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他们很固执的教育随笔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他们很固执的教育随笔(精选3篇)

他们很固执的教育随笔 第1篇

他们很固执的教育随笔

开学才几天,我不禁感叹道:这些孩子真固执!

外出活动要换鞋,我让丁丁把换下的鞋子放入鞋柜,可丁丁压根不理睬我;乐乐抢玩具,我的口头阻止根本无济于事,甚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妮妮不肯喝水,我千呼万唤却始终不见效果。在集体环境中,这些刚入园的2~3岁孩子非常自我,不愿听从他人的安排,他们总是坚持着自己的主张,不肯轻易改变,表现出固执的一面。但是,当你深入孩子的内心,就会发现固执只是一种表象,他们的内心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

因焦虑而固执

门关上了,点点扑在门板上哭喊着要妈妈,这已经不是入园第一天了,点点依然固执地哭喊着要妈妈,并且缠着我帮他找妈妈。为了减少他对其他孩子的情绪干扰,我带他在教室外的长廊里散步一圈,然后再回到教室。可是他还是拉着我要去找妈妈。活动的时候,点点偶尔也会去玩一会儿玩具,但更多的时候是闹着要找妈妈。我反复安慰他,向他解释,都没有让他放弃找妈妈的想法,他焦虑着,固执地要寻找妈妈。

通常,幼儿在入园三天后就能建立家长来园接送的经验,所以点点应该明白,妈妈只是暂时离开。另外,每次点点拉着教师“外出”找妈妈,从来都没有获得能找到妈妈的经历或体验,但这种暂时离开教室能减轻点点对新环境和新集体的不适应,并且户外环境能拉近点点对期盼的空间的距离。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要坚持引导他发现室内环境中的有趣内容,以缓解他因焦虑而引发的“固执”。

因不信任而固执

户外活动回来,盥洗室里热闹极了,孩子们在我的提醒下,有的上厕所,有的洗手。可在教室的另一端,依依却自顾自地玩着,根本不理睬我的呼唤。我走到依依身边对她说:“依依的裙子好漂亮。要是裙子被尿湿了就不漂亮了。”依依看了看我:“我没有小便。”小手依旧拿着玩具不停地拨弄。“依依,我帮你看着玩具,你先去小便,然后再来玩好吗?”我还是试图说服她。因为依依一个上午都没有上过厕所,我只好耐心地提醒她。“依依,我们再等一会儿小便好吗?”“我没有小便。”依依十分坚定地回答我。无奈之下,我只能放弃。不多时,依依便尿裤子了。

从依依来园一个多星期的表现来看,她是一个十分独立的女孩,没有因为家人的离开而哭泣过,能够自由快乐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自我服务能力也强于其他幼儿。可是“尿裤子”事件却让我难以理解,虽然我反复劝说依依,但她却始终固执地不去上厕所,坚称自己没有小便,可最终还是尿裤子了。对此,我的理解是:依依对教师尚未建立足够的信任。依依的独立性是她的优势,她在潜意识中拉开了自己与教师的距离。帮助依依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是当务之急。

因不安而固执

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我正准备关灯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就在这时,滔滔突然大哭起来:”不要关灯,不要关灯!”我向滔滔解释道:“我们都要去操场,等回来的时候再把灯打开。”“不要关灯……”滔滔哭闹着拉着我要把灯打开,为了安抚他的情绪,我只能暂时将灯打开,等孩子们都走出教室以后,才悄悄将灯关上。

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我按照惯例打开背景音乐,滔滔突然走到音响旁边,指着音响哭嚷着:“把它关掉,把它关掉!”随之情绪也激动起来。我觉得很奇怪,滔滔早晨来园时,并没有对教室里的背景音乐产生任何抵触情绪,为什么现在会表现得如此激烈呢?

