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精选10篇)

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 第1篇

浅谈泰国的习俗和礼仪常识

泰国素以包容和好客著称,他们对每个人都示以微笑和谦逊的态度。一般旅客都很容易适应本地的风俗习惯。不过还是有一些禁忌与习俗需要游客特别注意。

泰国的仪式繁多,礼节也很复杂,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仪式和礼节。泰族是泰国的主要民族,因此泰族的礼仪基本上也是泰国人的礼仪。

泰国人见面时要各自在胸前合十相互致意,其法是双掌连合,放在胸额之间,这是见面礼,相当于西方的握手,双掌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平民百姓见国王双手要举过头顶,小辈见长辈要双手举至前额,平辈相见举到鼻子以下。长辈对小辈还礼举到胸前,手部不应高过前胸。地位较低或年纪较轻者应先合十致意。

别人向你合十,你必须还礼,否则就是失礼。合十时要稍稍低头,口说“萨瓦迪!”(Sawattdee,即“您好”)。双方合十致礼后就不必再握手,男女之间见面时不握手,俗人不能与僧侣握手。

与别人谈话时不得戴墨镜,手势要适度,不许用手指着对方说话。从别人面前走过时(不管别人是坐着或站着),不能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必须躬着身子,表示不得已而为之的歉意。妇女从他人面前走过时,更应如此。学生从老师面前走过时,必须合十躬身。

泰国是个王国,泰国人民对王室很尊敬,身为游客也应入乡随俗,对他们的国王、王后、太子、公主等表示敬意,在电影院内播放国歌或国王的肖像在银幕上出现时,也应起立。凡遇盛大集会、宴会,乃至影剧院开始演出之前,都要先演奏或播放赞颂国王的“颂圣歌”,这里全场肃立,不得走动和说话,路上行人须就地站立,军人、警察还要立正行军礼,否则就会被认为对国王不敬。

泰族的主要仪式大致可以分为加冕仪式、出家剃度仪式、洒水仪式、新屋落成仪式和其它仪式等。

泰国民族热情和礼貌的性格早已闻名于世,相信来泰国的人们都曾得到泰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好客有礼的招待。尽管泰国人看来很腼腆,实际上他们很容易与陌生人融洽相处,而且总是脸带笑容,故泰国有“微笑国度”之美称。但泰国各民族都有一些禁忌,如果违犯了他们的禁忌,会引起主人或他人的不满,甚至会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反对,日后会发生疾病、死亡或作物歉收等,都会认为是由违犯禁忌的人所造成的。入乡随俗,来到泰国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

每尊佛像,无论大小或是否损坏,都是神圣的,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对佛像作出有损尊敬的举动。遇见托钵化缘的和尚,千万不能送现金,因为这是破坏僧侣戒律的行?。

泰国法律中,有部份是关于保护宗教的,这些法例不单指佛教,也包括国内其它信仰。不懂得宗教禁忌的.人,即使并非故意侮辱宗教,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在清真寺内,男士要戴帽,女士应穿长裤或长裙,头发用领巾包扎。进入清真寺内也要脱鞋。

向王室表示敬意:

泰国人都非常尊重他们的国王、王后以及王室家族,因此在别人面前批评王室要绝对慎重,泰国法律有对王室不敬罪的处罚条例。因此游客要小心表现适当的礼仪,如在公众场合有王室人员出席时,最好是留意其它人的动作,跟着照做。

衣着打扮:

泰国寺院是泰国人公认的神圣地方。请在进入佛教寺庙时衣着得体端庄,身着任何的短裙、短裤或袒胸露背装都将不得入内。在进入到佛堂、回教寺或私人住宅时,游客需要脱鞋,并注意不可脚踏门槛。

泰国女性:

通常泰国女性都是比较保守的,请不要在未经她们同意的情况下,触摸她们(身体上)。

称呼:

泰国人通常称呼人名时,在名字前加一个“坤”(Khun)字,无论男女均可用,表示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在泰国公司内,职员们经常以“Pee”(兄姐)和“Nong”(弟妹)相称,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

头部很神圣:

不要触及他人头部,也不要弄乱他人的头发。在泰国,人的头部被认?是精灵所在的重要部位。如果您无意中碰及他人的头部,您应立即诚恳地道歉。泰国人忌讳外人抚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头部,小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即使是理发师也不能乱动别人的头,在理发之前必须说一声“对不起”。

泰国人睡觉时,头部不能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只有人死后才能将尸体头部朝西停放,泰国人建筑房屋时,也习惯房屋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而不朝西。此外,蓄须也被认?不礼貌。

左手不净:

泰国人认为人的右手清洁而左手不洁,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因此,重要东西用左手拿会招来嫌弃。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注意,但在正式场合绝对不可以。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要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认?是鄙视他人。

脚掌不净:

与左手一样,脚掌也被认为是不净的。在入坐时,应避免将脚放在桌子上。用脚尖撞人或指人都会被严厉地呵斥,也绝对不能把脚掌冲向佛。泰国人认为脚部是卑贱的,只能用来走路,不能干其它事情,例如用脚踢门和用脚指东西等。坐着时,不要翘起脚和把脚底对着别人。妇女落座,要求更为严格,双腿必须并拢,否则会被认?是不文明,缺乏教养。

公众场合的注意事项:

在泰国的公众场合,不要做出有损风貌的举动,如拥抱、亲吻或握手,这被认为是不符合当地风俗的。另外,仅在某些海滩允许裸体晒日光浴,在其它地方,泰国人不喜欢这种行为,尽管未构成犯法,但是违背泰国人的佛教理念。

生育禁忌:

在泰国,婴儿落地,接生者只能用竹刀割断脐带,而不能用剪刀。婴儿出生后,把婴儿的胎盘放在瓦锅里,等孩子满月后才埋到屋后。初生的婴儿每日都得放到冷水中浸泡几次,直到他面白唇紫时,才抱起来,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得病。邻里亲友探望?妇时,不能谈论冷热、汗疹、生病和死亡等事情。

其它禁忌:

