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投行实习经验总结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投行实习经验总结(精选8篇)

投行实习经验总结 第1篇

投行经验总结

1、国内的投资银行没有给企业提供投行应有的价值。而这种“应有的价值”便是被陈宏津津乐道的汉能投资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高效率的融资、并购等财务顾问服务。

2、“投行最忌讳抢了企业的风头。”陈宏打趣道,“我们只对客户负责,不过是一个贡献者而已。从中赚了点钱倒是真的。”

3、强大的人际交往与领导才能;出色的学习与逻辑思考能力;良好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

充沛的创造激情与工作能力;饱满的成功信念和制胜勇气;兼备全局意识与实干精神

4、投资银行很多时候是要见高级客户的,那么相貌以及气质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当然,生而卓众的是极少数,那么,气质表现和言语谈吐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积累来弥补的,起码举止表现的要professional。一位在某国际顶尖投行做到董事总经理的中国人曾对我说过一个词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这点要求:presentable。

找些商务礼仪方面的书,好好看看,不要犯一些社交场合方面的错误,而且会给人的见面印象会比较好

行头要配置好,面试的时候一定要穿职业套装,就算自己不是特别的英俊潇洒或者天香国色,起码给人印象会非常精干、非常职业,可以弥补自己在相貌上的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

5、(1)Personalities(性格特点):激情(Passion)、执著(Persistence)、勤奋(Diligence)、仔细/注重细节(Carefulness)、正直(Integrity)、坦诚(Honesty)、富于进取(Aggressive)、敢负责任(Responsible)、适当幽默(Humor)、自我驱动(Self-driven/Self-motivated)、对人友好(Outgoing and Friendly)、善于分享与合作(Sharing & Cooperative)等等。(2)Commitment(承诺)& Dedication(奉献)(3)Smart(聪明):IQ、EQ、快速学习能力、很多时候,有多地方,需要自己去体悟,别人代替不了自己。(4)Interpersonal Skills(人际交往技巧能力):打交道的往往是人,就是People Business,那么Interpersonal Skills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些表现在一个人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有足够的耐心(Patience)与人交流,是否有善于和他人沟通的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言谈举止比较职业化(Professional)等等。此外,我个人觉得在中国的大环境和背景下,富有人情味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西方的投资银行文化所欠缺的,因为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和西方的有很大不同吧。(5)Execution Abilities(执行能力):能够踏踏实实做事,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执行能力发挥到最大。

(6)Leadership & Team Player(领导能力与团队精神)

(7)Analytical Skills &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分析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市场是变幻莫测的,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这样,如何高明地分析并解决随机出现的问题

6、拿投资银行最广为人知的投资银行部来说,其看中的专业知识主要有几个部分:

1.Corporate Finance(公司财务)

2.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财务报表分析)/ Accounting(会计)[注:对会计的知识要求其实并不像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要求那么严格,所以,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已经足够用了] 3.Valuation(价值评估)

4.Investments(投资学)[注:主要指证券投资学,其实和公司财务有交叉重叠] 5.M&A(企业并购)[注:较少涉及]

7、职场中,有人喜欢你,就一定有人会不喜欢你。

有人原来喜欢你,后来会疏远你。有人原来讨厌你,后来会欣赏你。

8、在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材料之前,投行必须勤勉尽责,一方面对政策法规要有透彻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企业也要有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往堆材料式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所以,投行一要有足够的人手,二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三要有强大的研究支持,才能够为IPO业务保驾护航。

投行实习经验总结 第2篇

很简单的问题,让自我介绍一下,说说个人经历和所在的学校,再说说以前的实习经历就差不多完了。面试官很好,一上来就给我介绍了他的学历背景和在GS的career path。他大学时期就在GS做了两个实习,第一个是trading,第二个是IB,目前是VP,刚promoted的,在工业组。一听是工业组,我就很开心(后来发现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想着他就会明白我每天干的那些事情。还好,这人也不想为难我,没有深究什么,听我大概说了点就问我有问题吗,就结束了。在此我还是想记录下自己关于“Why do you want to join Goldman Sachs?”的答案,因为很嚣张,哈哈哈(大家不是都说面高盛要霸气嘛)。

I said “The short version of my answer would be because Goldman is the best of the best.’ (停顿)I spent the past 20 years of my life trying to be the best in almost everything I do, and now I’ve decided to go into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so I thought Goldman would be the best choice for me. Also, I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learning from great people. I am sure I will be able learn a lot from the top people who work for GS.” 然后又说KEY的工作很闲散,相比于高盛,但我想要多一点工作,我说我知道long hours很吓人,但不怕,只要能学东西就好。

这答案丢出去那面试官就笑了,说good, very good。其实想想,我也是胆子太大了,用这种答案。但后来我发现,这次一面顺利通过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嚣张劲,我当时什么都不怕,因为其实不是很想去。心里已经很怕IB了.我比谁(一般的申请者)都清楚进去以后是什么样,每天过什么样的生活,只不过是碍于GS无比宏伟的名声,觉得错过这机会不好。面试电话响的前一分钟都在看《武林外传》,想着面不到算了,暑假就在加州过闲散的小日子。

他可能sense到了我回答里的隐藏含义,知道I know what I’m getting myself into。加上我良好的演技,可能真以为我对IB很有热情。(我还是对当演员比较有热情,吼吼)

三天后,电话响,面试官打来的,说我过了,让选取芝加哥还是纽约,我一想到芝加哥的黑人,毅然决然地说“纽约!”。问了学校里的老师,都让我好好置办一下行头,照办。

晚上HR来电,问有没有感兴趣的组,我说M&A和工业组。然后发来几个文件,指导如何用GS的账户订机票和申请信用卡。

16日: SUPERDAY!

4点半起床,头一晚兴奋的就没怎么睡。我以为我会紧张,结果没有,反而很期待,不是期待被面试,而是期待去探查他们的办公环境,去听他们会问什么问题,去看那些都是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5点20离开学校,搭TAXI到机场,9点到LGA机场,10点20到GS楼下。这次的地点是1 Liberty Plaza,就在被炸了的WTC楼遗址的旁边,楼很老,没想象中美好。换了高跟鞋,11点差5分进入大楼,找前台拿了临时通行证,上7楼。

