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精选10篇)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第1篇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组员:

时间:

地点:

2010年10月27日

食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小组对一些食品的添加剂进行了调查。

我们小组共选择了饮料、饼干、果糖、巧克力、薯片(条)等五大类20个样本进行了调研。其中,饮料类包括:卡夫果珍、优乐美、康师傅乌龙茗茶、康师傅冰红茶、统一绿茶、口可口乐、美年达、鲜的每日C、脉动等。果糖类包括:阿尔卑斯蜜桃牛奶硬糖、阿尔卑斯意式咖啡味牛奶硬糖等。饼干类包括:奥利奥威化饼干、康师傅3+2饼干、米老头青稞饼干等。薯片(条)类包括:可比克、上好佳、亲亲虾条、田园薯条等。巧克力包括:金帝巧克力、德芙巧克力等。

一 本次调查结果

柠檬酸、柠檬酸钠、、维生素C、食用香精等被广泛使用饮料中,辣椒油树酯被广泛用于薯片(条)中,大豆磷脂被广泛用于巧克力中,二氧化钛被广泛用于硬糖中,食用香料被广泛用于饼干中。

二 建议

1..建议家长给孩子购买零食时应谨慎选择,现市场上销售的儿童食品中,大部分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些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儿童经常食用对健康非常不利.2.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选择品牌信誉度较高的产品,并尽量到正规超市,商场购买,以保证所选食品的安全性,保证自身健康.3.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查看其标签中的内容,尤其是配料表,不要相信其宣传的疗效功能,因为食品不是药品,这种宣传本身就是违法宣传.三 食品添加剂介绍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1.主要分类

1)抗氧化剂

2)漂白剂

3)着色剂

4)护色剂

5)酶制剂

6)增味剂

7)防腐剂

8)甜味剂

2.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利害

a)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经英、法、德等国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卫生当局指定可使用之新合成甜味料。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副作用:对肝脏及神经系统有影响,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的危害则更为明显,目前我国常出现食品甜蜜素使用过量的情况,出口食口也曾因甜蜜素超标被退回。

b)二氧化硅(矽)(抗结剂)

能解决产品因吸潮受压形成的结块,同时具有吸附作用,是一种优良的流动促进剂。用于蛋粉、奶粉、可可粉、糖粉、植物性粉末、速溶咖啡、粉状汤料。

c)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增白剂)

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微量砷和铅,欧盟等发达国家1997年已禁止将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使面粉中的色素氧化分解达到增白的目的,本身还原为苯甲酸残留在面粉中。

副作用:过氧化苯甲酰除了增白作用外,不能改善小麦粉的质量。

d)阿斯巴甜(甜味剂)

又称甜味素、天苯糖等。这种低热量甜味剂比普通糖甜约200倍,1克的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的热量。

副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阿斯巴甜每日允许的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且孕妇及哺乳的母亲最好不要食用。不过,国内食品包装上一般都不标注添加量,阿斯巴甜不适合苯丙酮酸尿患者使用,美国使用商家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有医生建议,怀孕的妇女最好不要食用阿斯巴甜。

e)安赛蜜(甜味剂)

它是一种常见人工合成的新型甜味剂,是中老年人、肥胖病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甜味剂,具有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主要在焙烤食品和酸性饮料中使用。

副作用:摄入过量会对代谢排毒能力差的老人和儿童构成危害,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在葡萄酒生产中禁止使用这种甜味剂。

f)柠檬酸钠(酸味剂)

制备柠檬酸钠的原料基本来源于粮食,因而安全可靠,对人类健康不会产生危害。g)柠檬酸(酸味剂)。

柠檬酸普遍用于各种饮料、糖果、点心、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

副作用:过量摄取,儿童可能表现出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大人则为肌肉痉挛等。基于柠檬酸对钙的代谢可产生的影响,经常食用罐头、饮料、果酱、酸味糖果的人们,要注意补钙。胃酸过多、龋齿和糖尿病患者不宜经常食用柠檬酸。柠檬酸不能加在纯奶里,否则会引起纯奶凝固。

h)木糖醇(甜味剂)

