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演变情况--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开心麻花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pdf
25
606 KB
约4页
376
2025-09-05
发布于陕西
浅析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演变情况--传统建筑装饰艺术_第1页
1/4
浅析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演变情况--传统建筑装饰艺术_第2页
2/4
浅析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演变情况--传统建筑装饰艺术_第3页
3/4
188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12/ 2008 第26卷浅析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演变情况Evolution of Ridge Adornment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许 慧刘 汉 洲Xu HuiLiu Hanzhou中图分类号 TU2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 739X(2008)12- 0188- 03摘 要 从中国古建筑脊饰的现存遗物和资料的分析入手,探究脊饰的演变情况,为古建筑脊饰的修复提供历史文化依据和参考图样,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发扬。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脊饰 组成 演变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existing relic and material of ridge adornment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ridge adornment to provide historic basis and reference drawing for repairing it as well as promot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Ridge adorn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nstitution, Evolution 中国古建筑屋脊上常见一些雕刻精美的瑞兽形象,人称吻兽。这种中国传统大屋顶上特有的装饰构件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不断的推敲和锤练而达到了形式上的完美境地,最终以其独特的气质傲立于屋脊或檐背上,形成一条生动而不失庄严的的天际线。目前有关中国古建脊饰研究多以建筑脊饰的文化研究为主,本文分析了历代建筑脊饰的特征,并侧重于对其演变情况的探究。1 中国古代建筑脊饰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建筑中,屋脊是屋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屋顶的重要装饰部位。特别是在皇家建筑或大型寺庙的主殿上,屋脊上都有一些兽形的装饰瓦件,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们对其也有不同的称呼和定义。1.1 吻兽(或称鸱尾)吻兽是指正脊两端各有一兽形装饰,两者相向口吞正脊,又称正吻或吞脊兽。早期称鸱尾,文献记载中也有见鸱吻、蚩吻、祠吻等称呼,这些名字的出现和更替反映出鸱尾的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程。1.2 垂兽及脊兽在正脊的两端,是四条垂脊,它们两两相构,构成人字形,垂脊上的装饰构件是垂兽。以垂兽为界分成兽前和兽后两部分,垂兽之后叫垂脊,垂兽之前叫角脊。在角脊上列着一排动物雕饰,称脊兽。最前面一个称仙人(或仙人骑鸡),后面一排小兽多做蹲踞状,清称走兽(宋称蹲兽)。这些小兽使用的种类和数量与其所处的朝代和建筑等级有直接关系。歇山式屋顶比较特殊,除了正脊和四条垂脊之外还有四条戗脊,在垂脊端部有垂兽,角脊有一排走兽,在戗脊端部有戗兽。1.3 套兽套兽即套在仙人之下仔角梁的预留榫上的兽头形陶质装饰构件,既美化了檐角又可以保护仔角梁的顶端不受雨水侵蚀。总之,屋脊上的这些兽形装饰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至于消灾化吉,辟邪除凶的说法仅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精神寄托。然而它却装饰了中国古建筑的大屋顶,点缀了中国古建筑那美妙而又尊贵的冠冕。2 中国古代建筑脊饰的演变及发展状况2.1 鸱尾形状的演变建筑物的附件必然是与建筑物本身所求的安全理念及修建人的品位相和谐的,鸱尾也不例外。魏晋的朴实古拙,大唐的雄壮威严,宋时的纤美玲秀,明、清的端庄瑰丽,鸱尾形状和风格的变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忠实而无声地演绎着一部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史。本文将鸱尾形状的演变大致分为3个阶段:隋唐前为鸱尾发展的前阶段,隋唐后直至元末为发展阶段,明、清时期为定型阶段。现有实物资料中最早的鸱尾形式大约出现在北魏时期[1],它的轮廓只是一个向上竖起又反向卷曲的简约的大尾巴(图1)。从文献看来东晋时已经有鸱尾,可以推测在此之前它已经存在了,所以保守的推测从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邮 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467001xuhui0080@163.com2008 04 21建筑历史Architectural History ·形制·制度:e构部件·189第26卷 12/ 2008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晋时算起持续到隋唐之前,大约500年的时间,鸱尾的形状基本是这同一类型保持不变,在此我们姑且把它定义为鸱尾的前阶段。到了隋唐,这种上翘反卷的样式开始出现了变化。河南省博物馆...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