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8页

2/148页

3/148页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前邀请设计人员进行现场测量交底,认清实地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采取妥善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以保护,避免施工中受到破坏。同时还应对设计人员所提供的坐标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测,对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1、测量仪器配备及人员安排: 本工程所用的测量仪器有 2 台 J2 经纬仪,3 台 DS3 水准仪和 1 台日本宾德全站仪等。所有的仪器应经检验部门检验、标定后方用于本工程测量工作,人员拟安排成立一个测量班组。2、水准点及座标点复测工程开工前,应对设计人员所提供的坐标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采用 DS3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复核和验算,确定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当对提供数据有异议时,应会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核定。3、增设平面控制点及临时增设水准点根据设计人员提供且经测量复核有效的坐标点,研究增设平面控制点及临时水准点。平面控制点及临时水准点的增设应以设计人员提供点位数据为基础,保证工程每个拐点均有控制坐标。当控制点间距较大时,另外增设控制点并做好保护桩。增设的坐标点及水准点允许误差及施工测量误差应按以下数据进行控制:(1)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20(L)1/2(mm),其中 L 为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长度;(2)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40√n(mm),其中 n 为导线测量测站数;(3)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1/328;(4)直线丈量测距两次较差 1/5000。4、土建主体施工测量放线方案(1)平面定位:该工程平面采用投影法进行定位测量,在放线前应进行图上作业,各轴中心进行计算,经审核无误后,施工现场采用激光全站仪定位,而后用 DJ2 经纬仪复检,每条主控轴线应引测到附近相对稳定的建、构筑物上或引测出控制线桩,做好标记并做好保护,用以分层投测、较对。其它细部尺寸皆由主控制轴线分级测放、控制。(2)垂直控制:±0.00 以上竖向引测采用外控法,内部控制网建立于施工现场地面,用标记铁板埋于现浇混凝土中。内部控制网由外侧总平面控制网引入轴线设 4 个点,边长丈量相对误差为 L/1000,控制网的角度要求精度 90°(或 135°)±10”。(3)标高控制:建立工程高程控制三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误差闭合差不大于 0.5n(n 为环的测站数),高程起算以当地城建水准点高度为准。水准点埋设距离建筑物不小于 3.0m。层高引测使用经校核过的钢尺向上引测,引测误差应逐层校正,以免误差累计。(4)沉降观测:本工程沉降观测点按施工图结合关要求布设。施工时按施工图提供沉降观测点要求进行布置。永久水准点采用 II 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n√n 为测站数)或±4,施工应按照牢固、可靠、安全、能长期保存,观测点的上部必须突出的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距离,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主体结构完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沉降观测应请专业人员承测。建筑物竣工验收后每年观测一次,由建设单位组织,直至沉降稳定。5、平面控制测量根据本工程特点,平面控制采用四等导线,精度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93》标准执行。平面控制网的布置以轴线控制网为主,点位的选择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同时考虑控制点便于放样,我单位拟配合测绘院及设计,在现场布设 6 个控制点,采用混凝土观测墩上埋设控制点钢筋;为了能达到保护和便于瞄准的目的,混凝土观测墩刷成醒目的红色。 在平面控制点埋设完成后,参照图纸和自己加密的坐标系,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93》中精度要求和操作要求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工作,并定期进行复测。控制点的两种保护模式6、高程控制测量在收到监理单位提供的测量水准点及其基本资料和数据后,与监理工程师共同对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测量精度进行校测和复核。在精度要求满足的前提下进行下一步的高程控制点建立工作。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利用已知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观测墩,通过附和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观测墩,使控制点成为三维控制点。在高程控制时,精度标准按《水...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