木糖醇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健康的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物,100毫克血液中也含有 0.03-0.06毫克的木糖醇。在自然界中,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中,但含量很低。商品木糖醇是用玉米心、甘蔗渣等农业作物中,经过深加工而制得的。热量低是它的一大特点食品添加剂论文:每克2.4卡路里,比其他的碳水化合物少40%。木糖醇从60年代开始应用于食品中,成为糖尿病人欢迎的一种甜味剂。木糖醇是防龋齿的最好

甜味剂。

副作用:木糖醇不会被胃里的酶分解,直接进入肠道,吃多了对胃肠有一定刺激。由于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易在肠壁积累,造成腹泻。三 调查样品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剂

1)康师傅乌龙名茶:食用香精、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

2)统一冰红茶:同上

3)康师傅冰红茶: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维生素C、焦色糖

4)鲜的每日C: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果胶、维生素C、乳化硅油、胡萝卜素

5)脉动:柠檬酸、柠檬酸钠、维生素C、冰醋酸、蔗糖素、抗氧化剂

6)可口可乐:二氧化碳、焦糖素、磷酸、咖啡因

7)美年达: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食用香精、日落黄、胭脂红

8)优乐美:二氧化钛、食用香精

9)卡夫果珍:食用香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磷酸三钙、二氧化钛、柠檬黄、落日黄

10)金帝香浓牛奶巧克力:食用香料、大豆磷脂

11)德芙巧克力:同上

12)阿尔卑斯蜜桃牛奶硬糖:乳酸、乳酸钠、磷脂、二氧化钛、胭脂虫红、辣椒红

13)阿尔卑斯意式咖啡味牛奶硬糖:磷脂、焦糖素、二氧化钛

14)奥利奥威化饼干:焦糖素、大豆磷脂、碳酸氢钠、食用香精

15)康师傅3+2饼干:膨松剂、乳化剂、食用香料、焦亚硫酸钠、酶制剂、胡萝卜素

16)米老头青稞饼干:同上

17)上好佳芝士条:柠檬黄、二氧化硅、辣椒油树酯

18)亲亲虾条:同上

19)可比克:同上

20)田园薯片:抗结剂、抗氧化剂、辣椒油树酯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第2篇

根据县局打击食品添加剂的精神,我厂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全体职工会议,传达通知精神,组织相关人员按照通知要求,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经全面认真自查,本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都已如实在质监局备案,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组织职工学习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在企业显著位置张贴国家、省市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的公告,深刻认识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开展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严格制度和标准,确保我厂产品质量安全。

二、公开承诺,接受监督

1、本厂未使用和购买任何食品添加剂。

山西阳光占酒业有限公司

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保障食品安全 第3篇

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创新, 食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在食品加工业过程中, 食品添加剂发挥了调味、着色、抗氧化等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会有琳琅满目的现代食品。

所谓食品添加剂, 就是用以改善食品品质的色、香、味, 或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需要, 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的色素、香料、增味剂等物质。无论是家庭的日常饮食还是工业化食品加工, 食品添加剂都在被广泛使用。人们每天吃的糕点、糖果、肉灌制品, 喝的果汁、啤酒、碳酸饮料, 在它们的加工过程中, 都必不可少地使用了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为了增添更丰富的营养, 还可以添加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说, 食品添加剂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随处可见, 不可或缺。

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涵盖了几乎所有工业化生产的食品。我们日常接触较多, 经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其特性或类别划分, 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增味剂等6大类、约1960多个品种。食品营养强化剂是食品添加剂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三大类。

