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页

2/5页

3/5页
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韩信岭隧道交底项目名称监控量测交底单位中铁十八局大西客专站前-6 标一项目部被交底人架子队技术负责交底时间2010 年 5 月 10 日交底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交底人签名被交底人签名技术交底书主要内容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韩信岭隧道具体要求,现将韩信岭隧道正洞及斜井围岩监控量测交底如下:1、必测项目净空收敛;拱顶下沉;洞内、外观察以及隧道浅埋地段地表的地表沉降。2、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布置(1)地表下沉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 1 的要求布置。表 1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5B1 次/7d表 4 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位移速度(mm/d)监控量测频率≥5 2 次/d1~51 次/d0. 5 一 1 1 次/2 一 3d0. 2 一 0. 51 次/3d <0.2 1 次/7d 开挖面地质素描、支护状态、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应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必要时.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频率应加大。4、量测方法 洞内、外观察和地表沉降观测根据本交底要求进行。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布点应在开挖后至初喷前进行,若围岩出现变化异常应尽早布设;初始读数在每次开挖后 12 小时内取得,最晚不得迟于 24 小时。(1)洞内外观察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 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2)周边收敛及拱顶下沉 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采用冲击电锤或风钻钻孔,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 的螺纹钢,前端外露钢筋与埋入钢筋焊接,直径不小于 6mm,加工成 180°弯钩或三角形钩。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与围岩锚固稳定,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 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拱顶下沉弯钩上焊圆形铁片或粘塑料圆板,然后在板上粘贴反射片。①、周边收敛量测方法a 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b 把净空收敛仪的尺头及尺架挂钩分别固定在预埋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用尺卡将尺与联尺架固定。c 调整调节螺母,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条基线应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当三次读数极差大于 0.05mm 时,应重新测试。每次开挖后 12h 内取得初读数。d 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 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重新测试,两组平均值相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重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e 一条基线测完后,应及时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摘下收敛仪,打开尺卡收拢钢尺,为下一次使用作好准备。② 拱顶下沉量测方法a、 ...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