电梯一开门我就很失望,很低的天花板,面积很小,很旧,什么都没有,左转就直接是接待面试人员的desk。按指示签到,一看那表上的名字和学校我就自卑了,之前的7个名字全是牛校的:Amherst(阿姆赫斯特), Williams(威廉姆斯), Princeton(普林斯顿), Columbia(哥伦比亚),最差的也是NYU(纽约大学),我那叫一个无地自容啊,签上自己的,故意写得很潦草。其实我是明白的,要不是这次学校死命找alumni推荐,GS是不会来我们学校的,我也不可能会有这个机会,感觉自己像混进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很自如(我也不知道怎么会那么自如,估计就是不在乎吧)地问了洗手间的direction,悠然地去整理了一下衣服,回到等待的房间。左边坐了个亚裔男生,一看气质就知道是大陆的(不是贬义,我的意思是没有美国人那种白痴的自信感),很忐忑的样子;右边是两个白人男生,看上去也很稚嫩,也很紧张的样子。看得出他们很想很想要这个实习机会,可能也是因为仍旧对IB很热爱把。唉,一对比,姐是老了,心态老了。淡定懒散地坐着,出来一个刚面完的亚裔女生,听她说英文以后知道是大陆背景,穿着很得体,谈吐自如,那样的气质很少见。有人问她怎么样,她微笑着说it went well,穿好外衣以后她对大家说enjoy。发现大家的行头虽然花了的心思,可都不是很注意细节,有人是背书包来的,有人外面穿羽绒服;顿时意识到自己破费了,还以为来高盛的面试的人个个都会打扮到极致,早知道不花那些钱了。

几分钟后HR的漂亮姐姐出来发表格和面试安排,开始入场。

第一轮:工业组的MD和Financial Institute(FIG)的MD

之前听说很多关于Financial Institute组的很好的评论,加上自己在工业组干过,于是以为这轮会很顺利,谁知道~~~

普通的开头:两个人自我介绍,然后让我讲自己的基本经历。我当然是从中国开始讲起,讲来美国上大学,然后讲到KEY。这是我悲剧的开始,FIG的MD抓着我简历上KEY 一个M&A分析案子不放,其实当时没学多少,懵懵懂懂的,可觉得写在简历上好看就写了,结果,一问就说不出来,只好瞎编乱造的。最后放弃,说其实我不是很明白的,然后转而说,我对自己做的capital structure的database很熟,开始讲那个。现在已经把简历上那条删了,真的,一定只能写自己能说得清清楚楚的。

工业组的MD很过分,我在回答的时候他就开始玩手里的黑莓,偶尔抬头看我一眼,还是用很鄙视的眼神。

收场,问几个基本问题:你们两个对自己在GS的几年怎么看?描述一下你们所在的组?愿意教新人吗?(问的时候当然很客气的)不出所料,工业组的MD很拽的说,偶尔教,没那个时间;FIG的MD说“我不一样,我觉得教新人其实是帮自己,不然以后反而要自己料理更多,我每天有几个小时都花在教新人上”,我说very glad to know。然后双方道别,我出场。

后来想,其实不应该选工业组的,他越发会发现我在KEY实习的弱点。

第二轮:Real Estate的Associate 和 Healthcare的MD

一样,上来还是两个人自我介绍,这MD在GS干了23年,对亚洲很了解。轮到我介绍,再次从中国说起,MD问家在中国哪里,我说南边,和缅甸接壤的省,他说,哦,那里啊。

两个人都很温和,一直微笑,不管我说到哪里,他们都微微点头,好像很喜欢听我讲的东西。后来讲到新东方,才发现新东方的经历比KEY的好卖多了,早知道第一轮就讲新东方好了。说到老师之间的竞争与相互帮助(你以为课上那些老师相互调侃的笑话是随便讲的吗,那你就被骗了),Big Bonus,说到和学生的互动和对课堂的掌控,这些似乎反而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东西可能是在GS也会遇到的,同事之间竞争和相互扶持的共存。

这一轮非常顺利,没有任何为难我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很普通,我就讲最真实的答案。这两个人似乎不管我讲什么都很爱听。握手告别,心情好了一点。当然,我也知道,面试时候给你最好脸色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打算录用你的人。

第三轮:Public Sector & Infrastructure的两个associate

面试官两个人都很年轻,刚进IB那劲都还没过去,似乎还想在我身上赚取一点快被疯狂工作磨灭了的自信心。上来他们就说,这是你的第三轮了,所以有技术问题。之前把VAULT都看完了,觉得还是有底的,谁知到,又出问题。也是一样的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然后左边那个问“how do you value a company”那么土的问题还真问(我就调侃一下,要不问这个也真没别的可问的),我就说DCF啊,还有几种comparables。然后他们两个人就开始疯狂问很测试对数字感知的问题,比如说DCF里改动哪个数字对结果影响最大,我一开始说错了,在他的引导下又说对了。后来又问terminal value 被discount到最后的valuation里大概占百分之几,我真不知道,猜了一个,错了,他也没告诉我正确答案。然后问我用equity 和用debt的一些比较,不是课本里那些理论,什么时候用什么,是一些跟实际变化相关的。我没有经历过具体的案子,所以真的没什么想法。那associate一路连拉带扯地总算带着我说出了正确答案,我那叫一个尴尬,劳烦人家累成那个样子。

忘记最后是什么问题又牵连到新东方,again,他们很感兴趣。

第三轮结束以后出来就拿东西走人了。整个过程一点都没有紧张,我好像真的麻木了,出来的时候感觉不是很乐观,因为知道自己没表现好。那些差错都是自己的原因,他们六个人里面谁都没有故意为难我。

下午5点从JFK起飞,九点回到学校,终于结束了这辈子就折腾的一天,my first business trip.

看着那些面试官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普通人。就算他是高盛的MD,他也只是普通人。他的光环仅限于某个范围,出了这个范围以后,他也是和我一样的人。他可能有个让他很担忧的儿子,他老婆可能经常给他脸子看,下班以后他可能也会觉得孤单,他可能也会觉得GS只不过是个工作的地方。也许就是这种平等感,和此刻对IB的“不崇拜”让我顺利讲完了自己的答案,回头想的时候,倒也没有后悔“应该说那个而不是那个”之类的。

现在想想,其实这几个interviewer也都是很随意的人,明显没有接受过关于面试的具体训练,都是“本色出演”。于是,他们在面我的时候我也就面了他们。我能看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各自组里混得怎么样,对在纽约的生活是否满意。总结下来,我的想法还是,不要我就算了,真的算了,要真录用我的话,我就悲剧了。已经悲剧过一次,这次要再把自己搞进去,应该就是自残了。

之前就听说了很多关于高盛面试的事情,都是第一手信息。大家都说,没有想象的可怕,人都很nice。大家也都说,他们不是看你会不会,其实还是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不抱什么希望,也许他们也发现了我不适合做IB。就算我的答案很好玩,就算我每题都答对,就算他们听得很开心,也不见得就会录用我。

投行实习经验总结 第3篇

一、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做法

“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源自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两件事, 更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做的法子”。现代高职教育在此理念指引下发展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教”“学”“做”“训”“评”一体, 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的培养, 非常适于职业教育。因此, 我们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努力践行此理念。

