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实施意见指导意见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实施意见指导意见(精选6篇)

实施意见指导意见 第1篇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的报酬管理,改革工资分配制度,调整工资结构,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岗动薪变、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工资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工资分配的经济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在对公司各部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特提出本《

指导性意见》。

第二条岗位基本报酬制度是以岗位工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津贴及计时计件奖励和质量、成本、任务量等工作业绩效益奖励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报酬制度,主要结合目前岗位变化情况对应岗位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四项因素确定。其基本特征是随公司的经济效益状况和员工工作岗位、技术业务高低、贡献大小、业绩好坏、敬业精神等多种因素综合考核,重点向技术骨干、生产一线、经营一线、重要管理骨干倾斜,使员工的收入报酬能增能减,岗动薪变,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第三条岗位基本报酬制度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与产值、产量、质量、销售收入、货款回笼、责任利润、工作责任等指标挂钩,纳入各二级单位的工资总额控制和管理,具体挂钩指标在下达二级经济责任制时明确。二00三年各项经济指标确定为:工业总产值4.4亿;销售收入2.9亿;货款回笼3.3亿;利润268万元;质量综合达标率100%。完成当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公司实施基本报酬制度的前提。

第四条凡与公司签订了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属于实施岗位基本报酬制度的范围。

第二章岗位基本报酬制度的模式

第一节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人员

第五条公司经营者的年薪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文件执行。

第六条公司其他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人员均实行年薪制,年薪由基薪和风险收入两部分组成。

第七条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人员的基薪按月预支,风险收入与所在单位完成的质量、成本、产值、产量、专业管理及技术发展、安全生产等管理复合指标挂钩考核,具体办法由党群工作部会同规划发展部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人员兼职的,工资报酬按就高的原则执行。

第二节直接从事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的人员

第九条在橡胶设计院工作并直接从事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的人员工资报酬实行协商工资制。协商工资标准分为十档,由基薪和考核性奖励两部分组成,详见附表一。

第十条实行协商工资制的人员,由公司下达分档指标,人力资源部会同橡胶设计院,根据产品设计人员、工艺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业绩、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价进行分档,名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实行协商工资制的人员,基薪按月发放,考核性奖励由公司规划发展部会同橡胶设计院,根据职工岗位应承担的工作目标、任务及具体要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岗位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进行考核实施。

第十二条协商工资以一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考核和重新协商定档,协商工资标准超过七档的,由橡胶设计院提出,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第三节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按技术、经济、政工等系列进行分类,其工资报酬实行:岗位工资+聘用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效益奖励的工资报酬形式(实行协商工资制的人员除外)。

岗位工资的分档及标准详见附表二。

第十四条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聘用制,按照国家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原则,公司按专业线平衡指标,由各系列评审推荐小组会同各部门、分厂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工作绩效、敬业精神等方面提出聘用建议,报集团公司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总经理批准后下文聘用。

对低职高聘的人员,原则上按三年一个期限,通过提高一个档次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考试、考核评定,期满仍未通过评定的,公司将不再高聘。

第十五条聘用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按公司聘用的专业技术职务所对应的标准执行,具体标准详见附表三。

第十六条效益奖励原则上占报酬总额的30—50%,由各部门、分厂根据本单位工资总额情况及岗位工作任务安排及考核情况制定标准和办法并组织实施。

第四节技术工人

第十七条技术工人岗位划分为a、b、c、d四类十一档,划分对照表详见附表四。其工资报酬实行:岗位工资+技能津贴+效益奖励(或计件奖励)的工资报酬形式。

岗位工资的分类,详见附表五。

第十八条技术岗位的工人被聘为助理技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继续在本岗位工作的,每月给予相应的技能津贴。

技能津贴的分档标准详见附表三。

第十九条效益奖励原则上占报酬总额的55—65%,由各部门、各分厂根据本部门工资总额情况制定标准和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第五节普通工人

第二十条普通岗位工人的工资报酬实行:岗位工资+效益奖励的工

资报酬形式。

岗位工资的分类,详见附表六。

第二十一条效益奖励由各部门根据本单位工资总额情况及岗位工作任务安排,按适当的比例制定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第六节销售人员

第二十二条销售人员工资报酬实行:基薪+考核性收入的报酬形式。

第七节新进公司员工

第二十三条公司从各高校引进的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进公司后实行一年见习期。

见习期的工资报酬标准详见附表七。

第二十四条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从次月起对直接从事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的人员实行协商工资制。

第二十五条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从次月起对未直接从事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的大专及以上的人员,工资报酬按同岗位人员工资报酬标准执行。

