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污水处理各工艺原理及特点

莲生六十一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doc
64
44.5 KB
约6页
268
2025-08-21
发布于陕西
污水处理各工艺原理及特点_第1页
1/6
污水处理各工艺原理及特点_第2页
2/6
污水处理各工艺原理及特点_第3页
3/6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各种工艺总结1、缺氧——好氧 (A1/O)当仅需要脱氮时,宜采用 A1/O 法,当污水经预处理和一级处理后,首先进入缺氧池中,利用氨化菌将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 NH3—N,与原污水中的 NH3—N一并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池中,除与常规活性污泥法一样对含碳有机物进行氧化外,在事宜的条件下,利用亚硝化菌及硝化菌,将污水中的 NH3¬N 硝化生成—N ,为了达到污水脱氮的目的,好氧池中硝化混合液通过内循环回流到缺氧池,利用源污水中的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将—N 还原成 N2。缺氧池设在好样池之前当水中碱度不足时,由于反硝化可以增加碱度,因此可以补偿硝化过程中对碱度的消耗。污水 缺氧池 好氧池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图 1 A1/O 脱氮生物处理工艺图1.1 基本原理污水在好氧条件下是含氮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为氨,然后在好氧自养型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再经好氧自养型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至此完成硝化反应;在缺氧条件下,兼性异养细菌利用或部分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替代分子氧作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质,同时,将硝酸盐中氮还原成气态氮,至此完成了反硝化反应。A1/O 工艺不但能取得比较满意的脱氮效果,而且通过上述缺氧——好氧循环操作,同样可取的高的 COD 和 BOD 的去除率1.2 工艺特点(1) A1/O 工艺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只有一个污泥回流系统和混合液回流系统,节省基建费用。(2) 反硝化缺氧池一般无需外加有机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3) 因为好氧池在缺氧池后,可使反硝化残留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质。(4) 缺氧池中污水的有机物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减轻了其他好氧池的有机负荷,同时缺氧池中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充好氧池中硝化所需的碱度。(5) 脱氮效率较高,一般氮的去除率约为(60~85)%2、A2/O 厌氧——好氧当仅需除磷时,宜采用 A2/O 工艺,在去除污水中的磷,整个流程由沉砂池、厌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组成。城市污水和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池,并借助水下推进式搅拌器的作用使其混合。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池可以吸收去除一部分有机物,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磷。然后混合液流入后段的好氧池,污水的有机物在其中得到氧化分解,同时聚磷菌从污水中摄取更多的磷,然后通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使污水中的磷得到去除。污水 格栅 沉砂池 厌氧池 +好氧池 沉淀池 出水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图 2 A2/O 除磷生物流程图2.1 基本原理好氧条件下,除磷菌利用污水中的 BOD5或体内贮存的聚 β—羟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污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来和成 ATP,另外绝大部分的磷则被聚合为聚磷酸盐而贮存在细胞体内。在厌氧条件下,除磷菌能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而产生 ADP,。并利用 ADP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摄取入细胞内,以聚β—羟基丁酸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体外。在好氧条件下所摄取的磷比在厌氧条件下所释放的磷多,污水生物除磷工艺是利用除磷菌的这一过程,将多余剩余污泥排出系统而达到除磷的目的。2.2 工艺特点(1) 工艺流程简单,无混合液回流,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较低,同时厌氧池能保持良好的厌氧状态。(2) 混合液的 SVI 小于 100,污泥易沉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并能减轻好氧池的有机负荷。(3) 剩余活性污泥含磷高(一般大于 25%)。(4) BOD 去除率≥90%;除磷率为(70~80)%;当 TP/BOD5 比值高,剩余污泥产量少,使除磷率难以提高。(5)当沉淀池内污泥停留时间较长时,聚磷菌会在厌氧状态下释放出磷,从而降低除磷率。3、A2/O(A/A/O)厌氧——缺氧——好氧3.1 基本原理A2/O 工艺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串联而成,是 A2/O 和 A1/O 流程的组合。该工艺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中加入了缺氧池,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流到缺氧池的前端,以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在首段厌氧池主要是进行磷的释放,使污水中的磷的浓度升高,溶解性的有机物被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一部分 BOD 浓...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