泰国人不用红笔签名,因?泰国人死后,要在棺材口写上其姓氏,写时用的是红笔。在人经常走过的地方,如门口、房顶等禁止悬挂衣物,特别是裤衩和袜子之类。在一些农村里,忌赞美别人小孩子长得漂亮。不能拣水灯。泰国人在泰历的每年12月月圆时要举行水灯节,这是泰国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在观看水灯时一定要注意,无论那水灯多?精致美丽,都绝对不能拣起来,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表示敬意和问候的“拜”

泰国人不习惯握手、拥抱和接吻,对人表示敬意和问候的礼仪就是“拜”(泰国人称“WAI”):双手合十,举高至头部,手指位于下巴前,并且头部略做鞠躬姿。在“拜”的同时,可以说问候语:“刹哇里卡”(“您好!”之意)。“拜”只用于对佛像、僧人、长辈、父母、官员、医生、教师和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而对朋友、侍者、仆人、司机、陌生人却不“拜”。

泰国人从别人面前走过,要躬身而行,表示礼貌;进入佛殿、住宅要先脱鞋子,不可踏门槛;不能用脚指人指物,开门关门。

沙弥剃度礼

泰国男孩满七岁后,都要剃度当一段时间小沙弥。剃度之仪式前,要学习剃度礼仪和沙弥戒律。剃度仪式在寺院进行,男孩在寺院当小沙弥的时间长则几月,短则三、五日即还俗。

在泰国,一个年轻男人做一次僧人是最重要的事情,否则,不算一个成熟的男人,削发为僧可延至20岁或结婚之前。当僧人时间自己可决定长短,两周、半年或更长时间皆可。

结婚礼仪

泰国人的婚礼,比西双版纳傣族的婚礼更复杂,先后要举行戴双喜纱圈、洒水、拜祖宗神灵、铺床、守新房和入洞房等仪式。

双喜纱圈,又叫吉祥纱圈,是用纱做的两个圈,如缽口般大小,另有一条圣纱连接两个纱圈和圣水缽,再通向参加婚礼的每个和尚的手。双喜纱圈要在洒水礼前,由婚礼主持人或双方的长辈分别戴在新娘新郎头上,之后洒水,拜祖宗神灵。铺床、守新房和最后入洞房都各有约定的仪式程序。

现代泰人结婚仪式简化,多在一日内完成,故新郎不再守新房。

纹身习俗

从前,泰国男子大都有纹身习惯。他们认为纹身是男性成熟,有魅力的标志,可获得女性的爱慕;还可防虫蛇叮咬;可防病害,甚至刀枪不入,神明护佑。在曼谷王朝时期,纹身也是平民身份的标志,某些帮会也以纹身作联络标记,纹刺的图案多为神祗,猛兽、花草等。近日,一些泰国女青年喜欢在手、臂、胸、背等处纹些小图案,以显其美丽。因为纹身的过程很痛苦,现在纹身的人在逐渐减少。

护身佛

在泰国,信佛的家庭都设有佛坛,家庭主妇早晚必燃烛礼祭。很多泰国人都在颈项用链条挂着一个小佛像作护身符,认为有避邪护身,吉祥如意之效用。泰国各地都有摊贩出卖各种大大小小的佛像,但买佛像不能?“买”,要说“请”。对佛像,不论放在何处,都要表示尊重,而不能有不礼重的言语和行为,因为泰国是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

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 第2篇

泰国学校,在 Wai Kru 时举办敬师花艺比赛,利用象征学习的三种东西来设计捧花 。一种是茄子花,代表尊敬。茄子开花时分枝弯曲之样,象征对教师的尊敬。另一种是 Bermuda grass 大草 ( 泰文 Ya Praek) ,代表谦卑与耐心。这种植物因为强韧耐活。第三种特别有趣,竟然是爆米香( Khao Tok) ,泰国人认为这是象征纪律和集体。

在 Wai Kru 时,学生献给教师,通常手上会拿一种泰文叫做 Dok Kem 的植物,这名字是泰文的针。泰国人相信这种植物分岔如针,意味学生要多受刺激,脑袋可以长出向这种植锋利的针刺,越多的针刺代表越聪明。

论泰国兰纳丧葬习俗的特点 第3篇

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 地域范围主要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难、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居住在该地域的“当地人”, 主体民族主要是“泰元族”。兰纳人讲泰语, 也讲自己民族的方言, 有自己民族的信仰。[1]兰纳人主要信仰佛教。在古代泰国历史上, 兰纳人创造了泰国北部的兰纳文化圈, 是泰国历史和文化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七百多年来, 兰纳人创造了非常辉煌、独特的兰纳文化。和泰文化一样, 兰纳文化的内涵也尽显于各种仪式和典礼中。兰纳人出生、死亡的各种仪式和习俗就显现了自己独特的一面。佛教传入之前, 兰纳人的丧葬主要采用土葬, 佛教传入和盛行之后主要实行火葬, 原始的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仰相互融合、渗透于整个丧葬习俗中。

二、兰纳的丧葬简述

死亡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件很神秘的、很难让人接受, 忌讳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和所有民族一样, 兰纳人对死亡的认识和解释也是模糊不清的, 他们在用自然规律和科学解释死亡的同时, 又加入了自己的信仰, 认为死亡既是死者阳寿用尽又是死者生前所做的功德是非在今生都被回报完了的结果。[2]兰纳人对死者很崇敬但又心存忌讳, 所以, 兰纳丧葬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对死者极度崇敬和尽量避讳的矛盾心理。佛教传入之前, 因受原始鬼神信仰的影响, 兰纳地区使兰纳人的丧葬主要采用土葬, 佛教传入和盛行之后主要实行火葬, 兰纳人丧葬方式的改变体现了他们的灵魂观已经改变, 由原始的鬼神观改变为佛教中的“天堂”观。