第二十六条经公司批准调进的员工和新录用的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原则上实行一年的岗位技术学习期,在学习期内的工资报酬按所在岗位的岗位工资标准的80%执行,效益奖励按50%执行。学习期满经达标上岗考试考核合格,报人力资源部批准,从批准的次月起按同岗位同类人员的工资报酬标准执行。为鼓励新录用的技术工人认真学习岗位技能,公司每季度对新进员工组织一次达标上岗考试、考核。对考试考核合格提前达标上岗的人员,从独立上岗的次月起按同岗位同类人员的工资报酬标准执行。

第三章相关问题的处理

第二十七条本《指导性意见》实施后,原来的工资结构中所涉工资项目及粮贴、燃贴、交通补贴并入基本报酬制度执行。各单位的加班工资和中夜班津贴在工资总额中核定,不再单独计发。

第二十八条本《指导性意见》实施后,为适当照顾和保护老职工的利益,原来的基本工资高于本《指导性意见》的岗位工资+聘用专业技术职务津贴的部分,暂时予以保留,待今后提高岗位工资标准后逐步充减并轨。

第二十九条公司定编定岗后,对缺员岗位,由现有人员兼职的,可按高一档的岗位工资标准执行。

第三十条本《指导性意见》实施后,根据国家、省市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的规定,同时为便于计算,从本《指导性意见》实施的当月起至12月为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一般员工以岗位工资的1.5倍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的人员、协商工资的人员、从事销售工作的外勤人员等以基薪的1.5倍为缴费工资基数,按规定的比例缴纳“五险一金”;自元月起,各类人员以上工资收入为缴费工资基数,按规定的比例缴纳“五险一金”。个人工资收入高于全省上一年平均工资的三倍时,以全省上一年平均工资的三倍为缴费工资基数。个人工资收入低于全省上一年平均工资的60%时,按上一年全省平均工资的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

第三十一条本《指导性意见》中所列各类人员的基本报酬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上下浮动,浮动的幅度根据公司的经济效益状况确定。

第三十二条员工在哪一类岗位工作,就执行哪一类岗位的工资报酬制度,实行岗动薪变。

第三十三条公司引进的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其工资报酬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第三十四条员工的岗位工资应与本岗位的定额任务(或工作任务)挂钩,若因个人原因不能完成定额任务的,每少完成定额任务1%,扣岗位工资5%;当月完成定额任务低于80%的,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或技能津贴、效益奖励停发。若遇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或原燃材料紧缺、停电等客观因素影响定额任务完成的,视其影响程度减发直至停发效益奖励。

第三十五条员工因病或非因工受伤请假,岗位工资按实际请假天数的一定比例扣发。连续工龄不满的,扣发30%;连续工龄满不满20年的,扣发20%;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扣发10%;连续工龄满30年以上的,扣发5%。当月病假累计超过五天的,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或技能津贴、效益奖励停发。扣发后的基本报酬总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三十六条员工因事请假,岗位工资按实际请假天数扣发。当月事假超过三天的,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或技能津贴、效益奖励停发,扣发后的基本报酬总额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费标准。

第三十七条员工在产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工伤假期间,工资报酬按岗位工资标准100%计发。

第三十八条员工调出公司,按有关规定对外介绍工资。

第四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指导性意见》下达后,各职能部室、各分厂应根据《指导性意见》结合本单位经济责任制确定的工资总额及实际情况,就效益奖励、加班工资、中夜班津贴的发放等,制定本单位《关于劳动报酬实施办法》报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

第四十条本《指导性意见》下达后,因管理职能及工作任务增加以及本《指导性意见》未覆盖到的岗位,由各职能部室,各分厂提出,经人力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合商后,确定岗位及岗位工资标准。

第四十一条本《指导性意见》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并经职代组长扩大会议审议,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四十二条本《指导性意见》解释权属公司人力资源部。

实施意见指导意见 第2篇

根据《鄂伦春旗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试用)》的要求,加速推进宜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可行性措施。

一、修订职责完善制度:

1、修订相关的教学管理职责(校长、主管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

2、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3、组成教学常规督查小组及制定相应的督查评价方案

4、修订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制度

二、具体措施

(一)教研与培训

1、校长、主管副校长、教导主任经常深入班级听课评课、调研常规教学。深入到课堂中,看课堂教学中组织形式、师生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评价的变化;深入到教师中,了解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的情况,了解教师的要求与需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作业、课余生活;通过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2、常规教研活动 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分别在周二到周五最后一节课进行教研活动,活动事宜由各组长负责。

3、加强听课学习管理。校长和教务人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加强随堂课的检查与指导,每学期的听课中应有10节以上是推门听课。

每学期教师每人至少开设一次公开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教学成绩长期靠后或教学能力欠佳的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要适当增加。教务处和教研组要加强对教师听课、评课的组织。听课后,应在教研组教研活动中组织评课,并有评课记录。