(一) 制度建设保障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作用

1. 健全和完善校内实训室制度

我们以法律文秘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为契机, 加大校内仿真性实训室的建设力度, 并整合资源, 健全管理机构, 完善各类实训室运行制度, 推进管理水平提升, 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 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同时, 完善实训室安全制度, 制定学生实训守则、实训室设备使用登记表、实训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使实训基地管理责任明确, 运行安全, 保证基地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 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健全, 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设备使用率高, 效果良好。

2.“三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保障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逐步提升

我们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指引下, 根据学生学习成长及职业技能养成规律, 大力推进“认知实训、仿真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梯式”职业核心技能培养体系的实施。认知实训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期, 通常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庭审、见习, 安排学生进行庭审速录技能及秘书实务的初步训练,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书记员工作岗位及庭审速录技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和感受, 培养专业兴趣。仿真实训, 即校内工作性实训, 一般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 主要内容包括学期综合实训、庭审速录技能强化训练、庭审实务训练, 以及参与校内外会议速录服务等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六学期, 学生到法院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由法院等用人单位根据行业标准进行考核, 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实践证明, “三阶梯式”职业核心技能培养体系中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使教学实训内容紧紧围绕岗位展开,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工作岗位, 掌握岗位技能, 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 “校内仿真化训练、校外就业性顶岗”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1. 加强校内仿真化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 加强了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建设, 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学与做, 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具体来说, 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围绕书记员岗位核心技能———庭审速录技能, 建设“速录技能与教学一体化实训室”, 把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与亚伟速录技能训练有机融合, 实现速录技能与课堂理论教学一体化。

(2) 围绕法律文秘专业核心技能———书记员工作实务, 充实、升级“模拟法庭实训室”, 建设“法律文秘综合技能实训室”, 使学生在校内模拟仿真环境中培养岗位工作技能。

(3) 围绕专业基础技能———文秘工作技能, 完善“秘书综合技能实训室”和“形体训练实训室”, 以培养学生从事文秘类岗位的素质和能力。

上述校内实训基地的整合与使用, 保证本专业学生在校内完成所需岗位技能仿真训练, 特别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 大大改善了原有法律文秘实训室的实训条件, 增加了实训项目开出率, 提供了技能训练的良好环境, 增强了实训基地的功能, 有效提高和保证了实训教学质量, 在仿真实训中也促进了学生法律职业素养的提高。

2. 校院合作, 强化校外就业性顶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自本专业开办以来, 我们与北京市法院系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各级人民法院一直是我们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几年在巩固原有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 我们继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努力拓展法院系统之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深挖内涵, 加强与北京市法院系统与检察院系统的深度合作, 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毕业生由最初8周实习改为一学期实习, 后来又改为一学年顶岗实习。为此, 我们推进了2+1模式的改革, 即前两年在校内加强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强化学生在校内的仿真实训, 完成职业技能的初步训练, 初步具备在法院检察院顶岗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在第五学期, 大部分学生通过法院、检察院考核, 就能到法院、检察院顶岗实习。我们为此编制了顶岗实习手册,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岗位。为期一学年的顶岗实习,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 面对面接受法院、检察官和资深书记员的指导, 巩固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 提升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耐心、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

学生通过在“校内仿真化训练、校外就业性顶岗”实训实习基地的学习与训练, 得到了职业规范化的训练, 掌握了职业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同时了解了社会、工作及生活, 找准了自己的工作定位。大部分学生能在实习结束时在法院检察院实现就业。该专业的就业性顶岗率由78%提升到95%以上。

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法律文秘专业“校内仿真化训练、校外就业性顶岗”实训实习基地的使用实现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推动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改革,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深化了“三联动”校企合作机制, 推进了“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法律文秘专业实训基地的深化建设与投入使用, 强化了法律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有力地推动了法律文秘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即:两年校内学习、仿真实训加一年校外顶岗实习的“2+1”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的建成, 保证了学生速录技能的训练, 使“三合一” (法律基本知识+庭审速录技能+司法秘书技能) 书记员人才培养特色更加彰显。学生速录技能的强化和提升, 推动了学院、法院、速录协会“三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向深入发展,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了校政企行“四合作”, 保证了法院、学院、速录行业及学生的“共赢”。

(二) 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

该基地的深化建设与投入使用, 使我们有条件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 把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拔出来成立品牌班, 配备较强师资进行训练。经过系统训练, 品牌班学生的技能明显提升, 全部通过法院测试。该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会议速录服务。2011年, 该专业学生参加了全国信息处理大赛暨速联大赛预选赛, 很多人获得了一等奖。仅2014年, 学生参加该项赛事就获得了16枚金牌。并有学生成为国手, 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速联大赛。还有不少学生在2013、2014年的全国文秘速录大赛获得一等奖。上述成绩, 无论从层次上还是从规模上看, 在我院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功不可没。

上述学生在各类比赛中的突出表现, 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促进了其他学生的比学赶超, 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明显提升, 有力地配合了法律文秘2+1模式的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 推动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该基地的深化建设与投入使用, 促进了《庭审速录技能训练》课程的改革, 完成了课证融合, 将行业的标准引入课程教学, 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并引入行业专家及行业评价标准考核评价学生, 体现了该课程教学做训评的一体化。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来建设《庭审速录技能训练》课程, 规范教学文件、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目前, 《庭审速录技能训练》课程已建成学院精品课, 并编写出该课程配套的校本教材, 用于指导学生的技能实训及强化提速, 成效显著。

(四) 提升了师资的整体素质

实训条件的改善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实训环境, 也起到了督促教师苦练内功, 提升自身技能与素质。自2011年起, 本专业多位教师参加“亚伟杯”全国信息处理大赛暨速联大赛预选赛, 取得了多个一等奖的好成绩。其中, 有三位教师成为国手, 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速联大赛, 并有一位教师获得铜牌。上述教师取得的成绩, 也促进了其他教师提升自身水平与素质, 促进了教师对课程进行改革, 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指导更多的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五) 提高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实训基地建设也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专业建设成效明显。首先, 该专业作为我院市级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 已顺利通过了北京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验收。同时, 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升。通过在实训基地的“校内仿真化”训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按照行业最新要求进行技能训练, 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到了强化。大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法院检察院的测试, 提前一学年到法院检察院顶岗实习。在法院检察院等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也为他们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高达95.7%的学生顺利实现在法院检察院的就业。

(六) 强化了社会服务, 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该实训基地, 该专业为合作单位培训在职人员2000余人次, 承担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服务工作, 还承接了校内外会议速录服务, 并先后为北京市教委、市委政法委、北京市教育科学院、中央电视台、中国法学会等数十家单位承担了会议速录任务。法律文秘学生通过完成这些真实的工作任务, 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技能, 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职业素养。

三、结语

我们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指导深入法律文秘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也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明显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法院、检察院的人才标准得到了严格执行, 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保证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与此同时, 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了四高: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就业性顶岗率高、社会认可度高 (获得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认可) 。专业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明显提升, 学生报考热度一直在全院各专业中居于首位。目前, 该专业是我院学生规模最大、学生素质最好的专业。

