篇论文主要论述了TPR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意义,体现了TPR教学法的优势。其次,论述了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TPR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和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TPR教学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对TPR教学法有更多的改进和思考。
一、传统英语教学与TPR教学法
TPR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1.强调听力理解领先;2.学生需要通过身体对语
【1】
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3.允许学生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参与活动;4.教师的教学应该强调意义而不是形式。
相比之下,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语法教学,即通过传授英语的语法结构,培养初学者的语法结构意识来掌握语言。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 “It is not a dog”,传统法讲解“Therebe”句型、动词单复数、冠词的用法、介宾结构、“It”句型及否定结构。简单的两个句子,涉及到了这么多基本的语法知识,即使弄懂了,但学生一开口,还是单复数不分,肯定与否定混淆,甚至于大学的学生会话中还犯“he she”不分的毛玻同时,类似的“标准语法”句型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接触到。因此传统的语法教学教的不是生动的口头语言,而是书面语,即“死的语言”,小学生极难掌握。
TPR英语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小学生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如果小学生发音不准,老师就要自然状态下不停重复,直到发准为止,学生也不必重复老师的话,但要按老师语言的涵义反应。学生对老师发出信息的反馈越正确,表明对老师信息的理解越准确。心理学家证实,强迫学生重复老师的话会引起学生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限制学生语言学习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二、TPR教学法的意义
2.1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杰士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习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证。而TPR教学法取代传统地学生一
味地坐在那里听老师讲,毫无生气,而是学生动起来,将动作与语言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边说边做,这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2重听力训练 提高口语表达
TPR教学法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就是通过教师边说边用动作示范,学生静听,再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直至学生能说,而在学生会说之前,已听过教师说过数十遍,就相当于接受听力训练,从而在教师直接发出命令时,学生能马上做出动作,如此不断地重复,学生的听力能力不断提高。教学“Open the penci-case”这个词组时,教师边打开某一学生的文具盒边说“Open the pencil-case”,然后教师走到其他学生的身旁再做示范,学生在听了看了后完全明白该句的意思,此时教师再发出“Open the pencil-case”,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动作。在接受听的训练后,学生能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说出句子,能很自然地说出“Open the pencil-case”,长此不断,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会提高不少,对将来的学习也受益匪浅。2.3帮助理解课堂用语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用语虽不能说是一节课的精髓之处,但也可以说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外语来讲,听不懂教师用语,就不明白老师到底要讲什么,要我们干什么,而“TPR”教学法能够很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Come in, please.” “Open your book,please.” “Sit down”.“Give me your pen.” “Great!”等等这些课堂上随时用到的教师用语在学生第一次听到教师只须一个简单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用语,学生就能很快领会其意思,不需要大费口舌。第二,第三次学生再听到时,他们就能立即明白,由此就能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师生都能受益。
2.4操作简单方便 易于学生理解
教师让学生明白自己所说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方法:优生帮助,图片辅助,画画演示等等,但实施起来皆有其不便之处,相比较而言,“TPR”教学法省事且易懂,如教师教“hand”时说“hand hand clap your hands”,并且做拍手动作,学生一看就知道“clap your hands”是“拍手”的意思,不需要图片,也不需要画画,更不需要优生帮助,而且还易于学生理解。
三、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TPR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3.1.1热身活动
Warming up 相当于英语课堂中的热身和启动,它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学生学生心境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注意、调控学生情绪,为开展语言学习作好知识、技能、心理和环境上的准备。而意识到这以前,教师经常让学生唱一首歌,再读一下chant就草草了事,结果是学生唱歌不会唱,东张西望,chant不会读,东瞅西桥,可见学生的注意力十分分散,那又如何开始一堂新课!在热身活动中也可以应用TPR教学法。最初的常识就是我读一些单词或短语,让学生边做动作边玩,或者我做动作,让学生说等,学生的兴趣极高,参与性很强。有了这次经验,我以后常常自编一些歌谣并配上相应的动作作为热身活动。大受学生欢迎。如:clap、clap、clap your hands(拍手)shake、shake、shake your head(摇头)