食品添加剂根据其特性和用途, 可以应用于不同种类的食品中。如酸度调节剂中的柠檬酸、乳酸, 可应用于各类饮料。抗氧化剂中的异抗坏血酸钠, 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和肉灌制品。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大家族, 几乎任何种类的食品都有可能使用天然色素或是人工合成色素:红曲米 (红曲红) 可用于肉灌制品、腐乳;焦糖色可用于加工糖果、酱油等产品。防腐剂的品种较多, 应用范围也较广, 既可用于果汁、饮料等食品中, 也可用于糕点、肉制品表面的保鲜。甜蜜素、甜菊糖甙等甜味剂应用范围更广, 各类食品中都可以适量添加。谷氨酸钠是一种增味剂, 高纯度味精中谷氨酸钠可达99%。

由于不同种类的食品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食品添加剂, 使我们得到了风味独特、品质各异的各色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添加剂。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 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有严格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的腐败与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使用添加剂来掺杂造假;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等。此外, 为加工不同种类的食品, 应该严格按GB 2760标准中规定的使用范围添加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并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控制食品公司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

以抗氧化剂 (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 为例, 用于啤酒加工的最大使用量为0.04g/kg, 用于葡萄酒为0.15g/kg, 用于熟肉制品为0.5g/kg, 用于肉罐头为1.0g/kg。着色剂 (诱惑红) 的最大使用量, 用于糖果包衣0.085g/kg, 用于炸鸡料为0.04g/kg。对于食用防腐剂的使用一向是严格控制的, GB 2760中规定, 苯甲酸、苯甲酸钠在碳酸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果蔬保鲜为0.5g/kg, 酱油、果酱、果汁型饮料中苯甲酸、苯甲酸钠的最大使用量不应超过1.0g/kg。GB 2760-1996标准中是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强制性标准, 不同种类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直接按照规定执行, 也可以根据本企业产品特点, 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本企业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在各类食品中使用, 对于婴幼儿身体发育、特殊 (如病、弱) 人群补充所需营养有一定好处, 但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GB 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氨基酸类营养强化剂牛磺酸, 用于乳制品、婴幼儿食品及饮液中, 最大使用量0.1~0.5g/kg;用于谷类制品L-盐酸赖氨酸, 最大使用量1~2g/kg。维生素类营养强化剂应用范围比较广, 用于乳及乳饮料中的维生素A, 最大使用量为600~1000μg/kg, 用于婴幼儿食品中为3000~9000μg/kg;维生素D用于乳及乳饮料中, 最大使用量为10~40μg/kg, 用于婴幼儿食品中为50~100μg/kg。矿物质类营养强化剂如葡萄糖酸钙、富马酸亚铁、碘化钾等, 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 添加到各种婴幼儿食品、谷类及其制品或食盐中。目前市场上各种补锌、补钙、补铁的营养食品种类也很多。

通过大量市场调查, 并将一些食品生产商的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后发现, 有很多“营养品”中添加的营养素远远达不到提供人体营养的标准;更为严重的是某些食品加工企业不顾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违法添加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 坑害消费者, 造成严重的后果。陆续披露的苏丹红事件, 三聚氰胺事件, 就是违法添加非食品用添加剂的典型案例。

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是扰乱食品工业和消费市场最大的隐患, 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防范。最近, 国家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公布了第一批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这其中就包括被屡屡曝光的吊白块、苏丹红、蛋白精三聚氰胺、硫氰酸钠、玫瑰红B、碱性嫩黄、工业用火碱、硫化钠、工业硫磺、工业染料等。

为了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利益, 国家正在抓紧从标准的制修订和加大执行力度入手, 对食品加工和流通领域进行严格规范, 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产品标志上也做了强制性规定。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GB 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要求凡在食品中添加有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的产品, 必须在其标志上标明具体名称 (代码) 。在添加有食品营养强化剂的食品标签上, 必须明示诸如维生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的含量, 以及每份建议食用的定量食品中相应的含量 (mg、μg或国际单位) 。

食品工业化生产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对于食品添加剂, 科学合理地使用有益, 多则无用, 滥用则有害。面对食品添加剂, 我们应当持容纳与理性的态度, 科学合理地使用以确保人们吃得安全。首先, 应该明确, 食品添加剂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产物, 是在传统食品加工工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次, 在食品加工业中, 人们是经过千百次的试验, 才确定了不同品种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适用范围和最安全的使用量, 应该作为广大消费者知晓的一个常识。