摘要:本文阐述了法律文秘专业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带动了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明显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使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并使法院、检察院的人才标准得到了严格执行, 保证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最大化地发挥了实践教学基地的效益。

投行实习经验总结 第4篇

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说,世行和亚开行的实践作为国际规范、国际准则可被称为“最佳实践”。但实际上,它们也有失败的例子,遭致那么多批评,也面对着内部治理的改革压力,所以不能叫“最佳实践”,否则就是自吹自擂。从政治上看,“最佳实践”的说辞,就是为“华盛顿共识”等辩护,维护美国和日本等在这些机构中的“制度霸权”,是保守的,误导世界。对待“最佳实践”,中国要虚心倾听甚至承认和学习已经有的实践经验,但也要坚持成立亚投行的正当性,即为打破现有全球治理的僵局,为新的全球治理的产生开辟道路。

亚投行的真正“实践”还没有开始,现在正处在筹备阶段,还没有亚投行的“最佳实践”。但中国要有信心,将来亚投行会产生出开发银行的最佳实践。

徐秀军:

现有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很多教训。这些都可以为亚投行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借鉴。就拿当前亚投行的章程谈判来说,在现有机构章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比在完全空白的基础上拟定要容易得多。这些机构的长期运行也暴露出一些条款的弊端和问题,从而影响了决策的效率和运行的收益,如果新的章程剔除或完善这些条款,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在亚投行的目标市场、业务模式、风险控制、战略规划等诸多方面都很有必要吸收现有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经验和做法。

羌建新:

投行实习报告 第5篇

(一) 对投行的看法

中国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从发展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还存在着规模过小、业务范围狭窄、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过度竞争等问题。但是,中国的投资银行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状态,与此同时,市场和企业对投融资的需求会日益旺盛,也将越来越依靠资本市场,这些都将为中国投资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中国投资银行业仞处于发展初期,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结合国际经验,中国投资银行业必将向着规模化、全面化、专业化、国际化、混业型发展,以努力开拓各种市场空间。

(二) 对平安银行及平安银行投资银行部的看法

20xx年,原深圳发展银行与原平安银行的吸收合并、更名换标工作以及IT系统整合等工作顺利完成,并于 20xx年7月27日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20xx年1月,两行业务系统整合成功上线,标志着两行整合的完美收官。

平安银行,总部设在深圳,拥有28家分行,450个营业网点,在北京、香港设立代表处,并与境外众多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平安银行将依托中国平安强大的资源优势,包括约7,000万个人客户和200万个公司客户,提升交叉销售的广度与深度,综合利用中国平安强大的品牌、渠道、客户、产品、IT等优势资源。在公司业务方面,平安银行也独具特色,在全国率先推出围绕核心企业、开发上下游企业的全方位授信模式——“供应链金融”;同时,国际业务、离岸业务稳健发展,成为国内4家获得离岸网银业务

资格的商业银行之一。平安银行天津分行的投行部,其业务以企业并购、项目投融资、公司理财为主,主要服务于华北片区各大企业及金融机构。

(三) 对投行工作者的认识

由于我本人并未曾在投行工作与实习过,只能通过网络或熟人介绍对投行工作者有一点了解,下面就说一些我自己的很粗鄙的认识,可能不是很切合实际:

1.强大的身体素质和心里承受能力。每周平均工作不少于40小时,不分昼夜、黑白颠倒的生活几乎打乱了一个人所有的社交生活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一旦进入这一行,就必须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尽最大努力获得学习经验,保持坚持不懈的专业精神。并且,本行业优胜劣汰,竞争十分激烈、残酷,必须谨慎又谨慎,对于一时的失误必须拥有强大的承受力。

2.充足的知识储备。基于投行的业务范围,投行从业人员需要有着丰富的知识体系,有着金融、财经、科技、法律等知识背景,熟悉国际、国内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以及对它们的解读及应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就业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零售指数等经济指标的含义与分析用途;并对综合产业、房地产、技术、电信、交通、公用事业、银行、能源、原材料和消费品等主要产业部门的推动因素和财务评估方法反应敏锐。

3. 反应迅速、判断准确。投行工作者必须能充分了解市场,时刻关注市场动态,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大量阅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动态,保持灵敏的嗅觉,对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发展等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

4.团队精神。在投资银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团体协作,该行业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需要团队协作的精神。能够将每一个人团结起来,共同为客户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一定的工作技能。对于毕业生来说,刚进入投资银行时基本都是从分析员做起,要想成功地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如信息检索、写报告、处理电子表格、思路清晰地分析问题以及较强的数学功底。

6.学会推销自己。投行业务,说白了就是buy side 和sell side,如果有机会接触客户并参与创造利润,如何能够说服客户,让对方将业务委托给我行或将产品成功推销出去——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当然还需要有一定的关系网络,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构建自己的人脉。

7.女性职业前景看好。继20xx年7月高盛任命余佩佩接替张果军出任公司总裁后,已经有4名女士担任全球性投资银行的高层:除了余佩佩,其它3名女性主管包括摩根士丹利CEO林水仙、瑞银集团业务联席主管陈嫦芬及美林企业融资部主管黄慧珠。在内地市场,也已有孙玮、刘小俞、王学明、袁淑琴、李晶与赵竞等本地女性跻身于中高层职位。

二、在投行实习期望达到的目的

1.熟悉投行架构、业务及其操作流程等,揭开投行的神秘“面纱”。

2.每天都有新东西可以吸收,学到很多领域的知识。投行的服务对象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希望有机会能够较深入地接触一些项目,通过比较全面系统的训练,能够对一个国家、一条政策、一个行业、一个经济区域、一家公司的重要方面做出正确而系统的判断。并希望能够深入地接触到客户公司的灵魂,学习其企业管理——尤其是发展策略、财务方面等的第一手经验。

3.培养自己成熟、认真、独立、坚强的品性,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投行实习报告 第6篇

1、国内的投资银行没有给企业提供投行应有的价值。而这种“应有的价值”便是被陈宏津津乐道的汉能投资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高效率的融资、并购等财务顾问服务。

2、“投行最忌讳抢了企业的风头。”陈宏打趣道,“我们只对客户负责,不过是一个贡献者而已。从中赚了点钱倒是真的。”

3、强大的.人际交往与领导才能;出色的学习与逻辑思考能力;良好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 充沛的创造激情与工作能力;饱满的成功信念和制胜勇气;兼备全局意识与实干精神

4、投资银行很多时候是要见高级客户的,那么相貌以及气质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当然,生而卓众的是极少数,那么,气质表现和言语谈吐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积累来弥补的,起码举止表现的要professional。一位在某国际顶尖投行做到董事总经理的中国人曾对我说过一个词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这点要求:presentable。

