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万寿寺行宫及其文化遗产

开心麻花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doc
88
63 KB
约8页
296
2025-09-05
发布于陕西
万寿寺行宫及其文化遗产_第1页
1/8
万寿寺行宫及其文化遗产_第2页
2/8
万寿寺行宫及其文化遗产_第3页
3/8
万寿寺行宫及其文化遗产 始创于明万历五年(1577)、坐落在京西北长河岸边的万寿寺,不仅以恢弘的寺院建筑规模著称,更以其具有壮观的行宫建筑群于寺院一侧而为世人瞩目。建于清代的万寿寺行宫,其兴建与发展同寺院的兴衰紧密相连,也与清皇室的巡幸文化、祈寿文化紧密相关。研究万寿寺行宫兴建与发展的历史渊源,揭示这些文化联系的内涵,也有利于挖掘万寿寺文化遗产,也有利于万寿寺行宫的保护和利用。 一、行宫兴建体现的皇家巡幸文化 万寿寺在明代即出现皇族驻跸活动的记载。据记载,万历十六年(1588),明神宗曾在寺院假山用膳。《长安客话》载:万寿寺假山“上曾于此尚食,不敢启视。”①这是万历皇帝去巡视他的寝宫时在万寿寺驻跸的记录,也是万寿寺最早具有的皇帝巡行记录。 万寿寺当时的假山及后花园所行使的功能之一就是为皇家驻跸服务。万寿寺的假山以及寺后的果园所构成的园林景观是供皇族巡幸时休憩的最佳理想场所。据记载,当时的假山由三座具有佛山道场象征意义的山石构成,山上分别坐落代表在此说法的菩萨殿:观音、普贤、文殊。山下有四个水池环绕,山后有亭榭连接水池。假山之后是广阔的果园,种植多种珍贵植物和果树。这种寺院内的园林式建筑景观,具有很好的实用观赏性。而在寺院中建立这种景观的目的,无疑是为皇家巡幸服务。所以它本身的作用具有了行宫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皇家巡行时游乐的需求。在明代大学士张居正《敕建万寿寺碑文》中即可见当时明确的记录:万寿寺“中为大延寿殿五楹,旁列罗汉殿各九楹,前为钟鼓楼、天王殿,后为藏经阁,高广如殿,左右为韦驮、达摩殿各三楹。修檐交属,方丈庖具列。又后为石山,山之上为观音像,下为禅堂、文殊、普贤殿。山前为池三,后为亭池各一。最后果园一顷,标以杂树,琪株璇果旁启,外环以护寺地四顷有奇。”②为什么在碑文中要描述寺后的果园情景呢?这种景象显然不是寺院随意的装饰和布置,而是一种特意的规划。后来万历皇帝的巡幸以及在假山上的用膳活动说明了这一点。可见早在明代万寿寺就开始实施了与皇家巡幸文化相关的建设。当时虽无行宫建筑之形,但是已具有行宫功能之实。实际上,万寿寺从兴建之始,就与皇家的巡幸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清代行宫的兴建是明代万寿寺作为皇家驻跸地功能延续的表现。因为清皇室更注重行宫建设,所以皇家驻跸功能进一步体现在实体上面。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直到康熙年间,才有精力和实力在京郊营建离宫别馆。营建离宫是清皇族巡行皇宫之外的建筑活动惯例,也是政权稳定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皇室的巡幸活动才有可能在京西北进行。这个时期清皇室在京西北的建设便以畅春园的建设为中心展开。 作为崇奉佛教特别突出的清皇族,清世祖于顺治二年(1645)即赐予皇家寺院万寿寺新的寺匾。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取代旧皇朝的行为,也是必然之举,因为万寿寺毕竟是皇家寺院。然而在顺治十一年(1654)万寿寺却惨遭火灾重创,仅余残垣断壁。清初学者孙承泽在《天府广记》中这样记述:“寺乃万历初所造,为母氏祝禧,最为巨丽。己亥二月,余在退谷,寺僧报夜毁于火。”其所作诗赋称:“丹垩尚焕烨,俄惊劫火红。形骸原土木,焦烂倾西东。”③其描述反映当时寺院已经残破不堪的景象。 万寿寺遭遇火焚后,顺治皇帝数年后也去世,所以万寿寺难以在顺治年间修复。康熙初年,皇族还没有精力去营建离宫的时候,一座皇家寺院的荒废也更不是皇族所能关注的。直至康熙皇帝登基二十余年后,国家政权得到了稳固,内忧外患得到了解决,清圣祖才开始着手营建京西北皇家御园。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京西北的皇家建筑群才会得到皇族的重视和关注。 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首选万泉河水系一带来营建畅春园。按照清皇室巡幸的惯例,在往返离宫的途中要建设行宫、行殿,作为休憩之所。从畅春园向南返宫路途中建有一条土路直达万寿寺,此街由万寿寺得名万寿街。此街南端抵达长河,其东侧即为万寿寺。从畅春园顺此路南行至万寿寺,恰好所行路程是西直门出城后的大约一半,对于长途跋涉的皇族来说,此时有一处行宫作为歇息之所是必要的。万寿寺作为皇家敕建寺院,皇族于此建立行宫本是顺...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