“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 第4篇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调查

一、调查原因:

前段时间听到说现在人们不知道到底吃喝什么会感到放心。一句顺口溜说的好“吃荤怕色素、吃素怕毒素、喝的

怕激素”。更可怕的一个“三聚氰胺”事件搞的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谈牛奶色变。

本学期,我正好担任高二年级的化学科教学任务,在学习到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第一节《葡萄糖、蔗糖》的第三个知识时,教材安排了“食品添加剂”课题。说实际话,我平时也只知道“食品添加剂”的皮毛,对其详细情况知之甚少,怎样能让学生客观的认识食品中的添加剂呢?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

案。于是,我没有急着去找相关的资料告诉学生,而是把这一知识作为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之中。

二、调查目的:

现在的很多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尤其是青少年经常食用的零食中经常出现食品添加剂的身影。究竟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它们都有哪些功能?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国家规定的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是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三、调查范围

我们生活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四、调查方法

1、收集食品包装袋,归纳整理

2、查阅资料

3、网络查询

五、调查结果

由于食品添加剂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热情很高,他们积极很多并跑遍了学校的各个场所: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教室等地方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各小组调查、总结、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一般来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天然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很小;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具体如下:(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功能及品种: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有很多,笔者在这里仅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品种。

(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约有上千种之多,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使用剂量各不相同,有的食品添加剂没有使用剂量的限制,使用时根据食品的生产需要量选择合适的剂量。如花椒、茴香、桂皮等。而有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卫生部门有严格的规定,使用剂量的最大值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如抗氧化剂中的没食子酸丙酯(PG)(代码04.003)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g/kg;乳化剂中的硬脂酸钾(代码10.028)在糕点中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8g/kg。

同一种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其使用剂量也不相同。如乳化剂中的山梨醇酐单棕桐酸酯(司盘40)(代码10.008)在月饼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1.5g/kg、在雪糕巧克力层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2.2g/kg、在植物蛋白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6.0g/kg、在果汁(味)型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5g/kg;防腐剂苯甲酸(代码17.001)在碳酸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2g/kg、在低盐酱菜、酱类、蜜饯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5g/kg、在葡萄酒、果酒、软糖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8g/kg、而以苯甲酸计,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不得超过2g/kg、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同时使用时,以苯甲酸计,不得超过最大使用量。

(五)、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建议

1、加强宣传

争取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合订本,尤其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应该进入千家万户,使每个人在制作、购买、销售食品等过程中时刻注意。

2、加大检查力度

食品相关的检查部门,应特别对生产、经营、销售等部门进行严格检查,以防不可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进入食品中或食品添加剂的超标准使用。

3、规范使用

应该规定生产厂家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调查研究,我们师生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远比教材介绍的深刻,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的提高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1年12月11日卫生部部务会修订通过,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令第26号发布,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 第5篇

前段时间听到说现在人们不知道到底吃喝什么会感到放心。一句顺口溜说的好“吃荤怕色素、吃素怕毒素、喝的怕激素”。

本学期,我正好担任高二年级的化学科教学任务,在学习到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第一节《葡萄糖、蔗糖》的第三个知识时,教材安排了“食品添加剂”课题。说实际话,我平时也只知道“食品添加剂”的皮毛,对其详细情况知之甚少,怎样能让学生客观的认识食品中的添加剂呢?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我没有急着去找相关的资料告诉学生,而是把这一知识作为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之中。

二、调查目的:

现在的很多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尤其是青少年经常食用的零食中经常出现食品添加剂的身影。究竟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它们都有哪些功能?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国家规定的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是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三、调查范围

我们生活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四、调查方法

1、收集食品包装袋,归纳整理

2、查阅资料

3、网络查询

五、调查结果

由于食品添加剂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热情很高,他们积极很多并跑遍了学校的各个场所: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教室等地方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各小组调查、总结、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一般来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天然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很小;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具体如下:(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功能及品种: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有很多,笔者在这里仅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及品种。

