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页

2/35页

3/35页
1/35 2024 年 6 月 3 日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智能投研 面板行业深度:技术变革、相关机遇、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面板行业主要是指用于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产业。如今已经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显示技术在人们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剧增,人类信息的获取 80%来自视觉,各种信息系统终端设备与人之间的交互都需要通过信息显示来实现。面板行业已经成为了光电产业的龙头,在信息产业中仅次于微电子行业,成为了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围绕面板行业,下面我们对其技术变革、发展现状、主要产品进行相关介绍,并对产业链及相关公司进行梳理,对市场空间及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对接下来面板行业发展的相关机遇进行预测,方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行业。 目录 一、面板技术变革及主要产品 ...............................................................1 二、产业链梳理及市场空间分析 .............................................................6 三、竞争格局 ........................................................................... 18 四、相关公司 ........................................................................... 23 五、相关机遇 ........................................................................... 29 六、参考研报 ........................................................................... 35 一、面板技术变革及主要产品 1. 面板技术变革 面板技术由 CRT(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发展到 FPD(平板显示技术),其中 FPD 中由分为 LCD(液晶显示),PDP(等离子显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三种类型。市场普遍采用 TFT-LCD 技术,通过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上层的玻璃基板是彩色滤光片、而下层的玻璃则由晶体管镶嵌于上。当电流通过晶体管产生电场变化,造成液晶分子偏转,再利用偏光片决定像素的明暗状态。此外,上层玻璃因与彩色滤光片贴合,形成每个像素各包含红蓝绿三颜色,这些发出红蓝绿色彩的像素便构成了面板上的视频画面。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电脑、平板、汽车、商用等场景。 2/35 2024 年 6 月 3 日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面板显示技术属于光电技术,从技术发展和产业演进的角度来看,显示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以 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技术为代表,CRT 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电子枪射出电子撞击荧光粉来显示。下游主要的产品是黑白及彩色 CRT 电视机。其中黑白 CRT 电视机兴起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而彩色 CRT 电视机兴起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在 CRT 领域,日本企业靠着“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制造出了“耐摔十几次”的电视机,很快成为产业霸主。索尼的“特丽珑”,全球销量超过 1 亿台,吊打竞争对手。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以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技术为代表,LCD 的技术原理是依靠底部的背光层发光,并通过液晶层来调节光线,从而实现不同的色彩。LCD 显示器由于比 CRT 显示器更加轻薄,首先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兴起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其后随着 LCD 生产成本下降较快,进一步在电视、手机、车载等多个领域广泛渗透。1988 年时,日本夏普公司成功制造出了 14 英寸液晶电视样品,点燃了产业的加速器。1 代线、2 代线、3 代线相继开立。随后,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都加入了这场 LCD 液晶的争夺战,不断扩大液晶面板的生产尺寸、优化生产工艺。2006 年 LCD 电视产值首次超过 CRT 电视,产业迎来转折,之后 LCD 电视渗透率不断走高,LCD 成为主流面板材料。 3/35 2024 年 6 月 3 日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以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技术为代表,OLED 技术的原理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日本厂商开启了 OLED 技术的研发,但...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