按照死亡原因来分, 兰纳人将死亡葬礼分成正常死亡的葬礼和非正常死亡的葬礼两类;按照所在的社会地位来分, 兰纳人将葬礼分为王室葬礼、僧人葬礼和普通老百姓葬礼。死者死亡原因的不同, 所举行的丧葬仪式是不同的, 死者身份不同, 为死者举行的葬礼也有差别。

“正常死亡”指的是人因为年老而死, 被称为死于“老年病”。正常死亡的葬礼按习俗一定讲究完整, 有繁杂的步骤, 举办得隆重、热闹, 更多的是强调为死者做功德, 目的是让死者今世更加功德圆满, 灵魂可以上天堂。正常死亡葬礼仪式必须含有以下程序:第一, 临终前仪式。具体步骤是: (1) 死者从病重到临终的仪式; (2) 注意死亡征兆物出现的仪式; (3) 死者临终前家人为死者所做的仪式; (4) 灵魂出窍时的仪式。第二, 死亡后的仪式。具体步骤是: (1) 给死者洗澡、仪容拴棉线仪式; (2) 点天灯仪式; (3) 准备棺材仪式 (4) 抬尸体入棺的仪式; (5) 祭祀尸体的仪式; (6) 制作三尾旗仪式; (7) 准备“饭袋” (筒靠) 仪式; (8) 准备尸木 (巴萨) 仪式; (9) 请僧人讲说佛法, 为死者超度仪式; (10) 出殡仪式; (11) 死者棺木抬出家门时的仪式; (12) 抬棺木上山的仪式; (13) 死者火化后家人要做的事等。正常死亡的葬礼仪式繁多、步骤完整、场面热闹主要强调为死者做功德, 整个过程多与原始宗教有关, 如死前的驱鬼仪式、隔阴阳仪式、祭献尸体仪式等, 另外, 也有佛教仪式, 如请僧人讲说佛经等。整个过程原始宗教和佛教相互融合, 相互渗透。

“非正常死亡”指的是人们遇到意外事故而死, 如:车祸、溺水、上吊、雷劈、被动物咬死、跌死、难产等。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时, 人们认为是死者前世作孽较多, 今世不得善终, 认为死者对家里和村里都不吉利, 所以, 一般不让死者在家里过夜, 直接埋葬, 大多不给僧人布施, 不能接受村民们的物质资助等。比起正常死亡的葬礼来说, 非正常死亡葬礼显得简单、冷清, 还有诸多禁忌, 葬礼的目的主要强调为死者赎罪, 整个葬礼仪式主要与原始的宗教信仰有关, 丧葬方式源于鬼神观念而采用土葬。现在, 兰纳人都按泰人的习惯, 不管如何死亡都是直接火化后把骨灰放在寺庙里, 在寺庙里举行葬礼。

僧人是佛教的传播者, 被认为是神或者佛祖的代言人, 是人与佛祖对话的媒介, 所以, 僧人在兰纳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僧人的葬礼比起一般的老百姓更加的隆重、繁琐, 整个丧葬过程均与佛教有关。安葬的方式以火葬为主, 主要强调把死者的灵魂送上天堂。

兰纳人把王室和僧人都视为神, 认为他们都是佛祖派到人间的神, 认为这两类人死后会上“须弥山” (印度佛教名山) , 会住在山上不同等级的“天”上而且还会再生成为神仙。[3]过去王室成员或者王室贵族死后所举行的葬礼并不强调悲伤, 而是更突显为死者积功德, 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和演奏各种宫廷音乐, 人为地创造出天堂快乐、幸福的概念, 让人的灵魂可以在天堂里得到安息。王室葬礼举办时间长, 气氛热闹, 仪式多与佛教有关, 让参加葬礼的人们认识到死亡的真正本质, 向他们解释佛教中关于死亡的思想并鼓励人们行善积德, 争取来世能成为像死者一样的人。

三、兰纳丧葬的特点分析

通过对兰纳人葬礼的简单了解, 我们可以认识到兰纳人对死亡的认知和为死者举行的丧葬仪式都体现了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仰, 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延续下去, 还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神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兰纳人的丧葬过程中有两种思想交汇在一起, 即本土的原始鬼神文化思想和外来佛教文化思想。基于这两种思想观念, 兰纳葬礼有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体现了万物有灵和鬼神崇拜的思想, 病人临终到葬礼举行这一段时间, 为死者所做的仪式大多数源于兰纳人对原始宗教的信仰。

第二, 葬礼中, 有许多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的仪式都是借用了佛教的形式和物品, 许多体现了原始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仰的仪式都是混杂在一起完成的, 并不能清楚地把两者区分开来。

第三, 正常死亡的葬礼步骤完整、热闹、繁杂, 主要强调为死者做功德, 非正常死亡的则显得冷清简单, 主要强调为死者赎罪。且两者安葬方式不同。丧葬的整个过程反映出兰纳人原始宗教文化逐渐被外来佛教文化冲击、碰撞和整合的现象。占星术仪式、迷信仪式、婆罗门教的仪式和佛教仪式均出现在葬礼当中。

第四, 兰纳葬礼大多体现出对死者的崇敬, 注重为死者做功德, 讲经念佛和为死者超度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 按照社会地位高低举办不同的葬礼, 体现了严重的等级观念。

结语

文化的自然性就是聚集全人类的智慧、知识和经验, 不断的进步, 还能不受时空的限制, 来解释有关生命、社会、世界和宇宙的问题, 还要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引进其他民族的文化, 使自己原有的文化不断更新发展, 从而形成新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自然性、创新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兰纳人与死亡有关的习俗、仪式都显现出鬼神文化、佛教文化的差异性、同化性、相融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兰纳丧葬中的本土灵魂观和鬼神观为中心的原始文化变成了按佛教三界中动物界为中心的佛教文化。佛教传入兰纳让人剃度的同时, 连鬼神也一同被剃度了, 人和鬼实现了同一个目标, 就是人和鬼在佛教上的同一性, 兰纳丧葬中体现出了原始鬼神文化和佛教文化两种文化相融互补的特征。

摘要: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 地域范围主要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难、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居住在该地区的“当地人”。兰纳人主要信仰佛教, 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各种习俗。通过对兰纳丧葬习俗的研究可以了解兰纳人对死亡的认识和面对死亡的态度, 从而了解兰纳丧葬文化的特征。本文将重点阐述兰纳人的丧葬礼俗特点, 以了解不一样的兰纳文化。这对了解泰国兰纳人、兰纳文化甚至泰国文化都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兰纳,丧葬习俗,特点

参考文献

[1]宋迈·宾吉.泰国兰纳十二月礼俗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佛历2515:5 (泰文版) .