wave、wave、wave your arms(挥手)...再如:cat、cat、cat give me your hat
dog、dog、dog give me your doll
duck、duck、duck give me your cake...学生既能说又能动,不亦乐乎,从而起到了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清净的作用,保证学生课始就能积极主动并始终有效地与课堂学习。3.1.2单词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一节单词课堂教学中,无非是传授新单词,练习巩固单词而已,没有什么创新,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极其厌烦的事情,尤其是操练过程中,只是教师一味地机械地领读,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堂就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也会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即费时费力,效果也差,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发挥,而经过实践,TPR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单词教学生辉不少,就如PEP1中动作单词教学dog cat elephant duck mouse等,可以通过教师念,学生做动作,教师做动作,学生说,一生念,另一生做等,一轮下去,学生不但能说能做,而且在学的过程中,知道各种动物的走路跑步习惯,可谓是两全其美,再如赞叹词:Cool!Great!Super!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应用并伴以动作出现,学生听多了看多了,也会自己说这些单词了,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3.1.3短语教学
在短语教学中,也可以应用TPR教学法,而且小学英语课本中出现的基本
上是动词短语,那用起TPR教学法更是得心应手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如在PEP1Unit2PartB中学习“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这三个表示方向的短语时,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先示范给学生看,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英语,接着让学生跟着老师做动作,然后,老师喊口令,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最后同桌再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就在动一动,说一说的实践中较快地掌握了这几个英语句子,并且记得也比较牢。此外在课余练习中,应用TPR教学法,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偶尔做适当的点拨,每周利用早读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以短语为内容做TPR练习,而每小组轮流有一小老师,他首先要选好练习的内容,并做出表格,利用该表格由领读人发指令,其他学生边说边做动作,或者对换角色,并对学习的效果做好记录,如此不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3.1.4句子教学
假如你碰到一个小学生,你问他“苹果”用英语怎么说,他会很快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apple”,假如你再问他“红苹果”怎么说,他迟疑地告诉你“red apple”,假如你再问他“这是一个红苹果”怎么说,他迟疑了半天也支不出半句,可见,学习英语句子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句子教学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贯穿整个小学英语教学的始终。应而如何上好句子教学,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思索的焦点。在教学实践中,运用TPR教学法,发现这能使句子变得形象化,简单化,学生易懂易学,兴趣也大增。3.2TPR的教学方法 3.2.1演示教学法
教师通过生动的表演,即运用身体语言来阐明口中不断重复的语言信息。比如教“point to the window, point to the door , touch your nose , touch your ears.”
时,教师辅以本身的动作示范,再要求学生们重复同样的动作,五分钟内学生就可以自如地对指令做出完全正确的反应。
3.2.2卡片教学法
教师把一些学过的单词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每一个学生手持一卡片,教师不断重复单词的发音,学生记住后教师便念单词点名,持相应卡片的学生可以举起卡片以示理解。然后学生们交换卡片,再用同样的方法训练,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发音,同时注意力也容易专注。但这种方法使用久了便觉得枯燥,无趣。所以应结合其他教学法共同进行。3.3.3图画教学法
小学生对直观的图画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来讲授内容。出示图画,让学生说出单词,或让学生说出单词,并出示相应的图画。小学生通常对具体而直观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老师可以尽量教小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单词,用实物图片代替简单文字,例如教“bird”可以让小朋友看到鸟的图片,并播放鸟叫声,教“dog”可以让小朋友听听“汪汪”的狗叫声。最好是把图画制成卡片的形式,这样可以结合很多游戏来进行教学活动。3.3.4整体教学法
老师通过把句子或单词设定在特定的故事情节或场景中,教小朋友从整体把握意思,例如“Yesterday I ate a piece of bread.”老师可以将a piece of bread替换为a piece of cake或者a bowl of dumplings.这样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小学生们英语学习中举一反三。3.3.5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小学生会倍感兴趣,比如操练句型“What’s this?”时,可以做猜东西的游戏,就是把图画制成的卡片盖
起来,或露出图画的一角。然后问“What’s this?”让学生猜,直到猜对为止。这样做会让学生尽情尽量的说学过的英语,猜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再如教duck, cat, dog等动物名称时教师可模仿其形态或叫声,或者让学生自己模仿,通过模仿其滑稽的样子,发出惟妙惟肖的叫声,学生自然就联想到该动物,英语名称自然就记住了。但是使用游戏教学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纪律问题了。因此教师在学生做游戏前要将组织游戏的步骤计划好,而且要将如何做游戏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学生明确他们要干的事情,就不会混乱了,另外要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游戏。游戏虽然有趣,但一节课不可过多使用,要注意在课堂上使用游戏的理由只有一个——帮助学生学习英语。
