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9
1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接轨,英语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分析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原则、模式、反思和建议进行一定层次的探究,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 多媒体教学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走进课堂。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然而,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还无法完全满足中职英语的教学需求。因此,中职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对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深入研究,提高中职英语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一、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首先,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声像图文等趣味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能从声、形等方面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够让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开展课堂式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创设的英语情境中自主性地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再次,多媒体教学具有动态性和可重复性,可以在课堂中加深学生对易忘教学内容和教学难点的印象,在课后进行反复性的教学和学习,加深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贯通;最后,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强,信息量和容量都比较大,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具有丰富知识的教学。

二、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科学性。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理论指导应该具有科学性,让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多媒体教学资源应该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和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水平等来开发,不能太过盲目和具有随意,导致资源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造成资源浪费和教学需求的难以满足。

2.教育性。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增强教学效果,因此,要以教育性为原则,教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英语学习技能,通过多媒体和新技术的应用从不同的角度增强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学习能力。

3.有效性。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时,要重视并遵循有效性原则,让英语的学习与英语的应用、实践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保证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切忌多媒体教学华而不实、流于形式,脱离原来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通过教学图形、影像、音频等灵活的模式改变中职学生原有的传统僵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热爱英语并能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三、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模式

1.实施演示型教学模式。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如果课堂拥有多媒体硬件设备并且英语教师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演示型教学模式,以计算机为新的媒体工具创造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通过演示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实施自主性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教学强大的演示功能,依据多媒体资源的特点,实施自主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的对英语情境进行模拟和创设,更深入地认识英语的运用,形成便于理解的英语知识系统,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英语学习比较重视听、读、写三方面的运用,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要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或者口语能力,教师可以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通过计算机的运用发挥多媒体资源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另外,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外语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只局限于中职英语教学,它们对整个英语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四、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反思与建议

多媒体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极大的拓宽了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减少了教师讲课授课的时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课堂权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的掌握了学习英语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具有可视化、艺术化、互动化、形象化、多样化、立体化等特点的多媒体课堂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更大的提高。然而即使在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收到了较大的成效,但需要注意和克服的问题还是有许多。为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尽量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媒体时,教师应把握课堂学习的主体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交流机会,尽量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翁,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

2.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要共同使用。教师不能对计算机辅助工具太过依赖,单纯的按照准备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开展教学,导致教学缺乏讲解,缺少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应结合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和教师的讲解,增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注意把握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与英语实际应用的融合。教师应避免理论教材脱离于英语实际应用,应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应用融合英语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

五、总结

与传统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相比,应用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中职英语教学更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中职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英语水平和能力的中职人才。因此,应深入地进行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积极地推广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余正平,吴海若.浅谈多媒体资源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2014,(20):108-109.

[2]刘建斐,赵侠.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04):68-70.

[3]杨小勇.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2,(04):140+142.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直观性、趣味性、大容量等优点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客观地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问题;思考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以往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把生动逼真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集于一体,将学生带进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课堂气氛,以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知识信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

现在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其形式,無论授课内容是否需要,课堂上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以体现教学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了解说员的角色,有的教师一节课黑板上不写一个字,彻底抛弃了传统教学的精华。甚至有些领导都认为一堂好课,尤其是公开课,必须有多媒体。于是有的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把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做课件上,为了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音乐,把课堂完完全全当电影院了。

2.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

传统的备课,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而多媒体教学要求不仅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而且要利用计算机输入文字,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图片、电影画面等等;不仅要将内容准确地讲授出来,而且还要通过多媒体的视听效果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寻图片、音乐、电影画面等。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每节课都用课件授课,都花费很多时间去制作课件,势必会影响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所以,每节课都用课件授课是不明智也是不科学的。

3.板书依赖于大屏幕,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似是而非

有的教师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一连用了几十张PPT课件,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放电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看电影”。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纷至沓来,学生根本无暇记忆和思考,只能粗略地观赏,走马观花地将这些内容看完,思维以及创新的意识未能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看似兴奋,充满好奇心,但学习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对于一些反应迟缓、理解力不强的问题学生,一些关键词在大屏幕上一闪而过,缺乏必要的推导过程,学生一知半解,对概念的认识似是而非。

二、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多媒体的运用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主体。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应该适时适度,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语言表达等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充分继承传统课堂教学长处的基础上,配合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教师