找些商务礼仪方面的书,好好看看,不要犯一些社交场合方面的错误,而且会给人的见面印象会比较好

行头要配置好,面试的时候一定要穿职业套装,就算自己不是特别的英俊潇洒或者天香国色,起码给人印象会非常精干、非常职业,可以弥补自己在相貌上的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

5、(1)Personalities(性格特点):激情(Passion)、执著(Persistence)、勤奋(Diligence)、仔细/注重细节(Carefulness)、正直(Integrity)、坦诚(Honesty)、富于进取(Aggressive)、敢负责任(Responsible)、适当幽默(Humor)、自我驱动(Self-driven/Self-motivated)、对人友好(Outgoing and Friendly)、善于分享与合作(Sharing & Cooperative)等等。

(2)Commitment(承诺)& Dedication(奉献)

(3)Smart(聪明):IQ、EQ、快速学习能力、很多时候,有多地方,需要自己去体悟,别人代替不了自己。

(4)Interpersonal Skills(人际交往技巧能力) :打交道的往往是人,就是People Business,那么Interpersonal Skills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些表现在一个人是否有亲和力。是否有足够的耐心(Patience)与人交流,是否有善于和他人沟通的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言谈举止比较职业化(Professional)等等。此外,我个人觉得在中国的大环境和背景下,富有人情味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西方的投资银行文化所欠缺的,因为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和西方的有很大不同吧。

(5)Execution Abilities(执行能力):能够踏踏实实做事,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执行能力发挥到最大。

(6)Leadership & Team Player(领导能力与团队精神)

(7)Analytical Skills &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分析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市场是变幻莫测的,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这样,如何高明地分析并解决随机出现的问题

6、拿投资银行最广为人知的投资银行部来说,其看中的专业知识主要有几个部分:

1.Corporate Finance (公司财务)

2.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财务报表分析)/ Accounting (会计)[注:对会计的知识要求其实并不像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要求那么严格,所以,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已经足够用了]

3.Valuation (价值评估)

4.Investments (投资学)[注:主要指证券投资学,其实和公司财务有交叉重叠]

5.M&A (企业并购)[注:较少涉及]

7、职场中,有人喜欢你,就一定有人会不喜欢你。有人原来喜欢你,后来会疏远你。有人原来讨厌你,后来会欣赏你。

投行实习经验总结 第7篇

经济增速下行,一级市场发行缓慢,新股发行市盈率回落,超募现象悄然退去,2012 年券商投行的IPO规模与收入严重萎缩。仅依靠IPO承销佣金生存的投行业务结构模式受到了市场变化的挑战,越来越多投行一线人员感受到行业剧变的风向,越来越多券商投行高层意识到了投行业务模式转型的紧迫性。更为严峻的挑战是,在监管放松、原有的政策壁垒保护完全丧失后,一旦银行业取得投行业务牌照,那么当前还存在的垄断利润将在几年内迅速丧失。券商投行将不得不考虑变革原有盈利模式、重新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场券商投行集体探索业务调整和服务转型的新战争正在悄然响起,谁能依据新变化、新趋势抢先转变服务模式以适应业务结构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便将获得无限的市场空间。

华尔街投行在20世纪 70- 80年代,同样经历了一场佣金费率下降和客户结构与需求变化所导致的投行业务结构调整,高盛重新定义了投行服务和再造业务模式,使得其由华尔街二流投资银行一跃成为国际一流投行,同时也为其一系列创新业务拓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华尔街其他投行纷纷效仿也开始了高盛投行业务创新改革。因此,具体研究高盛投行业务模式的转型经验对我们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盛投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与重构

(一)将承揽业务与承做执行相分离

20世纪70年代,传统的投资银行依赖于各个合伙人的客户关系发展业务,从不出去招揽业务,通常是靠客户自己找上门来。在当时领先发展的华尔街投行中,各个合伙人拥有自己的客户公司,他们通常在这些公司里担任董事,这样他们总是预先知道公司有哪些融资需求,并全程参与从融资结构设计到时间安排等等服务。于是,一方面投行客户关系稳定,无需进行关系维护与项目营销;另一方面,客户有融资需求时往往会直接找到有公司合伙人关系的投资银行,像高盛这样名气一般的小型二流投行很难有大企业客户。

为了拓展市场空间,高盛重新定义业务并再造业务模式——创造性地将传统投行的执行具体交易与承揽业务(维护客户关系)分离开来。而在当时,一组人同时负责承揽和承做业务已经是华尔街惯例,此刻却要将两种职能划分开来,在华尔街投行领域将是个全新的模式。高盛认为,传统的投行人员执行交易时,他没有时间出去兜售业务或者使用其附加服务维护客户利益最大化,如果将承揽业务分开,就能及时发现客户需求并抓住新的业务机会。

这个负责招揽客户的新业务部门,后来被重新命名为“投资银行客户服务部”(IBS,Investment Banking Service)。新部门成立之初深挖客户需求,积极鼓励各种新点子的应用,随着时间推移,创新的业务模式让高盛具备竞争优势脱颖而出,也迫使华尔街投行的主要竞争对手采取了类似的改革措施。

(二)创新股票承销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主导。随着客户类型和需求发生变化,高盛开始把二级市场上服务机构投资者的那套技巧和战略用在一级市场上。高盛依托在大宗交易上的领导地位,向有买意向的机构直接兜售大宗新发股票,比起需要组织多机构承销团以及在全国进行路演等的零售业务,这一模式更简单且费用低廉。通过高盛,公用事业公司能够以极低的价格在一天内融到5000万到1亿美元的资本,发行费率仅有1%-2%,而不是传统的 3.5%的承销费率。同时发行机构也无需面对联合承销团的压价,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定价。通过使用这些新型的承销方式,高盛在投资银行领域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后,高盛在股票承销排名中连年居于首位。

(三)反其道推出收购防御业务

上世纪 70年代,美国反垄断局放松了企业并购的限制,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并购层出不穷。不过,当时市场大多已被美林、摩根斯丹利等占据,于是高盛反其道推出了收购防御业务打开了新的市场格局(见表 1)。

由于长期执行不为恶意收购方提供咨询服务的政策,同时服务的客户对象又比较小,所以高盛反过来向那些面临被收购的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帮助,以阻止或削弱恶意收购企图。在提供防御服务的同时,高盛也会关注是否存在套利机会。高盛不光赚取收购防御顾问年费,它还从为新客户执行特定的交易行动(如剥离不良资产等)中获取收入。高盛拒绝接受恶意收购的业务,使其成为公司和管理层可信任的朋友,与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建立了投行业务关系。反收购业务的快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高盛商业票据和卖方代理业务的发展,套利和大宗交易也蒸蒸日上。