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教学骨干要积极承担各类教研活动任务,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要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有效果。

4、积极参加区域教研工作。立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需要出发,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并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向教学实践回归, 以教学问题为起点, 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归宿。提出问题,确立课题,认真选题,搞好论证,严格评审,及时公布;切实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行动研究,加强过程指导,深化课题研究;做好结题鉴定,推广优秀成果。本校无旗市级课题,研究课题由各组选定。

6、加强校本教研和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教师每学期要完成“六个一”的培训任务: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上交一篇读书笔记;上好一节教学公开课;编制一套有较高水平的试卷;交一份用于评比或交流的教学设计或教案;参与一个教学研究课题;有一篇教学论文在旗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并鼓励在有关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本学科教学论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学习,返校后要落实“三个一”:即作一个专题汇报,交一份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书面材料存档备查。

(三)课堂教学管理

1、课程管理

按规定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上好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综合实践课。

2、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内容为: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训练、备检测。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重难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指导、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多种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合、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3、编写教案

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要求一课一案。提倡撰写教学设计。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的运用、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练习与作业、教学后记等。

建立教案检查制度。要注重教案质量评估,教导处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教案进行检查,要建立教师教案教研组周查制度、教导处月查制度,查后要有检查人签字、有修改建议、有区分度评价记载、有学校盖章、有检查日期。

4、上课

(1)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结构设计合理、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语言艺术、板书有序合理、教态从容自如、学习效果良好。课堂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堂课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各学科课堂教学具体要求要参照《呼伦贝尔市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措施》

(2)强化课堂教学的管理意识。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以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处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挖苦、讽刺或侮辱学生,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课堂内有突发情况的,教师必须及时上报学校教务处。

(3)遵守课堂基本规范。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教态要大方、自然、亲切;语言表达要清楚、流畅,用语要文明、得体,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

5、作业布置与批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凡应设置作业的学科一定要设置作业。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科学设置作业,把握好作业设置的质、量、度。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作业量应合理,不得使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和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做到精心布置, 细心批改, 反馈及时, 方法有效。

(1)关于课堂作业。每节课中至少要安排15分钟时间用于学生练习和巩固,可以布置各种形式的作业,如课本习题练习、写字练习、课内习作练习、口语与听力练习、朗读背诵默写练习及其它基础知识练习。课堂作业要在课内布置、课内完成、课内检查、课内评价、课内讲析。

(2)关于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每天作业量和所用时间要按规定执行。布置的课外作业要及时检查和批改、及时讲评。教研室和学校教务处将采用与学生交流、家长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各校课外作业布置、检查、批改、讲评情况,坚决杜绝“只布置无检查无批改无讲评”的只加重学生负担却无实效的课外作业。

(3)学生书面作业书写要工整。教师对学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独立完成作业,字迹要工整,书写格式要统一规范,做错要订正。

(4)作业批改和反馈要及时。批改作业应逐题批阅,有规范的批阅标记,并标明批阅日期,多写鼓励性批语,记录作业的典型案例以供讲评;作文(习作)批阅应有总批、眉批、正字、等第(分数)、日期等,对存在的问题要做适当修改,严禁套话式批语。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面批面改;除作文外,一般应在学科下一次上课前完成作业批改,发还学生并做反馈讲评;活动类作业应得到辅导老师及时检查和点评。

(5)学校教务处或教研组至少每月组织一次作业批改情况检查,学校至少要在期初、期中、期末分别组织全面检查,检查一定要深入班级,深入学生,掌握学生作业布置、完成及批改的真实情况,当场评价,当面反馈,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类优秀作业展评。

6、教学反思 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的呈现方式形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杂记”等。倡导教师将教学反思发表或上网交流。

(四)考试与评价

1、在坚持规范办学的前提下,组织学科质量检测,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检测及考试次数;命题要体现学科教学的导向,试题的难易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考试后分析到位,通过分析,总结得失,反思前期工作,促进下阶段的工作。

2、搞好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发挥好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论教”的课堂评价原则,以学生学得是不是主动、是不是扎实、是不是高效、是不是快乐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准则。各校应每学期组织一次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结合平时的课堂观察和学生评选出每天一节“我最喜欢的课”的统计信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存在问题的教师应作好书面原因分析及未来规划,存入教师档案。

3、教师教学评价。建立教师自评结合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每学期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听课、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综合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业绩、教研成果等,对其进行一次发展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4、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管理,要认真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册》,做好学生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评价、填表及建纸质文档等工作。

5、建立“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对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成绩显著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给予表彰。

(五)教学档案管理

1、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如实填写教师基本情况、教学工作情况、教科研工作情况、进修培训情况、专职管理工作情况、业务考核情况、奖惩情况等材料,让教师的教学档案成为规范教师工作、促进专业发展的有力佐证,作为考核、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2、教导处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好教师业务档案及各类教学档案,要有案备查。教学档案的基本内容如下:

(1)文件课表类:上级下发的有关教学的文件;学校重要会议领导讲话;学校有关教学的规章、制度、要求;学校课程总表、教师任课情况表、课程设置表、时间表。

(2)计划总结类:学校每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教导处、年级组教学实施计划和总结;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教学业务专题讲座计划及讲稿;教改专题研究计划和总结;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和总结;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3)检查记录类: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分析;班级和学科教学质量统计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评统计表;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等常规检查情况和记录;领导听课、参加教研活动的记录。(4)教师类: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和统计表;教师教学反思、论文及教案;教师参加各类竞赛、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及获奖情况记录;教师发表论文记录;课题申报立项、结项情况记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评实施细则;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登记表。

(5)学校教学活动类:学校组织各类教学竞赛的筹备、组织、获奖记录; 承办及参加区域教研活动记录;其它相关教学活动记录。

实施意见指导意见 第3篇

一、补贴范围及数量

(一) 能繁母猪1 640万头。

各项目省区项目县名单和数量整体保持稳定, 不做大的调整。2013年黑龙江省安达市、广东省高州市、安乐市不安排新的项目任务, 继续执行2012年补贴任务。

(二) 奶用能繁母牛897.

5万头。继续对全国753万头荷斯坦牛 (含娟姗牛) , 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9省 (区) 52万头奶水牛, 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四川、江西、青海、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0个项目区51.5万头乳用西门塔尔牛, 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万头褐牛, 青海省4万头牦牛, 以及内蒙古5万头三河牛实施良种冻精补贴。

(三) 肉用能繁母牛500万头。

在2012年项目省区基础上增加江苏省, 并适当增加山西、江西省的任务量。由于2012年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宁夏等7省区任务完成量不足35%, 2013年度继续执行上年结余任务和本年预下达的70%任务, 根据项目实际进度, 适时下达剩余的项目任务量。

(四) 种公羊24.

7万只。继续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9个省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实施, 项目省补贴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五) 牦牛种公牛1.

82万头。继续在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5个牧区省份实施, 其中新疆含褐牛, 适当增加青海、调减甘肃补贴任务量。

二、补贴对象

(一) 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奶牛、肉牛养殖场 (小区、户) 。

(二) 项目县内存栏能繁母羊30只、牦牛能繁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户。

三、补贴标准

(一) 生猪良种补贴:

按照每头能繁母猪每年使用4份精液, 每份精液补贴10元。

(二) 奶牛良种补贴:

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补贴30元或20元。除奶水牛外, 荷斯坦牛 (含娟姗牛) 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 每剂冻精补贴15元, 其他奶牛品种每剂冻精补贴10元。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3剂冻精, 每剂冻精补贴10元。

(三) 肉牛良种补贴:

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 每剂补贴5元。

(四) 绵羊、山羊良种补贴:

绵羊、山羊种公羊一次性补贴800元/只。

(五) 牦牛良种补贴:

牦牛种公牛一次性补贴2 000元/头。

四、补贴品种

(一) 生猪补贴品种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国家批准的引进品种, 以及培育品种 (配套系) 和地方品种。

(二) 奶牛补贴品种包括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牦牛和三河牛等品种。

(三) 国家批准引进和自主培育的肉牛、绵羊、山羊、牦牛品种, 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五、补贴程序

(一) 生猪良种补贴。

由各项目县确定供精单位, 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项目县财政部门根据畜牧部门核定的配种情况及供精单位提供的有关凭证, 与供精单位结算补贴资金。

(二) 奶牛和肉牛良种补贴。

由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种公牛进行评选, 确定冻精生产单位, 公布入选种公牛编号和生产性能等技术指标。省级畜牧、财政部门按照本意见要求, 在项目资金下达和入选种公牛公布后1个半月内, 完成项目县集中招标选购工作, 并将采购合同报农业部备案。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县级畜牧部门提供的采购合同、销售发票和冻精出入库凭据与种公牛站进行结算。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

(三) 绵羊、山羊和牦牛良种补贴。

省级畜牧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种畜场进行评定, 对种公畜进行鉴定, 公布入选的种畜场名单, 并会同财政部门组织项目县统一采购种公畜, 签订合同。省级财政部门根据采购合同、销售发票与供种单位结算补贴资金。供种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种公畜。

各地项目资金和牛冷冻精液如有结余, 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六、项目县选择标准

(一) 生猪。

新增项目县选择能繁母猪存栏在2万头以上、生猪人工授精覆盖率在50%以上的县 (区、市) 实施。

(二) 奶牛。

荷斯坦 (含娟珊牛) 良种补贴在全国范围实施。奶水牛良种补贴选择项目基础条件较好、能繁母牛存栏在3 000头以上的县 (市) 整县推进。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和三河牛良种补贴选择能繁母牛存栏在5 000头以上的县 (市) 整县推进。