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应当适时、适地、适度地加以应用,不能走极端。中学物理大多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为宜,多媒体只是作为教师的助手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因此必须摒弃“多媒体万能观”这一错误认识。教师应该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2.切勿用电脑屏幕替代黑板

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计算机容量大、节奏快,教师往往追求高效率而忽略了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许多学生反映,多媒体屏幕播放的速度太快,无法记笔记,而且记不住,印象不深,缺乏过程推导。因此,教师必要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对板书内容随时进行调整、修改。总之,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以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前提,以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原则。

3.多媒体课件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教学课件不宜照搬,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选择和加工,择优选用。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中,就是在网上搜索和直接借用其他教师的课件,但这些课件可能与本校的学生学习情况不符,所以教师一定要对课件内容进行选择、加工和修改,最好能符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班级学生特点,以便更好地教学。

4.多媒体运用应当掌握一个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该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课,而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撇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这样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还应量力而为,合理运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风。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替代教学,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们的缺点。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但也不能一概地摒弃。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而定。只有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教育,从而开创传统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2.

[2]张文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

(作者单位 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三高级中学)

编辑 杨 倩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今,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试图从英语教师的视角,探讨高校英语教师对当今教育技术的认识与态度,以及影响到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因素所在,提出有助于提高教育技术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改善教学成效。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 英语教学 认知与态度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研究”(2010Y402)成果之一。

1 引入

过去的20年期间,随着计算机信息交流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扩展与渗透,其在教育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陈旧的教育手段。与此同时,作为中国迈向世界重要保障之一的英语教育,近10年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基础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大学英语教改的实施,大学英语本科专业教学评估的完成,交际英语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在外语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英语在我国是外语,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和运用英语的环境和机会非常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无疑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目前,网络和各种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技术,对我国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深刻影响着当前的教学理念、课程结构、教育评价机制,甚至教师培训机制和学校管理机制,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组织、教师、学生角色观念重塑上。本文主要是从教师的认知视角出发,探讨高校英语教师对当今教育技术的认识与态度,以及影响到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因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推广和深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改善教学效果。

2 英语教师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

当前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大地改变了课堂上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的课堂,由于学生学习自我调控性的提高,他们从学习过程中的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者。为了满足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将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融入到外语课堂的挑战,一方面在寻求为学生提供改善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营造真实有意义的交际环境以及文化学习的氛围。

Lam & Lawrence研究表明,在交际性语言课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传统语言课堂中,教师无疑是主角,除了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为重要的,他们是知识的提供者、学习进程的控制者、师生关系之中的权威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跟随者、接受者。相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外语课堂中,学生通过自己收集信息,与教师、同学或者教学材料进行意义协商,对于个人的学习过程更为具有控制性、积极性与自主性,整个课堂变得更为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则从课堂上的权威者、决策者转变为促进者、指导者。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技术年代,外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传授语言文化知识,还在于提供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以及对书本网络知识的辨识能力。Jeong也强调,与传统外语课堂相比,计算机网络课堂的教师承担起了更为关键的角色,因为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能够创造一个更为真实有意义的,情感上更具支持性的语言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自主性。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计算机为辅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化,无疑要求教师为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做出更多额外的付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和学习途径,但以此同时,也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文化素质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必须熟悉当前的网络交流技术,具有将其与自己所授课程相结合、满足课堂教学需求的能力。如果在计算机运用方面教师曾经有过积极的学习与使用经验,那么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他们将会更为自信与熟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发展培训无疑能够提高外语教师计算机技能、丰富教师教学体验,以更好地实施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

3 教师对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认知和态度

由于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容忽视,他们的个人观点和态度对于其能否得以有效实施无疑具有关键作用。要想充分挖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潜力,创造性地将之引入课堂,教师就必须在基于目前学生语言技能与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与所授课程的现存教学要求相融合,而这是与教师对于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的认知和态度紧密相关的。

研究表明,教师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认知与态度对于其在教学领域的运用具有决定性作用。Kim认为,影响能否成功将教育技术引入课堂的关键因素是与教师个人紧密相关的,如教师观念、态度、认知等。她进一步指出,教师对教学和技术的态度是教师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时是否带来信心还是障碍的标杆指标,同时,教师具有的诸如运用教育技术的信心和兴趣、尝试新鲜事物的意愿强度等个人背景因素,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关系重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不断渗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运用形式不同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一定趋势,教师对其在课堂上的运用普遍持有积极的态度。大多数教师认为,在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环境中的学习经历对于当前基于网络交流技术的全球性的社会环境是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计算机的运用不仅为教师更为外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信息和资源,改变了过去依赖于单一教学材料的状况,同时多模态的信息呈现和相对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运用环境,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课堂教学效果。