二、高盛投行业务模式转型的关键举措

(一)高度定位投行客户服务部

为了能够打开客户市场,高盛让投行员工依据个人专长选择承揽业务或者执行具体交易业务,二者只能选一。两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定位是平等的,项目承揽部门的员工被视为与传统的投行交易银行家一样是专业的象征。并且强调:第一,建立客户关系并带来业务是一种职能,而承做业务则是另一种不同职能,不同职能需要不同的技巧、动力和能力的人员来完成;第二,兜售产品和维护客户关系都不是自贬的行为,都是一个杰出机构应具备和认可的能力;第三,寻找业务机会和分销新产品的客户服务部人员与执行交易人员地位相同、并且取得的收益相当。

(二)人员招聘途径与客户积累为导向的激励制度

实际上,承揽与执行部门间的平等地位,有赖于强大的招聘能力以及吸引优秀和雄心勃勃专业人士加入投行服务部的制度安排。所以,高盛投行服务部建立之初,选择人员时主要从三个途径筛选:一方面让投行人员自主选择承揽或执行业务,另一方面,高盛CEO怀特黑德亲自率队到哈佛商学院招募能力突出的商业银行家,因为这些银行家擅长于给客户电话拜访以获得金融业务。第三,招聘一些其他投行的人员,特别是那些经过良好培训、经验丰富、富于进取精神,但在原公司感到难以施展才华的年轻人。

当然,所有这些客户服务部门的员工,都可以按其开发客户资源的贡献而分到公司的客户(客户资源的管理与分享将决定着下一步的收益分成),并且均有可能因突出的客户积累业绩而获得荣升副总裁的机会(而这些副总裁都是高盛每两年评选合伙人的有效人选,每次约300人选20位)。

(三)客户挖掘对象重点为《财富》500强之外的中小企业

在客户选择上,由于全美国上百个最大的企业都被领先的华尔街投行锁定了,高盛客户服务部成立之初就将客户对象重点转移到《财富》500强之外的500家中小型企业以及其他更小的公司。客户名单很快扩展至 1000个,后来又追加了 1000个,然后再追加2000个。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投行服务部,每个人跟踪的企业由以前的200个降到 100个,因此高盛能够对越来越多的企业需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971年,全美共有4000个盈利超过 100万美元的企业,几乎每家都有一名高盛的投行人员负责跟踪是否能有业务机会。在 1979-1984年的五年间,高盛增加了500个客户,客户数量翻了一番。

(四)客户服务部进行全面的潜在客户调查分析

高盛的客户专家们非常善于寻找和开发业务机会,总能在客户对产品特征很感兴趣时及时沟通联系客户。实际上,这样的经验与成功依赖于事前扎实的客户调查与分析。高盛投行服务部的关系专家对其负责的潜在客户都必须建立全面的信用档案,以便客户来电表示希望融资服务时能迅速做出反映。例如,每个投行服务部员工在进行商业票据承销之前,都必须事先对要沟通的客户进行深入核查,把公司的竞争对手、供应商、公司管理层等状况一一了解清楚,这样在业务人员打新电话中,才能准确判断与定位。

同时,高盛对服务部关系专家提出的期望与要求是:第一,成为每个特定机构客户可以利用的业务机会和其业务问题的专家;第二,理解这些问题和机会如何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学会前瞻性捕捉业务机会与可能;第三,使得客户的所有相关人士都完全了解并且相信高盛提供高效服务的特殊能力。

(五)产品专家+服务专家的组合模式

随着承销量和并购业务的回升,以及机构投资者成为股票市场的主导,越来越多的大型集团公司希望能够有一家以上的投行为其提供服务,并在承销过程中使用联席管理人制度。而高盛的专家组合模式适应要求并进入良好运行状态——由一名产品执行专家和一名了解公司业务、决策方式的服务专家密切配合,为高盛在客户心中建立了非常专注和能力超群的良好名声(后来业界称为“双向客户经理制度”)。

通常,投行服务部新业务关系经理获得业务之后,会将执行的所有责任交给一名该类型交易经理。而关系经理则继续负责跟进客户对于交易是否满意的反馈,并发掘新的业务机会。客户关系专家会源源不断地将更多有意义的业务带进来,而产品专家可以将各自时间、技能、精力和特长集中在为客户服务上。

从人员素质要求来看,客户服务专家需要具备很强的前台工作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营销能力和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需要能够与企业高层有效沟通,发现企业融资和并购等业务机会,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融资工具和金融产品为企业客户设计服务方案和产品。而交易部门则需要有很强的中后台交易和处理能力,对金融市场要有敏锐的感觉,熟悉各种金融工具的交易系统,及时捕捉各个能盈利的交易机会。

(六)开发新业务的核心能力

当时公司债发行市场大部分被公共事业公司占据,但高盛既没有固定收益研究也没有债券销售能力。为了打开市场,高盛开展了大量创新探索与实践,积极鼓励新点子的应用,并取得了突破(见表2)。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均要依赖于高效而严格的新业务开发流程:

1.高管带队——威格莫尔被任命为负责投行公用事业领域的开拓工作,他采用了智取和创新的方式取得突破。威格莫尔带领其团队,由 0位专业人士组成,分别是分析师、投行服务部关系精力和产品执行专家,每周一的早晨八点进行开放式大讨论,就新成立小组业务开展的方方面面进行汇报,并从其他部门邀请同事来探讨新思路。并且,每周讨论的问题安排一致:有什么新的或者在改变的现象?竞争对手有什么妙招值得我们学习?有什么可以开拓的机会?

2.高效的新点子实践——讨论会鼓励每个新点子的提出,并将每个点子在会后立即执行和验证,不管有些新点子多么离谱都会去实践。迅速执行和验证以及允许试错的方法,很快让高盛在业界建立起了信息灵通并且富有想象力的名气,越来越多的企业想了解和倾听这个部门对开发新业务的见解。

.反向运作,发行承销无缝对接——从机构投资者处获知其对特定债券或者某普通股感兴趣时,立刻联系市场上的发行人。这种不寻常的方式与由借款人准备好发行文件以及启动整个程序的传统方式正好相反,既没有承销风险也没有占用资本金,同时比起需要组织多机构承销团以及在全国进行路演等的零售业务费用成本低廉得多。

(七)双赢的薪酬考评机制

因为投行服务部的服务性质与普通业务不同,绩效不是顷刻可见,客户开发之后还有很多维护的工作需要做,因此考评机制中高盛更加强调的是团队合作而不仅仅是短期业绩。

建立适合服务部业务特征的薪酬激励双赢办法:

1.认为“权责完美明晰化的做法”不适用于客户服务,容易伤害客户经理感情,导致其不完全专注于客户需求服务工作。所以,凡是已经被划分为客户经理的客户与高盛做了一桩交易,不论其中该人员参与与否,都将获得 100%满分报酬。这样,客户经理为了蛋糕能做大就会更加努力地开发新客户和维护老客户的需求变化。