[2]妮蓬·康盖欧.兰纳历史-佛教对兰纳的影响[D].帕尼亚大学历史系, 佛历2526.3. (泰文版) .

习俗和文化 第4篇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有着过春节的习俗。在欧洲、在美洲、在大洋洲、在亚洲、在非洲,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的春节,中国传统的春节俨然成了世界的节日。在纽约布鲁克林唐人街,老外双手抱拳说“恭喜发财”也不足为奇。在伦敦中国城,洋妞举着糖葫芦吃不再是新鲜事。

传播传统文化精粹

京剧,作为中国文化必不可缺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紐约,梨园社青年团的成员们选择了“复古”,选择了“国粹”。这个由“80后”“90后”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京剧爱好团”成员全都是喜爱京剧的年轻人。梨园社作为海外推进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非营利性组织,经过多年来不间断地演出和筹备,已经成为纽约中国传统戏剧界最活跃的社团之一。

领跳敦煌舞的中国女孩

在2016元旦纽约时报广场跨年派对的开幕式上,华人舞蹈艺术家表演的敦煌舞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领舞的女孩叫王扬。

2011年,王扬被纽约州立大学Brockport分校录取,成为该校舞蹈系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她认为,“要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的舞种及其文化、历史、宗教和教学模式。”

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的陶品儒,从一名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干事成长为团队的“班长”,一直致力于服务在堪培拉的华人留学生。

他说:“中秋、国庆晚会是我们每年活动的重中之重。”2013年与2014年,陶品儒和学联的成员共同在澳洲议会大厦,成功举办了“中国梦”与“中国心”两台晚会。2015年,陶品儒带领团队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中心举办了“从有为的中国到世界的繁荣——‘一带一路’大型学术论坛”。

泰国特别的习俗礼仪盘点 第5篇

泰国是举世皆知的礼仪之邦。泰国人大多数笃信佛教,以小乘佛 教为国教,泰国有“千佛之国”之称。泰国人通常见面施“合十礼”朋友 相见,双手合十,稍稍低头,互相问好,但因辈份不同,手的高度不同,双 手举得越高越表示尊敬对方。

官员、学者、知识分子也握手,但男女之 间不握手。特殊情况,平民拜见国王施跪拜礼。在泰国,若有位尊者或 长者在座,其他人应坐地或蹲跪,头部不得超过尊、长者头部,否则是极 大的.失礼。给长者递东西须用双手,一般递东西都要用右手。泰国人 进寺庙烧香拜佛或参观时,必须衣冠整齐,若在寺庙堂中赤胸露背,衣 帽不整洁,他们会认为玷污了圣地,对神佛失敬。进庙时,每个人须脱 下鞋子方可进去。

泰国人喜欢吃民族风味的“咖喱饭”(大米、鱼肉、香料、椰酱及蔬 菜烹制而成)。喜食辣椒,“辣椒酱”每餐必备。不喝热茶,喜在茶里 (红茶)放冰块。喝桔子汁或橙汁时喜欢加盐末。吃水果,不仅放冰, 也放盐末或辣椒末。早餐、午餐、晚餐喜食国餐(广东菜、四川菜)。

泰国的饮食文化和烧烤美食 第6篇

最悦目的是烤杂串,拇指大的小香肠、鸭蛋大的西红柿和胡萝卜块、黄瓜条、菠萝块间隔洞穿,不时淋以辣糖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晶莹闪烁,令人垂涎欲滴。

最新鲜的是烤海鲜,酒楼里的对虾、蓝虾、石头虾甚至鲜鱼、龙虾等,都被烤得红白交辉,色泽诱人。

奇怪的是水果也烤,常见的是烤香蕉,分剥皮和连皮两种。去皮香蕉架于余烬上烘到外酥内绵,尝尝又酸又甜;带皮香蕉要熏到焦黑,绽露的蕉肉色泽黄艳,分外诱人。至于竹筒糯米饭、烤山芋则更不在话下。蒸熟的山芋扒皮捏成乒乓球样的圆团,摆成网络形状慢烤,甜香袭人,入口消散,颇有回味。

泰国的水果

泰国土地肥沃,不仅栽种出丰富的稻米和蔬菜,更孕育出品种繁多的水果。美味的水果或成为每餐的配料,或经常成为烹调的材料,最令人回味的还是成熟季节时,果香扑鼻、娇艳欲滴之令人目不暇接的景象。泰国芒果,滋味无穷,在三月到六月间大量上市,它和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岛的芒果品种不同。一些种类要趁表皮还绿的时候吃,有些要配着用椰奶调味的糯米饭来吃,奇趣各异。龙眼是泰北之特产,出产的季节是六月至八月,嗜食者此时便可大快朵颐一番了。清莱出产荔枝,于四月至六月期间盛产。毛绒绒的红毛丹,内有多汁甜美的白色果肉。出产季节是五月到九月。一公斤大约30―40铢左右。而泰国水果种类中体型最大的是菠萝蜜,出产季节则是从一月至五月。形似葡萄柚的柚子,由八月至十一月间盛产上市,受到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泰式美食

泰式美食受欢迎的程度,可由分布在全世界各大都市泰国餐厅的庞大数量得到见证。于是,许多已尝过泰式饮食辣、酸、及甜味特色的游客,来到这里之后都想亲身体验发源地的佳肴风味。

大部份泰国人正餐中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律(生菜类),随各人的喜好以任何先后次序吃都可以,餐具则是叉子和大匙。餐后点心通常是时令水果或用 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作成的各式甜点。