3.3.6比赛教学法
教师设计与内容相关的比赛,在学习比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适当的比赛竞争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比如在教授新课Module 4 Unit 1 Robots(新课程标准第二册)时,我就采用了男女比赛的方法。在比赛之前,我先在黑板的一边画上两个简单的代表男孩和女孩的图像,然后说出比赛规则:问题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错了不加分也不扣分;乱说话或做小动作扣一分,一节课结束后,评出胜利者,然后在胜利者的图像上画上笑脸,输了的则画上哭脸。结果表明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他们都自觉的维护纪律,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用久了或不适当的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所以教师必须适当运用这个方法,还要注意合理的引导学生对待输赢的结果。
四、对TPR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4.1切忌强迫学生
《教学原理》中提到TPR教学法教学原则是学生理解口语的能力要在说话之前发展,只有进行充分的理解性和听,才能自然地转移到说。同时进行听说两种技能的训练,只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因为缺乏理解的听,学生没有做好说话的准备,很容易说错,因此教师不要一开口就强迫学生去说,不可强迫学生说,而应在学生大量地听老师发音,看老师做动作,理解后再要求学生说。这时,学生能极其自然地说英语,否则给学生以压力,强迫学生说,学生就会产生紧张情绪,不仅影响这次说英语,也将影响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因此,在运用TPR教学法中,切忌强迫学生开口说英语,要让学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流利地说出英语。4.2切忌哗众取宠
听有些老师上英语课,热热闹闹,有唱歌,有跳舞,有表演等等,但总感觉华而不实,没有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反倒是一场精彩的表演秀,又像在哗众取宠。而应在TPR教学法也应注意到这一方面。记得在PEP3Unit5PartBLet’s talk中,目标中提出要学生能听懂会说“Let me try!”于是上公开课的老师做好精心准备,设计好各项比赛,有跳绳比赛,打乒乓球比赛,拍篮球比赛等,意图是学生想要参加比赛,要做拍胸的动作,并大声说“Let me try!”(老师会先做好示范)结果课堂上很热闹,学生也很积极,大拍胸脯大叫“Let me try!”但没想到的是学生都是跳绳高手,一跳都一两百下,结果大部分时间花在这辅助环节上,一节课时间到也只有个别会说“Let me try!”,而该课时的其他教学目标都没能够完成,可见在运用TPR教学法要恰到好处,不可哗众取宠。
4.3忌喧宾夺主
TPR教学法的步骤是先由教师说出指令并示范动作,然后请学生跟着做,再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请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最后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要求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需要时也可请一位学生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执行指令,他的主要部分应该后两个,但有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要求,往往把过多的放在第三步上,即教师说出指令,学生做动作,如此以来,学生产生惯性,教师发一指令,学生就做一动作,而且做对做错也无关紧要,但一旦反过来,学生就不知所措,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喧宾夺主,从而忽视了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只停留在表层上。4.4切忌牵强附会
有些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很难用TPR来表达,教师在向学生解释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时候会比较困难,这时候教师完全可以不用TPR教学,但有些教师仍固执地使用TPR教学,动作模棱两可,弄得学生也迷迷糊糊,不知教师到底想说什么,记得有一老师在公开课讲天气情况的四个单词rainny,sunny,windy,cloudy,snowy时,在教学sunny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明白,又不能用中文解释,就用手指头旁画一个圆圈,脸上显出高兴的表情,他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有太阳,又很高兴,说明不太热,可说是晴朗的,但学生不明就里,又不好出声,只好依样画葫芦,教师读这单词,他们就做这动作,全班学生也都互相这样做,但问起他们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却只是摇摇头,可见这样的解释是牵强附会,还不如不要。
结语
TPR教学法是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教师通过自身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句型及儿歌,游戏等表达出来,使学生不通过母语翻译便能够理解教师的语言,从而完全实施了母语教学法。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因此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关键不是把语言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听,说,唱,游等活动着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高年级学习英语打好基础。从这个目标出发,在英语课堂中,采用以TPR教学法为主的各种方法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借助动作,让学生感受意义,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充分地“动”起来,把静态的词,句变成学生的动态。
总之,TPR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应当合理地运用TPR教学法,探索其中的奥妙,摒弃其不足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英语课堂焕发精彩!