2.建立内部业务贡献评价报告制度。在每一次交易之后,就会形成一份内部的报告详细指出每位银行家的贡献,这样所有人对交易完成的贡献都会得到认可,并且所有人都能看到公司成功中其他人贡献的重要性,这就非常清晰地表明公司对于团队精神的高度重视。.薪酬考核加入员工360度考评机制。当其他投行还在关注“产出”,即交易数量和利润时,高盛推出一套员工360度互评制度。先由投行服务部人员写出一年自我工作总结后,再由上下级、部门员工、其他协作部门都一一对此人工作贡献给予评价,银行家们年终一半的奖金取决于这种360度全方位的评估。这样的薪酬机制强烈鼓励每个人关注如何使得这个团队紧密合作,为了鼓励员工跨组织中的各种界限,凡是能够打破组织界限的团队合作将得到更大的奖励。

三、高盛投行服务的经营特征与成功之道

(一)密切的客户和业务关系网络

驱动高盛业绩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强大的客户和业务关系网络,既包括广阔的客户网络,也包括紧密联系的业务网络。这些紧密的客户关系形成了一张牢不可破的网络,能不断为公司带来业务机会,而不同业务之间也能为彼此带来业务机会。

1.投资银行业务是高盛业务网络的前沿。投资银行服务部拥有广泛的客户网络,服务对象包括企业、财务投资者、机构和政府。同时高盛通过反收购业务,与更多美国最大的和声望最高的公司建立了投行业务关系。公司绝大多数直接投资业务机会都源自高盛的客户网络,客户会选择高盛在上市前担任联合投资者或合伙人,得以在上市时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而反收购业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高盛商业票据和卖方代理业务的拓展和升级,套利和大宗交易也蒸蒸日上。

.高盛打造的研究部门成为众多机构投资者研究服务的最重要提供者,该部门在获取强大盈利的同时为今后承销业务的成功打下了客户基础。

.高盛私人客户业务的快速发展又为其带来了大量的投资银行业务,私人客户服务业务也成为高盛国际扩张战略的关键部分。通过私人客户服务业务,高盛产生了两项重要的业务:私人财富管理和机构经纪业务。大型机构客户经纪业务的增长几乎和对冲基金业务的增长一样迅速。私人客户业务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与高盛其他部门建立联系,让他们在享受高盛私人银行专业服务之余,还得益于其在投资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方面的专长。高盛的各项业务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通过与客户的长期紧密联系和经营管理,使得高盛的各项业务在合规的情况下彼此互通有无,能够快速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为之提供服务(见图 1)。

(二)突出融资优势,实现贷款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叉销售

高盛在融资团队协作中,提出了“将资本用作市场营销工具”的理念,将融资服务作为撬动并购顾问、承销等投行业务的手段。于是,其近年高盛重要的内部结构重组活动就是将融资团队纳入投资银行部,认为这样可以加强融资领域与承销、并购和顾问等业务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利用投资银行部的重要关系网以及融资团队的专业产品知识,可以加强企业银行业务的工作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为公司创造额外收入。

以具体的一项并购交易操作流程为例(见图2): .在并购交易初期需要过桥融资的时候,可以通过高盛自有资金为主的William Street基金直接提供贷款或贷款承诺; .当并购交易基本完成并需要长期融资的时候,信贷资本市场承销团就安排债券承销或银团贷款;

3.在电力、天然气、石油等一些行业的并购中,还需要利用掉期、期货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和风险管理,此时融资团队中的掉期市场营销组就可以加入。如高盛在一个电力行业的并购项目中担任顾问,利用了贷款承诺、债券、股票、可转换债券等融资工具来对冲和转移风险,并通过购电协议、天然气期货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交易结束后,高盛不仅获得了高额的顾问费,而且从融资安排、风险管理中赚取了总数约为顾问费4倍的收益;

4.在整个过程中,融资团队还同投资银行部外的固定收益、商品交易部门紧密合作,了解市场信息并进行合理交易。当然,如果中途遇到好项目的时候,还进行直接投资,获取更高的综合效益。

(三)保障客户需求全覆盖的双向客户经理服务

各业务种类之间分设专门的客户经理负责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直接进行服务,另外,还安排了一个总体的客户协调经理(客户关系经理)负责协调沟通。投行客户协调经理(IBR)负责定期与高盛3000多客户沟通,拜访客户的高层,了解各个专业产品部门的营销和服务状况,如果发现新业务机会时统一调配投行下设的企业融资部、政府融资部、并购重组部、市政债券部、证券化业务部、杠杆融资部等部门,这样将有利于整合公司资源,进行跨部门的交叉销售,并获得新的业务机会(见图3)。而各业务具体的客户经理主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产品交易的执行,通常情况下各业务线经理本身就是该产品执行的专业人士,但当产品要求跨度很大时,单一客户经理就不可能成为相应的专家,而客户服务的及时性与专业性要求就使得双客户经理制应运而生了。

四、国内券商投行服务转型之借鉴

高盛以投行服务部为龙头的组合营销方式,投行业务和融资、风险管理融合互动的服务模式,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值得国内券商在未来的发展中重点借鉴和学习: .建立有效的“大投行”合作机制。目前国内证券公司承销业务、并购业务、债券业务、研究所往往是分设部门,且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同时,也使得投行本身因为业务繁忙而缺乏对项目全面深入的思考,无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另外,项目团队之间在缺少内部交流平台机制环境下,也容易造成共享资源的浪费。大投行架构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缓解。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标杆投行因其是“大投行”架构,容易对总体资源进行完全调配。而针对国内大部分券商投行事业部“多星点联邦制”的运作模式,可考虑短期建立后台辅助管理的覆盖模式,中长期逐步建立“大机构”覆盖模式的两步走策略。

2.建立统一的客户关系服务部门。从充分发掘投行客户资源综合价值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在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架构之中设立专门的部门来承担投行客户管理职责,使客户资源在公司的多个部门实现共享,从而充分挖掘客户资源的业务价值,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的激励机制建设应侧重于激励员工行为长期化,促使员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从而避免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保障投行的信誉与品牌维护。

4.改变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国内投行的服务业务流程一直过于简单,业务运作模式长期注重人际关系的攻关,而忽略业务的执行质量。借鉴海外优秀投行业务流程,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业务流程是提高投行业务的专业化水平的根本保证。在服务模式方面,强调以客户服务为中心,本质上就是在深入研究企业价值和把握企业成长周期规律之后,集中投行资源为客户提供长期的全方位、深层次的金融服务。

[1]翁媛媛.中国需要怎样的投行服务模式?[R].国信证券博士后论丛,2011(4).[2]翁媛媛.中国投行服务模式研究[J].深圳金融,2012(5):42-47

[3]翁媛媛.高盛的投行业务模式转型、变迁及经验借鉴[R].国信证券博士后论丛,2012(10)