开学入园的这一段日子,滔滔已经熟悉教室环境,并对之产生了一定的安全感和依赖性,因为教室是能够和妈妈来接滔滔联系起来的地方,而当要离开这个才刚刚建立起信任感的地方时,滔滔有了极不安全的感受,“不要关灯”是一种暗示,因为关灯意味着将教室的.大门关闭,妈妈到哪里去接滔滔呢?这就是造成滔滔不安情绪的因素,而这种情绪一直延伸到户外活动以后,以致对关不关音响他也有异议,继续宣泄着不安的情绪。所以滔滔的这种“固执”是来自于这些不安因素所带来的不安情绪,教师没有必要为这样的固执过多地困扰,多多抚慰幼儿不安的情绪,固执便可以髓之化解。

因习惯而固执

花园里,孩子们尽情地玩着,由于天气较热,他们几乎个个满头大汗,于是我发出集合的口令。随着我的呼唤,大多数孩子都聚集到我的身边,做好回教室的准备,可依依不答应,她对我说:“再玩两分钟!”“小朋友都要走了,我们回教室喝果汁了!”我“利诱”着她。“再玩两分钟!”依依依旧重复着刚才的话,完全没有被果汁所诱惑。我加重了口气:“要是小朋友和我都走了,这里就留你一个人,没人保护你了,怎么办?”这次依依没有回应,也没有挪步,但流露出跟我们一起回教室的意思。我拉起依依的手:“我们去追小朋友喽!”依依没有顺应我,相反身体往后仰,想用反作用力阻止我的牵扯。见劝说不成,我就索性蹲下身子与她“协商”:“依依,我答应你明天再来玩好吗?”依依摇头,“那我再陪你滑一次滑梯好吗?”这次,依依终于点头了……

放学后,我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依依妈妈,依依妈妈笑了:“我们每次带她出去玩,只要开心,她都会提这个要求。”

原来,依依所体现出的与以往不同的“固执”是她所拥有的习惯。通常,幼儿用先入为主的方式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家庭中,当这种现象一味得到满足后,就形成了习惯。今天,依依将从妈妈那里得到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教师身上,可没有想到被教师拒绝了,这打破了依依原有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于是,就出现了依依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跟从教师立刻离开花园的“固执”。面对幼儿因习惯带来的固执,教师需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让幼儿理解并接受集体活动的规则。

幼儿的固执会给集体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扰,但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思考,了解幼儿内心的需要,而不能用“固执”一概而论。所以,在2~3岁幼儿入园初期,尽快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能有效减少和缓解幼儿的“固执”。

他们很固执的教育随笔 第2篇

现实中他要的是一种感情,而在网络上他需要的确实另一种。

每一天,他们都会在一起说话。

有的时候,爱情其实很简单。

大概就是,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离开,但只要你在,我就也在。

那个时候,他很羡慕三毛和荷西那样的爱情,心里装着对方,脑子里也装着对方。而双方对彼此都没有过分的要求和占领。

其实这也只是爱的一种。那个时候的他,还不太明白。所以他认为一切在网络上的感情也许都无法长久下去。

两个月过得很快。

她的感情刚刚稳定下来,而他却已经要结束了。

他不懂如何才能把分手两个字说给对方听,他有些无法说出口,他知道他这样会将她伤的体无完肤,你知道的,爱情这个东西好的时候美得让人窒息,而它破裂的那一刹那,必定会有一个人被黑色的世界吞噬。

他很蠢,直接把她删了。

我不知道那之后的一段时间的她是怎样的,我只觉得,他很蠢,非常蠢。他伤害了她,但他好像也伤害了自己,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很奇怪。

2016年的暑假……结束了……

你相信缘分吗?

他们很固执的教育随笔 第3篇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倾听,表达

【案例1】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 有学生在分析母亲形象时, 找到了一段母亲在船上发现于勒是个穷光蛋而暴怒的句子, 分析出了母亲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丑恶形象。在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的环节中,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高声读、尖声读这句话, 才能读出母亲当时因为发财希望破灭时的暴怒。当课堂将要进行下一环节的时候, 无意间瞥到了座位间有一只举得颤巍巍的手, 这只手吸引着我朝他望去, 他是小季, 一个连语文考试及格都难的孩子, 一个作文错字连篇的孩子, 他现在举手有什么事?他在我的课堂上几乎没回答过问题, 更别说是主动举手了。难道是要上厕所吗?难不成要发言?他要说什么呢?我要是不能解决怎么办?