参考文献: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3篇
一、卡片和图画教学法,丰富课堂色彩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总结学生的性格特点,例如小学生比较爱玩,精中精力听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单纯的依靠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面讲课,很可能导致学生走神,老师讲课的内容听不进去等情况。但是相反,小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比较强,如果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加入卡片和图画教学法,通过学生的模仿过程来学习英语知识却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ello》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卡片,把英语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写到卡片上。比如一个学生在卡片上写上:Hello,i am Liu Tao。What's your name?另一个学生在卡片上写上:Hello,i am Yang Lin。这样的卡片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制造卡片的过程中熟悉单词的拼写,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又能把句子顺利的说出来。除此之外,小学英语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画教学法,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his is my father》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把家长的照片准备好或者是自己画一个家长的画,然后在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彼此介绍自己的家人。比如,其中一个学生可以拿着图画对另一个同学说:Wang Tao,this is my father.另一个同学可以对着照片打招呼:Nice to meet you,Mrwang。通过这样的图画教学法,学生更乐于学习英语,从而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色彩。
二、游戏和比赛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比较爱玩,小学英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进行“寓乐于教”。游戏和比赛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这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in a toy shop》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游戏,第一步老师可以安排学生把家里的毛绒玩具每人带一个到学校来,第二步在上课的前把讲台打扫干净后布置一个角落放置这些玩具,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名成员组成,分别扮演玩具店的售货员、妈妈、孩子三个角色,再进行英语对话。例如,扮演孩子的角色可以指着其中一个毛绒玩具说:“What is this?Can i have a see?”扮演售货员的角色可以回答说:“Sure,it is a panda。”扮演妈妈的角色可以回答说:“How lovely!”这样的游戏教学法会使学生感觉很开心,就像小孩经常玩的“过家家”游戏,这样他们能迅速的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另一种教学的方法就是通过比赛来帮助孩子们学习英语。
三、活动和歌曲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经常参与课堂活动,通过不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let’s go to the park》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了,比如老师可以说:同学们周末都是想去哪些地方呢?动物园、公园还是电影院呢?通常情况下又是以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到达呢?自行车、出租车、步行还是公交车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let’s go to the park》(让我们去公园吧)。随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大转盘把想去的地方写到转盘上,然后看看转到哪个地方,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来,比如:let’s go to the cinema(让我们去看电影吧)。同样的方式,把交通的方式写到另一个转盘上,然后再进行转,转到哪个交通方式说出来。比如:let’s go to the cinema by bus(让我们乘坐公共汽车去看电影吧)。这样学所选择取得地方比较多,同时选择的交通方式也是不同的,由此可以有多种句子的搭配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和选择去的地方与交通方式,再通过自己用英语表达出来。通过小学英语老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熟悉掌握英语句型和知识,迅速的把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接下来要讲述的就是歌曲教学法,我们都知道利用英语歌曲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发音的准确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英语歌曲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意愿,同时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们既能把要学习的内容的清楚的记忆下来,还会在生活中不断的重复所学习的歌曲和歌词里面的单词,不会很快遗忘,还会爱上英语。
总而言之,TPR肢体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英语教学思路,这种思路具有创新性和有效性,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们需要不断地在这一方面进行相关的实践和探索,为英语教学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TPR肢体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关键的,所谓的TPR肢体教学主要是指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进行语言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和行动的协调一致来达到快速教学的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重视TPR肢体教学的优势。本篇文章主要以苏教版小学英语为基础,探究TPR肢体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TPR肢体教学,小学英语,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雨.全身反应(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TPR背景;优点;影响;优化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但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学习缺乏语境,对农村小学的学生而言,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便是英语课堂。然而,英语的周课时少,一周短短的一节课,如何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口说英语,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学,并有所创新呢?我认为TPR是比较好的教学法,它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好地发挥主动性,有了宽松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完成各种学习活动,它在英语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TPR即“全身反应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动的协调来教授语言的方法。是加州心理学家 James J.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倡导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法。TPR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
由于小学7~12岁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TPR的优点与实际操作方面,也谈谈本人对TPR教学法的体会。以便于在课堂上,适当、恰当地运用TPR辅助教学,发挥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
一、全身反应法的优点
1.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TPR汲取了人文主义心理学关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动起来,让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这不仅使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课前我们可以通过边唱儿歌,边做动作来热身。这一“动”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上一节课拉到英语中来,并让他们感受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重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My Clothes 》lesson Two 时,我先让学生唱一首儿歌This Is the Way:This is the way I put on my shoes .Put on my shoes. Put on my shoes. This is the way I put on my shoes. So early in the morning . 学生和我一边唱一边做穿鞋子的动作,笑着,唱着,让小朋友觉得上英语课很好玩,很有趣。教师也可用一些肢体语言的提示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以编一些chants再加上动作和学生互动,可以这样:教师有节奏的一边拍手一边说:clap your hands (学生和着节奏拍手三下),roll your fingers(滚动你的手指头),Shake your head(学生有节奏的摇头三下),shuggle your shudlers,look at me .这样,学生就会集中精力,老师就可以进行下一流程的教学活动。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TPR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英语。它还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习语言。在单词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优化教学。如,教学jump,walk,run,stamp,snap时可做跳、走、跑、跺、弹的动作;教学 cat,duck,goose,dog时,模仿它们的叫声和走路的动作;教学monkey,panda时,模仿他们的神态,教学kangaroo时,可学袋鼠向上跳的动作;运用肢体语言,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大语言信息输入的刺激强度,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力。
教学重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At the Playground》lesson Two 当中的Lets do部分时,我根据孩子好动的天性,把情景设计在上体育课,学生要集合为上课做准备,我就边发口令边做示范,学生跟着做:Attention !(立正)Eyes right!(向右看齐),Eyes front!(向前看),Quick march!(稍息)Attention!(立正)Now,boys and girls,stand in a line and number!(现在同学们开始报数)
OK,Miss Wang. 1,2,3,4,5 …!