(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约有上千种之多,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其安全使用剂量各不相同,有的食品添加剂没有使用剂量的限制,使用时根据食品的生产需要量选择合适的剂量。如花椒、茴香、桂皮等。而有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卫生部门有严格的规定,使用剂量的最大值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如抗氧化剂中的没食子酸丙酯(PG)(代码04.003)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g/kg;乳化剂中的硬脂酸钾(代码10.028)在糕点中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18g/kg。

同一种食品添加剂在不同的食品中其使用剂量也不相同。如乳化剂中的山梨醇酐单棕桐酸酯(司盘40)(代码10.008)在月饼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1.5g/kg、在雪糕巧克力层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2.2g/kg、在植物蛋白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6.0g/kg、在果汁(味)型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5g/kg;防腐剂苯甲酸(代码17.001)在碳酸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2g/kg、在低盐酱菜、酱类、蜜饯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5g/kg、在葡萄酒、果酒、软糖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8g/kg、而以苯甲酸计,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不得超过2g/kg、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同时使用时,以苯甲酸计,不得超过最大使用量。

(五)、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建议

1、加强宣传

争取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合订本,尤其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应该进入千家万户,使每个人在制作、购买、销售食品等过程中时刻注意。

2、加大检查力度

食品相关的检查部门,应特别对生产、经营、销售等部门进行严格检查,以防不可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进入食品中或食品添加剂的超标准使用。

3、规范使用

应该规定生产厂家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第6篇

为全面掌握**州州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改进工作措施,确保全面完成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根据《云南省关于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专题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州认真开展

了专项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工作情况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州实际,及时成立了以州人民政府杨元茂副州长为组长,分管食药监和卫生的2个副秘书长、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和州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宣传、监察、质监、工商、畜牧兽医、财政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州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专项整治工作的日常事务。州政府下达了《**州开展打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楚政办发〔2009〕1号),明确了整治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专项整治工作。全州10县市、州级各相关部门也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分别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建了工作机构,确定了信息收集报送联络员。10县市的领导小组均由政府分管副县市长担任,整治机构工作方案,均以政府红头文件下发,有力地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州范围内的深入开展。同时,将整治任务、整治目标、整治范围、时间安排和举报投诉电话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网站、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公告。专项整治以来,州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4次,县市领导小组召开会议28 次;州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4次;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31次;州级领导小组共编发简报3期。县市领导小组共编发简报24期。

二、监管保障情况

州县两级政府年初已将食品安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州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10县市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积极向政府申请专项整治经费,各部门投入专项整治经费20万元。我州已基本建立了检测网络,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畜牧部门均有相应的检测机构和设备,检测能力基本能够满足监管工作的需要。州、县市两级均制定了食品安全抽验监测计划,确定监测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建立了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各级各部门均制定下发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食品安全制度较为健全完善,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三、基本情况

我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3.16万亩,总产量117万吨。认定产业化州级龙头企业102家。81家企事业单位的143个农产品通过国家质量认证,其中,获得有机食品认证8个,绿色食品认证3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0个,累计认定农产品原料种植基地面积99.18万亩,产量35.27万吨。156家企业的169个产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1183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已100%签订了食品安全质量承诺书,县城以上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和超市399个,农村食杂店8846个,餐饮业6786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30个,牛羊定点屠宰厂(场)2个,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2家,食品添加剂销售企业7家,奶牛养殖场1个,无兽药、饲料及饲料原料生产企业。

食品源头情况 我州各级政府和农业、畜牧兽医等部门高度重视农、兽药管理,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各农产品种养殖都建立来健全到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等使用记录;从去年以来,全州未发现使用禁用兽药、限用农药等违法行为;无经营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等五种高毒高残留农药行为。