这无疑与二语习得的研究相吻合。我们知道,语言习得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性输入,同时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而这正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所在。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目前的语言能力、文化接受力和心理状态,对学习材料加以选择和适当处理,如通过运用视频、音频、图片、母语翻译等手段,使学生接受可理解输入的质与量上,都有显著的改善。同时,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也将语言学习环境从课堂扩展到了课外,从课本扩展到了网络。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即时通讯系统等,打破了长久以来学生缺乏真实语言运用环境的瓶颈,为改变学生的语言技能以及文化意识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然而,在肯定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教师们也一致认为课堂计算机的运用并不能完全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质量提高的关键仍在于运用计算机的教师的质量,而非计算机技术本身,只有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持有积极态度,并且不断探索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才能保证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这一点进一步证实了许多研究者的结论,认为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师在构建学习过程、组织教学活动、评估学习材料上,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4 影响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堂实施的因素

虽然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理念在绝大多数高校教师中得以树立,但技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不少教师仍然局限在文字编辑、幻灯片运用、网络资料查询和教学光盘的使用上,与目前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的发展差距甚远。

这与部分研究者的看法是一致的。Egbert,Paulus and Nakanichi的研究表明,对于计算机的积极态度并非一定能保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Kim发现教师虽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抱有一定兴趣和积极态度,但对于网络课程的实际运用非常有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预期之外的困难和障碍,推迟、回避甚至中途停止是常常发生的事,这主要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使用经验不足、时间有限、缺乏自信等。

妨碍教师运用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1.缺乏足够的时间。绝大多数运用新教育技术的老师认为,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教学,材料的收集、课件的制作、课堂内活动的设计,以及课堂外与学生进行及时的网络学习交流,是多媒体网络课堂的特色与优势,但同时也极大地加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时间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计算机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外语教师更偏好于现成的教学光盘或教学内容的简单幻灯片呈现,而惰于深层次多方位挖掘多媒体网络技术。

2.缺乏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目前在职的绝大多数高校外语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对教育技术虽有所接触,但并未接受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加大了对外语教师的挑战。有限的多媒体网络技能不仅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准备时间,同时也极大地挫败了教师运用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的信心。如果教师无法流畅自如地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他将在课堂上倍感压力和不适。不少教师承认,在教学中尽可能回避或减少计算机运用的原因之一,就是个人缺乏对其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

3.缺乏高效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目前,虽然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设备已走进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教室,但鉴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有限的教育设备资金投入,软硬件设施难以得到及时更新而过时陈旧,再加上网络的不稳定,需要时难以获得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打击了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例如,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广泛使用的光盘,应该根据授课学生的实际需求,运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对其加以升级,丰富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活动的设计,完善考评测试手段,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4.缺乏灵活的课程教学大纲。阻碍教师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另一原因,就是难以将其与现存课程教学大纲相融合。虽然目前将教育技术纳入教学活动的理念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接纳,但矛盾在于绝大多数外语课程的大纲制定、教材编排、教学测试等,并未能与当前计算机网络环境相符合,这就给教师的实施制造了不少障碍。即使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热情和兴趣在最初推动教师在课堂内外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展开教学活动,但未能与技术相匹配的僵化的传统教学管理常常最终淡化了教师实施的动力。

5 结论与启示

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在外语教育领域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普遍持有积极的认知和态度。然而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所遇到的障碍也不容忽视,因为这对于如何避免教育技术的运用流于形式和肤浅,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时间、技能、设施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在运用计算机网络交流技术时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本文的观点与看法难免有失偏颇,但对于外语环境下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英语教学,仍然具有一定启示:

1.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更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以及技术和管理上的支撑,保护支持教师运用技术于教学的积极性,认可教师在时间上的付出,通过营造运用教育技术的软、硬环境来鼓励促进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深度与广度。

2.为了有效避免计算机网络教学与现有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外语教育专家与管理者,应该积极与技术专家一起,共同设计更能体现网络信息时代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评估方式及其配套软件程序,以符合学生的需求、兴趣、背景和学习风格等。

3.不定期的教师培训有助于树立教师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积极态度、丰富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提高教师在课堂内外运用的技能和熟练程度。这类培训应能为教师提供具有足够实践机会,体现运用特色,与外语学科能够紧密相结合的培训课程。

参考文献:

[1]Lam, Y., & Lawrence, G. (2002). Teacher-student role redefinition during a computer-based second language project: Are computers catalysts for empowering change?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15(3), 295-315.