这样,学生在跟着我的口令,完成动作,又巩固了英文数字。学生在这堂结合体育的英语课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新的语言,达到良好的效果。
3.有利于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James J.Asher认为,记忆联系的追踪频率和强度越大,记忆联系就越强,所学的知识也就越容易回忆起来。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的持久性越强。记忆的方式有很多,有死记硬背,也有通过行为动作。根据研究证明,按全身反应法结合动作记忆对儿童来说,成功率最大。没有全身动作,一个新的语言现象即使重复多次也依然是一连串的噪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时记忆打基础。
动词是很容易混淆的,比较难记的。我在教学动词时不是采用机械的操作,把动词及其中文意思一起让学生记,而是利用手势和动作来记。如,在教学关窗、打开、穿上、脱下时,我还会发出指令,让学生用学习用品及教室的设备来记忆动词。如,Close the window,please!Open the door,please!Take off your dirty sweater. Try on this blue shirt.
教师发指令,学生来做,还可以进行比赛,看谁做得快而准。学生通过观察和自身的演示来学习语言,避免了死记硬背,而且对所学介词的意思有深刻的理解。
4.全身反应法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成效的提高。
学生通过听觉来吸收信息,是由左脑来完成的,而将这些信息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通过右脑来完成的。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启发想象。学生惯用左脑少用右脑。学生 “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弱。在课堂上运用TPR,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左脑思维积极性。肢体动作表达开发右脑,使左右脑更好地协作,双脑齐动,开发大脑潜能,使学习效率成倍提高,让学习轻松又高效。
二、全身反应法的操作
全身反应法是以“听—做动作”为最显著的特征,本着听力先行的原则,教师应该先把语言重复几遍,让学生有机会锻炼听力。只有进行充分的理解的听,才能自然地转移到说。在通过学生模仿中,把语言和动作联系起来。等学生听熟、看熟了,再请学生复述。复述没有困难了,再要求他们自己开口表达。要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有差别。有的学生听一遍就能明白,有的需要观摩久一点、复述许多遍以后才能脱口而出。
全身反应法重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很有道理的。全身反应法作为一种简单、操作性强、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是值得尝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是很难利用全身反应法来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将全身反应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5篇
贵州省威宁县黑石头镇中心学校
张力
关键词:TPR教学法
英语
入门教学
运用
摘要:现在编写的小学英语教材,均从儿童学习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兴趣出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它通过看听、表演、画画、玩玩、做做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听和说,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也在学中玩。正因为如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上好入门课,让学生一开始学英语时就深深喜欢上英语这门学科。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十分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有“世界通用语”之称,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等一系列的国际性的活动,而这一切活动都需要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所以近年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学习和掌握英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在我们国家,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以前要到初中才开设英语课程。但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部已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小学开设英语的地区日益增加,规模迅速扩大,即使是在我们这些不发达的地区,也逐渐开设英语课程。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时不怕英语,在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打下一个较坚实的基础,对其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以及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呢?在这儿,笔者想简单地谈谈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可能许多同行都对它不陌生,况且很熟悉吧。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缩写,是“全部动作反应”的意思。该教学法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主张通过行为动作学习语言。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构筑自我实现的人格。因此,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经验,防止抑制儿童学习中的身体活动、感知活动和语言活动,并且发扬学生间、师生间的讨论合作,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宽松的心理氛围。此教学法在国外已广泛用于幼儿和小学生第二语言及外语的教学中,它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它强调语言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它是通过指令教语言,学生开始只需对其动作作出反应,因而可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心理压力,精神得到放松,然后慢慢地说。它强调理解先于表达,因而考虑了学生的情意因素。它的特点是:
1、通过身体动作学语言.,2、强调理解,.3、先听后说,4、通过整句学语言,5、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读能力(即输入性语言能力)的发展总是先于说写能力(即输出性语言能力)的。说和写的能力只有在大量听和读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发展起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生说英语之前一定要先培养他们听的能力,只有多听才能说,即输入要大于输出。幼儿在学会说话前往往能听懂许多词语,例如:当他们还不会说“再见”的时候,如果你边做动作边向他们说过几遍以后,他便懂得是什么意思了。当你叫他做一个“再见”的动作时,他已做得很好了,但是,要学会边做动作边说“再见”却要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所以基于以上的理论,我在教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时,我没有过早地要求他们说,最先我只要求他们听,或者边听边做动作,在他们听过无数遍,大脑受到无数次刺激以后才要求他们说,这时他们已经做到“二会”,即能听懂和会说。比如,我在教学:Stand up,please.Sit down, please, Open your book.Close your book, Put up your hand, Put down your hand时,我就采用了TPR教学法。我先做示范,让同学们仔细地听我说并看我做动作,这样做了好几遍以后,学生大概能听懂这几句话的意思了,我便专门发指令让他们做。如:当我说“Stand up”时,学生听到指令后便迅速做出反应,马上站起来,我又接着说“Stand up”,此时,有的同学可能会把我的指令理解为“Sit down”,马上坐下去了,但当他们坐下去的时候发觉有许多同学没有坐,依然站着,加之站着的同学会笑坐下去的同学,于是坐下去的同学马上意识到刚才是自己听错了,就立刻站起来。这时刚才听错的同学会有一种争取下次不让别的同学取笑的心理,便认认真真地听,认认真真地做。就按这样的方法反复训练几遍以后,便让同学们大胆地开口说,有许多同学便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这些句子。这时我再表扬一下他们,给做得好的同学一点奖励。用这种方法,一堂课下来,同学们一定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觉得学习英语很有兴趣,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这门语言,于是他们就喜欢上了英语。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6篇
洋里中心小学 陈巧艳
一、TPR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位精神病学家指出“快乐”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们喜欢活动给他们提供生理的、认知的、心理的快乐。学习活动如果缺乏快乐,就很难让学生参与进来。真是遵循“让活动充满快乐”这一原则,美国加利福尼亚圣约瑟州立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创立了“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它是一种把言语与行为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也叫领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其理论基础包括发展心理学、学习理论、人文主义教育学等。
全身反应法吸取了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越是经常和强烈,该记忆的联想和回忆越容易,运用全身反应法学英语,小孩一般先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使身体反应与语言反应联系起来,就容易形成记忆。此外,由于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言语输出不作严格要求并总与游戏同行,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TPR教学法的优势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语法教学,即通过传授英语语法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法结构意识来掌握语言,较新的交际教学法,以语言功能为纲,强调学生的口语交际,有其优越性,但对于初学的孩子,对于偏向成人化的日常用语,儿童接受往往有一定困难。学习要达到高效率,就要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一般学习如此,外语学习更不例外。感官参与得多,效率就高。感官参与的少,效率就低。多种感官的参与,一方面使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使大脑接受的刺激多元化。这样,在外语学习中大脑总处于兴奋状态,避免了单一感官或少量感官长时间活动导致大脑接受单调刺激而产生抑制,降低效率。
“TPR”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初学者(小孩子)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孩子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如果儿童发音不准,教师就要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重复,直到音发准为止。儿童也不必重复老师的话,但要按照老师语言的含义重复。儿童对老师发出的信息反馈越准确,表明对老师信息的处理越准确。所以“TPR”具有强化理解,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外语学习中呆读死记、简单重复、繁琐训练、强迫表达等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交际和创造性学习的缺点,使学习充满乐趣,减轻焦虑情绪的优势。
三、TPR教学法的课堂操练
1、采用表演的形式操作TPR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这一天性,让课堂活动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就可使学生在紧张的动脑之后得到放松。如课堂中途响起“Head and shoulder,knees and toes”的歌曲,学生起身,边唱边用手触摸身体部位,由慢到快,由快到慢,一曲终了,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大脑也得到了放松。在教授《Two Fat Gentlemen》这首儿歌时,让孩子与老师一起表演fat gentlemen,thin ladies等走路的样子。这一下子逗乐了学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一边表演一边念儿歌,加深巩固了儿歌,活跃了课堂气氛。
2、采用竞赛的形式操作TPR
小学生不但好奇心强,而且好胜心强,任何竞赛性的活动都能使他们精神振奋,大大激发其学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在竞赛中训练语言技能。可进行小组竞赛,如分别将几个小组取名为“tiger”、“panda”、“rabbit”、“elephant”、“mokey”„„还可进行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竞赛,如“boys”与“girls”之间的竞赛。竞赛会使学生们热情高涨,使原来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语言的反馈与体现也会显得更直接、更真实。
3、采用绘画形势操作TPR
孩子对于黑板上的图画比板书更感兴趣,教师要能兴之所至,画出所授内容。完成的图画或夸张,或逼真,学生据此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力,如在学习数字后,可让学生听老师指令画出“monster”的head、finger、eye、foot,教师可发出下列指令:Draw two heads.Draw five eyes.Draw six noses„„并将画出最可怕怪物的学生评为最佳小画家。这样眼、耳、口、手一起行动,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得到了巩固与加深。
4、采用直观事物的形式操作TPR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专注于具体的直观事物,物体越具体,形象越直观,学生越感兴趣。因此,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常用的、常听的事物名称,孩子掌握往往更容易。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时,教师可模仿动物的形态与叫声,让学生模仿效果会更佳。像学dog、duck、panda都可通过模仿其滑稽的形态,发出惟妙惟肖的叫声。学生自然就联想到了这种动物,英语名称自然就记住了。
5、采用课间活动与TPR形式相结合在短暂的课堂几十分钟,孩子们巩固与掌握的英语知识总是有限的,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除在课堂中应积极利用音像媒体、各种活动,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所学编写相关的TPR活动,供给学生课外使用。如在学数字时,我编写了一则chant配合学生在玩的“你拍一 我拍一”活动。
One apple,two apples,three apples,four
Five apples,six apples,seven apples,more
Eight apples,nine apples,ten apples,yeah!