州内有奶牛养殖场(汇东乳业养殖小区)1个,该养殖场统一建立了完善的饲料及原料采购、动物免疫、原奶采集储藏运输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经查验成品饲料来源于获证企业,无使用过期兽药和在休药期使用药物情况。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情况 全州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56家,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156家,有169个产品获qs认证;持有卫生许可证156家;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183户;有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2家,均持有有效的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

食品流通环节情况 全州共有食品销售单位9245家,均持有卫生许可证并按照要求建立了进销货台帐制度;共有添加剂销售企业7家,建立了进销货台帐,未发现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和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第7篇

食品安全关系民生,而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就是食品添加剂。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随手拿起一瓶罐头,都会发现上面标明用上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牛肉香粉;到夏天人气急涨的雪糕专柜看,雪糕里面所含有的添加剂更是一长溜: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全脂乳粉、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瓜尔胶、甜蜜素、苋菜红、亮蓝……让人看了都觉得头晕。

那么,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呢?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共分为23类: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香料,咸味剂,其他。

究竟这么多的添加剂是否有害、是否有必要、是否被滥用了呢?有业内人士表示,食物添加剂一般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像添加食用色素是很多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不加入添加剂尤其是色素,就无法令到产品特色鲜明起来,味道和卖相都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是按国家规定适当加入的添加剂,人体只要不是长期大量摄入,是不会有不良影响的。

另外,现在餐饮业也都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现在餐饮业中所使用的辅助型添加剂主要以香精和色香油为主,色香油主要针对烘焙类食品,加色和增香;香精主要是针对肉类和饮料而言的,主要是为了增加香味,像是烧鹅香精、牛肉香精等;也有部分是针对口感而推出的辅助剂,像是脆皮素、松肉粉一类。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部分餐厅使用辅助添加剂一是因为现在的食客倾向于选择重味浓香的菜式。二是相对于以前来说,部分生鲜食材由于过于追求产量,令到质素特别是味道不及以前,最明显的就是肉没有肉味菜没有菜味,所以厨师不得不下香精来增香。三是厨师为求效率和节省成本,也会使用到辅助型添加剂。

另外,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对身体造成损害的化学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及用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只要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第8篇

食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丰富人们味觉感官的同时也丰富了视觉感官,追求味美色鲜食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与此相伴的是随着物质条件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饮食健康更加关注。本文以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概述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概述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合格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且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要求生产。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也需要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国家、地方、行业标准操作。依照标准使用合格的食品添加剂,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极大地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为人们的生活注入活力。

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概念产生了混淆

很多消费者都认为食品添加剂等同于非法添加物,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添加一些非食用物质,致使消费者认为损害身体的罪魁祸首就是食品添加剂,逐渐形成了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片面认识。

部分食品生产商对消费者造成了错误的引导

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利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的误区,标榜自己所生产的食品不含食品添加剂,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而这种宣传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加深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使他们认为只要食品含有食品添加剂就是不安全的,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提高食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完善食品添加剂管理机制;②强化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监管;③提高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④加大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力度。

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有条件和范围的,并不是刻意随意使用的,因此,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生产审批程序,正确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应该依照国家、省市级以及行业标准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食品安全,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让人们食用食品时更加安心。近年来,国家卫计委、质检总局、食药检总局等单位,陆续出台规范各类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政策和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范围、用量等进行规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食品添加标准体系的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尤其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上。这就让一些不良企业钻了空子,他们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过程中失了规范。因此,完善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强化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曾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加强对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但真正想要开展好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保证在开展监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对于违反我国法律,不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应加大对其的处罚力度,对他们予以警示。其次,应该完善监管工作机制,使监管工作常态化,而不是由重大事件发生时才突击检查。切实将日常生活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小问题解决好,才能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提高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

保证生产食品的安全、质量,是食品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食品企业的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规范化操作,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的食品产生,避免对人体会产生危害的食品流通进入市场。

加大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力度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起步比较晚,其使用品种也没有国外的多,且档次和质量方面也不是很高。同时,我国在食品添加剂方面投入的科研经费也不足,致使食品添加剂的创新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就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来看,食品添加剂正朝着多功能、天然营养方面发展。这种新型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避免传统食品添加剂所具有的危害,还能有效地维护食品安全。