蔬菜质料新鲜,料理的方式则多是以中国炒锅大火快炒。国内许多地区都是以椰奶作为咖哩酱的基本调味 料,还有许多调味料,包括柠檬草、虾酱、鱼露、以及十几种本地特产的香料、而辣椒的辣度由温和到极辣的口味都有,任由阁下选择。

泰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菜肴。举例而言,东北方人爱吃的就是糯米饭配烤鸡,以及一种叫做“Som Tam”的辣味木瓜沙律,这种沙律混合了木瓜丝、虾米、柠檬汁、鱼露、大蒜和随意掺杂的碎辣椒。北方人偏爱一种当地特有的酸肉,叫做“Naem”,随各人品味而变化。南方的食物则是深受马来西亚的回教式风味影响,且有各种生猛海鲜供配搭。而国内普受欢迎的有:柠檬虾汤或冬阴公(Tom Yam Kung)、脆米粉(mikrop)一种用虾、猪肉、蛋及甜酸酱合炒的米粉、泰式咖喱鸡(Chicken Curry)、椰汁鸡(Tom Kha Kai -鸡汤加柠檬与椰奶)与辣牛肉沙律(Yam Nua)。

泰国佛教文化和习俗 第7篇

案例中的李晓雨同学只身一人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她刚刚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前来接她的只有当地学校人员,态度也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热情,反而十分冷淡,对于初来乍到的她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照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李晓雨发现,学校里其他泰国老师对她的态度并不热情。不仅没有帮助她适应教学工作,甚至连主动的招呼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和她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问题还影响到了汉语的教学。

晓雨的泰国之行,典型的反应了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三大障碍:认识误区,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

第一个障碍是认识误区。晓雨认为,既然语言相通,学校人员就应该和她多聊聊天,而不是“8个小时的路程几乎没有说一句话”;既然她是客人,主人就应该盛情接待,而不是“对她很冷漠,没有真诚的微笑”。这些都反映出了晓雨认识上的误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认为对方和自己没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料相差很远,就会困惑失望,甚至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正是由于她有一种“文化都一样”的心理期待,对于接待交际还是一套中国人的想法,以自己的思想揣度他人,又缺乏跨文化意识和经验。所以,她虽然人在异国,但思想还在“倒时差”,这些固有的想法成为晓雨从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

认识误区对跨文化十分有害,必须不断提醒自己:大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晓雨受挫后,首先是心态很积极,并没有退缩,而且认真的学习请教,发现了“亲吻”治疗法,并慢慢赢得了周围学生和老师的认同。

第二障碍是刻板印象,这在中泰两方都有体现,如晓雨“想象中热情好客的泰国人”,而泰国老师“惊讶”的说“中国老师不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升旗仪式吗”。尽管我们没有同某一种文化接触,但可能对它已经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如,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格,美国人随便,日本人努力等。这就是一些刻板印象,也叫定型。由这些即成印象出发,再去认识一般情况时,就往往回忽略个别特点,并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使得人们不能客观的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它妨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不利于展开跨文化交际。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国民大都信封“清净”“善缘”等佛家传统,与人为善,礼貌谦和。可能是受诸如此类的固有印象的影响,对于泰国人的“冷漠”,晓雨感到很受挫,真实情况可能是泰国人是热情好客,但没到晓雨想象中的热情。可能他们本来就沉默寡言,对于“新人”本来就有“避嫌”的心理。另一方面,泰国老师对于中国老师的刻板印象,使得刻板“升级”,可能是以前接触过不愿参加升旗仪式的中国老师,便认为所有的中国老师都一样。双方的“双刻板”,使得开始的交流并不那么“友好”。

刻板印象并非一成不变,由于条件的变化,人们原有的印象可能随之改变。晓雨认真学习讨教后,找到的问题的突破口,也平和了自己的心态,认识了更多的朋友。而通过升旗事件,泰国的老师和学生对她的态度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见,健康的心态,认真的学习态度,及自觉融入目的社团文化的行动对于打破刻板印象是很重要的。只要不拘泥与暂时的困难,及时有效调整自己,是可以建立目的文化的正确合理的印象,并能为其所接受的。

第三个障碍是民族中心主义,就是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其他文化。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避免它是与文化共生的。留学生在国外常感到孤独,觉得周围的人对自己体贴照顾不够,人际关系冷淡,知心朋友少。这是由于中国人际关系比较密切,人情味浓厚,相互之间的依赖大。以我们所熟悉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来衡量别的文化,自然感到无助。晓雨到泰国后,发现无论是学校人员,还是老师学生都对她很冷漠,没有微笑,一度怀疑自己甚至质疑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典型的“移情”了。

克服这一障碍,不一定非要摒弃自己的文化理念,关键在于理解并尊重目的文化。经过学习观察后,晓雨发现了“亲吻”治疗法,虽然自己身上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还是试着做了,并且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这些都说明,晓雨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一套文化理念和泰国的有对撞,发现了泰国人的方法,并积极的融入,最后收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综上所述,晓雨在泰国的生活,由苦到甜,其实也是她经历文化休克期的体现。挫折期——进入泰国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没有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而引起的疲惫失落,和自我认同的混乱,引发心理上的自我否定,这表明晓雨处于挫折期。调整期——由于乐观的性格和倔强的个性,加之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活动参与,晓雨很快找到了突破之法,慢慢的与周围和谐起来。适应期——经过“亲吻”治疗法和升旗事件后,晓雨对周围的文化气氛有了新的认识和一定的适应能力,泰国的老师和同学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于一名李晓雨这样的汉语教师来说,在进行正常的汉语教学之前,先要实现同当地人,特别是同学生的和谐交际。通过上文对案例中提及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首先要尊重当地问题,应当多了解,多吸收异文化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语用文化知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做到理解和适应。其次应注意分析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多关注二者之间的差异部分,提高文化敏感度,多于当地人交流,求同存异。通过多理解,多接触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推动交际顺利进行,第三,我们还应当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性的进行适当的文化依附。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比如李晓雨每周都按时参加泰国学校的升旗仪式,就是选择性文化依附的一种很适当的体现。他减少了李晓雨同当地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感,也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友好和亲密度。另外,还应当注意提高移情能力。移情是人与人之前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的设身处地的领会对方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够避免误会和消除隔阂。除了语言交际之外,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从李晓雨亲吻学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例子来看,适当的非语言交际有时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最后,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及时调整个体心态尤为重要。李晓雨只身一人来到泰国,这就使她十分容易产生孤独、思想等消极情绪,在交际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加应该注意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避免消极回避、甚至敌对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克服“文化休克”。