这成了课间时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游戏。这样的TPR也可结合跳绳、石头·剪子·布的活动,这样玩学结合,收效甚佳。
四、TPR教学法的不足
TPR教学法适合孩子天性,符合乐学原则,能使孩子们易学、会学、多学和快学,感到英语学习中的快乐。但这一方法也有不足,(一)该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使用,其动作及言语大都是简单的活动,不可能单靠它学习较深的内容,必须同别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7篇
一、研究现状简评
全身反应法【简称TPR】是美国加州San Jose周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 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动的协调来教授语言的方法。Asher认为,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与小孩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即对外语的学习,小孩先用身体反应,然后用语言进行反应。
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在一起。教师先把外语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指令式语言项目,然后让儿童对这些项目用身体做出反应,由此来感受语言,内化语言,进而内化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口语表达。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TPR教学法的定义
教师通过自身的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句型及儿歌、游戏等表达出来,使学生不通过母语翻译便能理解教师的语言,从而完全实施了母语教学法。
2.TPR教学法的特点
(1)直接反映母语教学,取代母语翻译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所学语言的思维。
(2)符合儿童的天性:儿童天性好动,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带领学生边做边学,使学生释放部分体力,增加学生兴趣。另外儿童一般来说属于形象思维,TPR教学很直观的表现了所学的语言内容,使学生容易记住。
(3)有助于发展儿童运动智能: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通过TPR教学充分锻炼和开发了儿童的运动智能。
(4)轻松自然,没有压力:学生在已经理解并学会的基础上加以动作的练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紧张感。并且人在动作的时候本身就会感觉比较轻松,在身心愉快的同时自然学会了知识。
三、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运用tpr教学法让幼儿在儿歌学习中更有趣 2.运用tpr教学法让幼儿在故事学习中更丰富 3.运用tpr教学法让幼儿在歌曲学习中更集中
4.tpr教学法在////幼儿园的实际运用
(1)直观应用
(2)情景应用
(3)儿歌应用
(4)游戏应用
四、研究对象、方法、步骤、研究成果形式
1.研究对象:幼儿对全身反应法的运用的反馈情况,全身反应法的优缺点。2.方法
(1)观察法(略)(2)问卷法(略)(3)文献研究法(略)3.步骤
(1)第一阶段:查看文献资料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8篇
一、TPR教学法的主要优点
1.学生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 可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这种身体反应由教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
2.TPR教学法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学生参加活动, 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 用英语交流, 而不只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 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
3.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和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习英语。
4.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协调学生的左、右脑, 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并提高语言学习的成效。学生通过左脑指挥听觉感官来吸收信息, 而将这些信息再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通过右脑来完成。
5.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 整句学、整句用, 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6.鼓励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 但教师不强制学生发言,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胆量。
7.通过动作表演, 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从而加深对语言的记忆和运用。
8.教师用此法教学, 可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二、TPR教学法在口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TPR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操作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众所周知, 环境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 情景则是口语课的环境氛围, 如何创造场景, 在场景中如何调动多种感官, 并且通过动作来加强学习效果, 是口语课堂教学的重点。
(一) 表演和模仿法
TPR教学法中的表演法是教师先将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成一系列的指令式语言项目, 然后运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口中语言信息的教学方法。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 运用角色的表演和模仿开展教学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方式, 也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 活化课文插图, 进行情景教学, 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学生们在“真实”的情景中, 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 在英语口语对话教学中, 如购物和问路, 如果单凭课上说讲, 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于是, 笔者本单元内容开始之前, 布置角色表演的任务, 把学生划分成小组, 让他们分头准备。这样, 我们的讲台就变成了一个学生展示的舞台, 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表演。要求如下: (1) 设计完整的故事情节。 (2) 表演者声情并茂, 表演到位。 (3) 表演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4) 表演结束后, 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小组。任务一下达, 教室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因为无论哪一个学生, 他们只有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掌握好重点句型, 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才能更好地向同学展示。学生们有了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之后, 我们的口语课就好上了, 并且通过演出,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增加其用英语沟通的欲望, 使其练习口语发音和手势模仿, 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教师在这期间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应允许一些小的语法错误的存在, 而不应去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 比赛教学法
教师设计与内容相关的比赛, 在学习比赛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 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 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 适当的比赛竞争可以激励学生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首先笔者在课堂上布置好学生要准备的物品, hat T-shirt shorts jeans shirt bag pen pencil等。全班分成4~8个小组, 每组成员必须有一件物品。要求竞赛活动的任务就是猜这些物品的价格:How muchis itare they?