结语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研究 第9篇

食品添加剂的足义与内涵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具有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其与食品营养强化剂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明确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和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有意识地向食品添加少量非营养物质,用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在我国,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被加入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行列,但是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而且不具有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的内涵。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的最大区别是,食品可以维持人类生命、促进健康,而食品添加剂不具备这些功能,缺少了它人类生命不会受到威胁。从食品安全方面来讲,食品添加剂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对食品资源开发及食品加工的一种手段。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达到更好的收益效果,还能改善食品品质。但是它并不是消费者的一种生活必需品,有些时候大多数消费者是不知不觉,或是被动的食用这些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

发展现状。食品添加剂已经被使用多年,近年来现代食品产业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产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5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使用,但是80%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香料,其中3000到4000种食品添加剂可以被直接使用,600到1000种食品添加剂是常用添加剂。在我国,有2500多种食品添加剂被允许使用,而在美国有5000多种食品添加剂被允许使用。并且美国的食品添加剂年消耗量在快速增长,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西欧国家食品添加剂消耗量也在快速增长,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市场缺口比较大,食品添加剂总产值在国际贸易总额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市场前景。目前我国约有3000家企业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所有食品添加剂生产厂家一年的总产量可以达到712万吨,总销售收入甚至达到767亿元人民币,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食品工业的份额越来越大。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更期望品种多、数量大、安全性好的食品添加剂,当今在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及新技术,食品添加剂将朝着天然色素、防腐剂、抗氧化等多元化功能发展,在食品添加剂研究开发领域運用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发热点,天然型、高效安全型、复合型等是未来食品添加剂的特点。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食品添加剂不会影响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并不能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但是如果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或者使用非食用物质就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现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存在误区,消费者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内涵及其作用,有些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利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误区,过度宣扬其产品是绿色产品,不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剂。正因如此,使得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加深,他们认为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安全的,只要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剂,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谨慎购买。另外,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往往他们认为这两种物质是同一种产品,甚至有一些违法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最后把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推给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不会影响人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过程非常严格,确保其在使用范围内长期摄入不影响人体健康,食品添加剂都要经过急性、遗传性和亚慢性等一系列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确定其无安全隐患后才可以批量生产,并且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剂量用量更少,使用标准更严格。目前国家已经明文规定,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而不是禁止添加食品添加剂,工业添加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被人们误认为非食用添加剂,与之相关的食品安全事故被认为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然而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食品的营养价值造成影响,一些食品添加剂本身具有营养价值。例如,乳链菌肽是一种氨基酸,并且可以强化营养,它是我国研发的一种新型防腐剂,但是这种防腐剂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果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食品添加剂可以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维护食品安全,而且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罪魁祸首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理性对待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为了促进食品添加剂产业和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打击非法使用非食用添加剂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丰富多样的食品添加剂走向合理发展道路。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第10篇

在2013年的暑假期间,按照我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要求,我在汶城的青云超市中进行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为课堂,动手动脑进行综合学习,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让自己过一个有意义、充实,丰富多彩的假期。

近年来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事件接连发生,而且不少是由于食品添加剂而引发的,这也让我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面粉中的增白剂,大米中参杂的石蜡,猪肉中的瘦肉精等等这些都是有关于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故。那么食品添加剂是什么,有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故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在网络上搜索后我了解了食品添加剂一些基本概念: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另外,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还有食品添加剂也不等于违法添加剂,我们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而非法添加剂则是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的,是违法犯罪行为。

了解到食品添加剂的这些基本概念后,我开始进行了本次实践活动:首先在八月二十一日,我到超市中查看食品包装袋上都标注了哪些食品添加剂,记录下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作了详细统计。然后我采购了各种食品作为样本,作了分析并进行详细统计。

此次实践活动我得出了以下结论:我们要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贪图便宜货,选择加工程度低的食品,尽量买添加剂邵的食品。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