[2]Jeong, K.-O. (2006). Promot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EFL context: An English writing course mediated through the Web.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8(3), 47-68.

[3]Cunningham, K. (2000). Integrating CALL into the writing curriculum.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6(5), retrieved March 26, 2008, from http://iteslj.org/Articles/Cunningham-CALLWriting/.

[4]Kim, H. (2002). Teachers as a barrier to technology-integrated language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57(2), 35-64.

[5]Lam, Y. (2000). Technophilia vs. technophobia: A preliminary look at why second-language teachers do or do not use technology in their classrooms.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6(3), 389-420.

[6]Egbert, J.L., Paulus, T. M., & Nakamichi, Y. (2002). The impact of CALL instruction on classroom computer use: A foundation for rethinking technology in teacher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6, 108-126. Retrieved May 17, 2008, from http://llt.msu.edu/vol6num3/egbert/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育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模式,要求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有些英语基础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很容易掉队,甚至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初中英语学习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究其原因是由于词汇学习存在着一定问题,词汇是英语语言最基本的组成,就像汉语的汉字一样,不会写字就无法完整的进行语言和书写的表达。

1 多媒体应用结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意义

英语单词的学习能力和词汇量的储备大小对整个英语科目的学习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提升学生英语单词学习质量是提高学生英语科目学习成绩的关键。单词的应用情境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相对应的理解、记住的知识点也完全不同。

1.1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能够带来主动的学习欲望,将学生的意愿与行动相结合,能够显著的提升学习效率。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缺乏教学中的创意,教学过程基本是“依葫芦画瓢”,学生只能为了学习而学习,无法真正的融入课堂。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前提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让孩子想去读英语,主动去接触与英语相关的内容,并且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英语阅读和使用的习惯,提升英语学习质量。初中英语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使用给学生们带来内心渴望的趣味课堂,特别是学习氛围的改变,让学生脱离课堂学习的禁锢,能让学生的大脑改变紧绷的状态,对学生的记忆力恢复,克服学习疲劳有显著作用。

1.2 增强使用能力

初中英语教材其实在难度和深度这两方面是比较低的,除了教材上的单词或者词组,它会在词汇知识面上进行非常有限的延伸和拓展,比如会在其中增加一些新的单词,这些新加的内容比较通俗具体,单词含义也都相对比较直白,教师的教学也都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这也造成很多学生仅仅只是记住的单词的拼写方式,却没有理解单词的使用环境。语言的核心作用就是表达,“只背不说”的语言学习对学生的日后工作生活中的语言应用是很不利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英语授课均以课本为主,应用教学不足。教师应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善英语教学的实践环境。例如某实验小学就先后引入了多种英语实训软件,这些软件不仅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氛围,还为学生们提供了难得的教学实践机会。这让学生们不仅能够记住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熟练的使用这些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当代英语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多媒体应用结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策略

“绘声绘色”和“身临其境”是多媒体技术为初中英语课堂教育带来的重要变革,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的改变对于学生加深学习过程中的印象,树立英语词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2.1优化教学方式

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情绪都非常重要。而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结合课堂教材中的词汇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导入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课堂学习体验。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单词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研究表明多媒体视频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视听效果,可长久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教材中《what colour is it》的教学时,可以通将课件投放到大屏幕上,先带领学生进行整体阅读,然后教师通过有声软件播放英文朗读,让学生模仿跟读,并逐句讲解单词意思,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各种颜色事物的精彩视频片段,比如绿色的草坪、蓝色的海洋、和红色的气球等等,帮助学生拓展单词学习宽度,生动的影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词汇学习质量。