(三) 肉牛。

选择存栏能繁母牛5 000头以上的县 (市) 实施。

(四) 绵羊、山羊。

选择存栏能繁母羊2万只以上的县 (市) 实施。

(五) 牦牛。

由项目区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项目县标准。

七、供精 (种) 单位入选条件

(一) 良种猪精液供应单位 (包括种公猪站、种猪场等生产良种猪精液的单位和组织) 应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公猪存栏具有一定规模。优先选择存栏采精种公猪30头以上, 管理规范, 系谱档案齐全, 有必备的精液生产、检测、保存设施, 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作为项目供精单位。

(二) 奶牛冻精供应单位必须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按照农业部要求已完成改制工作的种公牛站, 可作为冻精采购优先选择对象。入选供精的种公牛必须是2013年农业部评选公布的优秀种公牛。

(三) 肉牛良种补贴选择的种公牛站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 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入选种公牛必须为2013年农业部评选公布的种公牛。

(四) 供种的种羊、种牦牛场应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基础设施完善, 饲养管理规范, 防疫措施健全;种公羊必须1岁以上, 达到特级或一级, 系谱清楚, 佩戴耳标, 具有种畜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种公牦牛必须2岁以上, 达到特级或一级, 佩戴耳标, 具有种畜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

八、有关工作要求

各级畜牧、财政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政策宣传, 加强指导服务, 严格资金监管, 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一) 严格管理程序。

省级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 将农、财两部确定的各项目省 (区、市) 补贴牲畜数量 (详见附件) 分解到县, 并负责编制本辖区的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于2013年5月31日前以正式文件联合上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 安排畜牧良种补贴工作经费, 严禁挤占、挪用补贴资金。

(二) 严格技术规范。

为防止近亲繁殖, 在精液集中采购中, 原则上每个项目县采购同一头种公牛的冷冻精液不得超过5 000剂, 采购本省种公牛站的荷斯坦公牛精液不得高于项目任务的50% (省内有2家以上种公牛站的不高于80%) 、肉牛良种精液不得高于项目任务的80%。项目采购的种猪、种牛精液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同时, 要逐步建立养殖场 (户) 种公羊调换使用制度。

选择生猪、肉牛、绵羊和山羊良种补贴项目区时, 要注重对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 防止盲目杂交改良导致珍稀地方品种资源的流失。

(三) 严格项目实施。

项目供种、供精单位必须建立资金使用专用台账, 切实加强良补种公羊 (牦牛) 、精液购销管理;要在场区显要位置公示国家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养殖户承担金额和配种服务费等内容, 并在记录台账、收费单据上明确标识。

县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组织相关部门或单位在项目村张榜公示该村享受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的详细信息, 包括受益养殖户姓名、享受补贴畜种及数量、财政补贴标准及金额等, 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县级畜牧、财政部门组织力量进行验收和抽检, 抽检比例不低于10%。

通过公示予以校验, 对弄虚作假的, 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并将出现问题的项目供种、供精单位列入黑名单, 取消其今后参与政策落实的资格。

(四) 严格监督管理。

实施意见指导意见 第4篇

一、实施内容

(一)补贴对象

全国所有饲养能繁母猪的场(户),包括规模养殖场、养殖户、种猪场和散养户。纳入补贴范围的能繁母猪是指产过一胎仔猪、能继续繁殖仔猪的母猪,又称成年母猪或基础母猪。

(二)补贴标准

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补贴资金由国家承担。其中,东部地区由地方财政负担;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负担60%,地方财政负担4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的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有条件的地方,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辽宁9个省、直辖市。

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10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补贴发放方式

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养殖场(户)。暂时不具备实行“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地方,可以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兑现补贴资金。

二、实施程序

(一)根据农业部审核数据,中央财政先行拨付资金

今年中央财政根据农业部审核的2010年底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将能繁母猪补贴资金拨付省级财政部门,再由农业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2011年存栏数量统计核查的结果进行审核后,报中央财政予以结算。

(二)统计核查能繁母猪数量,兑付补贴资金

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牵头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2011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的统计与核查工作,此次统计结果将作为2011年能繁母猪补贴发放的基本依据。