泰国汽车文化现状 第8篇

一、车系以日系为主,皮卡非常流行

在泰国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种类繁多轿车、皮卡、摩托车以及众多的改装车,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和我们国家不同,泰国的汽车都是右舵车。泰国没有自主品牌的汽车和摩托车,摩托车几乎是清一色的日系车,主要有本田、铃木和雅马哈三个品牌。汽车的品牌也是日系车占绝对优势,主要有丰田、本田、铃木和马自达,尤其以丰田居多,本田其次,日系汽车修理店遍布公路两侧。德系车主要是奔驰和宝马,但是量较少。大众则主要是六七十年代的130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甲壳虫。现代一点的只见过途锐。奥迪没见过。

泰国人喜欢皮卡,泰国城市化程度不高,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多数,皮卡更能满足农民运输农产品和家庭出行的需求。它前面可以乘坐5名乘客,后面还可以载物,也可以载人,价格也比一般的小汽车便宜很多,尤其是购置税,泰国政府仅对皮卡征收3%的购置税,而轿车的税率为30%。

说到皮卡,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将其归为工具车,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城管用车”。

但是在国外,皮卡代表着一种文化。很多人真的可能不知道皮卡的文化,在美国越是高端的皮卡消费者越是趋之若鹜,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皮实耐用物美价廉才是选择的标准,这两种对待皮卡截然不同的态度,从表面来看是因为两个国家皮卡产业发展水平不相同导致的,但从根源上将确实两个国家不同的皮卡文化造成的,而在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源自国民生活习惯及消费理念的不同。

泰国的皮卡车以丰田的海拉克斯(HILUX)最多,基本都是3.0柴油的。其余就是五十铃(ISUZU)、尼桑和三菱。有少量的福特皮卡和雪佛兰皮卡,一般都是稍有钱的人会买,因为耗油会比日本车高一些。

下面介绍一些泰国常见,但国内没有的皮卡。

丰田海拉克斯(HILUX)

1979年,丰田公司推出了第一代Hilux皮卡,这辆采用了2.4L汽油直四发动机和柴油2.2L直四发动机的丰田皮卡很快就成为全球最流行的日本皮卡。到了1995年,丰田公司推出第三代Hilux。这一代Hilux皮卡,中国人应该最熟悉了,因为目前国内仿制的日式皮卡很多都是仿造这一代Hilux皮卡的,如中兴皮卡、长城皮卡等。

2000年初,丰田公司推出了第四代Hilux,这一代Hilux已经完全脱离了老式皮卡的影子,开始“与时俱进”。这一代海拉克斯搭载的是一台4.0L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其匹配的是一台5速手动变速箱。驱动方式为前置四驱,采用承载式车身,整体乘坐很舒适。

五十铃D-MAX

2005年,D-MAX在泰国荣获了“年度车型”、“最畅销皮卡”和“最佳省油皮卡”等诸多奖项,确立了在泰国国内的龙头地位。成为了以泰国为中心,在世界约80个国家广受喜爱的“世界的宽体皮卡”。五十铃于1974年开始在泰国当地生产皮卡,凭借着领先于市场需求的商品竞争力及战略销售方针的实施,累计销售台数上升到了154万台。市场份额也从1996年以来连续10年获得第一,2005年创造了泰国的年度历史最高销售纪录163,153台。

通用汽车发布了2013款雪佛兰Colorado皮卡车型本无特别意义,但是说到地点可能就会让读者们感到疑惑了,2013款雪佛兰Colorado并没有先在美国上市而是率先抵达了泰国。但如果真的从市场角度分析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也合情合理,因为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中级尺寸皮卡车型的市场,能够在泰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实际上,通用在泰国Rayong已经有了一个生产工厂来生产商用车,而新款Colorado皮卡也将在这个工厂生产。在新款Colorado车型上,我们能够看到明显的改变,设计师也将雪佛兰家族式前脸应用到了这款皮卡车型上。雪佛兰则表示现在很多皮卡市场尤其是泰国市场,消费者们更希望他们购买的皮卡有着家用轿车一样的外观,因为他们购买的皮卡不再只是用于工作了。

二、汽车文化先进,真正做到礼让三先

我在泰国的三个月,从未看到汽车和行人抢道的现象,更没有司机拼命鸣笛催促行人、甚至咒骂行人的现象。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司机和蔼地招手,让横穿马路的行人先行的场面。他们真正做到了礼让三先:大车让小车,小车让行人,所有车辆各行其道。

这里稍微大一点的路口都有红绿灯,但是所有的路口都没有监控摄像头。即便如此,不管是摩托车还是汽车,大家都能够按照指示灯行进,闯红灯的现象极为少见。这里也很少见到交通警察,我们仅在芭东海滩最繁忙的一条沿海路上看到一位携枪的交通警察,所有警察均携带手枪像孩子手中的玩具一样平常。我们好奇的看个究竟,原来他是在拥堵的路口指挥交通,偶尔拦下一两个忘记带安全帽的骑摩托车的人,进行教育和处罚。

三、改装行业大行其道,不受车型限制

在泰国,你见到的车中,大部分都是已经经过改装了的车,甚至是我们国内常见的家轿,在泰国也都简单地加上了运动包围或前后唇。小到A0级车,大到大巴大货,几乎所有车型都可以见到改装过的痕迹。汽车改装最早出现在赛车中,通过改装零配件、材料、造型等来获得更高的性能。但在泰国,人们改装汽车的意义却不止这一个。有的是为了那个最原始的初衷——让自己的车跑得更快,或者让自己的车能更好地越野。

参考文献:

[1]张宏.浅谈国内外皮卡现状.http://shuoke.autohome.com.cn/article/15561.html#pvareaid=101539,2014-08-25.