2.2多元化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式非常多,教师应该充分学习掌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尽可能的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英语词汇中的要点难点,通过学习体验的提升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某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中,教师将英语课文《this is my sister》进行分解,将对话录入英语对话模拟软件,并对重点词汇进行标注,指导学生利用模拟现实软件,做英语实践训练,学生通过软件中的对话设计可以在逼真的情境下进行单词学习,提高的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的深度,不仅如此,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词汇口语发音和语言逻辑组织能力。同时多媒体软件的容错性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更多的语言表达尝试,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这些实践,可以有效的提高的教學质量,改善了学习体验,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学习情境,结合多元化的趣味学习方式,极大的加强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结束语: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各国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实用性人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应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方向,让孩子们掌握良好的英语综合素养,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们热爱英语、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建构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从建构主义观点出发,发展出的一系列学习观、师生定位观和学习环境观,与如今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趋势逐步融合,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和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建构主义多媒体网络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使大学的英语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丰富了学习内容、拓宽了传播渠道。建构主义认为,语言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能学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多元的、丰富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通过意义的建构过程而获得的。因此,多媒体网络化与英语教育教学的结合势在必行。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涵

1.学习观: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他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发展涉及到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方面。其中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它们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会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所谓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所谓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个体就是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平衡的。圖式最初来自先天的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本质不同的认知图式(或结构),这就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的主要方法。

2.师生定位观: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3.学习环境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使对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下,资源广泛、类型多样、内容全面,且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网络的优势在于可使名师、名校的资源共享,一方面提供了知识学习理解所需的基础材料,同时又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内容与结构,将学生的自主化学习落到实处,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许多从前仅限于理论探讨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现实,使教学课堂得到延伸。

二、多媒体网络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匹配

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下更容易实现。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在英语课堂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英语知识结构的主动创建者,例如,多媒体在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影响中,当学习有关法国巴黎的课文时,电子大屏幕上展现出巴黎的城市风光和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塞纳河、凯旋门,以及巴黎的时装秀等,同时,学生还可以听到用标准英文进行的解说。这样,学生可以接触到一些均有原汁原味巴黎特色的素材,从各个方面了解巴黎,为接下来的听力训练做好铺垫。

建构主义师生定位观在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下更为精确。它使“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得以真正落到实处,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师生的交流在更加丰富的层面上展开,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能够借助网络传播技术、虚拟空间、传播媒介、电子词典等手段,充分展现自我,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点击鼠标,轻松查阅词典,还可以进入教案库,甚至进入国内外著名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讨论区根据自己喜欢的话题,用英文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建构主义师学习环境观在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下更容易适应。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在课堂范围内通过网络与小组内的同学或是教师进行自由交流,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教师可以通过主控板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分组里根据所设情景进行讨论和会话,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真实情景中,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应于的应用。这样的英语课堂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集中注意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去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应用英语,实现高校英语教育的价值。

三、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于学习成果的检验,多媒体也有其对应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修改、更新教学命令,学生所有在线课程的练习、新建都可以全部保留存档,为教师最终给学生综合评分提供有效依据,课程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创建学习成果网页,以达到总结、创新目的,同时,成果专区还向全校师生展示,以促进互相学习交流,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英语学习潜能,更能为优秀学生提供多平台、多视角的展示机会。

结语

多媒体网络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构建适应个性化英语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可以不断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观念更新、教材更新和手段更新,促进英语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打造多维度、立体型的英语教学环境,开创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新局面,教师应立足实际,在教学中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不断挖掘网络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必将对英语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雁玲.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27) .

[2]周江林.运用多媒体技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J].高等工程研究教育,2003,(3) .

[3]康萍.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 [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

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上课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众多媒体综合起来,全方位地展现给学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达到既定的目标,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尽管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作用很大,但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切忌忽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如果喧宾夺主,把课堂变成毫无生机的“人机对话”,或为追求时尚,借此来哗众取宠,装点门面,或以此来掩饰自己基本功的不足等,将会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失去其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上课 的重要手段。

然而,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代替或包办一切语文活动。

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辅助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等众多媒体综合起来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以灵活性,随机性、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直观、形象、生动、全方位地展现给学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达到既定的目标,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如,教学《安塞腰鼓》时,先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相,在黄土高原上人们忘情地表演的场面很快地感染了学生,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品味。

二、开阔视野、提高效率

根據语文学科含量大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岳阳楼记》一文时,有关作者的介绍,写作背景,以及“岳阳楼”的地理位置,风光图片等丰富的内容,都可利用多媒体快速地介绍出来。让学生得以形象的感受。

特别是作文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就收到了奇效,感触颇深。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语文,无处不有它的影子,街头上、商店中、饭馆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