1.县级摸底,挂标建档。由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和乡(镇)政府组织,对此次统计时养殖场(户)的能繁母猪的实际存栏数量进行逐场逐户核查,填写县级能繁母猪统计表。县级统计核实能繁母猪数量必须做到“四见”:一见猪。由村级防疫员和乡村干部逐场逐户逐头调查,对于拒绝核查的养殖场(户)和现场核实后增加的能繁母猪,不得纳入补贴范围。二见人。现场调查的母猪数要经母猪养殖户和统计人员共同签字确认。三见标。对母猪佩带耳标的畜禽标识实行一猪一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四见榜。统计结束后,尽快在行政村张榜公布养殖场(户)能繁母猪饲养数量,接受村民监督,数量不实及时更正。统计人员和养殖场(户)要对统计结果进行签字确认,确保统计真实可靠。县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汇总审核无误后,会同县级财政部门上报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和财政部门。

2.省级汇总,审核把关。各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各县登记汇总的基础上,填写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统计表,并对全省汇总数据进行审核把关。对数据明显不合理的县要进行复查核实,修正错误。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审查核实后,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将统计表联合上报农业部和财政部。

3.向養殖场(户)兑付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各地要根据此次统计核查结果,及时向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场(户)兑付能繁母猪补贴资金。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直接兑付到养殖场(户),并实行村级公示,由乡(镇)政府组织畜牧兽医站等部门将养殖户姓名或养殖场名称、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等情况在补贴场(户)所在村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结算能繁母猪补贴资金

1.农业部审核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向中央财政提出资金结算建议。农业部结合此前年度行业统计数据和相关部门统计结果,对全国上报的2011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进行审查核实,对数据明显不合理的省份进行抽查。在汇总上报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总量水平基本合理的情况下,将2011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汇总报财政部,并根据核实的中西部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向财政部提出资金结算建议。

2.结算能繁母猪补贴资金。财政部根据农业部审核2011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后提出的资金结算建议,与中西部省级财政部门结算能繁母猪补贴资金。

三、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能繁母猪补贴工作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做好能繁母猪补贴工作的重大意义,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的实施成效。

(二)要组织好能繁母猪数量核查工作,落实核查责任

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牵头,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好此次能繁母猪数据统计与核查工作。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落实核查责任,充分调动基层各方面的力量,在确定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数据统计核实工作,确保能繁母猪数据真实可靠。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对县级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对于虚报、多报、重复报等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视情节轻重,停拨虚报县补贴资金,并在下年度安排资金时扣减所在省的上年虚报数补贴资金。当年所需资金由地方垫付,根据整改情况中央财政再予安排。对虚报统计数据的省、县予以通报。

(三)要加快政策执行进度

各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财政部门要将本地区能繁母猪统计表和各县统计表联合上报农业部和财政部。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畜牧兽医部门要及时将补贴兑现到养殖场(户)。

(四)要强化资金使用管理

车间标准化管理实施指导意见 第5篇

(征求意见稿)

一、正确理解和认识车间标准化管理

1、标准化管理,就是将企业运行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以规范的制度和数据予以要求,并按照标准要求认真执行、严格考核。

2、标准化管理,就是根据车间管理的需要,制定出一整套具体化、数据化、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是将目前散落于各个规章制度中涉及车间基础管理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考核办法等办法予以归纳整理、细化量化、优化固化,具体讲就是结合车间实际情况,将现有的一本清管理、双向否决管理、车间级奖励基金管理等管理工具与岗位操作规程、巡检规程、工艺指标管理、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基础管理制度有效融合,并予以提升、完善。

3、标准化管理,就是在现有管理上进行的丰富和完善,使工作标准数据化、工作流程明细化、考核标准体系化,不是将现有管理办法、程序、体系推倒重来,不是否定现有车间的管理成果。

二、车间标准化管理应做好的几项基础管理工作

1、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数据化。操作规程标准化有四个目的,即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字的方式加以保存,将个人的经验变为企业的财富,不因人员的流动造成技术、经验的流失。操作规程标准化 1的关键是数据化,不出现、少出现定性要求,多以数据化的方式予以准确表述。

2、工作程序明细化。工作程序固定化就是指要将员工入厂后的每一项动作以准确的要求予以固定,例如班前会几点几分开、开会队列如何站、设备巡检如何作、发现问题如何反应、哪类通过看板、哪类电话紧急报告、交接班记录需要填写哪些数据、工艺指标如何控制等,再如车间的一本清考核表每天何时算完、何时公布,双向否决何时认定,车间会议如何召开、何人记录等等。

3、考核标准体系化。考核标准体系化就是将集团、公司各类考核办法、奖惩措施结合车间、岗位实际后予以细化、予以整合,从而形成一套可操作、行之有效的员工考核体系,从而将员工的所有奖惩全部纳入“一本清”体系。

4、基础资料规范化。基础资料规范化就是指车间的各类基础管理资料如岗位规程、工作程序与考核细则表、会议记录、车间管理人员工作纪实、管理工作台帐等基础管理资料记录规范、内容规范。