[2]周骏.五十铃在泰国发表新款皮卡.http://www.isuzu-asc.com/news/w78-0807.htm,2015-8-26.

[3]小双.泰国试驾雪佛兰2013款Colorado皮卡.http://www.apickup.com/pikshop/pingce/4336.html,2013-06-28.

哈萨克斯坦文化和社会习俗 第9篇

孙星云、曾辉、张军平

2012-03-27 16:05:06来源:《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第3期

“中亚雪豹”哈萨克斯坦,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之一,增进与哈国人的交流沟通、加强深化合作,对实现中哈文化融合、巩固两国的传统友谊,非常关键。

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近邻,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经济、文化往来的十字路口。今天,中哈关系持续友好发展,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要参与的“能源丝绸之路”日益兴盛,促进了两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风俗礼仪

哈萨克民族原为游牧民族,属于东突厥人的后裔,逐水草而居,民风强悍。哈萨克这个族名在古突厥语中是“自由、无拘无束”的意思,这也充分反映了哈萨克族的民族性格——追求并享受自由。作为游牧民族的后代,哈萨克人保留着草原文化特有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如英雄乐观主义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和崇信重义精神等。同时,由于近现代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哈萨克民族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宗教方面伊斯兰教、东正教、基督教和佛教并存。这种多元性,体现了哈萨克民族文化宽容的一面。

哈萨克斯坦长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在社会文化、风俗礼仪等方面与俄罗斯和西方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也渊源相近,但有不少差异。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差异,以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精神与哈国人交往,实现中哈文化的不断融合,促进中哈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巩固中哈两国友谊。下面对中哈两国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风俗礼仪作一比较。

见面。中国人一般在第一次认识时握手,熟人打个招呼,一般不再握手。但哈国人除了第一次认识要握手,平常在一天中与熟人第一次照面一般也要打招呼握手。对于上级和年长的人,下级或者年轻人要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伸出双手与别人握手也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哈国,告别后跨门槛时,一人在屋内,一人在屋外,两个人是不能握手的。两个人要握手,要么在屋里,要么都在门外。拜访。哈族人能够邀请你到家里拜访或者在家里接待你,是出于对你的尊敬或好客。一般家里都要准备一桌酒席,哈语叫“达 斯特拉罕”(Dastarkhan)。家里的男主人或成年孩子与客人围坐,女主人上菜倒酒端茶等,有时候女主人也陪坐,小孩不上桌。要想体现对主人热情的感谢,不仅要吃、要喝,还要祝酒说辞,一般饭后都有甜点和茶水。无论吃得习惯还是不习惯,都要尽可能表现出你喜欢主人准备的饭菜。到家里拜访带上礼品,主人会更高兴。

宴会。哈萨克族曾经是马背上的民族。受地理气候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现在的哈萨克人,能歌善舞,爱运动,喜欢集体活动,保留着豪爽开朗、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在哈国,稍大的宴会(除官方非常正式的 那种),包括员工聚会、生日聚会、婚宴等,其间只要有音乐,大家就会跳起来,会跳不会跳的都会参入其间扭起来。这种场合,你也别害羞,加入进去尽情摇摆。在稍正式的宴会上,一般都要祝酒。祝酒的方式是端酒站立,结合酒宴的主题(婚礼、生日、朋友聚会、家里拜访、商务宴请等),或回忆过去、友情,或赞扬感谢感恩,或展望未来祝福,可长可短。哈族人一般都能讲,一些老人或者有身份的人(政府官

员或企业高层)都愿意多讲。哈族人与中国人不同,一般不单对单敬酒,不离开座位到其他人对某个人敬酒。

生日。生日在哈族人生活中极为重要,不少人宁愿请假一二天不要工资不上班,一定要与亲人朋友一起庆贺自己的生日。有身份、有地位或有影响的人的大寿(50、60、70岁等),庆祝宴会的场面隆重宏大,朋友满座,甚至不少人专程不远千里赶过来祝寿。所以,记住你周围哈方同事的生日对你与他们的日常交往也很重要。在生日时说一声“生日快乐”,准备一份礼物,并参加其生日聚会,将会使他们非常高兴和感动。需要注意的是,哈族人忌讳在生日前任何时间向他们祝贺生日,哪怕提前一天祝贺也不行。但如果你忘了或者不在,在其生日之后弥补,向他(她)表示祝福是可 以的。

社会文化

家族观念。哈族人的家族观念很强,子女定期探望父母,家族所有人在主要节假日时要相聚。哈族人口总量不大,人与人之间比较注重结识和交往,并经常以兄弟姊妹相称。当你听哈族人说某某高官或贵人是他兄弟,不要当成真的,有时他们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只是朋友。哈族人重亲情和友情,因此在哈国从事商务经营,人脉是十分重要的。

长老会。英语中,Veteran一般是指老战士或老手。俄语中也有个类似的舶来词,既指获得过奖章受人尊敬的退伍老兵,也指各行各业获得过政府奖励的德高望众的退休劳动模范。在哈国,从州到区乃至村庄,都建立了从上到下的组织联系体系,这里暂且称其为长老会。长老会有定期活动。因为哈萨克有尊老的传统,所以这些长老的意见或提议对当地社区、市州政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大公司的退休员工中也有长老会成员,有些还是积极的活动者。他们在公司不仅拥有很多熟人朋友,还有不少亲戚子女,对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外部经营环

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期望的,主要不是物质和福利补助,是要得到管理层对他们的关注和尊敬。

节假日不能忘记他们,要去个别家里拜访看望,并请他们集体聚会,准备一些小礼品祝福他们。

工作关系。在哈国的工作场所,上下级关系非常严格。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哈国得以体现。在正式场合,对上级一定要用尊称或头衔(尽管可能是熟人或老朋友),对于老人也尽可能用尊称,对于下属和年轻人,则可以直接叫名字或简称。