语文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学校,草坪中,教室里,食堂墙边,都有告示牌。“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这是食堂内的告示牌。告诫我们少倒饭菜,珍惜粮食。“你也轻轻,我也青青。”是草坪中的告示牌,告诫我们要爱护小草,不能随意践踏……

逛街时,不经意间抬头就可以看到语文知识。例如:“衣拉客”这是一家服装店的店名,这不就运用了语文中汉字的谐音吗?“衣拉客”——“伊拉克”。又如“锦绣书社”是一家书店的店名。这店名可好了,“锦绣”不就是指锦绣山河吗?这说明这书店里锦绣山河的山水,石木全都有,这是一点;第二点;“锦”又可为“前程似锦”这说明书店的前程风光无限好啊……

去餐馆吃饭,也能学到语文知识。较好的餐馆或有其特色的餐馆内都会有介绍本地风景名胜的一段资料。例如:“谋道宾馆”内就有本地著名的“天下第一杉”的简介,还有“鱼木寨”的概括介绍,还有本地著名民歌的介绍——龙船调。如果仔细去看,就会大有收获,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美丽风景、民族特色。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我们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留意、观察生活,让语文之光闪亮每一个角落。

批改作文时,我发现文中写到的内容就在我们附近,于是我拿着相机去了三个地方拍摄,“衣拉客”服装店,锦绣书社,谋道宾馆”。当我把三幅图片与作文放到“班班通”屏幕上讲解时,同学们顿时豁然开朗:原来作文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又如,学校开运动会时,我让同学们写《运动会面面观》,要求他们全面观察,写出自己的体会。当我把运动会各个项目的精彩画面放到屏幕时,同学们兴奋不已,从此,同学们又学到了从多侧面去选材、组材的写作技巧。

以上这些,都是班班通以前所望成莫及的。

三、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广泛运用,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在教学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亟待交流和解决。时代促使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得不去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尤其是农村边远学校经费紧张、路途遥远,部分教师根本无法外出学习,缺少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讨论的机会,他们面对困惑无所适从。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就成为农村教师克难攻坚的法宝与平台,他们通过“国培”,网络研讨、名师指点,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四、资源共享,让师生更加轻松愉快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减负”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并配以不同铃声响应,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尽管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作用很大,恰当借助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但如果每堂课都制作一个课件,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甚至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使教师把心思放在课件的制作上,忽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钻研。更何况,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适合制作成课件,若为制作课件而牵强附会,课件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弄巧成拙。

所以,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其“辅助”作用,正确运用于课堂教学。如果喧宾夺主,把课堂变成毫无生机的“人机对话”,或为追求时尚,借此来哗众取宠,装点门面,或以此来掩饰自己基本功的不足等,将会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失去其积极的意义。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切忌忽视人文精神。语文是一门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奠定学生的世界观。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获得情感的培养,人文的熏陶不能光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 学生灵魂沉醉于字里行间,留恋于墨韵书香。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既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又要遵循语文课的特点。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洋溢着青春活力。

相关文章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范文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范文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范文第1篇1875年的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

1
2025-09-19
10级迎新晚会总结范文

10级迎新晚会总结范文

10级迎新晚会总结范文第1篇从9月16日我们知道自己有幸成为文艺副部,就开始策划迎新方案。一个月的辛勤准备让我们的晚会有很多值得自豪的闪...

1
2025-09-19
7月黄道吉日一览表范文

7月黄道吉日一览表范文

s("wzfz");上一篇:语言学概论01任务范文下一篇:6月党组织学习内容范文

1
2025-09-19
6月党组织学习内容范文

6月党组织学习内容范文

6月党组织学习内容范文第1篇参加人员:全体中心组成员 学习内容:1.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

1
2025-09-19
315宣传活动策划范文

315宣传活动策划范文

315宣传活动策划范文第1篇一、认真学习,提高水平今年,我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

1
2025-09-19
512汶川特大地震范文

512汶川特大地震范文

512汶川特大地震范文第1篇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图、照、表的选用总要求、技术规范及行文规范一、 总要求1.图、照图、照注重典...

1
2025-09-19
80岁生日祝寿词范文

80岁生日祝寿词范文

80岁生日祝寿词范文第1篇再过三天就是李老先生九十寿辰,值此宗族同贺之际。我谨代表***********全体职工,向老前辈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老前...

1
2025-09-19
985211名单范文

985211名单范文

s("wzfz");上一篇:小学生获奖感言范文下一篇:幼儿园放假通知范文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