要知道这是一堂公开课, 后面还坐着十几位前来听课的老师。犹豫了几秒后, 我还是喊出他的名字, 提示他站起来, 他这才抬起埋得许久的头。“老师, 我觉得不应该要大声读, 这个时候的母亲应该害怕于勒发现, 即使暴怒也会压低声音吧。”声音不大, 但思路清晰。欣慰之外让我更多的是意外。

【教学反思】

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好的教师, 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 但是他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揭示的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规律性来选择那唯一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我很庆幸我看到了这只举起的手, 我也很自豪没有错过精彩的回答, 因为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心声。或许, 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和鼓励给了小季不少信心, 在那之后的学习中, 我明显发现他更积极主动了。

【案例2】

前两天正在教沈从文的《端午日》这篇文章,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时, 我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作者在文章中提及了哪些民俗习惯?有不少同学很快就举起了手, 因为这个问题实在不难。在众多的小手中, 我选择了一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孩子小孙。他说:“在端午节那天, 那儿的人要是没有新衣服穿, 那么就会在额头上画‘王’字。”

话音刚落, 就有不少孩子笑出了声, 随即有不少小手举了起来, 还有更激动的索性直接站了起来, 纠正到:“不是没有新衣服穿, 是没有谁不穿新衣服。”

我连忙追问道:“那你们知道小孙在哪个重要的字的解释上出现了问题吗?”

“莫。”连小孙也跟着其他同学一起喊。

看着小孙因为出错而涨红的脸, 我连忙示意他坐下来, 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小孙的答案虽然错了, 但是错得有价值, 让我们知道了这个‘莫’字的重要, 也提醒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 要思前想后, 要是遇到不会的字还可以勤查工具书, 或者询问同学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由以上可知, 学困生有多种类型, 因而要有相应的措施来转化他们, 注重他们的“倾听”与表达。

一、类型

1. 迟缓型。

有些学生不管听课也好, 表达也好, 总要比别人慢半拍, 甚至是一拍。在课堂上, 当大部分学生都进入状态了, 他们好像还游离于课堂外。在课堂上, 教师抛出了问题, 如果再让他们重复, 不是说不清, 就是说不全, 但如果教师将问题再重复一遍, 多给点时间给他们整理一下, 他们也会说得很顺畅。

2. 分神型。

据我的观察和研究, 有一大部分的后进生, 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不能集中, 容易开小差、分神、做小动作, 自然听不清楚老师说的以及同学讲的, 更不会有主见地表达了。

3. 自卑型。

绝大部分的后进生基础都很差, 进入初中后, 他们就更加跟不上节奏了, 回答问题时也总是吞吞吐吐的, 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他们总是被班主任安排在角落里, 有时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仅仅是遵守课堂纪律而已, 而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说话就是最好的表现。

4. 胆小型。

害怕说错了被同学笑, 害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 这是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 也不仅仅是后进生。久而久之, 他们便缄口不言。

二、措施

1. 多留心, 关注他们。

后进生其实更需要教师去关注, 去培养。他们也许不太会听课, 那么就可以从培养他们的听课习惯开始, 比如让他们读书的时候拿着笔, 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侧耳倾听, 不能自顾自的, 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举手表态, 等等。此外, 对他们的表达要求可以从简单的复述再提升到概括, 最后是用自己的话发表观点。

2. 多耐心, 等待他们。

有些后进生不是不会, 也不是没有想法, 也许多给点时间, 也许多给点空间, 他们就会给你满意甚至是惊喜的答案。一两个学生会答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会答, 不能一味地为了赶进度, 而剥夺他们思考、表达的机会。

3. 多爱心, 欣赏他们。

鼓励和赞赏是世间最美丽的话语, 对于后进生, 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赞美之词, 哪怕他们只是一次简单的纠错, 哪怕只是一次不算流利的表达。

4. 多引导, 指导他们。

在关注、等待、欣赏的基础上, 作为教师, 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后进生的倾听能力, 并通过提问、追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去表达, 比如“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还有不同意见吗?”“谁能来纠正一下?”“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