教育状况。哈国教育基础较好,全国基本无文盲。在哈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比中国要轻很多。大部分中小学一周上学六天,每天上半天课。大学管理相对比较松散,有些学生不上课、不做作业,与老师搞好关系就可通过考试或拿到毕业证书,教育质量没有保证。

随着“能源丝绸之路”的日益兴盛,对哈萨克斯坦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思索和总结,对在哈国工作和生活的国人,确有帮助。

生活习惯

受俄罗斯影响,哈族人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的用餐方式类似。哈族人吃饭采用分餐制,习惯用刀叉勺盘等,碗(深碟)只用于盛汤。菜以生吃为主,主要为西红柿、黄瓜、柿椒、小葱和圆葱等,一般没有蘸酱或调味品,全部自然味。圆白菜、胡罗卜等常切成碎片凉拌。酸黄瓜、腌西红柿、泡菜也有。哈族人很少吃带叶的蔬菜。肉以羊肉、鸡肉、鱼肉、牛肉为主,也有鸭肉,多为烧烤或煎炸,羊肉也经常水煮。米饭多为白米饭或抓饭。面食有拉面、饺子、带馅面卷、宝儿萨克(油炸发面球)、或烤制的各种带馅或不带馅点心。餐桌上,面包是一定要

有的,一般人如果没有面包吃,会感觉吃不饱。所以当你请哈族人吃饭时,最好要有面包或囊饼之类的食物上桌。

在家居方面,哈族人非常讲究,只要有条件,房子盖得尽可能漂亮,装修尽可能奢华,家具摆设都要精致。房子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宽敞,外表可能不怎么样,但房子里装修都很好。在衣着方面,哈族男女,无论有没有经济条件,出门参加正式场合的衣物都十分考究。有身份的人,经常一身从头到脚都是名牌。哈国的公共场合如会场、餐馆、办公室等一律禁止吸烟。如果要吸烟,就要到户外。另外,哈族人没有让烟的习惯,自己从怀里拿出来自己抽。你跟熟人要支烟,或者给他让支烟,他也不会介意。在阿拉木图,哈国年轻女性抽烟的较多。和俄罗斯族相似,哈族男人爱喝酒,但聚会时不劝酒。若坐到一起能够敞开喝到尽兴,朋友之情往往就能更进一层。

中国石油在哈国投资开展业务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稳健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鼓励中方员工“本地化”,即引导中方员工尊重当 地社会和人民,学习了解当地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多交流、多沟通、多交友,促进企业内部中哈双方员工的文化融合。对哈萨克斯坦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观察和体会,对在哈国生活、工作的中国人,确有帮助。

中国人的送礼文化和送礼习俗 第10篇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几千年来,中国人由于受周公之礼、孔孟之道的影响,一向崇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正是中国人对礼的认识的真实写照。

礼品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工艺性和实用性。作为礼品的产品,它往往具有普遍人都喜欢而又不舍得自己掏钱买的特点。送礼是一种感情的投资,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便于人们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开创良好的商机。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崇尚礼仪,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一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这种文化的物质核心---礼品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背景,礼品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送礼习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礼轻情义重:礼品的意义在价值而不是价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是中国人的礼品价值观。一般来说,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可送日历、酒、茶、糖果、烟等。

态度友善,言语得体:礼仪是指与仪的完全配合。送礼时讲究态度、动作和语言的表达。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受礼方乐于接受的。那种做贼似的悄悄地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文章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一般习惯上,送礼时自己谦和而得体的语言会营造一种祥和的气氛,无形中增加相互间的友谊。但过分的谦虚最好避免,如“薄礼!薄礼!”“一点小意思!”或“很对不起„„”等,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轻视。当然,如果在赠送时以一种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是很贵重的东西!”也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的是自己对受赠一方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是强调礼品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而轻义的地步,甚至会使对方有一种接受贿赂的感觉。

选择送礼的时机:中国人认为,礼品一般应当场、当面赠送。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受礼人会有受贿或受愚弄之感,而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

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不宜在公开场合进行,经避免给公众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只有礼轻情重的特殊礼品,表达特殊情感的礼品,才适宜在广众面前赠送赠送。如人特别的纪念品等。因为这时公众已变成你们真挚友情的见证人。但有时参加婚礼,也可事先送去。祝贺节日、赠送年礼民,也可派人送上门或邮寄。这时应随礼品附上送礼人的名片,也可手写贺词,装在大小相当的信封中,信封上注明受礼人的姓名,贴在礼品包装皮的上方。

送礼要尊重受礼人的习俗:西方人认为单数的吉利的,有时只送个梨也不三感到菲薄,这一点不同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

再则,白色虽有纯洁无暇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伤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相关文章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精选16篇)感受大自然作文400字 第1篇这个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大自然的几分姿态,让世界变得更...

2
2025-09-22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精选12篇)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第1篇(一) 观念老化, 信息意识淡薄虽然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步伐较快...

1
2025-09-22
高三数学30分

高三数学30分

高三数学30分(精选7篇)高三数学30分 第1篇1、对于英语中的记叙文来说,全文讲一个故事,只讲故事。一般在A篇,如果短,就当看小说一样看...

1
2025-09-22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精选6篇)高会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卷十 第1篇甲公司3月10日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1
2025-09-22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精选13篇)给生活松绑美文摘抄 第1篇听过一个故事:外国有一个老人,死了儿子,她非常伤心,从早哭到晚。她去问神父...

1
2025-09-22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精选4篇)关于谢谢你老师作文800字 第1篇谢谢你老师初中作文800字九月的天气已微带凉意,我与同学有说有笑的来...

1
2025-09-22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精选13篇)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协议 第1篇甲方(征用土地方): 负责人: 负责人身份证: 联系电话:住所地: 通...

1
2025-09-22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购买音响设备请示(精选14篇)购买音响设备请示 第1篇尊敬的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慎重考虑,以及与外语系团总支学生会干部们、上一...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