5、工具物料定置化。工具、物料定值化是指对生产现场、修理室、休息间、办公室、工具箱、文件柜及特别物品的定置管理,要做到标识明显、拜访有序、三、车间管理标准化应具备的基本资料

1、岗位规程、工作程序与考核细则。岗位规程要将人员、设备、原料、方法(操作、维修、巡检)、环境、安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明确的、具体的、量化的行为准则,具体讲就是每一个人员、每一台设备、每一种

原料、每一项动作、每一片区域的环境都要予以明确,例如设备每班巡检几次、每次巡检那个部位、如何进行判定、发现问题如何汇报、处理,每一片区域的物品如何让摆放、卫生打扫几次、打扫干净的标准、何人何时予以检查、如何考核等。可结合前期完成的目标、流程、考核表进一步细化、量化。

2、会议记录。车间要建立完善的会议记录,要详细记录每日晨会(每班班前会)、周例会、月例会、专题会等车间会议的情况,会议记录主要应记录车间管理人员的讲话要点与工作要求、其他人员的反馈情况及提出的意见建议,会议记录是明确车间管理人员召集车间会议的标准与规范。会议组织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每月至少召开1次一本清核算结果通报会议、1次双向否决整改提高会、1次奖励基金使用通报会、2次消耗运行分析会、1次设备管理与维护专题会,上述会议内容可以合并,但均要内容充实、目的明确。会议记录手写与电子本均可。

3、车间管理人员工作纪实。车间管理人员包括车间主任、副主任、首责人、技术员,详细记录车间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包括参加公司会议、安排工作、巡查巡检、协调处理问题、研究工作、员工沟通等详细的工作情况,记录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4、管理工作台帐。工作台帐至少应包括:一本清核算台帐、双向否决台帐、车间级奖励基金收支台帐、安全环保隐患排查与整改台帐、大型动力设备运行与检修台帐、培训学习台帐、车间看板内容台帐、员工月度绩效考核台帐、小改小革与修旧利废台帐、合理化建议台帐。管理台帐格式予以统一。

四、车间标准化管理应达到的目标

1、通过标准化管理,将散落于车间内部各处的数据、信息予以集中、精细,经过大量的数据积累与系统分析,查找出制约平稳运行与均衡生产的瓶颈因素,进而不断改善,从而促进成本的不断降低,这是车间标准化管理的第一目标。

2、通过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工艺指标与操作规程在生产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设备按周期运行、按规程维护在设备管理中的基础性要求,从而促进设备周期内平稳运行、物料消耗稳中有降。

3、通过标准化管理,进一步理顺一本清、主线双向考核、一级奖励基金的关系,理顺主操作考核、车间考核等自主管理与职能部室监督、公司考核、集团考核的关系,理顺主操作监督设备运行周期执行、首责人监督工艺指标与操作规程执行的关系,让自主管理与相关岗位的相互监督常态化。

4、通过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增加对违章操作、违章维修的监督与防范,促使影响生产的设备与操作事件不断下降,在车间内部逐步树立零违章、零事故、零故障、零浪费的良好氛围。

五、车间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步骤

1、细化量化工作要求。在现有的对操作工、维修工岗位职责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车间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增加“规定动作”,减少“自选动作”,例如对车间会议如何组织(会议形式、内容、记录、频次等)要有规范的要求,对车间管理人员到岗位巡检巡查的内容、方式、记录等均要有明确的要求、对各种管理台账的登记、审核、保存等均要有相应的具体的、明确的规定。该项工作各试点车间应在二月十号前完成初稿,集团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人员审定后予以实施。

2、由表及里推动实施。标准化管理实施的初期必然会先从形式入手,这也正是事务的普遍规律,因此各试点车间首先要严格要求严格规定要求、规定动作予以实施,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推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在这一阶段,必须不折不扣的按照事先经过集团人力资源部、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共同审定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执行,不能有遗漏项目,不能偷工减料。该项工作各试点车间至少应实施1个月,是车间标准化建设的必经阶段。时间安排为2月份中下旬—4月份。

3、循序渐进予以改善。这一阶段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关系到车间标准化管理的成败,关系到车间标准化管理能够切实促进公司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一阶段,集团人力资源部、公司总经理、人力资源部分别每月到试点车间了解管理标准化推行的次数分别应不低于4次、8次、16次,应切实与车间主任等管理人员一起共同对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共同研究、探讨、改善。期间,集团人力资源部还应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学习。这一阶段时间安排为5—6月份。

实施意见指导意见 第6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充分认识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法、内容及程序;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措施;切实加强对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工作原则政府主导、工会配合、多方协同、职工参与、整体推进、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针、以职工为根本、注重社会公平,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任务、期制定并公布企业工资增长宏观调控指导政策、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或签订集体合同附件、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因企制宜,分类指导、依法开展要约行动,强化督察与考核、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等,具体材料详见:

为推动我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根据《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行为。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职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市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于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调动广大职工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站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二、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

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工会配合、多方协同、职工参与、整体推进。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针,以职工为根本,注重社会公平,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坚持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出资人、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工种职工之间的关系,持股职工与未持股职工之间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工资分配与企业经济性裁员、再就业安置、保险福利之间的关系等,努力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任务是:各类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开展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对小型企业比较集中或同行业相对集中的,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已建工会的企业应当全面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未建工会的企业应当通过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行覆盖。当前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是各类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20**年全市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企业要达到70%以上,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过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要在企业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即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定期就工资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水平、工资支付及调整办法等进行协商的机制;二是工资调整(增长)机制。通过工资协商使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调整,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政府工资指导线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整变化相适应;三是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分配监督机制。企业工资分配、支付和工资集体协商履行情况等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渠道定期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三、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法、内容及程序

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劳动生产率、劳动就业、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工资水平等情况,定期制定并公布企业工资增长宏观调控指导政策。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工资增长水平,应不低于政府公布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指导线。双方每年应就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年度工资调整办法和年度工资总收入等进行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或签订集体合同附件。签订一年期集体合同的企业,应同时签订年度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两年期以上集体合同的企业,每年都要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确保职工的收入随着用人单位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加。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1.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分配形式; 2.职工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3.职工工资发放时间和支付办法; 4.职工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5.企业(行业)的劳动定额、工价; 6.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

7.职工加班加点以及在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节育手术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工作或参加社会活动的工资待遇;

8.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期限、变更和解除的程序、终止条件和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需要协商与工资待遇有关的其他事项。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 1.广泛听取和征求职工意见;

2.企业和职工代表方各自选派协商代表进行集体协商;

3.协商一致后的工资集体合同(草案)交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4.在**日内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查登记,同时报上级工会备案; 5.生效的工资集体合同向全体职工公开。

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分工协作,合力推进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会、国资委、工商联、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积极指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要经常沟通情况,协同配合,强化督查,努力把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强化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监控,完善有关政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工资调控体系,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依据,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要履行好参与、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切实维护职工的收入分配权益。地方工会要加强有关工资分配政策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能力,扩大职工群众的参与程度,加强对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的群众监督,促进企业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要积极配合劳动部门加强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为基层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指派工资协商代表等服务。基层工会要代表职工积极参与集体协商,签订好工资集体合同。

各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个体私营协会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要搞好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依法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对企业签订和履行工资集体合同情况的监督,促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

(二)因企制宜,分类指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地加强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分类指导。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参考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应重点就职工工资增长问题进行集体协商;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应重点就职工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来源筹措、生活费发放标准等问题进行集体协商。要进一步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实行计件、计时工资制的企业,应重点就劳动定额、计件工价、计时工资标准等问题进行集体协商;实行岗位工资制度的企业,要把确定和调整岗位工资标准作为协商重点;实行股份制的企业,要正确处理工资分配、股息红利与劳动分红之间的比例关系,防止利润侵蚀工资或工资分配侵蚀利润;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企业经营者与职工的工资分配关系,既要充分体现对经营管理者劳动的肯定和激励作用,又要切实保证职工工资收入随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增加,真正建立起合理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

要通过区域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覆盖所辖小型企业。对县以下区域内行业集中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的企业,可通过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行业劳动定额、计件工价、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等。依法签订的区域性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对所辖企业和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企业一级的集体合同中工资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的规定。

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代会审议通过工资集体合同草案和听取履行情况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制度。工会每年要对企业工资集体合同履行兑现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公开运作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必须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制、履约和督查情况要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向职工公示。

(三)依法开展要约行动,强化督察与考核

凡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未签订或未续签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工会要主动向用人单位行政发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要约。对不响应基层工会要约行动的用人单位,上级工会应当依法要求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

劳动保障部门要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和执行情况,列入企业劳动保障书面材料审查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拒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拒不组建工会、拒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以及克扣和恶意拖欠职工工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予以查处。

各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及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应把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职工收入增长情况,纳入对企业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从机制上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凡应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而未建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参与市级以上先进的评选。有范文网

(四)加强宣传和培训

要不断完善各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宣传,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对协商代表的保护,坚决纠正和严肃处理侵犯协商代表合法权益的行为。各级要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工资支付规定》以及《**省集体合同条例》等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纳入本地区“五五”普法教育内容,不断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法制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分片或分行业开展指导活动,为企业提供资料信息、人员培训、代拟文本、代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等服务,努力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实效。要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法规政策、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指导员和协商代表的业务素质,以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五、切实加强对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