投行实习经验总结 第8篇

关键词:体育实习生,教育教学,角色转变

体育实习生的实习时间一般在40天左右。在40天里, 他们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基本技能;熟悉体验体育教师的业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锻炼。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对短短的40天时间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计划与安排。本人做法是:

第一周:实习生刚到实习学校初为人师, 从教师的角度去了解并全面接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心理上处于一个适应期和缓和期。

主要任务:见习, 明确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备课与说课。

具体工作内容:

(1) 指导观摩:让实习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去了解体育实践工作, 取得心理上的适应。要求:只要有体育课就去听课并做听课笔记。听完课主动将自己的感受与上课教师交流, 以便建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概念。

(2) 指导制定教学计划:让实习生了解当前体育教学计划的种类和格式;使其明确教学计划就只有四种, 但各类计划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并不需要统一固定的格式 (如:表格、文字、图解、流程) 。但计划无论是什么表现形式都必须能反映制定人的教学理念, 内容清楚 (包括:教材、目标、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 。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格式, 学习制定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3) 指导备课:介绍教案的书写格式, 如何确定教材与目标, 安排好课的内容、目的、课的类型及重点与难点, 精心设计场地器材的布置和练习队型的变化。同时要详细写出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及练习次数、强度及密度等, 使之符合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的实际。要求:就指定的教材写一篇课时教案。

(4) 指导说课:通过说课让实习生知道教学构思如何定位, 学习如何了解教材及怎样分析与解决问题。要求:用自己写好的课时教案, 围绕教学内容, 重点谈上课的设想、手段, 安排的目的和完成练习的具体组织等。

第二周至第五周:这是整个实习过程的主要环节, 实习生要在这一阶段全面实践体育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所涉及的业务, 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锻炼。

主要任务:安排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学习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 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具体工作内容:

(1) 教学能力的指导:包括备课, 课前准备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示范、喊口令、调动队伍、纠正错误动作、保护与帮助。指导教师应帮助实习生分析教材, 指导备课, 随堂听课了解实习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授法、学练法的运用) 。课后与实习生进行交流;结合自己的经验, 提出指导意见。其中重点:

(2) 讲解与示范指导:实习教师在进行动作教学时一般情况只会做完整的动作示范, 讲解繁琐且理论性成份太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正确了解与掌握动作。指导意见:一是讲解要注意重点, 简练, 易懂;示范要做到动作准确、位置与时机合理以及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使用。二是遵循先分解后完整, 先下肢后上肢的原则。三是要结合节拍性的口令进行讲解。

例一:进行武术第二套组合拳“并步穿手亮掌”的动作教学时, 站在队伍前面, 分三步进行示范讲解并让学生模仿。第一步下肢动作:“预备”——“1”出右脚侧点地, “2”移重心至右腿, “3”左脚并右脚。第二步上肢动作:“预备”——“1”右拳变掌向右前上方穿出, “2”左拳变掌掌心向上经胸前穿至右前臂翻掌, “3”两臂相对运动右臂划弧一圈至头上亮掌声左臂划弧半圈至体侧成勾手同时转头。第三步完整动作:“预备”——“1”——“2”——“3”。建议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选择示范位置, 速度由慢到快, 并提出手、眼、头部动作的配合和精、气、神的统一。

例二:支撑跳跃的“单跳双落”起跳的教学时, 站在队伍中间, 先画两条线间距80CM左右, 直接讲听到哨音左脚上前至第一道线, 右腿跟上在第二道线用双脚的脚前掌起跳。

(3) 教学技巧的指导:实习教师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没有实践教学的经验, 基本上是机械性的贯彻教案内容。整节课显得死板, 缺少活力, 学生的情绪得不到积极性的调节。指导意见:要重视口令艺术, 即喊口令的音准、音长、音量;队伍调动的合理性, 即方便、快捷, 有效等等。

例一:在做徒手操时, 每一节或每一个八拍衔接时适当运用练习要求、动作要领、动作名称替代口令或加重、加长口令。如:……“5”, “6”, “弓步压腿”;“1”, “2”, “3”, “4”, “5-”, “6-”, “7-”, “8-”加重加长, 转 (换) ……等。

例二:在集合整队时, 提醒学生注意, 让学生明确做什么和运用手势。如:“鸣哨”, “集合”, “打出手势”, “倒计时10秒”, 1, 2, 3…… (下转第101页) (上接第97页)

(4) 课堂语言的指导:实习教师突然从一个学生转化成教师, 由于身份的突变在课堂上一般会表现出语言组织的杂乱, 语音、语调的失调以及说话时慌张不知轻重缓和。语言交流, 对人的情感体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硬、结巴、不切实际的严词厉语,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情感。指导意见:要重视备课环节, 吃透教材, 熟悉要领, 提炼语言并考虑课堂用语的艺术性;力求做到表达清楚能够激趣, 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在考虑全体的基础上, 注意区别对待, 因人而异。

例一:在每个练习告一段落时注意上下节承接词的运用如:下面我们做……接下来……再来一次……

例二:教材及每个练习内容的讲述的简明扼要, 让每个学生知道做什么, 为什么做, 做多少, 以及目标与要求。如:下面我们进行第×项素质练习, 连续单脚跳, 目的是发展腿部力量及上下肢协调性, 距离30米, 以最少次数到达, 要求尽力而为。

例三:对学生不感兴趣或不能如愿达到教师的要求时, 要沉住气用正面的语言进行引导, 适时注意严肃性与鼓励性。如:在学生进行耐久跑时, 时刻观察学生的跑动情况, 跑起来, 加快点, 调整呼吸, 注意节奏, 坚持到底……等等。

(5) 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指导:包括早操, 课间操, 课外活动,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和裁判工作。指导教师适当的安排实习生接触, 协调好关系, 让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对实习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关注, 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如:安排实习生带操, 播放课间操, 参与运动队训练指导, 组织课外活动及小型体育比赛等等。

(6) 其他能力的指导:包括体育测量与评价, 场地器材的管理及自制器材, 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体育比赛的鉴赏与解说, 体育场地、器材常数的记忆等等。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期间学校的情况或实习生的个人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第六周:这是实习的结束阶段, 在这一阶段实习生应完成角色转变, 能够独立承担学校的体育工作。

主要任务:检测实习成果, 布置准备汇报课, 进行实习鉴定。

具体工作内容: (1) 指导准备汇报课:指定教材或自选教材, 备课, 说课, 上课。 (2) 组织评课:邀请体育教师听课, 结合听课教师的评价知道优、缺点总结经验, 以便今后改进。 (3) 实习鉴定: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 能力, 作风及综合素质进行鉴定。要求:整理资料, 完成个人实习小结。

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涉及面广, 内容庞多, 工作复杂;根据实习生的能力不同, 指导的工作内容不同, 难度不同。总之作为实习指导教师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做好实习指导工作, 这对实习生毕业后, 更快的适应体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其今后走向教育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特殊意义。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乃至优秀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师范出版社, 1994.6.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