1. 首先两人一组练习自己带来的物品 (pairwork) , 然后展示。每展示一组就加个人和小组各一分。结果, 学生每节课都争先发言, 改变了以前没人开口发言的局面。
2. 抢答。每一组成员拿出自己的物品并说How much is itare they?
其他组的成员抢答, 答对的加个人和小组各一分。课堂效果非常好, 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气氛下, 因为他们的学习是自主自愿的, 所以, 积极性高涨, 学习效率有显著的提高。
(三) 游戏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当日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 要善于处理各小组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给学生提供情感支持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发现精神、批判思维和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游戏的设计必须合理, 氛围必须愉悦, 不能造成反感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游戏和同学加强感情交流。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者持久的学习兴趣会使他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稳定并能调节情绪, 使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认知欲望。所以,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结合生活中丰富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在游戏中动口、动手、动脑,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提高单词的教学效率。如针对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要学习的重点单词及语句记熟的情况, 经常利用游戏“传悄悄话”, 让学生在听、说和写的过程中, 理解和掌握新的词汇。如在对话中出现一系列动作短语:brush your teeth, comb your hair等, 具体方法是:把全班学生按组分成若干个纵队, 教师把准备好的纸条 (里面包含以上短语和重点语句) 交给每一纵队的第一个人, 这位学生把纸条上的信息告诉给下一个学生, 但不能传纸条, 也不能让下一个学生看到纸条上的内容, 口头传递的速度要快、要准确, 由每个纵队的最后一个学生在黑板前面把听到的语句用声音和手势动作表达出来, 同时让纵队的第一位学生上来进行校对, 最后由教师根据各组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来评价游戏结果。当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后, 由学生单独完成, 这样就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加强对单词或句子的理解和掌握。
三、TPR教学法在具体运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首先, 采用这种教学法, 必须因人施教。有经验的教师懂得,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就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而论, 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例如, 在接受外部信息方面, 有的学生使用听觉通道, 学习效果较好, 一听就懂。有的学生的视觉通道胜过听觉, 凡事过目不忘。在表达方面, 同样存在各种差异。所以, 全身反应教学法应重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全身反应法适合英语口语教学, 可以很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配以适当的朗读训练, 可以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其水平齐头并进。
其次, TPR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不止以上三种, 像TPR整体教学法、TPR绘画教学法、TPR直观教学法也适用于口语教学。但是, 一节好的英语课尽量只用其中的两到三种方法。滥用太多的方法教学, 虽然会让学生感到新奇, 但是, 其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这新奇上, 对知识的注意力将大打折扣, 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所以, 教师要在定好教学内容的时候, 有选择性地科学合理地搭配使用教学方法, 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不可照搬;TPR教学法上课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容易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 教师需抓住教学重点, 完成口语课堂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 TPR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和其他的教学法很好地配合使用, 因此, 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TPR教学法, 并和传统的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互相取长补短, 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边做边学的愉悦氛围中学习英语, 而且还能给学生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一定能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Asher, J. (1988)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 3rd edition[N].中国教育报, 2003-4-17.
[2]李丽.角色表演与英语口语教学[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2) .
[3]钟静.浅谈TPR教学法对学习外语兴趣的培养[J].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
[4]莫淋艳.浅谈TPR教学法[J].内江科技, 2008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